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务派遣作为我国企业用人的主要形式,其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风险,为了降低风险,只能通过规范劳务派遣的管理工作,以此实现企业用工的合理性,进而节约企业用人成本。
关键词:规范;劳务派遣;管理;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受我國生产国力的影响,我国大多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就是说,对人类资源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因此,劳动力市场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许多求职者由于缺少求职渠道,促使我国劳动力沉珂,生产旺季时很多企业经常面临内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集中型的人力资源引进模式,其在解决企业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需求的时候能发挥出较好的作用。但是,不少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时,经常会因为管理上的不善,给企业用工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促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
一、企业劳务派遣过程中存在的用工风险
(一)劳务派遣无效风险
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当中,仍有不少劳务派遣单位不具备合法的资质,促使企业在用工过程中企业在用工过程中无法享受合理、合法劳务服务。比如,无法直接向劳务派遣员工支付工资、劳务费用无法纳入到企业工资总额当中去。还有,由于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不达标,其对劳务人员的管理也不够严谨,向企业提供的劳务人员水平不一,劳务人员无法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环节各环节的顺利衔接,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益有所降低。另外,部分劳务派遣机构为了获取到更大的利润效益,甚至都没有与劳务派遣工签订合法、合规的劳动合同,也未及时为劳务派遣工办理保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劳务派遣风险必然会转嫁到企业身上,企业许承担高额的补偿金及政府罚金,促使企业的劳务成本增高。
(二)国家政策性风险
为了符合国情,国家政策始终处于变幻当中。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稳定我国劳动者与资本者之间的关系状态,劳动法律从《劳动法》实现了《劳动合同法》的变迁。在法律变迁的同时,政府对劳务派遣的范围以及社会保险、公积金和工酬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只能在企业内部一些临时性(劳务派遣期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非主营业务岗位)和替代性(可暂时替代正式员工)的工作岗位开展。
为了提高劳动人员待遇,国家政府会不定期对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规定予以调整。很多企业实施劳务派遣不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需求,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但是,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必然会替员工缴纳员工工资总额40%-50%的其他费用,这些费用就是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如果企业使用的是劳务派遣的人力模式,企业自身就只需要向派遣机构支付劳务社会保险和管理费即可,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在劳动力方面的支出。并且,由于地区政府政策之间的差异、各地区社保政策之间的差异,企业可通过异地劳务派遣方法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地区政府之间的优惠政策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征缴力度会不一致,部分地区的劳务派遣优势会有所降低。
(三)劳务派遣过程中存在的用工风险
劳务派遣会牵扯到用人单位、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务人员三方,中间管理层级增多,促使劳务派遣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用工风险。并且,一个劳务派遣机构往往会同时向几个企业提供劳务服务,但是受实际情况的限制,劳务派遣单位又无法满足所有企业的用工需求,促使企业无法及时实现力资源计划,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序生产。还有,由于劳务派遣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培训、欠缺扎实的专业基础,不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导致企业劳务工作人员经常出现纪律松弛、执行力差等问题。(四)连带责任风险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如果给劳务派遣人员带来损害,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该共同承担法定赔偿责任。一旦劳务派遣单位没有依法、依规办理保险,劳务派遣人员应损害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劳务派遣单位无力全部补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如果劳务派遣单位管理出现问题,需要申请破产,用人单位还需要向劳务派遣人员承担相应的劳务费用。
二、通过规范派遣劳务派遣管理来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
为了避免企业用工过程中发生风险,企业应尽力规范自身的劳务派遣行为,通过合理、完善的劳务派遣管理活动来规避企业用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保障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一)对劳务派遣用工计划实施统一管理
为了规避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过程中的各项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对劳务派遣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的形式来提高企业用工的规范性。对基于企业内部定员标准,对当前企业所需的各项运输、后勤、物业等辅助性、临时性岗位的用需求制定年度劳务派遣需求计划。同时,实施“统一申报、统一审批”的制度,杜绝出现计划外的劳务派遣情况,以此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企业战略规划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劳务派遣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式,应该对劳务派遣人力资源计划予以明确,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涵盖范围扩展到劳务派遣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对整个企业用工情况的全面管控。为了避免企业人力资源上的浪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应对所有部门的劳务派遣计划予以仔细的审核,基于企业定员核定计划对缺员岗位的劳务派遣申请进行查审,最终确定出合适的定员人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劳务派遣人数的合理控制。
(二)明确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的工作范围
我国《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岗位应该进行序列编制,并在编制之上对企业劳务派遣岗位进行详细划分,且标明清楚的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岗位属性,进而确定出劳务派遣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劳务派遣岗位与企业主营业务岗位发生混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可以通过将后勤、物业等服务类的岗位通过业务外委的模式来实现企业用工岗位的工作范围,从而保证企业生产各环节的有序性,也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内部通岗不同酬现象的出现。
(三)提高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门槛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务派遣机构大多会存在超过法律允许经营范围的现象,存在诸多不当派遣的行为。正是由于劳务派遣企业不合规、不合法的操作行为,促使我国劳务市场的秩序依旧比较混乱,给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务服务水平不一,很多劳务派遣企业的服务质量较差。为了保证企业的劳务服务质量,企业应该提高对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门槛,基于机构财务状况、机构信用等级和管理规范水平等项目对参与中标的劳务派遣机构进行优劣划分,剔除较为劣质的劳务派遣机构,选择出企业各项标准较为优秀的劳务派遣机构,以此从源头保证劳务派遣机构的服务质量。对于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应基于本方的用人原则与其解除劳务合作关系,保证优质劳务派遣机构能够给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劳务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为了能有效降低企业在实施劳务派遣活动时的用工风险,企业应对自身的劳务派遣活动予以有效的管理,积极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规避企业内部各部分存在的用工风险,通过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工作范围的形式来保证不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用人单位的合理收益。因此,用人单位劳务派遣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企业劳务派遣的管理力度,通过合理的管理来规避企业用工风险。
参考文献:
[1 ]贾丽倩,刘涛,杨鹏程.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02):70-72+80.
[2 ]陈思宏. 派遣制用工风险防范对策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82+84.
[3 ]阙禧添.新形势下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 [J ].商,2016,(01):27.
作者简介:徐友永,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规范;劳务派遣;管理;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受我國生产国力的影响,我国大多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就是说,对人类资源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因此,劳动力市场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许多求职者由于缺少求职渠道,促使我国劳动力沉珂,生产旺季时很多企业经常面临内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集中型的人力资源引进模式,其在解决企业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需求的时候能发挥出较好的作用。但是,不少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时,经常会因为管理上的不善,给企业用工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促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
一、企业劳务派遣过程中存在的用工风险
(一)劳务派遣无效风险
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当中,仍有不少劳务派遣单位不具备合法的资质,促使企业在用工过程中企业在用工过程中无法享受合理、合法劳务服务。比如,无法直接向劳务派遣员工支付工资、劳务费用无法纳入到企业工资总额当中去。还有,由于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不达标,其对劳务人员的管理也不够严谨,向企业提供的劳务人员水平不一,劳务人员无法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生产环节各环节的顺利衔接,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益有所降低。另外,部分劳务派遣机构为了获取到更大的利润效益,甚至都没有与劳务派遣工签订合法、合规的劳动合同,也未及时为劳务派遣工办理保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劳务派遣风险必然会转嫁到企业身上,企业许承担高额的补偿金及政府罚金,促使企业的劳务成本增高。
(二)国家政策性风险
为了符合国情,国家政策始终处于变幻当中。在改革开放之后,为了稳定我国劳动者与资本者之间的关系状态,劳动法律从《劳动法》实现了《劳动合同法》的变迁。在法律变迁的同时,政府对劳务派遣的范围以及社会保险、公积金和工酬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只能在企业内部一些临时性(劳务派遣期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非主营业务岗位)和替代性(可暂时替代正式员工)的工作岗位开展。
为了提高劳动人员待遇,国家政府会不定期对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规定予以调整。很多企业实施劳务派遣不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需求,还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但是,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必然会替员工缴纳员工工资总额40%-50%的其他费用,这些费用就是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如果企业使用的是劳务派遣的人力模式,企业自身就只需要向派遣机构支付劳务社会保险和管理费即可,可以大大减少企业在劳动力方面的支出。并且,由于地区政府政策之间的差异、各地区社保政策之间的差异,企业可通过异地劳务派遣方法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地区政府之间的优惠政策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地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征缴力度会不一致,部分地区的劳务派遣优势会有所降低。
(三)劳务派遣过程中存在的用工风险
劳务派遣会牵扯到用人单位、劳务派遣机构和劳务人员三方,中间管理层级增多,促使劳务派遣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用工风险。并且,一个劳务派遣机构往往会同时向几个企业提供劳务服务,但是受实际情况的限制,劳务派遣单位又无法满足所有企业的用工需求,促使企业无法及时实现力资源计划,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序生产。还有,由于劳务派遣人员大多缺乏专业的培训、欠缺扎实的专业基础,不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导致企业劳务工作人员经常出现纪律松弛、执行力差等问题。(四)连带责任风险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如果给劳务派遣人员带来损害,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该共同承担法定赔偿责任。一旦劳务派遣单位没有依法、依规办理保险,劳务派遣人员应损害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劳务派遣单位无力全部补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如果劳务派遣单位管理出现问题,需要申请破产,用人单位还需要向劳务派遣人员承担相应的劳务费用。
二、通过规范派遣劳务派遣管理来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
为了避免企业用工过程中发生风险,企业应尽力规范自身的劳务派遣行为,通过合理、完善的劳务派遣管理活动来规避企业用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保障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一)对劳务派遣用工计划实施统一管理
为了规避用人单位的劳务派遣过程中的各项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对劳务派遣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的形式来提高企业用工的规范性。对基于企业内部定员标准,对当前企业所需的各项运输、后勤、物业等辅助性、临时性岗位的用需求制定年度劳务派遣需求计划。同时,实施“统一申报、统一审批”的制度,杜绝出现计划外的劳务派遣情况,以此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企业战略规划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劳务派遣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式,应该对劳务派遣人力资源计划予以明确,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涵盖范围扩展到劳务派遣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对整个企业用工情况的全面管控。为了避免企业人力资源上的浪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单位应对所有部门的劳务派遣计划予以仔细的审核,基于企业定员核定计划对缺员岗位的劳务派遣申请进行查审,最终确定出合适的定员人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劳务派遣人数的合理控制。
(二)明确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的工作范围
我国《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岗位应该进行序列编制,并在编制之上对企业劳务派遣岗位进行详细划分,且标明清楚的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岗位属性,进而确定出劳务派遣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劳务派遣岗位与企业主营业务岗位发生混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可以通过将后勤、物业等服务类的岗位通过业务外委的模式来实现企业用工岗位的工作范围,从而保证企业生产各环节的有序性,也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内部通岗不同酬现象的出现。
(三)提高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门槛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务派遣机构大多会存在超过法律允许经营范围的现象,存在诸多不当派遣的行为。正是由于劳务派遣企业不合规、不合法的操作行为,促使我国劳务市场的秩序依旧比较混乱,给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务服务水平不一,很多劳务派遣企业的服务质量较差。为了保证企业的劳务服务质量,企业应该提高对劳务派遣机构的准入门槛,基于机构财务状况、机构信用等级和管理规范水平等项目对参与中标的劳务派遣机构进行优劣划分,剔除较为劣质的劳务派遣机构,选择出企业各项标准较为优秀的劳务派遣机构,以此从源头保证劳务派遣机构的服务质量。对于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劳务派遣机构,用人单位应基于本方的用人原则与其解除劳务合作关系,保证优质劳务派遣机构能够给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劳务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为了能有效降低企业在实施劳务派遣活动时的用工风险,企业应对自身的劳务派遣活动予以有效的管理,积极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规避企业内部各部分存在的用工风险,通过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工作范围的形式来保证不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用人单位的合理收益。因此,用人单位劳务派遣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企业劳务派遣的管理力度,通过合理的管理来规避企业用工风险。
参考文献:
[1 ]贾丽倩,刘涛,杨鹏程.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02):70-72+80.
[2 ]陈思宏. 派遣制用工风险防范对策探讨 [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82+84.
[3 ]阙禧添.新形势下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 [J ].商,2016,(01):27.
作者简介:徐友永,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