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游戏在当前幼儿园课程中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教师的儿童观存在偏差,限制幼儿的主体性;游戏和教学难以平衡,无法发挥游戏的优势;游戏与幼儿的需要无法对接,失去游戏的价值;家长的传统游戏观念导致课程功利化。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现以雅安市天全县第一幼儿园为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改变教师的儿童观,释放幼儿的天性;教学活动游戏化,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基于幼儿的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课程;定期召开家长会,树立家长正确的游戏课程观。
关键词: 教师儿童观 教学游戏化 幼儿需要 课程评价机制 家长观念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皮亚杰认为,对于正处于思维的前运思阶段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以游戏为生活。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所在。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游戏在幼儿课程设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幼儿园管理者及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改进和完善。
一、背景资料
雅安市天全县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天全一幼)创办于1952年9月,校舍面积10000平方米,一共有16个班级,大班6个,中班4个,小班6个。春季幼儿在园人数是610人,秋季是564人,教职工共55人。幼儿园设有美工活动室、音乐活动室、绘本阅读室,四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稚雅苑、稚真苑、稚善苑和稚乐苑。天全一幼的总体目标是将幼儿园建成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教师工作学习的温馨家园,社会满意公认的文化公园。具体目标如下:(1)培育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2)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形成一种好性格,保持一种好心态,确立一个恰当的人生奋斗目标。(3)养成习惯,培养兴趣,学会关心,健康成长。(4)与孩子同成长,成就专家型教师团队。(5)大力推进优质幼儿教育,尽心打造合格加特色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实施家园共育,引领科学早教。(7)树文明新风、做文明使者、献优质服务、展巾帼风采。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健康、语言、艺术、社会和科学五大领域课程,探索早期阅读、种植活动等生活教育课程,实践“关心教育”园本教研课程。
二、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儿童观存在偏差,限制幼儿的主体性。
传统文化中,儿童一直被看做“欠发展的小大人”,至今仍然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师持有这种观点。因此,很多教师在游戏中总是主观地代替幼儿做决定,为幼儿制定规划,控制幼儿的游戏。在天全一幼,很多老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对幼儿严格控制,用命令的口吻告诉幼儿这不能做,那不能碰。在游戏中,经常会听到幼儿说“老师说了这样不对”、“老师说的不能改”等话语。
(二)游戏和教学难以平衡,难以发挥游戏的优势。
基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但是,基于幼儿园教育机构的性质,幼儿园必须以教学为主。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之前,幼儿基本没有游戏时间,就算有游戏时间,也只是在老师的控制下为了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进行游戏。改革以后,幼儿的游戏时间增多,教师更加重视游戏的价值。教师按照五大领域制定学期教案,发挥聪明才智自由教学。
(三)游戏与幼儿的需要无法对接,失去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幼儿自己发起的游戏放任自流。在天全一幼,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就是教师带领幼儿到指定的活动场地,滑滑梯,玩沙子,或者“找春天”。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幼儿不要打架、摔倒就好。其次表现为教师仅仅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游戏。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控制游戏的走向,干扰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
(四)家长的传统游戏观念,导致课程功利化。
传统文化倡导的“头悬梁,锥刺股”、“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苦学精神至今仍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家长评判幼儿园的好坏以孩子学到什么知识为标准。在天全一幼,每天放学时,家长和教师谈论的一般都是“孩子在幼儿园乖不乖”、“老师今天教了什么知识”等问题。另外现在很多家庭的“四二一”结构模式使全家人的期待都放在一个幼儿身上,为孩子报早教班、钢琴班和舞蹈班等,从而导致课程的功利化严重。
三、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的对策探讨
(一)改变教师的儿童观,释放幼儿的天性。
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能够充分表现和肯定人的主体性活动中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其本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游戏观,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活动游戏化,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
教学活动游戏化就是要把游戏看做“基本活动”。要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课程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教师的教学要和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及学习需要之间形成一个“合适的距离”,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适宜的方式观察幼儿的需要和学习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帮助幼儿获得有用的学习经验。
(三)基于幼儿的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课程。
首先要设计满足幼儿生理发展需要的游戏,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满足身体的需要。其次设计满足幼儿认知发展需要的游戏,让幼儿可以进行各种探索、学习。最后设计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需要的游戏,诸如母子游戏就可以使幼儿在和母亲一起游戏中体验到母亲的爱,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促进其社会性交往需要进一步发展。
(四)定期开家长会,树立家长正确的游戏课程观。
当今时代的幼儿家长大多是“80后”、“90后”,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平时没有时间看和幼儿心理发展有关的书籍。所以,幼儿园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本着家园合作的理念,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播新观念,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命活动。其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将理论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鄢超云,魏婷.“游戏”离“游戏”有多远——从理想的游戏到儿童经验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8(9):43-46.
[2]邱向琴,孙嫣红,姜雯.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2(5):70-72.
[3]刘焱.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4-60.
[4]洪晓琴.让幼儿快乐玩,有效学——游戏课程的实施与“三部一体”园本管理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0,(20):21-24.
[5]彭兵.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和探索[J].幼儿园教育教学,2006(3):55-56.
[6]白燕.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3):76-79.
[7]广州市海印苑幼儿园.游戏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9(2):4-5.
关键词: 教师儿童观 教学游戏化 幼儿需要 课程评价机制 家长观念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皮亚杰认为,对于正处于思维的前运思阶段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可见,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以游戏为生活。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所在。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游戏在幼儿课程设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幼儿园管理者及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改进和完善。
一、背景资料
雅安市天全县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天全一幼)创办于1952年9月,校舍面积10000平方米,一共有16个班级,大班6个,中班4个,小班6个。春季幼儿在园人数是610人,秋季是564人,教职工共55人。幼儿园设有美工活动室、音乐活动室、绘本阅读室,四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稚雅苑、稚真苑、稚善苑和稚乐苑。天全一幼的总体目标是将幼儿园建成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幸福乐园,教师工作学习的温馨家园,社会满意公认的文化公园。具体目标如下:(1)培育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2)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形成一种好性格,保持一种好心态,确立一个恰当的人生奋斗目标。(3)养成习惯,培养兴趣,学会关心,健康成长。(4)与孩子同成长,成就专家型教师团队。(5)大力推进优质幼儿教育,尽心打造合格加特色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实施家园共育,引领科学早教。(7)树文明新风、做文明使者、献优质服务、展巾帼风采。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了健康、语言、艺术、社会和科学五大领域课程,探索早期阅读、种植活动等生活教育课程,实践“关心教育”园本教研课程。
二、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儿童观存在偏差,限制幼儿的主体性。
传统文化中,儿童一直被看做“欠发展的小大人”,至今仍然有很多幼儿园的教师持有这种观点。因此,很多教师在游戏中总是主观地代替幼儿做决定,为幼儿制定规划,控制幼儿的游戏。在天全一幼,很多老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对幼儿严格控制,用命令的口吻告诉幼儿这不能做,那不能碰。在游戏中,经常会听到幼儿说“老师说了这样不对”、“老师说的不能改”等话语。
(二)游戏和教学难以平衡,难以发挥游戏的优势。
基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但是,基于幼儿园教育机构的性质,幼儿园必须以教学为主。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之前,幼儿基本没有游戏时间,就算有游戏时间,也只是在老师的控制下为了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进行游戏。改革以后,幼儿的游戏时间增多,教师更加重视游戏的价值。教师按照五大领域制定学期教案,发挥聪明才智自由教学。
(三)游戏与幼儿的需要无法对接,失去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幼儿自己发起的游戏放任自流。在天全一幼,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就是教师带领幼儿到指定的活动场地,滑滑梯,玩沙子,或者“找春天”。在幼儿玩耍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站在旁边看着幼儿不要打架、摔倒就好。其次表现为教师仅仅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游戏。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控制游戏的走向,干扰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
(四)家长的传统游戏观念,导致课程功利化。
传统文化倡导的“头悬梁,锥刺股”、“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苦学精神至今仍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家长评判幼儿园的好坏以孩子学到什么知识为标准。在天全一幼,每天放学时,家长和教师谈论的一般都是“孩子在幼儿园乖不乖”、“老师今天教了什么知识”等问题。另外现在很多家庭的“四二一”结构模式使全家人的期待都放在一个幼儿身上,为孩子报早教班、钢琴班和舞蹈班等,从而导致课程的功利化严重。
三、更好地发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的对策探讨
(一)改变教师的儿童观,释放幼儿的天性。
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能够充分表现和肯定人的主体性活动中才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其本质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幼儿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的,而是积极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游戏观,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活动游戏化,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
教学活动游戏化就是要把游戏看做“基本活动”。要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课程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教师的教学要和幼儿的已有发展水平及学习需要之间形成一个“合适的距离”,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时间、采用适宜的方式观察幼儿的需要和学习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帮助幼儿获得有用的学习经验。
(三)基于幼儿的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游戏课程。
首先要设计满足幼儿生理发展需要的游戏,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满足身体的需要。其次设计满足幼儿认知发展需要的游戏,让幼儿可以进行各种探索、学习。最后设计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需要的游戏,诸如母子游戏就可以使幼儿在和母亲一起游戏中体验到母亲的爱,形成对母亲的信任和依恋,促进其社会性交往需要进一步发展。
(四)定期开家长会,树立家长正确的游戏课程观。
当今时代的幼儿家长大多是“80后”、“90后”,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平时没有时间看和幼儿心理发展有关的书籍。所以,幼儿园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本着家园合作的理念,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播新观念,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命活动。其次,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将理论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鄢超云,魏婷.“游戏”离“游戏”有多远——从理想的游戏到儿童经验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8(9):43-46.
[2]邱向琴,孙嫣红,姜雯.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2(5):70-72.
[3]刘焱.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54-60.
[4]洪晓琴.让幼儿快乐玩,有效学——游戏课程的实施与“三部一体”园本管理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0,(20):21-24.
[5]彭兵.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和探索[J].幼儿园教育教学,2006(3):55-56.
[6]白燕.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3):76-79.
[7]广州市海印苑幼儿园.游戏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199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