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感知催生概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eng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体系的基石,小学数学概念更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通过变式的运用,可以使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概念教学;空间观念;轴对称图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9-0068-02
  苏教版教材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安排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次是在四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等知识。
  此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平面、立体图形以及相关形状的物体,不过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这些朴素的“感觉”经验,却成为学生学习图形时最有营养的“土壤”。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从“物体”到“图形”,以“图形”为重点,紧扣“对折”“完全重合”等核心因素,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辨,激活学生对“对称”的原始感知,催生“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建立。
  一、创设情境引“对称”
  师(播放《爸爸去哪兒》主题歌):这是什么歌?你们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吗?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请来了安吉小朋友。安吉想做一副眼镜送给考拉姐姐。看!这样行吗?(眼镜两边大小不相同)
  生1:不行,大小不一样。
  师:我听懂你的意思了,眼镜两边的大小应该是一样的。这样改了一下,可以了吧!(眼镜两边的镜片一个方、一个圆)
  生2:还是不行,两边的形状不同。
  师:看来做一副眼镜还真不容易。两边的大小、形状都得一样。像这样的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对称的。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爸爸去哪儿》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对称。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对称物体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二、感悟特征识“对称”
  1.观察,初步感知
  师:安吉看到我们的观察能力这么厉害,于是又找来了三样物品,想考考我们呢!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这是——(蝴蝶),它有什么特征?第二个是北京的天坛,它的特征是什么?第三个是飞机,它的特征是什么?
  师:是的,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2.操作,体会特征
  师:生活中对称的现象有很多,像蝴蝶、天坛、飞机这样的对称还有什么特点呢?把它们画下来再细细研究。老师把这只蝴蝶的左边涂上颜色,翻转过来。你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验证,我们发现它的两边的确是一模一样的。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它的两边合到一起去比较?
  生1:对折。
  师:好方法!请你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图形,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老师的手掌和×××同学的手掌合在了一起,我自己的双手合在一起,哪种情况是我们说的重合?
  师:一定要两边的部分不多不少,正好合在一起,才叫完全重合。请让你们的手掌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只蝴蝶图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飞机图呢?为什么说飞机图是轴对称图形?
  师(将飞机图旋转):飞机改变了摆放的位置,还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设计说明:精心组织“对折”活动,并通过改变原图的位置,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从初步感知到体验“完全重合”,再到判断和验证,学生认识越来越深,理解越来越透。】
  3.识别,加深体验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一些生活中的图案。瞧,以前数学课上学习的一些平面图形也来凑热闹呢。它们是谁?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呢?我们的想法对不对需要验证一下,请看提示:(1)动手折一折,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猜想,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①] ③④⑤。看来一个图形,不管有多少种折法,只要有一种方法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②⑥,不管我们怎么折,都不能使它们完全重合,所以它们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的“灵魂”。本节课虽然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但是学生在探究平面图形有几种折法的过程中,找到对称轴和对称轴的条数,培养了发散思维。】
  三、变式活动用“对称”
  师:我也做了几个轴对称图形,可是一不小心弄混了,我搞不清楚它们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了,你能帮帮我吗?把书翻到第85页,在书上连一连。
  师:你知道怎么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吗?让考拉姐姐来教大家好吗?看!考拉姐姐在干什么?(折一折: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对折?画一画:猜猜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如果让你画,会画什么呢?剪一剪;想一想)
  师:这样剪出的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现在请你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设计说明: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自主创作轴对称图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欣赏别人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再次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理性分析思“对称”
  1.丰富感知,激活数学概念学习
  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学生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小学生认识事物喜欢很强的具体性和形象性,特别需要先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而准确的感知材料,安排了科学的感知活动。虽然暂未学习对称轴,但学生在“对折”“比较”“判断”等活动中,不知不觉就对对称轴有了朦胧而朴素的认识,为学习概念做好了心理上、经验上、认识上的准备。
  2.逐步深入,把握数学概念内涵
  在学生有了朦胧的感觉,有着急切的好奇心想要揭开数学概念神秘的“面纱”后,我就从“体”到“形”,由表及里,一步一步触及概念的内核,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认识。在判断各种平面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时,我将三角形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的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
  3.多维变式,开拓数学学习视野
  从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和效果来看,他们理解和辨别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不太难,但是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培养思维”,要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进行更多角度的问题思考。比如,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形具有怎样丰富的姿态?今天的学习对四年级或初中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怎样的扩张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更广阔、立体且丰满的学习视野。“数学知识不易终身铭记,但数学精神会激励终身;解题技能很难终身掌握,但反思方法会受用终身。”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高考数学卷中阅读量的增加,阅读水平越来越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解题速度,因此,学生数学教材阅读力的提升刻不容缓。培养学生数学教材阅读力,应使数学教材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教师应从实际工作出发,深入研究学生阅读能力差的成因,从示范读——师引导、生体验(适合低段学生);扶着读——看提纲、寻答案(适合中段学生);自主读──会转化、提见解(适合高段学生)三个阶段,深入探索培养学生数学阅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以“一亿有多大”的教学为例,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四能;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52-02  数学
[摘 要]翻转课堂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而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有力工具。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可引入微课助力翻转课堂,以驱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积极互动。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圆的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2-0058-0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在实施教
[摘 要]儿童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的“转译”,使儿童的这些“自发概念”为同伴所感知、所理解,并使之逐渐科学化。教学是一个独特的、系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语言的“转译”入手,让儿童的“自发概念”被激发,生成系统化概念;“自发概念”被唤醒,进入抽象化理解;“自发概念”被进化,开启可视化模式,从而助力儿童“自发概念”科学化。  [关键词]语言转译;自发概念
[摘 要]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情境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新课引入环节创设学习情境,把生活元素全面整合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学习内容,或用课外作业推动数学走进生活。  [关键词]数学;生活;百分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9
[摘 要]对“烙饼问题”的教材编写、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做了探讨与分析后,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學术研究“百家争鸣”更有利于课程改革成功和促进数学教育及学生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数学教育;良心;责任心;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4-0011-02  一、做数学教育应该有良心和责任心  之所以出现
[摘 要]儿童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普遍性的认识过程,又具有其特殊性。关注“感觉”对数学学习的特殊价值及其重要作用,并从形象感知、触摸感受、独特感悟等角度来加以实践,可以更好地把握儿童数学的心理机制,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 感觉 数学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有效的数学教学,必定是在学生的生活现实去组织实施的。以“百分数的意义学习”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形象,或是动手配糖水的情境等,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生活化的素材,促进学生学习思考的深入,促使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建构更加扎实、更加科学。  [关键词]百分数;生活;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8-0061-02  《义
[摘要]只有抓住知识的难点,设计有效的对比练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在“巧乘‘1’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知识难点切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数形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难点;运算能力;简便运算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5-0015-02  苏步青曾指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无论课程改革倡导怎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鸡兔同笼”作为新增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它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鸡兔同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