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提高”实际是将教育学中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赋予更广泛,更具体的内容。作为教师的教学,只有依据教学方针的统一要求,针对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别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培养适应21世纪的多种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教学是符合当前教改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类提高;有效方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告诉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教学是符合当前教改的发展趋势。
一、了解学生差异,分层建组学习
分层推进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分层问题。分层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方式:组内分层和组间分层。我们采用的是组内分层法,即组内成员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根据班级好、中、差的学生情况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学生划分A层(学习困难学生)、B层(中等生)、C层(优秀生),编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安排5~6人,其中B层学生占多数,并入A、C层学生各1位,前后相邻,便于课堂讨论,互相帮助,层间互动,合作学习,达到互补的目的。学习的层次确定以后,并非是一成不变,要随时注意学生心理特点的发展变化以及学习情况的变化,做必要的层次调整,因人因时制宜。
二、针对学生差异,分层要求分类提高
分层建组后,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目标。A层目标(基本目标):从达标角度讲是毕业考和会考的合格水平,这是要求学生人人都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B层目标(较高目标):从达标角度上讲即符合各类选拔性考核、考试的标准。此目标是教学的可及目标。C层目标(拔高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将那些智力价值高、迁移与变通活化率强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拟成问题激发少数超常生创造性的思考或于课下研讨、争论,以满足高层次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这是发展性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基础好的优秀学生的视野,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设置的。总之,三个层次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划分上要做到准确与明确,以保证分层推进教学正确的指向。
三、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
课堂教学是实现分层递进、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教学中分层施教,可采取“合—分—合”的课堂教学结构。①第一次“合”:这是教学起始阶段的集体学习,主要由引入性学习活动和总起性学习支撑。②“分”:这一环节主要是学习新知,它根据学习分类指导、分类练习等,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对B、C层次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其中,对C层学生以“放”为主,适当给以必要的点拨;B层以“扶”为主,适当结合“放”;而对A层学生则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他们从中找到规律,对A层学生必须花力气去“扶”,要“偏爱”,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通过“放”“扶”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的形成。③第二次“合”: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缺漏问题。学生层间的互动,是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这一教育资源,使各层次的学生学习可能性提高到最大限度,是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重要操作机制之一,也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层间互动以小组内和小组间互动为主要方式,以本位评价或换位评价为主要方法。这“合—分—合”的课堂结构,不但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回授、巩固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A、B、C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
分层次教学分类提高的方法不仅能面向全体学生,还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地发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用人才。探索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教学方法,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轩.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42.
[2] 张秀芳.布卢姆的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
理论的影响[J].教书育人,2005(1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类提高;有效方法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告诉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人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教学是符合当前教改的发展趋势。
一、了解学生差异,分层建组学习
分层推进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分层问题。分层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方式:组内分层和组间分层。我们采用的是组内分层法,即组内成员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根据班级好、中、差的学生情况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学生划分A层(学习困难学生)、B层(中等生)、C层(优秀生),编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每个小组安排5~6人,其中B层学生占多数,并入A、C层学生各1位,前后相邻,便于课堂讨论,互相帮助,层间互动,合作学习,达到互补的目的。学习的层次确定以后,并非是一成不变,要随时注意学生心理特点的发展变化以及学习情况的变化,做必要的层次调整,因人因时制宜。
二、针对学生差异,分层要求分类提高
分层建组后,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和目标。A层目标(基本目标):从达标角度讲是毕业考和会考的合格水平,这是要求学生人人都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B层目标(较高目标):从达标角度上讲即符合各类选拔性考核、考试的标准。此目标是教学的可及目标。C层目标(拔高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将那些智力价值高、迁移与变通活化率强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拟成问题激发少数超常生创造性的思考或于课下研讨、争论,以满足高层次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这是发展性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基础好的优秀学生的视野,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设置的。总之,三个层次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划分上要做到准确与明确,以保证分层推进教学正确的指向。
三、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施教
课堂教学是实现分层递进、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在教学中分层施教,可采取“合—分—合”的课堂教学结构。①第一次“合”:这是教学起始阶段的集体学习,主要由引入性学习活动和总起性学习支撑。②“分”:这一环节主要是学习新知,它根据学习分类指导、分类练习等,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对B、C层次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其中,对C层学生以“放”为主,适当给以必要的点拨;B层以“扶”为主,适当结合“放”;而对A层学生则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让他们从中找到规律,对A层学生必须花力气去“扶”,要“偏爱”,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通过“放”“扶”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的形成。③第二次“合”: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缺漏问题。学生层间的互动,是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这一教育资源,使各层次的学生学习可能性提高到最大限度,是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重要操作机制之一,也是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层间互动以小组内和小组间互动为主要方式,以本位评价或换位评价为主要方法。这“合—分—合”的课堂结构,不但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回授、巩固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A、B、C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
分层次教学分类提高的方法不仅能面向全体学生,还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主动地发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用人才。探索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教学方法,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轩.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42.
[2] 张秀芳.布卢姆的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
理论的影响[J].教书育人,2005(1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