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五年,五年来,新课程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语文课堂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自主时间多了,想像空间大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热闹了,然而透过这些变化,却依然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我把这些问题归纳为“三缺”;课堂缺“声”、指导缺“度”、学生缺“情”,并初步探究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诊治对策,目的在于“揭出病痛,引起疗效的注意”。
1课堂缺“声”
在此请允许我先援引一段新闻:“记者最近在大连市多家中小学校走访时发现,不少学校的晨读课上声若蚊蝇;语文课堂上因为“遗忘”了朗读教学的环节也显得一派沉闷……”回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只闻教师语,不闻学生声”。读,更是困难:有时一篇课文学过去很长时间,有的学生还不认识其中的字,更甭说有感情的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文课堂为什么沉寂无声?经过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点原因:
1.1考试指挥棒作崇,教师功利心增强。“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考试没有口语项目就不再重视朗读教学”。于是,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也就几乎听不到了。
1.2汉语言文字在学校、家庭中不受重视,母语教学日益式微是不争的事实。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重新审视考试这根指挥棒,增加一些辅助手段,燃起国人对语文的爱。如全民性的母主语口语大赛、朗读比赛等,自上而下为语文升温。其次,教师要破除功利思想,认真阅读课程标准,认识朗的重要性。县教研室崔连锡主任在近日举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会上就说:“不管考试考不考,朗读教学不能丢。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色。”因为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能够通向作品的深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应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多读并读出感情来,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含并受到情感熏陶,成长为高雅情趣的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会读,教师要重视示范作用。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地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进入课文情景,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可以说,在教师精心编织的朗读境界里,学生那颗小小的心会被教师弹拨起激越的琴音、不由自主得舞动起来。
2指导缺“度”
2.1好为人师型。这类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把一些高深的词语灌输给学生,根本不给学生留自我体验、自我思考的时间,即强制型。
2.2哗众取宠型。这类教师难以脚踏实地,他的课堂大多充斥着时髦的流行物事。诸如不必要的动画、图片、音乐,课热热闹闹却没有实在价值。
2.3趣凡脱俗型。这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冷漠,少言寡语:对学生的学习不说是也不论非。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2.4唯唯诺诺型。主要表现为不敢逾越教本、不敢逾越教参,信守中庸道。
2.5生手型。这类教师对文本把握不透,有时把握不准,甚至出现解读错误,对学生来说这是最有害的一种。
总而言之,这几类语文教师的课堂指导都缺一个合适的“爱”,学生或被压抑或所获无几,危害的是母语,是活生生的人。出现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关键原因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投入不够。
新课程在倡导教师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倡导老师深挖文本。带着自己的声音,带着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走进学生,和学生交流、碰撞,从一个更深更远更广阔的角度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空间,引领他们在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一步一个台阶的提高。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成为师生之间有意义的生命运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情感应该在老师的感染下得到升华,学生的思想应该在老师的引领下得到深化。因此,教师需首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然后认真阅读文本,当学生可以自己飞翔的时候,给学生广阔的天空;当学生解读有困难的时候,认真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前行,扮演好自己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
3学生缺“情”
一份网上研讨记载了某老师在听课时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孩子两眼直直的,对老师的讲解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跟睛里渴求知识的火花,仿佛这些孩子的思维停留在遥远的地方,是教师无论如何也唤不回来的……”这与笔者所观察到的课堂何其相似孩子怎么了。难道一百年前鲁迅笔下的那群麻木的看客又回来了?笔者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就是孩子缺学习动机,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一百年前,先驱们为改变祖国命运读书;三十年前,农村孩子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三十年后的今天,当“读有所成”却入业无门的大学生们踯躅在家乡小路上的时候,富足起来的孩子们没有了读书的理由,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首先在孩子的大脑中装入“激动”这个词汇,激发他的爱语文情结。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建议教师要防止学生那种黯然失色的目光。要把生动的、使人激动的词汇装进儿童的意识,并且装进去之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要让它像一只离巢飞去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丽。因此我们就得思考知识的用途是什么?是目的,还是获取新书知识的手段?如果认为是目的,那就会制造旷日持久的灾难:学生的语言将苍白无力,辞不达意,思维麻木、即使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写出流利明白的文章,因此。我们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写了多少本读书笔记,做了多少份手抄报,写了多少篇日记上,而应该高屋建瓴,集中在激发小学生的情绪上。比如激情赏读经典名著:激情讲述名人刻苦阅读的事例,紧扣文本,巧用媒体等,这都是激“情”的办法。
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我们只有正视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才会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健康迈进。
1课堂缺“声”
在此请允许我先援引一段新闻:“记者最近在大连市多家中小学校走访时发现,不少学校的晨读课上声若蚊蝇;语文课堂上因为“遗忘”了朗读教学的环节也显得一派沉闷……”回观我们的语文课堂,也是“只闻教师语,不闻学生声”。读,更是困难:有时一篇课文学过去很长时间,有的学生还不认识其中的字,更甭说有感情的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文课堂为什么沉寂无声?经过思考,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两点原因:
1.1考试指挥棒作崇,教师功利心增强。“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考试没有口语项目就不再重视朗读教学”。于是,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也就几乎听不到了。
1.2汉语言文字在学校、家庭中不受重视,母语教学日益式微是不争的事实。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重新审视考试这根指挥棒,增加一些辅助手段,燃起国人对语文的爱。如全民性的母主语口语大赛、朗读比赛等,自上而下为语文升温。其次,教师要破除功利思想,认真阅读课程标准,认识朗的重要性。县教研室崔连锡主任在近日举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会上就说:“不管考试考不考,朗读教学不能丢。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色。”因为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能够通向作品的深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情感领悟和语境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应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多读并读出感情来,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含并受到情感熏陶,成长为高雅情趣的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会读,教师要重视示范作用。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地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进入课文情景,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可以说,在教师精心编织的朗读境界里,学生那颗小小的心会被教师弹拨起激越的琴音、不由自主得舞动起来。
2指导缺“度”
2.1好为人师型。这类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把一些高深的词语灌输给学生,根本不给学生留自我体验、自我思考的时间,即强制型。
2.2哗众取宠型。这类教师难以脚踏实地,他的课堂大多充斥着时髦的流行物事。诸如不必要的动画、图片、音乐,课热热闹闹却没有实在价值。
2.3趣凡脱俗型。这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冷漠,少言寡语:对学生的学习不说是也不论非。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2.4唯唯诺诺型。主要表现为不敢逾越教本、不敢逾越教参,信守中庸道。
2.5生手型。这类教师对文本把握不透,有时把握不准,甚至出现解读错误,对学生来说这是最有害的一种。
总而言之,这几类语文教师的课堂指导都缺一个合适的“爱”,学生或被压抑或所获无几,危害的是母语,是活生生的人。出现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关键原因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投入不够。
新课程在倡导教师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倡导老师深挖文本。带着自己的声音,带着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走进学生,和学生交流、碰撞,从一个更深更远更广阔的角度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空间,引领他们在认知、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一步一个台阶的提高。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成为师生之间有意义的生命运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情感应该在老师的感染下得到升华,学生的思想应该在老师的引领下得到深化。因此,教师需首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然后认真阅读文本,当学生可以自己飞翔的时候,给学生广阔的天空;当学生解读有困难的时候,认真引领学生在文本中前行,扮演好自己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
3学生缺“情”
一份网上研讨记载了某老师在听课时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孩子两眼直直的,对老师的讲解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跟睛里渴求知识的火花,仿佛这些孩子的思维停留在遥远的地方,是教师无论如何也唤不回来的……”这与笔者所观察到的课堂何其相似孩子怎么了。难道一百年前鲁迅笔下的那群麻木的看客又回来了?笔者认为,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就是孩子缺学习动机,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一百年前,先驱们为改变祖国命运读书;三十年前,农村孩子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读书;三十年后的今天,当“读有所成”却入业无门的大学生们踯躅在家乡小路上的时候,富足起来的孩子们没有了读书的理由,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面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首先在孩子的大脑中装入“激动”这个词汇,激发他的爱语文情结。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建议教师要防止学生那种黯然失色的目光。要把生动的、使人激动的词汇装进儿童的意识,并且装进去之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要让它像一只离巢飞去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丽。因此我们就得思考知识的用途是什么?是目的,还是获取新书知识的手段?如果认为是目的,那就会制造旷日持久的灾难:学生的语言将苍白无力,辞不达意,思维麻木、即使大学毕业也不一定能写出流利明白的文章,因此。我们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写了多少本读书笔记,做了多少份手抄报,写了多少篇日记上,而应该高屋建瓴,集中在激发小学生的情绪上。比如激情赏读经典名著:激情讲述名人刻苦阅读的事例,紧扣文本,巧用媒体等,这都是激“情”的办法。
新课程的推进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我们只有正视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才会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健康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