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习作教学

来源 :儿童大世界·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语文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运用的教学。而习作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农村小学信息闭塞,学生阅读量相对较少,学生知识面狭小,生活不丰富,眼界不开阔,致使学生习作水平不高。习作教学使学生产生“老师要我写”的消极被动心理,挫伤了孩子们的激情,无法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不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习作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信息技术,以其信息储备量大,教学过程中所独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开放性以及资源共享等优势,优化小学习作教学,普遍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习作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实践和探索。小学生受阅历、见识、年龄的限制,在习作时常常无话可说,久而久之,会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信心。因此,习作教学要充分运用集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成的多媒体课件,牢抓课件声色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打破时空限制,将习作的内容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习作兴趣。在习作训练中,通过课件将所写事物的特征加以强化。如:用丰富鲜明的色彩强调,动化幻想的手法突出。将其特征可视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变怕写为乐写,以习作为乐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调动起学生习作的兴趣,正确地使一次次习作教学的重难点得以可视,可操作,自然而然习作就不再是什么难事。如指导《家乡的美景》习作时,让学生带相机去游览家乡景区,拍摄优美景色制作成演示文稿。上课时再让学生通过图像欣赏景区,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学生个个十分兴奋,纷纷上台发言。
  二、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再现生活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常言道:“生活如泉源,文章则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畅流不停。”小学生能充分地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充分地接触生活,习作材料随处可见。但很多小学生身在宝山不识宝,一到习作时就抓耳挠腮,可任凭皱破眉头,咬破笔杆也凑不出几句,究其原因,还是不留心生活,不注意观察,事过境迁,对人、事、景的习作只凭模模糊糊的记忆,结果只能是虚情假意,无病呻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如今,数码相机、摄像机已不是什么高贵产品,许多学校都已拥有,用这些高科技产品平时帮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点滴材料,在学生习作时再现当时的场景。如校运动会开完了,要求学生写一篇习作,可没想到大多数同学的习作是流水账,所有的项目都写了,但没有一个精彩镜头,运动会开完才仅仅两天时间,他们就全忘了。好在我事先录制了学生运动会的精彩过程,再经过剪辑配上字幕,上课时再现给学生,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再次回到比赛现场,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无一遗漏,场内场外的热闹气氛,激烈的角逐,精彩的瞬间,激发学生的习作愿望。当学生要重点描述某位运动员或某个项目时,将镜头定格,便于学生仔细观察,继而描绘出逼真的场面。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生活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农村地区信息不畅,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还是靠电视,而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少有时间去关注外面的世界,体味不到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不了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都只是道听途说,没有认真的关注,那么以这些为主题,学生写不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在进行这些习作时,利用网络来完成。如,在写《给玉树小朋友的一封信》时,先出示大量从网上搜集来的图片,残垣断壁、伤亡救助、失去孩子的母亲,废墟中顽强的生命,一幅幅图片给孩子们心灵的震撼,让学生泪流满面,他们想急切地把自己的爱心、关心送给灾区的小朋友,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文水到渠成。
  四、利用信息技术,启发联想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揭示了想象的重要性。小学生处于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没有各种陈规陋习的污染和限制,联想和想象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音响、图像和文字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发联想和想象。如习作教学《美妙的声音》时,我下载了许多大自然的声音,配上相应的图片,让学生静下心来倾听,并要求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写自己听到了什么。只见学生写道:你听见过雪花落地的声音吗?寂静的夜晚,漂亮的小雪花们手拉着手,唱着歌儿从天而降;你听见过柳树姑娘梳头的声音吗?……学生的精彩联想和想象层出不穷,思想的火花爆发出光芒,充满童趣的小诗异彩纷呈。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先进的教育媒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仔细聆听声情并茂的音响,认真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反复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形成丰富、新颖、多面、立体、强烈的视觉、感觉、听觉印象,产生优美、激动、振奋、愉快的感受,使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像进驻学生的大脑,从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激发习作兴趣,收集再现生活,丰富生活情感,启发联想想象。使学生观察有对象、思维有凭借、表达有内容、作文有方法,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题,促使学生在习作教学中全情参与,产生“我要写”的积极心理,从而提高了习作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设计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对音乐活动很喜欢,喜欢边演唱边表演,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快乐。另外,很多孩子生活中喜欢在床上乱蹦乱跳,这样非常不安全,我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该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掌握歌词的相关内容,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我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有更好更强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唱歌曲,对比欣赏歌曲前三段和最后一段。  2.借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实大部分学生不论自身的体育成绩如何,他们对体育运动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利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欢快和愉悦,对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体育课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提问过于简单、空泛、急于求成、缺乏探究性等等问题。有效提问要立足教学实际,针对知识点、思想内容,教材的重难点,认真设置问题;有效提问要立足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寻找学生思维的兴趣点,要问到点子上,让我们的学生参与有效性学习。  一、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  课堂中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任何教
期刊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通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何来“幸福”之说?  可是当我走上了讲台,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好奇。每天清晨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又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只有教师才能体会到的幸福和快乐。有一件事让我更加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坏、扎”等八个生字,会写“扎、抓”等十个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初步引导学生珍惜朋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读熟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读熟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一:认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教师职业特殊,怎么动脚要留心,用深度贴近心窝,用频度振作疲惫,用角度落实博爱,让力度平和心态。  关键词:教师 动脚 深度 频度 角度 力度  一、深度——贴近  有坐在后面的同学反映:自习课准备问老师问题,可是有些老师似乎就是走不过来,每每巡视到最后三两排的时候就刹车转身。不错,后面有些同学不认真,可是也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不认真的也不能放弃呀。就算老师们不是懒得理睬,而老不往后走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幼儿学古诗,要注重幼儿的个体特点,以感悟古诗含义促进幼儿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古诗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 古诗 兴趣 教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好动、好玩的学生时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且常以不太招人喜欢的“出格”、“越轨”、“恶作剧”、“搞破坏”等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应允许孩子尝试错误。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失败,既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了一次次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而这些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宝贵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期刊
摘 要:“学困生”作为小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本文从“学困生”心理、家庭、学校等几方面出发,提出了“学困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并进一步通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阐明了解决的方法:让“学困生”动起来。  关键词:学困生 动起来 树信心  一般说来,“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差一些,自卑心理极强,存在一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这类学生平时往往表现为上课不敢大声说话,不
期刊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充分强调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去宣传晋江地区所特有的乡土资源,让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的特有资源,走进孩子的视野、生活,使他们在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