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教育素养之分析与探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问题,是位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前沿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众多英语教育专家的关注。本文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为基础,探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并在剖析问题本质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英语教师 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English Teachers' Literacy
  Education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From B.A. Suhomlinsk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I Ling, WANG Li, TAN Hua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hu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more and more experts in English education concern of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based on Suchomlinski'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alyzed literacy problems of independ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s.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literacy
  
  B.A.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童年的苏霍姆林斯基就受到了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熏陶。之后长达30年的教育实践是其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
  
  那么什么是教育素养呢?简言之,教育素养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专门素养,它是教师按教育规律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情感的总和,教师要具有专门的教育素养的要求,是由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教育素养包含三个层面,即知识底蕴(积累)、教育追求(引导)、教育智慧(凝练)。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没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内涵,教师就不能给与学生启迪与思考,教学中创造性的研究就无从谈起,那么也将无法在实践中凝练起自己的教学智慧。而教学智慧反过来也会激发教师对于创造性劳动的追求,巩固自己的知识底蕴。(如图所示)结合起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的特点,为提升独立学院英语的教学质量,那么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教育素养应该从如下方面获得提高。
  1 知识视野的宽广性,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与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教师不深刻了解他所教的基础知识所属的那门科学,就谈不上教育素养。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
  然而,在独立学院中,普遍存在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授课任务相对于普通高校更为繁重,教师忙于应付课堂教学任务,对于教材的内容缺乏深化,那么体现在教材中或本应渗透于教学中的知识往往被教师忽略。
  另外,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年龄结构不科学,大多为刚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还没有在实践中形成教学信念,知识素养有待于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谓真正地有知识,这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思考过;而如果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反复地思考过,如果知识变成了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经成为信念。
  因而,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知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方面之一。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不应当止步于自己求学过程中积累的基础知识,而是应当将知识的积累作为自己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孜孜以求的目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基本的教学大纲更为宽广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甚至是艺术家。真正意义上让自己的课堂课成为创造活动的源头与教育信念的萌发地。
  2 以创造性的研究为追求,建立创造性的实验室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而目前,独立学院与研究型高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办学方向以教学为主。就英语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任务尤其繁重,没有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大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观念淡薄,没有积极性。另外,独立学院处于建设初期,科研机制本身并不健全。在科研投入、激励机制科研人才培养与储备、科研管理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然而,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中从来不乏有积极实践者,且许多老师在工作中倾注了满腔的热情,精心备课,耐心辅导,在教学工作率先垂范,做出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有的教师在工作中明显地缺乏研究意识,不注意积累与反思,漠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教学现象和教学方法,对教育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探索缺失。因此,英语教学经验、方法、规律,在独立学院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探究与推广。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关键的。
  (1)用教学开拓科研。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也是被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进行一些创造性的研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研究并不是狭义上的那种科学研究工作。英语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并不意味着其从事的是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因此,英语教师工作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创造性研究的必要性。这种研究能丰富教师集体的精神生活。
  (2)用科研促进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年比一年丰富起来,——这是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育科研不是上面下达的任务,而是教育实践本身提出的课题。教育科研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3 心理学基础与教育智慧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用其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育人先育心。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考察孩子的内在精神世界,特别是他们的思维,这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还向广大教师指出,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在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观察学生,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学生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
  合格的教师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应当是一名智慧型教师。而教育的智慧的发掘是一个复杂、困难而又充满乐趣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智慧,为全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帕夫雷什中学还成了先进教育理论与思想的发源地。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应该树立起育人为本的思想,对于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的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而言,在自己还不具有丰富的教育技巧和艺术的情况下,尤其应该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建立起教学的信心,创新自己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造就自己的智慧。
  4 结论
  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首先,树立学习与研究的意识,于实践中逐步提升创造性研究的能力,积累教学经验与智慧。当然,我们最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的是怀着一颗纯净朴素的心,从事纯净朴素的教育。追求真理,忠于心灵,坚守良知,乐于奉献!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3]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王道俊.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关晶.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
  [6]王笃勤.英语教学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王秀珍.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构想.2007年春会议.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是职业学校的基础学科,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分析职业学校中数学学科的现状,列举了数学教学的改革措施,并进行大胆了的设想,以明确数学教育的地位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Fundamental Courses   ——Rem
期刊
摘要 本文透过农村子弟在接受高等教育中的比例逐渐减少的现象,提出国内的教育,是不是越来越滑向这样的怪圈——出身决定命运。农村小学教育的瓶颈在哪里?笔者通过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教育差异 农村教育 保障教育 均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Let the Family Background no Longer Decide the Fat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宿迁学院为例,从合理设置专业结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提升专业竞争力等方面探索提高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水平的举措。  关键词 新建院校 专业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Strengthen Profession Construction in   
期刊
摘要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结合学生实际、脱离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解读情况。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的成败,不是看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因此,这就必然要求老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认知需求。  关键词 文本解读 学生主体 情感 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ext Reading to Take the Stude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解剖学知识繁多枯燥、中职医护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体会。  关键词 中职医护生 解剖学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Some Experience in Anatomy Teaching  ——Active the Anatomy Class  MENG Pingping  (
期刊
摘要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由于办学机制的独特性,使得其在党建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体制不完善、经验缺失、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提高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效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办出适应独立学院发展的党建工作特色,建构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党建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
期刊
摘要 我国大力提倡和扶持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而确定的方针。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正处在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符合湖南的省情。作为人口大省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提升对促进湖南经济发展,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化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人才强省 高等职业教育 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
期刊
摘要 对口单招是目前职业类学校升入高校的一条途径,探索了一种新型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抓出成绩需要的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  关键词 严格 规范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Some Management of Special Preparatory Classes   ——Norms Bear Fruits and the Re
期刊
摘要 政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当前大学生政治观特征分析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现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政治意识淡化、漠化、功利化等原因,最后从学校教育出发,对构建和培养学生政治观提出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To Care What is Going on outside the Window   ——To
期刊
摘要 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鉴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三性”(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及人才培养的目标,注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双师型”。通过我院第一次创业期内高职会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秀、结构合理、能干高效,充满创新思想的“ 双师型”高职会计教师队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希望能为兄弟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