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改变的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又取决于教师角色的改变。笔者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即由学生轮流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代替老师给班上学生上课。鉴于整体的教学安排及教材各部分的难易程度,笔者选择了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和 “speaking”部分交给学生“小老师”来讲授。这种大胆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学生“小老师”上课的实施方法
1. 合理分组
首先,学生以自由报名的方式参加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男女搭配组合。然后,从每一小组中选出一名成绩最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和准备工作。第一堂课由英语科代表组织实施(因为科代表平时工作大胆,成绩不错,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周密安排。
2.“教学”安排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给每一小组分配“教学”任务。小组长根据“教学”任务组织组员备课。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协商,互相帮助。
3. 课前准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一起讨论确定所分配教学任务中将要讲授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小组成员分头准备,如一些学生负责词汇部分的备课准备,一部分学生负责上网查找相关参考资料,一部分学生负责文字的整理和幻灯片的制作。
上课前一天,负责讲授该单元的小组成员把上课时要讲的重点、难点以及疑难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并督促全班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大概了解上课的基本内容。小组中选1-2名口语较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准备第二天的上课。为了保证上课的质量,推选出的“小老师”上课前在老师面前进行演练,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为了避免紧张,“小老师”可以在课前把要提的问题和讨论主题写在纸上,并写上至少两个学生的名字来准备回答该问题,以免在课堂上因为紧张不知道叫谁回答问题而出现尴尬局面,从而导致冷场。
4. 组织教学
被推选的1-2名“小老师”站在讲台上组织正规的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两人一起主持的方式,两人轮流讲解;也可以一学生说,另一学生板书黑板,具体形式可以不限,力求默契。
在上课时,老师坐在学生中间,面带微笑,与学生一起听课。因为教师的表情是学生情绪的调节器,有时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就能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可以鼓励上课的“小老师”,给“小老师”以信心和勇气。“小老师”可以问同学问题,也可问老师问题,老师也可以在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站起来解决问题,以免出现冷场的情况。
5. 教师点评
“小老师”讲授完后应预留5-10分钟时间给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总结该堂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词组、短语及句型,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可以适时补充“小老师”讲错或讲漏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小老师”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主要是肯定“小老师”讲得好的地方,同时轻描淡写地指出其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句英语名言是这样的:Praise makes a bad man worse and a good man better. 因此,“小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的及时总结和鼓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小老师”上课取得的效果
1. 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小老师”授课主要是利用学生之间的平等、亲密的关系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是学生给学生上课,学生之间少了一份拘谨,多了一点好奇,因此学生听课特别的认真。同时,由于与“小老师”关系平等,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举手发言踊跃积极,且不怕犯错误。如在上完first aid的介绍后,学生都踊跃上台表演火灾、地震、被蛇咬伤、被刀割伤及交通事故等急救处理方法,而且表演形象、生动、有趣。
2. 提高了口语能力
从做“小老师”的经历中,学生深深体会到无论你在平时考试中笔头有多棒,真正要做到脱口而出是不容易的,站在讲台上,你平时练习不够就很难说出流利的英语。学生“小老师”上课能够给学生创造训练口语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最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自从实施“小老师”上课以后,我所教班级学生参加学校英语角的人数与日俱增,而且活动讨论的主题也更为广泛。
3. 激发了学习热情
听课的学生都想看看上课学生的水平,好跟自己比较。有些学生会想:“为什么他们可以站在讲台上上课,而我却不行呢?”从此更加发奋地学习。笔者所教的两个班自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后,英语成绩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
4. 锻炼了学生胆量
做过“小老师”的学生最大的体会是:“备课太辛苦了!上课太紧张了!下课太高兴了!备课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上课时,说到上句,想到下句,生怕出错;下课时,心情太激动,因为发现自己的努力原来没有白费。”通过“小老师”上课,学生锻炼了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信心和胆量,增强了临场语言组织、表达和听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交际能力。
5. 促进了课前预习
为了精心备课,“小老师”在上课前必须把整个单元包括Workbook的练习都全部预习完,因为只有对该单元的内容了如指掌,上课时才能清楚地向同学们讲授。而且上课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记忆深度也是平时单向学习(即由老师传授)所不能及的。如“小老师”上完“The British Isles”后,对英国的岛屿、英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历史及语言等相关问题都清清楚楚。
6. 开拓了学生视野
因为在备课时要查找许多相关的参考资料,学生在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如上高二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Frightening nature”时刚好碰上印度洋发生百年难遇的大海啸,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明白了海啸的成因、危害及相关的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同时还了解了海啸预警机制,地壳板块移动,以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受灾国家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情况。
当然,“小老师”毕竟是学生,知识面不够宽,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同时因为没有教学经验,临场应变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不太善于引导学生们发言,有时还会出现因一时紧张而忘记下一句该讲什么,或因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而出现冷场的现象,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认为同学上课无所谓,对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很感兴趣,往往趁机谈一些与上课主题无关的内容。因为“小老师”上课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一般仅能在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才能开展这样的活动。
责任编辑潘孟良
一、学生“小老师”上课的实施方法
1. 合理分组
首先,学生以自由报名的方式参加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男女搭配组合。然后,从每一小组中选出一名成绩最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和准备工作。第一堂课由英语科代表组织实施(因为科代表平时工作大胆,成绩不错,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教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和周密安排。
2.“教学”安排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给每一小组分配“教学”任务。小组长根据“教学”任务组织组员备课。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协商,互相帮助。
3. 课前准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一起讨论确定所分配教学任务中将要讲授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小组成员分头准备,如一些学生负责词汇部分的备课准备,一部分学生负责上网查找相关参考资料,一部分学生负责文字的整理和幻灯片的制作。
上课前一天,负责讲授该单元的小组成员把上课时要讲的重点、难点以及疑难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并督促全班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大概了解上课的基本内容。小组中选1-2名口语较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准备第二天的上课。为了保证上课的质量,推选出的“小老师”上课前在老师面前进行演练,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为了避免紧张,“小老师”可以在课前把要提的问题和讨论主题写在纸上,并写上至少两个学生的名字来准备回答该问题,以免在课堂上因为紧张不知道叫谁回答问题而出现尴尬局面,从而导致冷场。
4. 组织教学
被推选的1-2名“小老师”站在讲台上组织正规的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两人一起主持的方式,两人轮流讲解;也可以一学生说,另一学生板书黑板,具体形式可以不限,力求默契。
在上课时,老师坐在学生中间,面带微笑,与学生一起听课。因为教师的表情是学生情绪的调节器,有时一个眼神和一个微笑就能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可以鼓励上课的“小老师”,给“小老师”以信心和勇气。“小老师”可以问同学问题,也可问老师问题,老师也可以在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站起来解决问题,以免出现冷场的情况。
5. 教师点评
“小老师”讲授完后应预留5-10分钟时间给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总结该堂课的重点、难点和主要词组、短语及句型,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可以适时补充“小老师”讲错或讲漏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小老师”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主要是肯定“小老师”讲得好的地方,同时轻描淡写地指出其有待改进的地方。有句英语名言是这样的:Praise makes a bad man worse and a good man better. 因此,“小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的及时总结和鼓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小老师”上课取得的效果
1. 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小老师”授课主要是利用学生之间的平等、亲密的关系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是学生给学生上课,学生之间少了一份拘谨,多了一点好奇,因此学生听课特别的认真。同时,由于与“小老师”关系平等,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举手发言踊跃积极,且不怕犯错误。如在上完first aid的介绍后,学生都踊跃上台表演火灾、地震、被蛇咬伤、被刀割伤及交通事故等急救处理方法,而且表演形象、生动、有趣。
2. 提高了口语能力
从做“小老师”的经历中,学生深深体会到无论你在平时考试中笔头有多棒,真正要做到脱口而出是不容易的,站在讲台上,你平时练习不够就很难说出流利的英语。学生“小老师”上课能够给学生创造训练口语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最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自从实施“小老师”上课以后,我所教班级学生参加学校英语角的人数与日俱增,而且活动讨论的主题也更为广泛。
3. 激发了学习热情
听课的学生都想看看上课学生的水平,好跟自己比较。有些学生会想:“为什么他们可以站在讲台上上课,而我却不行呢?”从此更加发奋地学习。笔者所教的两个班自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后,英语成绩有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
4. 锻炼了学生胆量
做过“小老师”的学生最大的体会是:“备课太辛苦了!上课太紧张了!下课太高兴了!备课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上课时,说到上句,想到下句,生怕出错;下课时,心情太激动,因为发现自己的努力原来没有白费。”通过“小老师”上课,学生锻炼了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信心和胆量,增强了临场语言组织、表达和听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交际能力。
5. 促进了课前预习
为了精心备课,“小老师”在上课前必须把整个单元包括Workbook的练习都全部预习完,因为只有对该单元的内容了如指掌,上课时才能清楚地向同学们讲授。而且上课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记忆深度也是平时单向学习(即由老师传授)所不能及的。如“小老师”上完“The British Isles”后,对英国的岛屿、英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历史及语言等相关问题都清清楚楚。
6. 开拓了学生视野
因为在备课时要查找许多相关的参考资料,学生在查找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如上高二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Frightening nature”时刚好碰上印度洋发生百年难遇的大海啸,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明白了海啸的成因、危害及相关的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如:地震、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同时还了解了海啸预警机制,地壳板块移动,以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受灾国家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情况。
当然,“小老师”毕竟是学生,知识面不够宽,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同时因为没有教学经验,临场应变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不太善于引导学生们发言,有时还会出现因一时紧张而忘记下一句该讲什么,或因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而出现冷场的现象,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认为同学上课无所谓,对所讨论的问题不是很感兴趣,往往趁机谈一些与上课主题无关的内容。因为“小老师”上课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一般仅能在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才能开展这样的活动。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