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志在通过多年的授课整合本节的教学思路,提出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给读者以启示。那么怎么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呢?认知结构;运用化学实验;调整知识顺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避免死记硬背以及突破难点。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 教学优化
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节的要求: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化学平衡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难点,也是热点,对课任教师来说也是难点。如何把握好本节内容,突破难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志在通过多年的授课整合本节的教学思路,提出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给读者以启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一是可逆反应;二是化学平衡状态;三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四是化学平衡常数。从功能上分,可逆反应是化学平衡的载体,化学平衡常数是对化学平衡的定量描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定性分析。
那么怎么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呢?
1.了解学生认知结构
这节课与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并不是简单的加和,原有知识因新知识的介入会使两者之间相互干扰和影响,导致知识内化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在学生“已经知道的”与“将要知道的”知识间构架桥梁,然后运用同化机制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以利于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强化。
2.充分运用化学实验
本节内容的实验具有素材丰富、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的特点。教学中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知识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师生共同归纳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合理调整知识顺序
人教版教材《化学平衡》一节的知识呈现顺序是: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二,化学平衡状态(包含影响平衡的因素);三,化学平衡常数。在实际教学中感觉“化学平衡常数”的呈现有点滞后,故建议将其放在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之前引入,把定性的分析判断变成定量的分析推导,有利于突破压强教学难点。
具体教学方案参考:
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并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也要充分利用化学图像和化学平衡常数,组织学生通过逻辑推导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
首先结合《化学(必修2)》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回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等已有知识。其次,列举一些生活或实验室中存在的化学平衡现象,如固体溶质在某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指示剂变色、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在丰富学生对可逆过程的认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即认识和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描述),以及怎样控制和改变反应的限度(即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如何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影响结果)。
对“化学平衡常数”的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其含义,建议①充分发挥数据的功能,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②让学生明确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状态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③补充浓度商、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状态的关系。为避免学生混淆浓度商Q和平衡常数K概念,教学中突出它们的定义及表示的异同,明确浓度商是表示一个反应的任意时刻、任何状态下的各物质的浓度关系。有了这一知识基础就为下一步定量判断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铺平了道路。
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实验先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平衡常数、(时间~速率)平衡图像等知识对所得结论进行定量分析,加深对规律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应是学生明确化学平衡移动有两种情况:①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为定值,但对应的平衡状态有多种。对于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体系,改变任意组分的浓度时,必然引起其他组分浓度的变化,以保持其平衡常数不变。符合这一条件的因素包括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或者减小压强。②温度改变引起平衡常数的变化,即体系中各组分间浓度关系发生改变,体系必将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教学中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讨论时仅仅抓住外界因素对浓度商Q的影响,通过Q与K的比较判断平衡如何移动。这种定量判断非常可靠,适用于所有体系,但是需要一些定量计算。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的定性规律只适用于封闭体系且只改变一个条件的情况下。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 教学优化
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节的要求: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化学平衡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难点,也是热点,对课任教师来说也是难点。如何把握好本节内容,突破难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志在通过多年的授课整合本节的教学思路,提出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给读者以启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一是可逆反应;二是化学平衡状态;三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四是化学平衡常数。从功能上分,可逆反应是化学平衡的载体,化学平衡常数是对化学平衡的定量描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定性分析。
那么怎么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呢?
1.了解学生认知结构
这节课与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头脑中并不是简单的加和,原有知识因新知识的介入会使两者之间相互干扰和影响,导致知识内化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在学生“已经知道的”与“将要知道的”知识间构架桥梁,然后运用同化机制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以利于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强化。
2.充分运用化学实验
本节内容的实验具有素材丰富、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的特点。教学中最好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一方面要提供建构知识的基础,同时又要留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师生共同归纳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合理调整知识顺序
人教版教材《化学平衡》一节的知识呈现顺序是: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二,化学平衡状态(包含影响平衡的因素);三,化学平衡常数。在实际教学中感觉“化学平衡常数”的呈现有点滞后,故建议将其放在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之前引入,把定性的分析判断变成定量的分析推导,有利于突破压强教学难点。
具体教学方案参考:
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并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也要充分利用化学图像和化学平衡常数,组织学生通过逻辑推导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
首先结合《化学(必修2)》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回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等已有知识。其次,列举一些生活或实验室中存在的化学平衡现象,如固体溶质在某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指示剂变色、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在丰富学生对可逆过程的认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即认识和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描述),以及怎样控制和改变反应的限度(即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如何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影响结果)。
对“化学平衡常数”的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其含义,建议①充分发挥数据的功能,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②让学生明确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状态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③补充浓度商、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状态的关系。为避免学生混淆浓度商Q和平衡常数K概念,教学中突出它们的定义及表示的异同,明确浓度商是表示一个反应的任意时刻、任何状态下的各物质的浓度关系。有了这一知识基础就为下一步定量判断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铺平了道路。
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实验先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平衡常数、(时间~速率)平衡图像等知识对所得结论进行定量分析,加深对规律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应是学生明确化学平衡移动有两种情况:①温度一定时,平衡常数为定值,但对应的平衡状态有多种。对于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体系,改变任意组分的浓度时,必然引起其他组分浓度的变化,以保持其平衡常数不变。符合这一条件的因素包括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或者减小压强。②温度改变引起平衡常数的变化,即体系中各组分间浓度关系发生改变,体系必将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教学中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讨论时仅仅抓住外界因素对浓度商Q的影响,通过Q与K的比较判断平衡如何移动。这种定量判断非常可靠,适用于所有体系,但是需要一些定量计算。最后归纳总结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的定性规律只适用于封闭体系且只改变一个条件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