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讲,小学阶段不但是其身体生长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小学生收获知识、树立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培养小学生爱党、爱国以及爱人民等诸多情感和品质,促使小学生能够生成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因此,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入融合做出一些路径上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一、 前言
立德树人属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更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讲,其中存在着非常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利用得当便可以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以及挖掘能力,科学合理地将这些信息充分展现出来,既能够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又能够通过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 思政教育與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
对于当代教育来讲,思政教育已经不再是思政教师一人的工作任务,而是全学科教师都应该主动担负起的重要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认知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够让课堂教学不再像以往那样沉闷枯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当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小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这一点属于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共同要求,也是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通过小学数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思想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数学教学内涵,保证学生能够实现社会性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以及道德品质,使得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能够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属于祖国的花朵,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其身上肩负着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情怀极为重要。但是对于这一教育任务而言,需要小学时期的全体教师来完成,通过个人的努力远远无法达到任务的现实要求,通过全体教师的落实和努力,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渗透到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以及感染,这样便能够逐步成长为一个胸怀祖国和人民的优秀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任务,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有意识地将一些爱国主义元素进行渗透,比如一些国家大事以及爱国人士的事迹等,循序渐进地将相应的内容传授给小学生,促使其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能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
目前,大多数小学都会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这种将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完全割裂的做法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对于小学时期的教育而言,其主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刚步入课堂进行学习的小学生,这些学生普遍特点便是情绪波动大、自身性格塑造还未完成,同时活泼好动。在这种特点下,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只知一味地开展知识教学,便难以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情感活动,在教与学方面缺乏交流和互动,这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数学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让教师充分认清自身在教书的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从而重视学生的情感以及思想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真正地实现教育的初衷。
(四)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力量
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思政课程并不列入中考以及高考的考试范围,这使得“不考试便代表不重要”的观念长期霸占着教师以及家长的思想,使得思政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力量。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小学当中同样存在着专职思政教师缺乏的局面,甚至部分地区的小学由一些其他老师来兼任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而这些教师又难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思政教育当中,也无法将一些深奥的道理切实结合实例完全对小学生讲深以及讲透。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以对思政教学力量做出有效补充,而且在不同的课堂以及不同的场景下开展思政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以及生命力,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思政教育知识。
三、 思政教育如何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一)注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融合
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说,其属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而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则属于培养公民素质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所以这两门课程在育人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是相通的,能够进行深度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而这个过程中教师属于两者融合的关键,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充分认知到数学学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小学时期的思政课程主要目标便是启蒙小学生的道德情感,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技能传授、知识传授,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在将两者进行融合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两者的教育目标,挖掘融合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切实有效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去,为学生悄然埋下一颗美好思想品质的种子。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角的认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教材当中便展示了有关国旗、红领巾以及少先队队旗等图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看看这些图片自身都在哪里见过,又有什么寓意,看到这些又能够联想到什么。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国家标志以及少先队标志的情感,增强其探索兴趣,使其能够结合角的知识来充分认识红领巾以及国旗的形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红领巾属于国旗的一角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完成数学知识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注重挖掘素材丰富融合点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各科教材当中都有所融入或者说能够找到联系,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内容,也为其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融合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我国的数学史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接触和了解到历史上数学家创造的光辉业绩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这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可以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在对小学生讲解有关“面积”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九章算术》当中的“方田”这一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形状田地的面积计算方式方法。如:长方形、弓形、扇形以及等腰梯形等。还可以教给学生分数的通分、约分以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等,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数学文化,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增强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生成民族自豪感,推动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实现精准融合
想要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与思政教育实现同向同行,并且逐渐形成良好的协同效用,便要求教师能够抓住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但要切实将数学知识有效教给学生,同时还需要结合数学知识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站在思政教育的角度来对自身的所要教学的内容做出深入分析以及整合,并对教学做出精心设计,便能够在教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做到将思政教育不生硬说教,以及不牵强附会地顺利展现出来。
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其中有这样一组主题图,展示的是学生在打扫教室卫生,教师可以将这幅插图作为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以及热爱劳动等相应思政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逐步引导学生谈一谈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教师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开展爱集体、爱劳动是一种优秀美德的思政教育,这样便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心灵悄然种下一颗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热爱集体以及劳动能够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种子。而接下来在对《8、9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当中的插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与上一个插图教学进行衔接,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热爱劳动以及热爱集体的思想意识,同时还可以结合插图中学生在学校种树以及浇水等画面,逐步引导学生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生命、主动保护环境等。如果时间准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借此进一步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融入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或者是人地协调观等。
(四)借助实践活动实现思政教育延伸
知识源于生活,同样也必然会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便具备这一明显特征。为了更为深入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师需要注重在实践活动当中将思政教育开展延伸工作,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样处处都具备着思政教育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时间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一秒钟、一分钟以及一小时的时长当中都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比如:开展“一分钟挑战活动”,如在一分钟内写出20个汉字、跳绳50次以及拍皮球30下等。借助这些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短短的一分钟里居然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做任何事时都尽量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要能够不虚度光阴。除此之外,借助时间应用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将课程思政当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密切联系,如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一天,合理安排學习以及游戏时间等,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通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做人要能够“守时守信”,使得学生既可以尊重自己,也可以尊重他人。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知识实践活动当中,可以更好地延伸思政教育,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落实思政教育。
(五)具有针对性地融合思政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曾明确强调:“数学知识属于人类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数学素养则属于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要具备的重要基本素养。”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便需要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而这便为教师渗透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知识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强大魅力。如在医学方面,医生在用药时需要计算用药剂量,相应的人体器官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需要有相应的数据进行说明;在军事方面,一个武器的射击命中率需要依靠数学进行计算;在对宇宙当中行星的运行进行计算时,也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等。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讲解,能够对学生开展数学知识学习目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丈量土地”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丈量教室面积、操场面积以及自己家的面积等。在对“平均数”进行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计算学校每个月的用电量以及用水量平均数值,同时还可以实施节约水电教育。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属于世界上最早提出小数以及使用小数的国家,这样还可以顺利实施爱国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借助这些简单的实例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到自身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树立以及端正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可以让学生尊重知识以及敬畏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敬畏文化以及尊重文化、学习文化和传承发展文化。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与小学数学进行深度融合,其育人意义和作用都非常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要能够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分析教材、挖掘融合点,推动两者实现更为有效的融合,保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从而推动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军.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J].少男少女,2020,4(24):55-56.
[2]郝婷,罗婉茹,邓小桔,等.“课程思政”理念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现状及对策建议[J].教育进展,2020,10(4):443-446.
[3]雷淑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中外交流,2020,27(24):208.
[4]吴宏政.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J].学术论坛,2020,43(6):106-111.
[5]郭淑清,孙楠.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中法治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106-112.
[6]彭靖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思政教育文化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12):239.
作者简介:
严凤,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路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一、 前言
立德树人属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更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讲,其中存在着非常多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如果利用得当便可以实现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以及挖掘能力,科学合理地将这些信息充分展现出来,既能够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又能够通过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 思政教育與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
对于当代教育来讲,思政教育已经不再是思政教师一人的工作任务,而是全学科教师都应该主动担负起的重要责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教育,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认知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够让课堂教学不再像以往那样沉闷枯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当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小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这一点属于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共同要求,也是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通过小学数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挖掘思想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数学教学内涵,保证学生能够实现社会性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感以及道德品质,使得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能够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属于祖国的花朵,更是整个民族的未来,其身上肩负着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当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民族情怀极为重要。但是对于这一教育任务而言,需要小学时期的全体教师来完成,通过个人的努力远远无法达到任务的现实要求,通过全体教师的落实和努力,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渗透到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以及感染,这样便能够逐步成长为一个胸怀祖国和人民的优秀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任务,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有意识地将一些爱国主义元素进行渗透,比如一些国家大事以及爱国人士的事迹等,循序渐进地将相应的内容传授给小学生,促使其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能够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
目前,大多数小学都会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这种将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完全割裂的做法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对于小学时期的教育而言,其主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刚步入课堂进行学习的小学生,这些学生普遍特点便是情绪波动大、自身性格塑造还未完成,同时活泼好动。在这种特点下,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只知一味地开展知识教学,便难以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情感活动,在教与学方面缺乏交流和互动,这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数学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让教师充分认清自身在教书的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从而重视学生的情感以及思想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真正地实现教育的初衷。
(四)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力量
现阶段来看,我国的思政课程并不列入中考以及高考的考试范围,这使得“不考试便代表不重要”的观念长期霸占着教师以及家长的思想,使得思政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严重削弱了思政教育的力量。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小学当中同样存在着专职思政教师缺乏的局面,甚至部分地区的小学由一些其他老师来兼任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而这些教师又难以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思政教育当中,也无法将一些深奥的道理切实结合实例完全对小学生讲深以及讲透。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以对思政教学力量做出有效补充,而且在不同的课堂以及不同的场景下开展思政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以及生命力,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思政教育知识。
三、 思政教育如何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一)注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融合
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来说,其属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而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则属于培养公民素质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所以这两门课程在育人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是相通的,能够进行深度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而这个过程中教师属于两者融合的关键,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充分认知到数学学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小学时期的思政课程主要目标便是启蒙小学生的道德情感,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技能传授、知识传授,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包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在将两者进行融合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两者的教育目标,挖掘融合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切实有效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去,为学生悄然埋下一颗美好思想品质的种子。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角的认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教材当中便展示了有关国旗、红领巾以及少先队队旗等图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看看这些图片自身都在哪里见过,又有什么寓意,看到这些又能够联想到什么。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国家标志以及少先队标志的情感,增强其探索兴趣,使其能够结合角的知识来充分认识红领巾以及国旗的形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讲解红领巾属于国旗的一角等相关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完成数学知识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注重挖掘素材丰富融合点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各科教材当中都有所融入或者说能够找到联系,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内容,也为其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融合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融入我国的数学史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接触和了解到历史上数学家创造的光辉业绩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这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可以产生重要作用。
例如:在对小学生讲解有关“面积”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九章算术》当中的“方田”这一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形状田地的面积计算方式方法。如:长方形、弓形、扇形以及等腰梯形等。还可以教给学生分数的通分、约分以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等,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切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数学文化,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增强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生成民族自豪感,推动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实现精准融合
想要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与思政教育实现同向同行,并且逐渐形成良好的协同效用,便要求教师能够抓住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然后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但要切实将数学知识有效教给学生,同时还需要结合数学知识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站在思政教育的角度来对自身的所要教学的内容做出深入分析以及整合,并对教学做出精心设计,便能够在教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做到将思政教育不生硬说教,以及不牵强附会地顺利展现出来。
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其中有这样一组主题图,展示的是学生在打扫教室卫生,教师可以将这幅插图作为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以及热爱劳动等相应思政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逐步引导学生谈一谈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在学生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教师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开展爱集体、爱劳动是一种优秀美德的思政教育,这样便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心灵悄然种下一颗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热爱集体以及劳动能够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种子。而接下来在对《8、9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当中的插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与上一个插图教学进行衔接,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热爱劳动以及热爱集体的思想意识,同时还可以结合插图中学生在学校种树以及浇水等画面,逐步引导学生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生命、主动保护环境等。如果时间准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借此进一步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融入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或者是人地协调观等。
(四)借助实践活动实现思政教育延伸
知识源于生活,同样也必然会应用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便具备这一明显特征。为了更为深入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教师需要注重在实践活动当中将思政教育开展延伸工作,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样处处都具备着思政教育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时间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一秒钟、一分钟以及一小时的时长当中都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比如:开展“一分钟挑战活动”,如在一分钟内写出20个汉字、跳绳50次以及拍皮球30下等。借助这些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短短的一分钟里居然可以做这么多事情,从而帮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做任何事时都尽量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要能够不虚度光阴。除此之外,借助时间应用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将课程思政当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行密切联系,如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一天,合理安排學习以及游戏时间等,有助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通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做人要能够“守时守信”,使得学生既可以尊重自己,也可以尊重他人。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知识实践活动当中,可以更好地延伸思政教育,有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落实思政教育。
(五)具有针对性地融合思政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曾明确强调:“数学知识属于人类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数学素养则属于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要具备的重要基本素养。”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便需要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而这便为教师渗透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知识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强大魅力。如在医学方面,医生在用药时需要计算用药剂量,相应的人体器官是否处于正常状态,需要有相应的数据进行说明;在军事方面,一个武器的射击命中率需要依靠数学进行计算;在对宇宙当中行星的运行进行计算时,也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等。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讲解,能够对学生开展数学知识学习目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丈量土地”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丈量教室面积、操场面积以及自己家的面积等。在对“平均数”进行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计算学校每个月的用电量以及用水量平均数值,同时还可以实施节约水电教育。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属于世界上最早提出小数以及使用小数的国家,这样还可以顺利实施爱国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借助这些简单的实例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到自身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树立以及端正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可以让学生尊重知识以及敬畏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敬畏文化以及尊重文化、学习文化和传承发展文化。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与小学数学进行深度融合,其育人意义和作用都非常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要能够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切实分析教材、挖掘融合点,推动两者实现更为有效的融合,保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又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从而推动其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军.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J].少男少女,2020,4(24):55-56.
[2]郝婷,罗婉茹,邓小桔,等.“课程思政”理念下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现状及对策建议[J].教育进展,2020,10(4):443-446.
[3]雷淑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中外交流,2020,27(24):208.
[4]吴宏政.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J].学术论坛,2020,43(6):106-111.
[5]郭淑清,孙楠.大中小学思政课堂中法治教育一体化问题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11):106-112.
[6]彭靖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思政教育文化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8,40(12):239.
作者简介:
严凤,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群众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