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不少却偏离了“语文”的轨道。为了纠偏,我们需要从“活动中语文量所占的比例、活动对象中有多少是语文的元素、活动成果中有多少是语文性的”三个角度对活动进行审视和思考,需要从“活动—实践—综合—语文”四个元素出发精心设计我们的活动。
【关键词】 综合性 实践性 语文性 去语文化
新课程倡导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并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建议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这种倡导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有的地方、有的年级还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综合性实践活动似乎已经不姓“语文”了,甚至没有了语文的踪影。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以自己设计开展的两个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例,站在“语文性”这个角度进行反思。
第一个活动叫做《古塔,您好》。
首先,我們印发了有关宣城市区“开元景德寺塔”、“广教寺双塔”和“龙首塔”三座古塔,以及描写古塔的常用词语和经典语句的资料。要求学生事先做充分地阅读。
第二,我们安排了6位学生做导游,要求他们事先根据有关文字和录像资料写好导游词,届时由他们给其他同学讲解介绍。
第三,我们实地参观考察了三座古塔。有学生导游负责介绍。要求所有学生将“看、听、记、想”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第四,在参观最后一座古塔的时候,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就如何写好这次活动、如何从已有的知识中发现新意、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等进行点拨。
第五,学生通过习作、摄影或者DV等来表现自己的活动成果。
第二个活动叫做《宣城市市民不文明行为习惯调查》。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若干成员,其中一人任组长。这些小组分别选择一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地点调查“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和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习惯,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记录“一定时间内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有不文明行为习惯的人数”,最后要求将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表,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先看第一个活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读”,是语文的元素;第二个环节是“写作”,是语文的元素;第三个环节是“说、听和观察”,且观察对象是“象征宣城文化的千年古塔”,以语文元素为核心;第四个环节是“教学点拨”,是语文的元素;最后表现活动成果的环节也是以“语文”训练为主,习作是纯语文训练,DV作品和摄影作品虽然有非语文的因素,但是我们要求给DV作品和摄影作品配解说词,实际也进行了语文训练。因此,从“活动中语文量、语文的元素和成果的语文性”来看,这个综合性实践活动是“语文”的。
再看第二个活动。活动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活动量是“调查”,调查虽然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和活动,但是,调查的本身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活动的对象是“不文明行为习惯”,从这个对象来看,活动更像一个思想政治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成果是“统计图表、调查报告和整改意见”,这个成果虽然也有语文的成份,但更像是社会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说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去语文化”了,或者说“泛语文化”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调整,使之成为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
原来的活动设计多了一点“理性”,多了一点“数学的”“思想的”“社会的”因素,而少了一些“感性的”“视觉的”“语文的”因素。通过调整,虽然标题仍旧保留“调查”二字,但我们淡化了“理性的调查”,强化了“感性的观察”(观察也是调查的一种方式);淡化的对行为习惯的统计,强化的对行为主体的描述;淡化了数学式的科学分析,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表达。
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想,我们应该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究竟应该考虑哪几个元素,才能使我们的设计不偏离“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轨道呢?
首先,我们需要把握“活动”二字。我们这里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活动,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堂,你设计的活动必须具有“活”和“动”的特点。
第二,考虑“实践”的特点。活动中必须有“实”的教育情景,必须是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学生不是处在“隔岸观火”的状态,也不能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给他们的应该是“身临其境”和“切肤之暖”的实感。
第三,具有“综合”的性质。这里所谈的“综合”按照外延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分为“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和“泛学科综合”。
第四,以“语文”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必须从“语文”出发,最后也必须再回到“语文”上来,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综合,无论怎样实践,都不能离开“语文”这个根本。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前面提到的“三个角度”,并以此判断你设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姓不姓语文。
【关键词】 综合性 实践性 语文性 去语文化
新课程倡导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并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建议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这种倡导也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在有的地方、有的年级还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思考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综合性实践活动似乎已经不姓“语文”了,甚至没有了语文的踪影。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以自己设计开展的两个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例,站在“语文性”这个角度进行反思。
第一个活动叫做《古塔,您好》。
首先,我們印发了有关宣城市区“开元景德寺塔”、“广教寺双塔”和“龙首塔”三座古塔,以及描写古塔的常用词语和经典语句的资料。要求学生事先做充分地阅读。
第二,我们安排了6位学生做导游,要求他们事先根据有关文字和录像资料写好导游词,届时由他们给其他同学讲解介绍。
第三,我们实地参观考察了三座古塔。有学生导游负责介绍。要求所有学生将“看、听、记、想”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第四,在参观最后一座古塔的时候,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就如何写好这次活动、如何从已有的知识中发现新意、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等进行点拨。
第五,学生通过习作、摄影或者DV等来表现自己的活动成果。
第二个活动叫做《宣城市市民不文明行为习惯调查》。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若干成员,其中一人任组长。这些小组分别选择一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地点调查“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和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习惯,小组成员分工负责记录“一定时间内流动人口的数量和有不文明行为习惯的人数”,最后要求将调查结果制成统计图表,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先看第一个活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阅读”,是语文的元素;第二个环节是“写作”,是语文的元素;第三个环节是“说、听和观察”,且观察对象是“象征宣城文化的千年古塔”,以语文元素为核心;第四个环节是“教学点拨”,是语文的元素;最后表现活动成果的环节也是以“语文”训练为主,习作是纯语文训练,DV作品和摄影作品虽然有非语文的因素,但是我们要求给DV作品和摄影作品配解说词,实际也进行了语文训练。因此,从“活动中语文量、语文的元素和成果的语文性”来看,这个综合性实践活动是“语文”的。
再看第二个活动。活动的主要方式和主要活动量是“调查”,调查虽然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和活动,但是,调查的本身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活动的对象是“不文明行为习惯”,从这个对象来看,活动更像一个思想政治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的成果是“统计图表、调查报告和整改意见”,这个成果虽然也有语文的成份,但更像是社会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说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去语文化”了,或者说“泛语文化”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调整,使之成为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
原来的活动设计多了一点“理性”,多了一点“数学的”“思想的”“社会的”因素,而少了一些“感性的”“视觉的”“语文的”因素。通过调整,虽然标题仍旧保留“调查”二字,但我们淡化了“理性的调查”,强化了“感性的观察”(观察也是调查的一种方式);淡化的对行为习惯的统计,强化的对行为主体的描述;淡化了数学式的科学分析,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表达。
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想,我们应该对“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究竟应该考虑哪几个元素,才能使我们的设计不偏离“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轨道呢?
首先,我们需要把握“活动”二字。我们这里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活动,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的课堂,你设计的活动必须具有“活”和“动”的特点。
第二,考虑“实践”的特点。活动中必须有“实”的教育情景,必须是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学生不是处在“隔岸观火”的状态,也不能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给他们的应该是“身临其境”和“切肤之暖”的实感。
第三,具有“综合”的性质。这里所谈的“综合”按照外延从小到大的顺序可以分为“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和“泛学科综合”。
第四,以“语文”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必须从“语文”出发,最后也必须再回到“语文”上来,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综合,无论怎样实践,都不能离开“语文”这个根本。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前面提到的“三个角度”,并以此判断你设计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姓不姓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