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因,决定了学习的自主性。兴趣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历经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启蒙后,学生对有了对数学的基本认知,在此之上,强化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够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确实是一门具备较强趣味性的科目,如何发挥数学的趣味优势,让学生喜欢上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是我们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策略;自主学习
数学是一门需要静下心来投入到其中进行深入钻研的科目。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处在青春期,受到身体激素的影响,十分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导致对于需要运用大量逻辑思维进行探索的数学学科产生学不下去、学不进来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容易诱发对数学科目的畏难心理,也影响到基础数学知识的构建,在初中这个打基础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能做好十足的准备,必然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导致数学学困的问题出现。因此,为了改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本质上去进行改善,扭转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突破数学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愿意学数学,觉得学数学轻松,从而掌握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复杂的数学逻辑而言,学生们之所以觉得复杂,其实是因为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不够了解,无法把抽象的内容转换成具体的内容来进行分析,从而觉得数学学习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我们需要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来,让学生走进情境当中,以一种直观的视角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学生一元一次方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却在实际问题和方程列式之间混淆不清,无法有效地进行对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创建出了有效的教学情景:你去菜市场买了3.5斤水果,售货员一共收了你15元,回到家妈妈问你买的水果多少钱一斤,你该怎么计算回答?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认清楚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分别是3.5斤水果、一斤××元,一共15元。如果把情境中的未知数设为x,那么列出一个等式来就是3.5×x=15,反复引导学生将等式中的数量与情境中的条件相互联系,强化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熟悉。同时,学生们在认识到数学方程对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方便性后,再让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目,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带领大家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二、鼓励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参与感与互动性
传统填鸭式的课堂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在被动接受里变得懒散和消沉,失去对课堂的关注,进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转换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合作、探索、解答、互动的空间。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说,合作学习的方式,用相互讨论的氛围,更能唤起对学习的热忱,强化互动性与参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合作之前设定好合作任务,要保证任务的可行性与具体性,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避免产生与主题偏离的情况;其次,教师要分化好合作小组的人员设置,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共同探索,让每个小组都具备1-2个比较活跃的成员,带动合作的气氛。也要给小组设置小组长,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调控管理,避免小组成员偏离学习轨道。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任务分派,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承担一部分责任,从而增强参与感;最后,在小组合作完成之后,要注意成果的汇报和讨论过程的复盘与总结,让每一次小组合作都能够有明显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知识丰富呈现方式
初中数学中除了较为抽象的数理知识和概念,也有一些立体的图形、图像需要学生特别理解,并构建出立体思维。例如,三角形、多邊形,图的平移、旋转、对称,矩形、菱形、圆的认识等内容。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趣味性,强化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演示。通过直观的、形象的图形演示,可以把平移、旋转、对称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平移、旋转、对称的特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降低了抽象想象的困难,并在图形变幻的过程中,发掘图形的趣味,从而强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在于学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一方面也在于我们的授课方式是否恩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全新理解和兴趣。改善学生畏难心理,主要在于改善教学方式,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强化教学情景,鼓励小组合作,并借助于多媒体等方式,在这其中,也要有意识地对数学进行全新的解读,让学生从更贴近生活实际、更有参与感、更直观有趣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希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24.
[2]金英.初中数学实验情境的创设与实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9(16):77.
[3]李乔书.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2019(11):62-64.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提升策略;自主学习
数学是一门需要静下心来投入到其中进行深入钻研的科目。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处在青春期,受到身体激素的影响,十分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导致对于需要运用大量逻辑思维进行探索的数学学科产生学不下去、学不进来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容易诱发对数学科目的畏难心理,也影响到基础数学知识的构建,在初中这个打基础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能做好十足的准备,必然会影响之后的学习,导致数学学困的问题出现。因此,为了改善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本质上去进行改善,扭转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突出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突破数学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愿意学数学,觉得学数学轻松,从而掌握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对于复杂的数学逻辑而言,学生们之所以觉得复杂,其实是因为对于抽象的数学问题不够了解,无法把抽象的内容转换成具体的内容来进行分析,从而觉得数学学习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我们需要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情景来,让学生走进情境当中,以一种直观的视角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学生一元一次方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却在实际问题和方程列式之间混淆不清,无法有效地进行对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创建出了有效的教学情景:你去菜市场买了3.5斤水果,售货员一共收了你15元,回到家妈妈问你买的水果多少钱一斤,你该怎么计算回答?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认清楚情景中的数量关系,分别是3.5斤水果、一斤××元,一共15元。如果把情境中的未知数设为x,那么列出一个等式来就是3.5×x=15,反复引导学生将等式中的数量与情境中的条件相互联系,强化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熟悉。同时,学生们在认识到数学方程对处理生活实际问题的方便性后,再让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目,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带领大家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
二、鼓励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参与感与互动性
传统填鸭式的课堂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在被动接受里变得懒散和消沉,失去对课堂的关注,进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转换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合作、探索、解答、互动的空间。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说,合作学习的方式,用相互讨论的氛围,更能唤起对学习的热忱,强化互动性与参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合作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合作之前设定好合作任务,要保证任务的可行性与具体性,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避免产生与主题偏离的情况;其次,教师要分化好合作小组的人员设置,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共同探索,让每个小组都具备1-2个比较活跃的成员,带动合作的气氛。也要给小组设置小组长,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调控管理,避免小组成员偏离学习轨道。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任务分派,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有承担一部分责任,从而增强参与感;最后,在小组合作完成之后,要注意成果的汇报和讨论过程的复盘与总结,让每一次小组合作都能够有明显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知识丰富呈现方式
初中数学中除了较为抽象的数理知识和概念,也有一些立体的图形、图像需要学生特别理解,并构建出立体思维。例如,三角形、多邊形,图的平移、旋转、对称,矩形、菱形、圆的认识等内容。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图形的趣味性,强化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进行演示。通过直观的、形象的图形演示,可以把平移、旋转、对称的过程演示出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平移、旋转、对称的特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降低了抽象想象的困难,并在图形变幻的过程中,发掘图形的趣味,从而强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在于学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一方面也在于我们的授课方式是否恩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全新理解和兴趣。改善学生畏难心理,主要在于改善教学方式,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强化教学情景,鼓励小组合作,并借助于多媒体等方式,在这其中,也要有意识地对数学进行全新的解读,让学生从更贴近生活实际、更有参与感、更直观有趣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希财.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24.
[2]金英.初中数学实验情境的创设与实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9(16):77.
[3]李乔书.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2019(1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