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渗透3R阅读技巧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c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篇分析是从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入手,通过三个层次分析语篇的主题和内容,即what的问题;分析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即how的问题;分析语篇的意图和情感,即why的问题。本文通过同类话题及体裁的七年级课文导入,着重对广东省中考B篇阅读进行语篇分析,最后通过分层评价任务让语篇分析的层次问题应用到中考实践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篇分析;说明文阅读
  【作者简介】周雯静,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一、引言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原因单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语篇分析是指从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入手,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逻辑思维的联贯方式以及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在联系,它不同于传统的句子结构分析,其重视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关于语篇分析的途径,王蔷和梅德明解读《课标》时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语篇,首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第三、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为什么会这样?即Why的问题。
  说明文语篇分析涉及体裁分析,涉及体裁分析的语篇分析在阅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强调文本结构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同的活动模式来影响阅读教学。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说明文的理解主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是准确把握说明点;第二层是抓住说明方法;第三层是捕捉情感与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渗透Read the lines, read between lines和read beyond lines的3R阅读技巧。阅读就是阅读字面意思,读字里行间和读超越文字意思的过程。通过3R阅读技巧的渗透,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语篇,剖析中考题型。
  二、教学实践
  现以一堂九年级备考复习阅读课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基于语篇分析的说明文教学实践。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三个环节探讨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对说明文阅读的教学实践。
  1.语篇分析的教学活动。
  (1)语篇说明对象和特征:解决What的问题。由于说明文的特点,第一句话便是直奔主题,因此学生找到说明文语篇的说明对象,即What的问题是很直观的,read the lines即可马上找到答案。而教师再次设计一个七选五的活动,旨在找到文中更多细节以及本语篇所说明对象的特征。语篇内容和主题在说明文语篇里都是开门见山地阐述,学生很容易通过read the lines定位信息。
  (2)语篇结构和写法:解决How的问题。语篇的结构分析要借助思维导图,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说明文语篇结构。本环节两个活动,一是同桌讨论,分析语篇内容,并完成思维导图;二是小组讨论,对比阅读,分析语篇说明方法。
  方法一:阅读并完成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将关键信息填入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分析本说明文语篇的结构为总分结构,分写的思路为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调动已知的背景知识,套用相应的说明文图式。
  方法二:对比阅读。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篇的语言特点以及写作手法。学生通过将关键信息填入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分析本说明文语篇的结构为总分结构,分写的思路为问题——解决方法。再对比上一篇的说明文语篇结构,学生可形成较明晰的说明文语篇意识。通过对比阅读进行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剖析,学生不仅分析原文采用的說明方法,不少学生还说出其理由和优势。
  (3)语篇意图和情感:解决Why的问题。在完成全文阅读,解决了前两层的问题,回答第三层次why的问题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通篇概括同时在文字中找到依据,学生基本都能够分析到语篇的意图和情感。
  2. 3R阅读技巧的渗透。
  (1)Read the lines。3R阅读技巧应该是在平时阅读中就要不断渗透的技巧,学生有意识地归纳出不同问题是属于哪种层面的,是需要读文本直接找到答案,还是结合上下文推断抑或是结合全文概括得来。关于说明文语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应该属于read the lines就能找到的答案,因为说明文语篇的特点就是直奔主题,明确说明对象。
  (2)Read between lines。在分析语篇结构和写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所用的阅读技巧。学生总结出是用了read between lines找到了结构和写法,并说明了语篇结构即分析语篇段落之间的关系,而语篇写法即分析语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3)Read beyond lines。学生通过阅读全文内容,概括和推理才能够得知语篇的意图和情感,可见是通过read beyond lines来达成的。Read beyond lines 是需要调动学生背景知识,找到语篇的意义所在。
  3.语篇分析与中考结合。这一部分的活动是语篇分析回归中考题型,也为下一环节的创新迁移及分层评价做最后的铺垫和引导。广东中考B篇阅读共设置5道选择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题目,定位题目考查的语篇内容、结构以及意图,同时让学生分析用了什么阅读技巧。
  通过对于中考题型结合语篇分析可知,中考题目设置是有层次的,56题需要学生read the lines,57题需要read between lines, 58题需要read beyond lines来解决。而笔者观察到中考的题目更多侧重于考查语篇的内容和主题,也会有题目涉及意图和情感,但考查语篇结构和写法的题目很少出现。   4.创新迁移,分层评价。通过分层评价任务实现学生的创新迁移,学生通过阅读一篇关于环保话题的说明文语篇,完成语篇分析。分析的任务分为两种,学生可二选一。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评价任务。任务一是完成5道题目并分析阅读技巧和考查内容;任务二是自行设计一道中考题目。任务二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语篇分析后找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提问。学生的反馈主要还是参考了阅读B篇中考题的问题设置。
  分层评价中,笔者主要呈现选择任务二的同学所设计的问题。第一个学生设计的是一道read the lines直接找到答案的细节理解题,关于说明文语篇的对象和特征;第二个学生设计的问题需要read beyond lines来寻找答案,关于说明文语篇的意图和情感;第三个学生是创新迁移最为突出的学生,其设计的问题是罗列信息并进行排序,参考了前面应用实践活动时所采用的语篇结构分析的方法,设计出了需要read between lines找到语篇结构的题目。
  三、结语
  语篇分析是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石。基于语篇分析的“3R”阅读技巧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时有意识地分析不同语篇的三个层次,并能够帮助剖析中考题的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自主能动性。学生通过Read the lines分析说明文语篇的对象和特征并解决中考细节理解题;通过Read between lines分析說明文语篇的结构和说明方法并解决中考猜词义和细节推理等题目;通过Read beyond lines分析语篇的意图和意义并解决中考主旨大意等推断题。
  基于语篇分析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了提高语篇分析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达成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Adrienne. To learn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students have to be taught how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J]. Literacy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1984(3):226-233.
  [2]葛婷婷.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对话语篇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4):50-55.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4]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5]杨佳.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体裁教学法的运用——以漳州一中为例[D].漳州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翻译学中原文和译文关系体现为对原文和译文生存状态关系的讨论,即译文长存或者“短命”的原因以及寻求译本生存和长存之道。通过观察经典译例,本文发现,在以“读者接受”为衡量指标,译文长存之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对原文物理事件的再现及对译文读者接受的观照。  【关键词】原文和译文生存状态关系;物理事件;读者接受;感受意;拓扑转换  【作者简介】李文竞,张迪,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
【摘要】在初中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反而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对语法学习更加抵触。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法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学习;课堂活动  【作者简介】董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侯家川镇教育管理中心。  引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初中教育已经逐渐
【摘要】口语教学是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着重培养的教学活动,重点锻炼的是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必要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其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运用方法,以便体现出语言的应用功能,确保英语语言应用素质的培养。在小学英語学习阶段,教师在对口语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说,并引入一系列精彩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多元情境以
【摘要】多模态教学环境指的是利用图片、视频、声音等资源,创设多元化的教学课堂体系,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多模态将教学的语境、文化、形式等进行结合,再以短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成效。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多模态教学环境下的高校英语微课设计对策。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情境;微课设计;高校英语;作用  【作者简介】吴北萍(1978.05-),
【摘要】词汇对语言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大学英语词汇课堂成效不足,笔者试图探索新的词汇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成效,同时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柯锌历(1987-),女,四川南充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法国语言学家Antoine Meillet
英语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是未来世界通用的语言。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以及生活境遇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受教育条件不同,英语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学习主动性普遍低下,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因而,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改善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讲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兴趣和主动性为目的,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
【摘要】当今时代是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而随着现今全球化进程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英语,因此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自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高中英语;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陈永秀(1979.03.03-),女,汉族,甘肃会宁人,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
【摘要】本文从词汇、句法、时态和文体入手,通过分析航空英语的主要特点,探讨了航空英语翻译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  【关键词】航空英语;语言特点;翻译原则;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顾瑛,常州工学院。  引言  伴随着新时代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空英语也因为人们对航空知识的渴望而不断渗透入人们的生活。航空英语专业术语词汇量大,专业性强,结构复杂的句子屡见不鲜。仔细剖析航空英语的词法特点、句法特点,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基础阶段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非常重要,但词汇的积累往往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题。本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我校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词汇学习和积累的现状,引导学生认识自主积累词汇的重要性,掌握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养成长期自主积累词汇的好习惯。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主积累;英语词汇;行动研究  【作者简介】毛灵,新津县华润高级中学。  一、
【摘要】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课程学习目标。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感到学习比较困难的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改进写作教学现状,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姜亚敏,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