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阅读业务杂志能让我们这些普通老师与名师课堂亲密接触。特别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后,使我们与名师课堂走得更近,也走得更勤了。很自然的,我们许多老师也把名师的课堂或多或少地“搬”进了自己的课堂。
  我曾经在网上认真观看了北大附小潘东军老师的习作教学课《介绍我自己》,深为潘老师完美的设计、适时的引导和精炼的语言所折服。该课分两课时设计,第一课时是指导和习作,第二课时是讲评和修改。课堂一开始,潘老师就为学生设置了共度快乐时光的情境,弄清楚一个人的声音、外表、性格、爱好、经历等都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一个人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做“找特点”的游戏,将男女各一名同学请到讲台上,让学生观察,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潘老师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然后让学生大胆地介绍自己。还告诉孩子们,自己介绍自己,要介绍什么不介绍什么都是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学生在潘老师的引导下,或在班上大胆发言,或在小组内交流,说出了自己的长相、性格、爱好或与众不同的经历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说得少而精,学生说得多而有个性。这个时候学生完成习作就水到渠成了。第二课时,潘老师设置的情境是快乐时光续集。同样以游戏“猜猜我是谁”开头,念的是学生的习作片段,要大家猜猜是哪个同学,让学生明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别人就能猜到。然后是写得最好的两个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大家交流他们哪里写得好。接着指导学生怎么改作文,老师示范后,就是同学互改,最后是自己修改,学生的作文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了一个台阶。这样的课堂很轻松也很实在,对学生很有用。我想,能不能把这堂课搬进自己的课堂呢?
  前不久,我校举行习作教学比武,正在教一年级的我也要参赛,于是我决定学习潘老师,也上《介绍我自己》。在试教时,考虑到她教的内容是第六册,而我们这里的三年级还在读第五册,她的教学时间是两课时,而我只有一课时,我决定降低习作的难度,用范文引路,“扶”着学生走。再加上是用别的班上课,我和学生都不熟悉,我就用自我介绍开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暗示“自我介绍”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中间的环节就跟潘老师设计的差不多。可是学生并没有潘老师的学生那样积极发言,即使发言也没有那些同学说得那么清楚具体,我不得不越俎代庖,帮他们说清楚说具体,于是变成我说得多学生说得少。我还是担心学生不会写,又出示了两个习作片段和一篇学生习作让学生读,再让学生写。学生写习作时,我巡视发现,所有的同学都会写了,不过大多都是仿照我出示的范文写的。由于前面指导时间花得过多,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习作。让一个学生念一念自己写的精彩片段后,我作了一个简单的讲评,这堂课就匆匆结束了。
  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习作要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教师的指导就是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生动,说具体。而我,课堂一开始的自我介绍,虽然起到引路的作用,但是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我不应该低估学生,应该像潘老师那样直接用游戏引入课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针对学生年龄小,习作知识不够,习作经验不多的情况,我也不应该照搬潘老师指导学生写全文的设计,应该选取一个方面,在这一节课里完成。比如就学写人物的外貌,告诉学生怎么观察人物的外貌,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写清楚,写生动,写具体,怎么按一定的顺序写,又不面面俱到。整个课堂同样可以根据中年级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细观察,说特点”的游戏,也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外貌,或者观察一个同学,再写出他(她)的外貌特点,做做“猜猜我是谁”或者“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习作,掌握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做到一课有一得。再在以后的课时里安排怎么写自己的性格、爱好或经历的事情等。几个片段结合在一起,学生同样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的介绍自己的文章。
  于是,我将课堂设计进行了修改,在正式教学比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
  我用分片段教学的方法,把潘老师的课有选择性的“搬”了过来,上了一堂成功的习作教学课。正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欣喜之余,我想到了我们该如何学习名师课堂。
  ⒈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我们只有学习名师先进的理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⒉弄懂名师课堂设计的意图
  名师的课堂设计近乎完美,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们要弄懂其真正的意图,不能死搬硬套。
  ⒊把握名师教学中的精髓
  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地域的差异,我们是无法一成不变地照搬名师课堂的,往往要根据需要作一些变动。但我们学习名师的课堂,一定要把握其精髓,不能本末倒置,买椟还珠。
  ⒋学习名师厚积薄发
  名师所以成为名师,是他们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探索,从而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教学之道。他们的课堂设计巧而实,在课堂上他们妙语连珠,经典诗文顺手拈来,这都在于平常的“厚积”。
  (责任编辑:黄佑生)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能全面、及时、正确的处理日常班级事务的话,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被动和紊乱的局面。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他们时,总是紧绷着脸,总是以批评作为斥责手段的话,效果可能不近人意,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你的陈述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 我们要善于找寻他们的闪光点    每个人,特别是初中生已经开始慢
摘要: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信用销售成为出版发行企业扩大销售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加剧企业坏账风险。本文分析了出版发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加强销售合同管理、规范业务对账制度、完善财务管控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信用评估;出版发行  如何有效管理应收账款,防控坏账风险,成为出版发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出版发行
《假如》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小诗,作者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通过这篇文章,教师要启发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因此,我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两个班级上课,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我列出几点与大家共同思索。    一、注重教学内容,忽视学生情趣调动    在第
湖南省资兴市兰市乡中心完小(以下简称“兰市完小”)坐落在美丽的兰溪之畔,学校始终坚持“树立精品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托兰花资源优势,敢为先行先试,以兰为媒抓育人,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各项工作抓精、抓细、抓实,构建和谐书香校园,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山乡合格样板校。近年来,学校工作在迎接“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中得到湖南省郴州市等领导的充分
“感”从何来?!  我是带着寒意去学校会议室浏览老师们写的随笔的。谁知这一看不仅眼前一亮、心底炽热,还让我在会议室“折腾”了三天。我悲喜交集,从末有过的一种圣洁和空灵的感觉,促使我心里的小溪涓涓流出。我想,还是首先把镜头对准这样几段文字吧……  (一)“学生两次沸腾,有的流下激动的泪水,场面持续20多分钟。要期中考试了,我仅仅和他们握握小手啊,竟然产生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真为自己以前对他们的态度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初中数学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四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一些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一些立体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2)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
编者按:梨花一枝春带雨,欲催蓓蕾绽新枝。湘潭高新区火炬学校就是朝霞中的这朵蓓蕾,开办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该校师生们已频频在全国、全省的各项大赛中显山露水,令人瞩目。这究竟是怎样一股神奇的力量?该校的校长黎辉(以下简称“校长”)究竟有着怎样的治校方略?为此,笔者对黎辉校长进行了访谈,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到火炬学校迅速崛起的奥妙。    记者:火炬学校创办的背景是怎样的?  校长:火炬学校是湘潭高新区管委
同志们:  大家好!目前,《教师》杂志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本月16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推进教育强省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张春贤书记强调,湖南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升教育服务社会和发展经济能力,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加快富民强省的需要,积极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之路。教师是建设教育强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一条精彩的评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优秀习作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鼓励,能激起作者更上一层楼的强烈欲望;对差等习作来说,是循循的诱导,是幽默风趣的激励,是善意真诚的劝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在作文教学领域,如何具体贯彻人文精神,给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不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代言人,文化的传递者,在这个知识开放的时代,教师要能够“为师”,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的知识文化,而书籍就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将热爱阅读的教师组织集合成一个“群”,更有助于教师的阅读时间的保证和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概念建构:从混沌走向清晰  (1)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