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处在小学教学阶段的学生,难以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内容形象化,但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涵盖许多抽象性的知识内容,这些因素共同造成学生学习抽象性知识的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效率,一直是众多数学教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分析利用各项教具进行教学的意义,积极探索教具的合理运用策略,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希望为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学计划;学习热情;教学方式
引言: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利用现有的各项教学基础设施或者工具,如新媒体设备、三角板、直尺、大型圆规、模型等工具,讲解教材中涵盖的理念、概念等其它教学知识内容,这种辅助类的教学工具被统称之为教具[1]。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合理利用各项教学工具,将抽象性的理念知识内容,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在班级学生的面前,并且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教学工具,让班级学生总结自身展示教学工具特征中涵盖的教学知识,从而提高班级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效率。
一、利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各项教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小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高,是因为其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和没有熟练掌握之前所学知识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各项现有的教学工具,同时也可以依据自身制定的本节课程的教学任务,动手制作教学工具,并且将教学工具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进行《周长》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用剪子将废弃的纸箱剪成各种模型道具,如正方形、长方形、十字架形、山字形等图形,教师用彩色笔在每个图形中画出方格,设置每个方格的长度为3厘米,将这些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作为辅助的课堂教学资源[2]。教师先向班级学生讲解“周长”的概念,然后将自身准备的教具展示在班级学生的面前,实物教具容易吸引班级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教具,提出“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3厘米,求每个图形模型的周长”问题,学生可以进行相互讨论或者独自探究,思索教师设置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内容,没有深入探究每一个知识内容的真正含义和其中蕴含的哲理,致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运用各项教具讲解知识内容时,可以让班级学生参与到教具制作环节当中,如在进行《认识图形》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提前准备雪糕棒、双面胶等工具,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准备的道具分发给每个小组,并设置“依据教材中对各项图形的讲解,运用手中的工具,动手制作教具”主题。小学生在动手制作教具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思索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并且验证这些数学知识,其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小组内的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更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
三、善用教学工具,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小学生受到自身综合能力、生活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较小,对大部分外界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且不全面,大部分小学生主要通过肉眼观察事物的表象,逐渐在自身脑海中形成与事物的表象相关的理念、思想或者概念,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其学习抽象性数学知识的效率[3]。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各项教具,让班级学生观察教具的表象,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运转,总结教学工具的本质特征及其中涵盖的数学知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与教学工具相关的数学概念。如在进行《认识分数》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提前准备苹果、水果刀等教学工具,教师向班级学生演示用水果刀将苹果从中间切成两块,接着向班级学生提出“现有教师手里有几块水果,每块水果占整个苹果多少”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依据自己的观察,给出“两块苹果,每块水果占整个苹果的一半”等答案。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接着提出“根据教材中对平均分的概念,这两块水果是否进行了平均分配”问题,教师为班级学生预留几分钟的思索时间,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四、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物也可以作为教具,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和班级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班级学生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涵盖数学知识的实物,并且运用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实物的运行原理,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进行《时、分、秒》实践教学活动时,在教学知识内容讲解结束之后,数学教师布置“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分析存在时、分、秒知识的事物”实践任务,教师让班级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其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各项教具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互动的频率,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让班级学生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并且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向班级学生讲解教学知识内容,使得抽象性的教学知识,能够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在班级学生的面前,从而降低班级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冯照坤.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的有效应用[J].中外交流,2018(24):219-220.
[2]趙海燕.运用教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112-113.
[3]李倩.用教具搭建通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桥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49-50.
关键词:教学计划;学习热情;教学方式
引言:
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利用现有的各项教学基础设施或者工具,如新媒体设备、三角板、直尺、大型圆规、模型等工具,讲解教材中涵盖的理念、概念等其它教学知识内容,这种辅助类的教学工具被统称之为教具[1]。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合理利用各项教学工具,将抽象性的理念知识内容,以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在班级学生的面前,并且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教学工具,让班级学生总结自身展示教学工具特征中涵盖的教学知识,从而提高班级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效率。
一、利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各项教学知识的基础,部分小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高,是因为其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和没有熟练掌握之前所学知识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各项现有的教学工具,同时也可以依据自身制定的本节课程的教学任务,动手制作教学工具,并且将教学工具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进行《周长》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用剪子将废弃的纸箱剪成各种模型道具,如正方形、长方形、十字架形、山字形等图形,教师用彩色笔在每个图形中画出方格,设置每个方格的长度为3厘米,将这些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作为辅助的课堂教学资源[2]。教师先向班级学生讲解“周长”的概念,然后将自身准备的教具展示在班级学生的面前,实物教具容易吸引班级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教具,提出“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3厘米,求每个图形模型的周长”问题,学生可以进行相互讨论或者独自探究,思索教师设置问题的正确答案。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内容,没有深入探究每一个知识内容的真正含义和其中蕴含的哲理,致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在运用各项教具讲解知识内容时,可以让班级学生参与到教具制作环节当中,如在进行《认识图形》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提前准备雪糕棒、双面胶等工具,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将准备的道具分发给每个小组,并设置“依据教材中对各项图形的讲解,运用手中的工具,动手制作教具”主题。小学生在动手制作教具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思索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并且验证这些数学知识,其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小组内的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更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
三、善用教学工具,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小学生受到自身综合能力、生活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较小,对大部分外界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且不全面,大部分小学生主要通过肉眼观察事物的表象,逐渐在自身脑海中形成与事物的表象相关的理念、思想或者概念,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其学习抽象性数学知识的效率[3]。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各项教具,让班级学生观察教具的表象,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运转,总结教学工具的本质特征及其中涵盖的数学知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与教学工具相关的数学概念。如在进行《认识分数》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提前准备苹果、水果刀等教学工具,教师向班级学生演示用水果刀将苹果从中间切成两块,接着向班级学生提出“现有教师手里有几块水果,每块水果占整个苹果多少”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会依据自己的观察,给出“两块苹果,每块水果占整个苹果的一半”等答案。在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接着提出“根据教材中对平均分的概念,这两块水果是否进行了平均分配”问题,教师为班级学生预留几分钟的思索时间,并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四、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物也可以作为教具,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和班级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班级学生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涵盖数学知识的实物,并且运用所学知识内容,了解实物的运行原理,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进行《时、分、秒》实践教学活动时,在教学知识内容讲解结束之后,数学教师布置“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场景,分析存在时、分、秒知识的事物”实践任务,教师让班级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其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运用各项教具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增强课堂互动的频率,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让班级学生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开展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并且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向班级学生讲解教学知识内容,使得抽象性的教学知识,能够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在班级学生的面前,从而降低班级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冯照坤.小学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具的有效应用[J].中外交流,2018(24):219-220.
[2]趙海燕.运用教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112-113.
[3]李倩.用教具搭建通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桥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