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飘》着力塑造了生活在奴隶制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社会大动荡、变革、转型时期的一位“乱世佳人”——郝思嘉。她在艰难的生活历程中表现的聪明能干、争强好胜、玩世不恭、贪婪冷酷等丰富、鲜明、矛盾的性格使其文学形象的魅力经久不衰。但郝思嘉一生中的爱情婚姻均以失败告终,罪魁祸首正是她性格中骄傲自负、爱慕虚荣、贪婪冷酷。
关键词: 郝思嘉 爱情婚姻悲剧 性格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飘》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几十年的南方佐治亚州的发展变化为背景,指向社会巨变时期的弱者群——女性。女主人公郝思嘉虽然是“弱者群”中的“强者”,美丽、勇敢、能干,在所处的“乱世”中自我抗争与奋斗,但从16岁到28岁,12年间嫁过三个丈夫,两度守寡,还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情感的颠沛流离。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位楚楚动人的女子过着“飘”的生活呢?罪魁祸首正是她复杂矛盾的性格。
一、任性幼稚和爱慕虚荣使她酿成第一次婚姻悲剧
郝思嘉是一个大庄园主的女儿,天生丽质,再加上父亲的喜爱和骄纵,她从小就任性、倔强、高傲自负、爱慕虚荣,滋生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但她一直生活在对爱情的幻想中,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自从她14岁那年,卫希礼带着金灿灿的光环闯入她少女玫瑰色的梦幻,她便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盲目而纯真的痴情,把他视为梦中的白马王子。当郝思嘉听说卫希礼要娶韩媚兰时,她武断地认为自己才是他钟情的人,他不可能爱上韩媚兰。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希图让卫希礼动心,却遭拒绝。她便赌气与韩媚兰的弟弟查尔斯——卫希礼妹妹追求的对象闪婚,婚礼抢在卫希礼之前。她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查尔斯,首先是以此作为报复、泄恨的手段,拿自己的终身幸福赌气,这是她幼稚和任性的表现;其次,查尔斯“有好多的钱”,“等我有好多漂亮衣服,有幢自己的房子,坐着一辆华美的马车回来作客,大家都会对我刮目相看了”,这是她的虚荣心使然。查尔斯婚后两个月就病死军中,使她成为寡妇。
二、争强好胜、不择手段使她轻率地走入第二次婚姻
郝思嘉的第二次婚姻是在战争以后,为了生计,为了三百元的房地产税,编造谎言,把自己贱卖了,用美人计残酷无情地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肯尼迪·弗兰克,掌握了丈夫的财产,也为第二次婚姻失败埋下了种子。后来丈夫在决斗中被杀,她第二次沦为寡妇。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她的前两次婚姻都是在明知自己不爱对方的情况下嫁给对方,是在害人害己,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虽然她的第二次婚姻是迫于全家人的生计,是从保全塔拉庄园的大局出发,有其苦衷,但她毕竟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她还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却让自己成为了卑鄙的第三者和极端的唯我主义者。她性格中的惟我独尊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为了达到目的,她根本不在乎手段是否卑劣、残忍。
三、冷酷自私、骄傲自负使深爱她的第三任丈夫最终离她而去
第三任丈夫白瑞德非常了解她、理解她、宠爱她,从他身上,郝思嘉才初次体验到婚姻的甜美和乐趣。白瑞德在她身上花大把的钱,买华丽的衣服打扮她,给她建豪宅大宴宾客,满足她的虚荣心。他们本来是天生的一对,可以过得很幸福,可是她对卫希礼的念念不忘伤透了白瑞德的心,影响了两人之间的感情,最终导致白瑞德失望离去。在丈夫的娇宠下,她放肆地展示自己的虚荣与自私,认为丈夫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来不给对方一丝回报。白瑞德付出很多,但只得到郝思嘉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他们互相隐瞒、误解、伤害,最终白瑞德将自己对郝思嘉的爱转移到爱女身上,把她当成郝思嘉去爱、去宠,而爱女的夭折则让白瑞德失去了精神寄托,也失去了与郝思嘉联系的纽带。由此可知,郝思嘉的骄傲自负使她对白瑞德冷漠无情,从而磨蚀了深爱她的丈夫对她强烈的爱,最终白瑞德离她而去,资产阶级那种强烈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在她身上充分展现了出来。
四、任性自负使她对卫希礼产生盲目而虚荣的爱,这份爱最终也化为泡影
综观整个故事,郝思嘉的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其中三个是她丈夫,一个是她一直盲目深爱着的卫希礼。她对卫希礼的爱神圣而纯洁,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也与情欲无关。她“活下来靠的就是他的爱,他的爱支持她挺住了多少灾难与黑暗”,她为卫希礼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厢情愿的。她对卫希礼的爱是热烈的、执着的,但热烈中又有虚荣。她的任性和自负让她把对卫希礼的盲目的爱带入了两次婚姻中。尽管郝思嘉是社交的宠儿,是勾引人的高手,却正如白瑞德所说,她是爱情的白痴。最初征服卫希礼失败蒙蔽了她的眼睛,她像个孩子似的把得不到的东西视为珍宝,从而不去思考对卫希礼的爱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出于征服的欲望。她总以为卫希礼不接受她是由于韩媚兰的缘故。当韩媚兰去世以后,她才意识到卫希礼是如此懦弱、无能,自己其实并不爱他,“现在就是用银盘托着把他送给我,我也不会要他”。她终于明白,现实中的卫希礼只不过是自己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充当替身而已,她对现实中的卫希礼一点也不了解。其实他们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卫希礼脆弱、萎缩、守旧,是一个生活的懦夫,而郝思嘉是顺应新时代的强者。在此以前,任性而自私、自负的郝思嘉从未想到过这些,这也是她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假如她真正得到卫希礼,她也不会幸福。
性格决定命运。郝思嘉的婚姻悲剧完全是由她骄傲自负、爱慕虚荣、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和惟我独尊的性格导致的。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因为爱慕虚荣,为维护强烈而受到伤害的自尊心;第二次婚姻虽然是从保全塔拉的大局出发,有其苦衷,但是抢夺了自己一点也不爱的人——妹妹的未婚夫,成为卑鄙的第三者和对情感婚姻不负责任的残忍的人;第三次婚姻更是为了白瑞德的金钱,为了过上奢华的生活以满足自己强烈的虚荣心。三次婚姻都是为了钱,没有一次是为了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受金钱左右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就注定了她的三次婚姻都会以失败而告终。而她一直盲目深爱着的卫希礼也只不过是她少女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尊偶像,并幼稚地将自己用青春欢笑编织的“梦的衣裳”披在他身上,所以当她认清了卫希礼的懦弱、萎缩的性格本质后,才恍然明白自己原来并不爱他,继而转向自己的丈夫白瑞德,但为时已晚。所以,郝思嘉的爱情婚姻悲剧完全是由她的性格所导致的,是咎由自取。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切尔著.黄建人译.飘[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2]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林涛.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6-60.
[4]张志杰.论斯佳丽性格的矛盾对立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42-145.
关键词: 郝思嘉 爱情婚姻悲剧 性格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飘》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几十年的南方佐治亚州的发展变化为背景,指向社会巨变时期的弱者群——女性。女主人公郝思嘉虽然是“弱者群”中的“强者”,美丽、勇敢、能干,在所处的“乱世”中自我抗争与奋斗,但从16岁到28岁,12年间嫁过三个丈夫,两度守寡,还失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情感的颠沛流离。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位楚楚动人的女子过着“飘”的生活呢?罪魁祸首正是她复杂矛盾的性格。
一、任性幼稚和爱慕虚荣使她酿成第一次婚姻悲剧
郝思嘉是一个大庄园主的女儿,天生丽质,再加上父亲的喜爱和骄纵,她从小就任性、倔强、高傲自负、爱慕虚荣,滋生了惟我独尊的优越感。但她一直生活在对爱情的幻想中,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自从她14岁那年,卫希礼带着金灿灿的光环闯入她少女玫瑰色的梦幻,她便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盲目而纯真的痴情,把他视为梦中的白马王子。当郝思嘉听说卫希礼要娶韩媚兰时,她武断地认为自己才是他钟情的人,他不可能爱上韩媚兰。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希图让卫希礼动心,却遭拒绝。她便赌气与韩媚兰的弟弟查尔斯——卫希礼妹妹追求的对象闪婚,婚礼抢在卫希礼之前。她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查尔斯,首先是以此作为报复、泄恨的手段,拿自己的终身幸福赌气,这是她幼稚和任性的表现;其次,查尔斯“有好多的钱”,“等我有好多漂亮衣服,有幢自己的房子,坐着一辆华美的马车回来作客,大家都会对我刮目相看了”,这是她的虚荣心使然。查尔斯婚后两个月就病死军中,使她成为寡妇。
二、争强好胜、不择手段使她轻率地走入第二次婚姻
郝思嘉的第二次婚姻是在战争以后,为了生计,为了三百元的房地产税,编造谎言,把自己贱卖了,用美人计残酷无情地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肯尼迪·弗兰克,掌握了丈夫的财产,也为第二次婚姻失败埋下了种子。后来丈夫在决斗中被杀,她第二次沦为寡妇。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她的前两次婚姻都是在明知自己不爱对方的情况下嫁给对方,是在害人害己,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虽然她的第二次婚姻是迫于全家人的生计,是从保全塔拉庄园的大局出发,有其苦衷,但她毕竟抢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她还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却让自己成为了卑鄙的第三者和极端的唯我主义者。她性格中的惟我独尊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为了达到目的,她根本不在乎手段是否卑劣、残忍。
三、冷酷自私、骄傲自负使深爱她的第三任丈夫最终离她而去
第三任丈夫白瑞德非常了解她、理解她、宠爱她,从他身上,郝思嘉才初次体验到婚姻的甜美和乐趣。白瑞德在她身上花大把的钱,买华丽的衣服打扮她,给她建豪宅大宴宾客,满足她的虚荣心。他们本来是天生的一对,可以过得很幸福,可是她对卫希礼的念念不忘伤透了白瑞德的心,影响了两人之间的感情,最终导致白瑞德失望离去。在丈夫的娇宠下,她放肆地展示自己的虚荣与自私,认为丈夫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从来不给对方一丝回报。白瑞德付出很多,但只得到郝思嘉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他们互相隐瞒、误解、伤害,最终白瑞德将自己对郝思嘉的爱转移到爱女身上,把她当成郝思嘉去爱、去宠,而爱女的夭折则让白瑞德失去了精神寄托,也失去了与郝思嘉联系的纽带。由此可知,郝思嘉的骄傲自负使她对白瑞德冷漠无情,从而磨蚀了深爱她的丈夫对她强烈的爱,最终白瑞德离她而去,资产阶级那种强烈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在她身上充分展现了出来。
四、任性自负使她对卫希礼产生盲目而虚荣的爱,这份爱最终也化为泡影
综观整个故事,郝思嘉的一生经历了四个男人,其中三个是她丈夫,一个是她一直盲目深爱着的卫希礼。她对卫希礼的爱神圣而纯洁,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也与情欲无关。她“活下来靠的就是他的爱,他的爱支持她挺住了多少灾难与黑暗”,她为卫希礼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厢情愿的。她对卫希礼的爱是热烈的、执着的,但热烈中又有虚荣。她的任性和自负让她把对卫希礼的盲目的爱带入了两次婚姻中。尽管郝思嘉是社交的宠儿,是勾引人的高手,却正如白瑞德所说,她是爱情的白痴。最初征服卫希礼失败蒙蔽了她的眼睛,她像个孩子似的把得不到的东西视为珍宝,从而不去思考对卫希礼的爱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出于征服的欲望。她总以为卫希礼不接受她是由于韩媚兰的缘故。当韩媚兰去世以后,她才意识到卫希礼是如此懦弱、无能,自己其实并不爱他,“现在就是用银盘托着把他送给我,我也不会要他”。她终于明白,现实中的卫希礼只不过是自己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充当替身而已,她对现实中的卫希礼一点也不了解。其实他们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卫希礼脆弱、萎缩、守旧,是一个生活的懦夫,而郝思嘉是顺应新时代的强者。在此以前,任性而自私、自负的郝思嘉从未想到过这些,这也是她爱情悲剧的真正原因。假如她真正得到卫希礼,她也不会幸福。
性格决定命运。郝思嘉的婚姻悲剧完全是由她骄傲自负、爱慕虚荣、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和惟我独尊的性格导致的。第一次婚姻完全是因为爱慕虚荣,为维护强烈而受到伤害的自尊心;第二次婚姻虽然是从保全塔拉的大局出发,有其苦衷,但是抢夺了自己一点也不爱的人——妹妹的未婚夫,成为卑鄙的第三者和对情感婚姻不负责任的残忍的人;第三次婚姻更是为了白瑞德的金钱,为了过上奢华的生活以满足自己强烈的虚荣心。三次婚姻都是为了钱,没有一次是为了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受金钱左右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就注定了她的三次婚姻都会以失败而告终。而她一直盲目深爱着的卫希礼也只不过是她少女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尊偶像,并幼稚地将自己用青春欢笑编织的“梦的衣裳”披在他身上,所以当她认清了卫希礼的懦弱、萎缩的性格本质后,才恍然明白自己原来并不爱他,继而转向自己的丈夫白瑞德,但为时已晚。所以,郝思嘉的爱情婚姻悲剧完全是由她的性格所导致的,是咎由自取。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切尔著.黄建人译.飘[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2]陶洁.美国文学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林涛.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56-60.
[4]张志杰.论斯佳丽性格的矛盾对立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