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其普及知识同时;也使许多不健康的信息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网络信息的侵蚀,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有效监管,会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它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使网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网瘾综合征它是人们沉迷网络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障碍的总称。一般来说,中学生身上的互联网成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色情信息成瘾。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荷尔蒙及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极易迷恋上网络上的色情网站和信息。第二,网络交际成瘾。虚拟世界给青少年提供了敞开心扉交流和交往的平台,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因具有平等、自由的特点,极易导致中学生沉迷其中。第三,游戏成瘾。这种网瘾在青少年人群中最为常见,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喜欢玩网络游戏,甚至出现了极端迷恋游戏的现象。
(二)网络诚信缺失互联网具有强烈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用者不需要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另外,网络的广泛地域性也决定了对面的互联网使用者地域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等。这些就会造成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责任和义务以及道德约束的问题。失去社会道德的约束,在虚拟的网络面前,心存侥幸及歹念的部分人群,其不良心理可能会引发、强化,进而造成诚信缺失。网络诚信缺失中,中学生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撒谎。
(三)网络人格缺陷与障碍网络社会是一个崇尚个体和个性的社会,它给人们提供了张扬个性的舞台,多元化的人格在网络社会得以共存,但是人格多元化与复杂化并非人格优化。个性与人格的完全放松,相当于失去了道德的束缚,深埋在人心深处的劣根性被释放出来,并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人性异化。处于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在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时,不加选择地接收并沉迷其中,就会失去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力和判断力,进而导致网络人格障碍。通常网络诱发的青少年人格障碍主要有攻击型人格障碍、退缩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四)社交恐惧症它是以焦虑、恐惧、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患有社交恐惧社的中学生通常表现为自闭、厌世、自发性规避社交、焦虑、孤独、逃避现实等。网络虚拟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给传统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完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交往的双方并不真正了解对方的真实信息,因而学生在交流时能完全释放内心,但一旦沉迷其中,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在现实世界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形成社交恐惧症。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首先,更新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并入其中,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资源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活动课这一学校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增强其安全和责任意识、自律和法制观念。其次,学校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开展调查,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纳入网络档案管理。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立心理咨询和辅导。定期举办网络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最后,指导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社团,创办心理健康的读物,建立“手拉手”帮扶团队,帮助网瘾学生走出心理健康的困境。
(二)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组建心理健康知识论坛政府和社会应高度关注中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网站。搜集有关网络成瘾学生的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成立由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团队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预防策略。对网站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如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区、疑难问题解答区等板块,并配备专业人士进行在线咨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知识論坛的交流作用和宣传作用,以便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家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三)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首先,成立网络立法委员会,加快网络立法进程。设立电子警察,组建网络监察队伍,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阻止各类不良有害信息的传播。其次,加大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查封危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站,对相关责任人严厉处罚。最后,政府、社会和学校应三方联动,举办多种公众网络教育活动,如通过编辑“红段子”、举办“红歌会”等形式在中学生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辨明网络的利与弊,做网络的主人。
三、结语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杜绝网络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建议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个角落。在开展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学校教育方面的努力外,还可以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杜绝网络危害,减少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促使学生在良性的网络环境下身心健康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网络环境;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它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使网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网瘾综合征它是人们沉迷网络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障碍的总称。一般来说,中学生身上的互联网成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色情信息成瘾。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荷尔蒙及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极易迷恋上网络上的色情网站和信息。第二,网络交际成瘾。虚拟世界给青少年提供了敞开心扉交流和交往的平台,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因具有平等、自由的特点,极易导致中学生沉迷其中。第三,游戏成瘾。这种网瘾在青少年人群中最为常见,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喜欢玩网络游戏,甚至出现了极端迷恋游戏的现象。
(二)网络诚信缺失互联网具有强烈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用者不需要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另外,网络的广泛地域性也决定了对面的互联网使用者地域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确定性等。这些就会造成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责任和义务以及道德约束的问题。失去社会道德的约束,在虚拟的网络面前,心存侥幸及歹念的部分人群,其不良心理可能会引发、强化,进而造成诚信缺失。网络诚信缺失中,中学生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撒谎。
(三)网络人格缺陷与障碍网络社会是一个崇尚个体和个性的社会,它给人们提供了张扬个性的舞台,多元化的人格在网络社会得以共存,但是人格多元化与复杂化并非人格优化。个性与人格的完全放松,相当于失去了道德的束缚,深埋在人心深处的劣根性被释放出来,并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人性异化。处于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在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时,不加选择地接收并沉迷其中,就会失去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力和判断力,进而导致网络人格障碍。通常网络诱发的青少年人格障碍主要有攻击型人格障碍、退缩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四)社交恐惧症它是以焦虑、恐惧、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患有社交恐惧社的中学生通常表现为自闭、厌世、自发性规避社交、焦虑、孤独、逃避现实等。网络虚拟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给传统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完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交往的双方并不真正了解对方的真实信息,因而学生在交流时能完全释放内心,但一旦沉迷其中,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在现实世界与人交往的能力,从而形成社交恐惧症。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首先,更新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并入其中,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资源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活动课这一学校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增强其安全和责任意识、自律和法制观念。其次,学校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开展调查,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纳入网络档案管理。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立心理咨询和辅导。定期举办网络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最后,指导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社团,创办心理健康的读物,建立“手拉手”帮扶团队,帮助网瘾学生走出心理健康的困境。
(二)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组建心理健康知识论坛政府和社会应高度关注中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网站。搜集有关网络成瘾学生的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成立由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团队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预防策略。对网站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如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区、疑难问题解答区等板块,并配备专业人士进行在线咨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知识論坛的交流作用和宣传作用,以便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家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三)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首先,成立网络立法委员会,加快网络立法进程。设立电子警察,组建网络监察队伍,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阻止各类不良有害信息的传播。其次,加大对网络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查封危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站,对相关责任人严厉处罚。最后,政府、社会和学校应三方联动,举办多种公众网络教育活动,如通过编辑“红段子”、举办“红歌会”等形式在中学生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辨明网络的利与弊,做网络的主人。
三、结语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杜绝网络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建议把心理教育落实到教育工作的每个角落。在开展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学校教育方面的努力外,还可以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杜绝网络危害,减少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促使学生在良性的网络环境下身心健康发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