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资源优势 扩展幼儿学习空间

来源 :儿童大世界·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充分强调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去宣传晋江地区所特有的乡土资源,让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的特有资源,走进孩子的视野、生活,使他们在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捕捉乡土地文景观,发展幼儿表达能力
  环境的教育价值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活动,改变幼儿认识与理解。教师要立足本土资源,敏锐判断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并充分挖掘利用这一资源。晋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晋江丰富的环境资源,易得的自然材料,能使幼儿活动更丰富,更有地方特色。
  1.看看家乡美。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乡”之“家乡的名胜古迹”中,我们与孩子们网罗晋江的地文景观,事先在班级开辟以“名胜古迹我知道”为名的图片展示,图片展示有:东石白沙战场、深沪狮峰山烽火台、安海龙山寺和灵源禅寺、罗山摩尼草庵、安平桥、俞大猷图片墓、深沪古森林—牡蛎礁遗址、紫帽山、围头沙滩,等等。通过这些图片的收集展览,孩子们了解了在市区以外所存在具有闽南特色的名胜古迹;我们班级还特意将图片当中的几个地点进行实地拍摄,在区角活动中向孩子们展示,孩子们盯着电视画面,新奇地感爱画面由静态变成动态,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试着分析古建筑的特点及所特有的闽南韵味。
  2.走走家乡路。图片、VCR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已不能满足孩子们急切想对家乡的了解,在孩子们强烈要求下,班级做了一次选择性的“探访”,孩子们的足迹遍布了罗山摩尼草庵、安平桥、东石白沙战场,在这些地方孩子们真正走出幼儿园,走近生活,在与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感觉到了家乡的魅力,对晋江的景物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回园的路上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多元、美丽。这时,自信与快乐围绕着每个孩子,他们有了一片属于自已的天空。
  3.说说家乡事。“探访”归来后,我们适时开展了“名胜古迹我来谈”小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常常听到孩子们你听我讲,你言我论,久而久之,在这种氛围下,班上幼儿的普通话交往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和提高。但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光靠在主题活动中的某一课程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积极发挥区角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区角一分为三:①“晋江景观走透透”②“晋江大事我来报”③“美丽晋江人”,在这些栏目当中着力于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在“晋江景观走透透”这一栏目中投放了多套晋江地方景观图片,进行讲述;“晋江大事我来报”让孩子们围绕生活里的晋江大事记、身边的晋江社会新闻向同伴介绍晋江地面上的事情;“美丽晋江人”所介绍的焦点人物展开各种各样的讨论、谈话活动;在这些栏目中孩子们从介绍景观、新闻、人物,到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与大家进行热烈地讨论……
  孩子们在区角想说、敢说、喜欢说,这样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对晋江的认识也更深了一层,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创设良好的乡土资源环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主题的开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二、挖掘乡土食品资源,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我们晋江是个沿海城市,拥有着大量海产品和许多具有低反复特色的食品如:深沪的水圆,龙湖衙口的花生,安海的食珍桔红糕、土笋冻、肉粽、春饼,东石的海蛎、紫菜等。而食品资源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一种好奇、新鲜的地位,他们对吃的东西是这样的熟悉可又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很想去探个究竟,这样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动手欲望。
  1.尝尝家乡艺。在“家乡小吃”这一主题中,我们年段三个班级打破班界,开展了“乡土美食文化节”活动,活动前我们向家长发出倡议,让家长买菜、买材料时带孩子一起去,让他们知道小吃的制作过程,让孩子在家与家长商量共同制作,然后让孩子带到幼儿园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带来的小吃,和大家一起分享,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这种直观的方法,近距离的接触家乡小吃,充分感受晋江的悠久传统文化,为自己是一个晋江人而感到骄傲。
  2.做做家乡食。孩子们了解了制作的材料及方法,个个都跃跃欲试,我们将每周三下午定为“亲子食品大制作”时间。此过程中我们也尝试制作“卷润饼”、“元宵圆”、“做水圆”、“包咸果”、“包肉棕”、“土笋冻”等传统小吃。如在亲子活动“包肉棕”中:幼儿充满了好奇,他们围在奶奶、外婆的身边,学着她们的样子,看金棋、铭诗选粽叶、张松的卷粽叶、叶昕莹的装米、王炳煜、斯婷用绳子扎粽子的样子都是那样有板有眼。有的幼儿非常认真地看奶奶包粽子的每一个动作,然后自己尝试,弄不好时就再来看,再去试,有的会请奶奶帮忙,都非常的投入。看老人教得认真,幼儿学得投入,场面很感人。包好粽子后,幼儿非常高兴,拿着自己包的粽子相互比较着,大小及形状,大家都为自己的作品而高兴。
  通过主题的深入开展孩子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特色,也尝试了制作多种食品的乐趣,正是这些款式多样的小吃制作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他们能主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探索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仅了解了传统手工制品,还提高了动手能力。主题活动的开展正是在家长的支持下,在宽松的环境下,提高了操作技能,鼓励孩子们去探索、操作,从而获得提升。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让教育回归自然,乡土资源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利用乡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有责任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年幼的心。引导幼儿发现晋江的美,扩展幼儿学习的空间,通过真实持续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智力发展,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能深刻地感受到晋江文化的源远流长,爱晋江的情感油然而生。
其他文献
《幽径悲剧》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选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主题为“人与环境”,倡导“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这一理念。  [初次实践]  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三大板块,分别是:“有这样一条幽径……”、“有那么一株藤萝……”、“有如此一位老人……”  在教授第一板块时,我提示学生从“它平平常常……”、“它大有来头……”、“它颇不平常……”这三个角度延伸出去,
期刊
设计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对音乐活动很喜欢,喜欢边演唱边表演,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快乐。另外,很多孩子生活中喜欢在床上乱蹦乱跳,这样非常不安全,我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该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性质,掌握歌词的相关内容,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我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有更好更强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唱歌曲,对比欣赏歌曲前三段和最后一段。  2.借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实大部分学生不论自身的体育成绩如何,他们对体育运动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培养和利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欢快和愉悦,对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体育课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提问过于简单、空泛、急于求成、缺乏探究性等等问题。有效提问要立足教学实际,针对知识点、思想内容,教材的重难点,认真设置问题;有效提问要立足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寻找学生思维的兴趣点,要问到点子上,让我们的学生参与有效性学习。  一、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  课堂中设计的问题首先要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任何教
期刊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通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何来“幸福”之说?  可是当我走上了讲台,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好奇。每天清晨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又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只有教师才能体会到的幸福和快乐。有一件事让我更加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源于学生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坏、扎”等八个生字,会写“扎、抓”等十个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初步引导学生珍惜朋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读熟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读熟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闯关一:认  
期刊
摘 要:中小学教师职业特殊,怎么动脚要留心,用深度贴近心窝,用频度振作疲惫,用角度落实博爱,让力度平和心态。  关键词:教师 动脚 深度 频度 角度 力度  一、深度——贴近  有坐在后面的同学反映:自习课准备问老师问题,可是有些老师似乎就是走不过来,每每巡视到最后三两排的时候就刹车转身。不错,后面有些同学不认真,可是也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不认真的也不能放弃呀。就算老师们不是懒得理睬,而老不往后走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幼儿学古诗,要注重幼儿的个体特点,以感悟古诗含义促进幼儿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古诗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 古诗 兴趣 教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
期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在探究和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好动、好玩的学生时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且常以不太招人喜欢的“出格”、“越轨”、“恶作剧”、“搞破坏”等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应允许孩子尝试错误。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失败,既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孩子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中得到了一次次学习和体验的机会,而这些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宝贵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期刊
摘 要:“学困生”作为小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本文从“学困生”心理、家庭、学校等几方面出发,提出了“学困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并进一步通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阐明了解决的方法:让“学困生”动起来。  关键词:学困生 动起来 树信心  一般说来,“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差一些,自卑心理极强,存在一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这类学生平时往往表现为上课不敢大声说话,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