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着音符的小说——浅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音乐性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将黑人文化传统中的音乐成分与小说创作完美结合,缔造了民族文化深厚的特色黑人文学,即在小说中糅合了灵歌,布鲁斯和爵士乐。本文选取了莫里森的三部小说,分别对这三种音乐形式在小说中的运用做一概述。
  【关键词】黑人文化;灵歌;布鲁斯;爵士乐
  
  Abstract:The famous black female writer Toni Morrison skillfully mixed black music into her creation of novels, actually including spiritual, blue and jazz. She propagates black literature, making it a shinning pearl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is essay roughly tackl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kinds of music in Morrison's novels.
  Keywords: Black Culture;Spiritual;Blue;Jazz
  
  美国著名的黑人小说家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文化的继承和宣扬的代表之一,将本族文化中特有的音乐元素融合进小说的创作之中。她名族传统浓厚的黑人家庭给了她深远的影响:父母一生所保持的民族自尊,祖母的民间故事和鬼怪传说,祖父演奏的黑人民族音乐(布鲁斯,爵士乐)这些使得莫里森从孩提时起便浸染于黑人民族文化艺术中,莫里森自己也曾经说过,音乐是她早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美国黑人文学存在的基础是民族文化,而音乐是美国黑人民间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是体现他们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种最能代表黑人民族文化特质的符号。黑人的痛苦经历在委婉动人的音乐声中得到升华。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逐步发展了三种独特的音乐形式--灵歌,布鲁斯和爵士乐。活跃在美国文坛的"黑珍珠"托尼·莫里森将这些唯美的因素巧妙的糅合到小说创作中,使她的小说具有了非洲传统的音乐特点,即带有灵歌,布鲁斯和爵士乐的特点。
  
  一 灵歌与《宠儿》
  
  灵歌是起源于黑奴的一种民间歌曲。灵歌在黑奴的生活中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灵歌是黑人民众互相交流的工具,表达了黑奴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对灵魂得救的一种向往。同时黑奴用灵歌来代替早已失落的非洲宗教传统并使黑奴维系他们自己的音乐传统。
   尽管作为跳动和快乐的音符,灵歌却道出了黑奴们发自心底的悲伤和痛苦,莫里森在小说《宠儿》的第23章中写到:
   You are mine
   You are mine
  You are mine
  You will never leave me again
   You went in the water
   I drank your blood
   I brought your milk
  ……
  I waited for you
  You are mine
  You are mine
  You are mine
  这首灵歌巧妙地从不同的角度宣泄了三个人---塞丝,宠儿和丹芙的感情,话语权在不同的人物来回转换,如宠儿"you hurt me",丹芙"I drank your blood",塞丝"I brought your milk",各个角色声声不同而又声声入耳,营造了回旋激荡的声音场面。叠句做为灵歌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首歌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叠句"You are mine"的声声呼唤中,三个痛苦的声音得到了加强,三个对爱的缺失及渴望清晰得表达出来。开头结尾的连续重复强化了 "you are mine"的主旋律,让读者仿佛听到了三个人反复吟唱这首灵歌。灵歌的运用给读者的听觉带来强烈感受,使之能充分理解三个人思绪错综交缠的情形。莫里森对灵歌运用之巧妙,之完美令人叹服。
  
  二 布鲁斯与《最蓝的眼睛》
  
  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里弘扬黑人民间文化,以布鲁斯为基调反映艰苦的黑人生活。《最蓝的眼睛》中主人公佩克拉由于自己的丑陋的外表遭到白人的冷嘲热讽,同时还遭受了难以启齿的羞辱,生活状态忧郁低迷。她的好友克劳迪亚作为黑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唱着同样忧郁的布鲁斯将佩克拉的悲惨遭遇婉婉道来。
  布鲁斯常以12小节音乐模式为基础,12音乐小节为一乐段,每乐段又分3个唱答段,各唱答段4小节,歌词前两句互相呼应,第3句是表演者的即兴发挥,传统旋律或和声主调是低音。由于布鲁斯所特有的即兴性质,歌手常利用意象,呜咽,呻吟,呼号,呼喊,同时又伴以独特的舞姿动作,不断加以变化,使得音乐充满多彩的元素。
  小说《最蓝的眼睛》在结构上与布鲁斯相呼应。如果我们把整部小说视作一首布鲁斯音乐的话,它在形式上采用了有如布鲁斯一样的结构。布鲁斯采用的是3行1节和每行4拍的形式,小说的前言,正文和尾声部分就是这首音乐的3个乐段,小说的正文则被分成了4个小节。除第一小节以外,其他各小节均有一段引子,引子与正文之间加了一段空白,文字部分是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音调唱歌,空白部分则像是配乐,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这些都与布鲁斯音乐很相似。克劳迪亚吟唱着这一曲忧郁的布鲁斯,我们从她的歌声中看到了佩克拉悲惨的遭遇。
  布鲁斯正是以其阴沉的主调伴随黑人的生活,被黑人借以表达内心彷徨。《最蓝的眼睛》中的克劳迪亚就是从她母亲的歌唱中得到安慰和启迪的。她说:"在妈妈充满喜怒哀乐的歌声里,伤心的往事也不再令人心碎了,反而让我相信,痛苦不仅是可以忍受的,而且还是甜蜜蜜的。"科拉迪亚从这些具有弥合心灵创伤的疗效的黑人歌曲中吸取力量,保持了健全的心理和人格。但是与此相反,佩克拉却生活在一个缺失着爱的破碎的家庭,父母的冷漠与家庭中缺乏的温暖,使佩克拉失去了一个正常的孩童该有的成长环境,更无从受到传统布鲁斯抒情音乐的熏陶。虽然她曾从住在她们家楼上的三个妓女那里听到那个叫破烂的妓女唱布鲁斯歌曲,只有在这个地方,佩克拉才能得到一时的温暖,在这儿,佩克拉时常感觉有笑声如"奔流向大海的许多河流的混响,自由,深远而又浑浊"。然而她时刻生活在忧郁中,却无法用布鲁斯唱出心中的不悦,只有祈求上天赐她一双"蓝色的眼睛"。
  
  三 爵士乐与《爵士乐》
  
  爵士乐作为一种叙述策略,以即兴演奏的方式推动着,又解构着悲剧的形成。莫里森在其众多作品中都有自觉不自觉得加入了爵士乐的成分。《爵士乐》的创作被视作为一名作家的"即兴创作",由作家在创作中创作,情节故事的发展在小说的构架过程中产生着变数。小说情节平直铺开,像一段简朴的旋律,而这是颇具迷惑性的。"接着你的感受开始偏离,又从别的角度听到一些全新的东西。"这正是莫里森小说创作与爵士乐演奏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爵士乐》全书分为长短不一的十章,各章之间仅以一页空白隔出,同时又随意地由空行隔为若干小节。如第一章由三部分组成,而最后一章则分为七个小节,这些正是按照恰似爵士乐演奏中的缓冲与停顿来设计安排。但各章之间有明确的文字衔接。重复是传统爵士乐演奏中普遍使用的技法,"春天","城市"出现在第四章的结尾与第五章的开头。莫里森以此"构建了其小说的若干片段。"此外,我们还看到了爵士乐风格中的铜管组与簧管组的对答:第七章最后问道:"她在哪儿?"第八章立刻回答:"她在这儿。"
  爵士乐的章法不仅体现在文本的结构中,也渗透着叙述的内容。富于乐质的有如爵士乐一般的行文风格赋予了小说一种特有的不安,浮躁的气质。小说《爵士乐》的开端像一段急促的十二小节的爵士乐曲,精简,富于节奏感,简要交代了发生在维奥利特,乔与多卡斯之间的曲折的故事,为全书的叙事定下了基调。小说的最后部分,作者又将转调将笔墨放在了维奥利特,乔与菲利斯三人的身上。莫里森希望她的创作能够"在叙事的展开中重现表演性与随意性"。《爵士乐》正如由文字,音符与意象汇成的网络,交织着几代非洲裔美国黑人的命运。
  莫里森如此娴熟地运用音乐技巧,将文学与民族传统完美的融为一体,使作品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也奠定了她在黑人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莫里森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之声糅合到小说的创作之中,在丰富了小说形式的同时,也成就了黑人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Morrison, Toni. The Bluest Ey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2]Moses Cat"The Blues Aesthetic in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1999 African American Review.
  [3]习传进:《论贝克的布鲁斯本土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2003):91-96.
  [4](美)莫里森,《宠儿》。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明楠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教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野。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与此同时它对学生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視。  【关键词】网络学习;优势;负面影响    计算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次巨大飞跃。它带来了现代技术的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改革。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引起了一次全新的个体化自主学习的浪潮。特别是
期刊
【摘要】本文先通过对比初高中的数学知识方面特点的不同,从而得出针对高中生三个方面的学法指导的建议,对学法的实施也做了一些简略的意见  【关键词】学法指导;思维方法;学习能力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
期刊
【摘要】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晚会时期,娱乐时期,竞猜时期和真人秀时期四个时期。并且中国娱乐节目一直分为中央台和地方台两大阵营。在几十年的过程中,它们进行了多次的博弈和比拼。我们对电视综艺节目研究的原因在于它的影响的广泛性。电视综艺节目己经渗透到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现在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是以综艺节目的现状和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电视;综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讨论式教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要做好讨论式教学,就要完整理解合作讨论教学的意义,讨论时要有准备,教师要有事当讲述,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等是做好讨论式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学生主导;合作讨论;探讨问题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是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期刊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抛弃了以知识传授为本的传统课程理念,目的是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本文从实际出发,做了一点尝试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以知识灌输为目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培养和能力提
期刊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古希腊唯一一部较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也是欧洲戏剧理论的奠基之作,其中探讨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情节、悲剧结局、悲剧风格、悲剧效果等方面的论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将对悲剧人物论作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能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悲剧主人公;悲剧性格    Abstract: Ari
期刊
【摘要】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本文着眼于新课程理念,针对教学实际,结合自身实践,做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评价;学生主体    长期以来,地理课一直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因此地理考试成绩就成了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这种定量评价,把学生看成一个工业产品,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现代教学认为:主体性是
期刊
【摘要】"白银时代"的文学巨匠扎米亚京的作品随着本国的解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对于他创作特点的解读却是寥寥无几,扎米亚京称自己的创作属于"新现实主义"。本文试通过扎米亚京的代表作《我们》对"新现实主义"的内涵给予阐释。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人道主义;扎米亚京;《我们》    Abstract: Yevgeny Zamyati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探讨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译者是如何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最大限度地传递原文的文化信息及其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和在目的语文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异化;归化    Ⅰ.引言    翻译是源语(sourc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当代艺术种类可谓多种多样,尤其是在信息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的绘画方式和角度发生着转变,对于当今的绘画发展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于年轻从事绘画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形式的变化,不注重写生,就抓不住绘画的精髓,那样所画的画面就不会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终究会被历史长河所吞失掉,……  【关键词】写生;生命力;自然规律    任何画种都离不开写生,写生在任何美术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