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t1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和保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情感基础。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科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小学生探索求知的主阵地,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念。
  小学阶段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础,小学科学学科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人类意识中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有可能树立创新目标。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创新教育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做如下分析。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情感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们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学习活动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了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所谓情感,这里是指学生与教师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才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一)平等对话,学生创新意识的催化剂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效应、幽默效应,以情激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发现》一课时,课堂上,同学们纷纷把利用课前时间到大自然中收集到的故事、采集到的材料,讲给大家听,并一一向这些小“探险家”们进行咨询和虚心求教,在互相交谈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情感融入,学生创新意识的升华剂
  学生是有情感的,教学中教师应满怀激情与热忱,要真诚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问,甚至与教师的思路不一致时也能说出自己的道理,要照顾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学生的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困难,给予耐心指导和及时帮助,促使他们去探索、去创造。
  二、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良好的情境下所进行的常规教学活动。良好的情境有利于知识产生或应用。各种直观手段可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利于感知、启迪探究、引导联想和想象、激发学习兴趣的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则更容易掌握科学知识,获取科学技能,体验科学内容中的情感,变枯燥抽象的科学概念学习为生动形象,富有兴趣,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一)问题质疑情境
  质疑提问是创新思维的开始,对事物感兴趣、好奇、经常问为什么是儿童的天性。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学起于思,思源于奇。”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之母。学生原本的创新潜质正在被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一点一点地扼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首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小学生们创设一个有质疑冲动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质疑,有创见。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意识培养的起点。在教学《纸飞机》时,有的同学制作的纸飞机飞得很远,有的却飞不远,但是无论飞得远近,我都引导他们互相问一问:“你的纸飞机为什么可以飞得那么远?”互相交流,通过提问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改进,让他讲出他设计改进措施的道理,当他讲完之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质疑的声音,而同学们学习科学的热情越来越高,創新意识也在逐渐地形成。
  (二)想象验证情境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创新就是要构建眼前不存在的事物,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不断验证,勇于创新。
  (三)科学生活化情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善于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纸》一课时,由开始的“猜猜哪种纸的吸水性最好”这个小游戏,引发了学生想要进行动手实验的多种方式方法,使科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了,而是为学生设计了亲自实践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参与心理迫切,使本节的学习活动达到了高潮.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相信在新课程和新课标的正确引导下,一代代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学生们一定会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鞍山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一名因骨折休学再次返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提出小学生的逆商培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逆境中承受能力,引导其调整心理状态,正确对待挫折,是摆
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思维微课程的构建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将数学教材作为参照物,从文化、实践和思维三个方面构建数学思维微课程。数学思维微课程的内涵实质是通过为学生构建思维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价值。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这
打造和建设书香校园,借助古诗词诵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诵读古诗词已成为学生传承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智慧、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当学生在千古美文的滋养下、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成长为一代新人,成为社会的栋梁,正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之一就是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古诗词。语文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科,所
在《数学课程标准》出台后,小学数学的课程的任务和目标越发明确,就是要不断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那么这个主线和基准又要如何把握,才能使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没有走偏,保持有轨正向行驶呢?那就要有个基准,有了基准就不会走偏。根据儿童的成长周期,小学阶段,必须要基于儿童天性,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这樣的教学创新才会更加适合小学数学课程。  教学创新,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所谓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让任务、问题变为驱动力。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反复地活动探究。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探究,就能不断获得成就感,促进学习力的提升。  一、任务驱动培养学习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教材给我们的任务是明确的,环节设置是有层次的,我们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材教。所以学习力的培养就必须以学科总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性思维的萌发点。培育课堂民主气氛,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技巧,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产生。”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新课改也把学生质疑问难作为学
膳食纤维因其独特的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探讨了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及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膳食纤维类食品的开发
生活自理,简单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自己必需的生活活动的本领。《幼儿园教
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传播,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状况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落后态势,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数学作为一门学生们在日后的工作学习都能用到的科目,是一门逻辑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其展现出来的个人差异无疑是巨大的。而正因为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出于因材施教的考虑,而难以定下一个较为统一的教学目标。目标低的话,大部分人都能达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