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转眼已经进行了好多年,教师们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特点及其指导思想均有了深刻的认识,但随着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出现了种种困惑。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让我们的语文课“活”起来呢?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多年的教研体验,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一、低年级高效识字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000个会写。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方法,势必增加学生的负担。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识字水平,我归纳了5种识字法。
1、比较法。学新字时想一个旧字,用它去掉一部分或加上一部分或换上一部分变成新字。如:睛—清—请—情—倩—蜻—精—晴—猜、往—住—注,这样的字往往有着细微的相同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差别,易于混淆。把它们放在一起,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有时还可以用儿歌帮助区别:“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真情,真情如溪水清清。”这样可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印象深刻。
2、形声字法。生字中有许多形声字,如:眯、洋、样、伍、搞、牺、牲等,利用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的记住许多。
3、偏旁表义法。如:肚、疼、痛、袄、嫌、破,这些字没有一定的规律,用部件法记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且易混淆,但它们的偏旁却有一定的意义,也就自然地记住了生字本身。又由于韵文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创造了语言环境,所以不至于和别的字相混淆。
4、联想法。儿童的思维具有想象力和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虽然因其阅历的限制而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理解力,但他们的想象力却有着离奇怪异的特点。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达到识字的目的。首先将字分解为部件,理解部件所表示的意义,然后根据部件的意义和字的意义进行联想,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怕”字想象为: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休”字想象为:一个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
5、会意法:如:白水“泉”、人云“会”、小大“尖”、小土“尘”。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某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膀”的谜面可记为:月在旁边站。“晶”字可记为: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学生通过猜字谜记生字,学以致用,既丰富了语言又锻炼了思维。当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编字谜,识记生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近年来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学习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王二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悲壮的曲调很快把学生带入意境,使学生备受感染,为学生体会王二小的英勇机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做好很好的铺垫。再如教学《快乐的节日》一文时,适时播入歌曲《快乐的节日》,使学生感受到欢乐节日的气氛,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
2、释难解疑,提高效率。电教手段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等尾巴的作用时,教师可以适时播放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小鱼用尾巴拨水,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并且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明白了“摇”、“甩”、“摆”这三个动词应用的准确性,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3、烘托气氛,帮助阅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朗读课文时,结合课文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适时进行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伟大,从而更好地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洛克曾经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
为顺应儿童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猜一猜、玩一玩等活动。这类练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寓学习于活动之中,又能起到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如在学完《画家乡》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双手,用那并不十分流畅的线条表达了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一种高尚的情操,真正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只有充实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当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才能成为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成功的学习者,这样何愁不受学生的青睐!
一、低年级高效识字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000个会写。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方法,势必增加学生的负担。根据生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识字水平,我归纳了5种识字法。
1、比较法。学新字时想一个旧字,用它去掉一部分或加上一部分或换上一部分变成新字。如:睛—清—请—情—倩—蜻—精—晴—猜、往—住—注,这样的字往往有着细微的相同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差别,易于混淆。把它们放在一起,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有时还可以用儿歌帮助区别:“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真情,真情如溪水清清。”这样可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印象深刻。
2、形声字法。生字中有许多形声字,如:眯、洋、样、伍、搞、牺、牲等,利用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的记住许多。
3、偏旁表义法。如:肚、疼、痛、袄、嫌、破,这些字没有一定的规律,用部件法记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且易混淆,但它们的偏旁却有一定的意义,也就自然地记住了生字本身。又由于韵文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创造了语言环境,所以不至于和别的字相混淆。
4、联想法。儿童的思维具有想象力和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虽然因其阅历的限制而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理解力,但他们的想象力却有着离奇怪异的特点。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联想,达到识字的目的。首先将字分解为部件,理解部件所表示的意义,然后根据部件的意义和字的意义进行联想,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怕”字想象为: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休”字想象为:一个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
5、会意法:如:白水“泉”、人云“会”、小大“尖”、小土“尘”。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某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膀”的谜面可记为:月在旁边站。“晶”字可记为: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学生通过猜字谜记生字,学以致用,既丰富了语言又锻炼了思维。当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编字谜,识记生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近年来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学习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王二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悲壮的曲调很快把学生带入意境,使学生备受感染,为学生体会王二小的英勇机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做好很好的铺垫。再如教学《快乐的节日》一文时,适时播入歌曲《快乐的节日》,使学生感受到欢乐节日的气氛,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
2、释难解疑,提高效率。电教手段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等尾巴的作用时,教师可以适时播放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知道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小鱼用尾巴拨水,老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并且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明白了“摇”、“甩”、“摆”这三个动词应用的准确性,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3、烘托气氛,帮助阅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朗读课文时,结合课文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适时进行配乐朗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伟大,从而更好地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利用教材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洛克曾经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
为顺应儿童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猜一猜、玩一玩等活动。这类练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寓学习于活动之中,又能起到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如在学完《画家乡》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双手,用那并不十分流畅的线条表达了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一种高尚的情操,真正起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只有充实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当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才能成为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成功的学习者,这样何愁不受学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