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那么,什么是诚信呢?诚信即“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即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会歪曲、更改事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辞恳切、处事实在;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诚信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然而近年来,无论是社会信用还是个人信用,失信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信用体系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就连汇集了具有较高文化、道德和教育素养的教育者群体,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的氛围,滋养着个体精神力量的生长并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学校也到处充斥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笔者认为,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还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所以,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师生良好品德也应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诚信“引路人”
“师者,人之楷模也。”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尊重、信任,甚至崇拜。因此,教师自身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朝一夕做起,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认错误,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引导、感染、熏陶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模范。比如:对学生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许诺,一旦答应就要做到;处理班级事务、评价人物事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做假;待人接物要真诚有礼,不阳奉阴违,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反映班级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要实事求是,不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总之,性格要靠性格来塑造,道德要以道德来完成。记得有一次,因孩子发高烧在医院打吊针,我匆匆忙忙赶回学校时,上课时间已过了五分钟,我像所有学生迟到一样,写了200字的迟到说明书,并向学生背诵当天的课文。教师应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诚信”形象;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信的种子。
二、学校建章立制,定诚信“严家规”
道德教育往往对意识较强和素质较好的人更有效,对那些自律意识薄弱和素质水平低的人来说,实行制度的硬约束比软约束更有效。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诚信记录评价体系,对老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展开诚信记录,评价其诚信度,并以之作为思想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评价的结果应该记入到老师和学生的行为评定中,作为档案进行归档。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呼吁“诚信”,学校更应建章立制,鼓励守信,保护诚实,对言而无信和虚假浮夸的现象坚决抵制,让学生和老师都充分感受制度的约束力,并严格执行,为学校的诚信教育保驾护航。
三、校园以真示人,当诚信“栖息地”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属于人们意识的深层结构。一个人懂得了道德的善恶,未必就能产生合于理利于人的道德行为。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时,每一方面都不可忽视。只有当这些基本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定的道德动机和一定的行为方式之间构成稳定的联系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使学生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获得熏陶和感染,并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例如:书画长廊里,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书写着对诚信的渴望;黑板报、宣传栏上展示着社会上种种贩假、制假而使人致死致残的有关数字和恐怖照片,引起学生的内心震撼,激发学生对不诚实、不讲信用行为的深恶痛绝;走廊上、教室里,张贴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等名言警句。即使在学生笔记本、老师备课本的扉页上也同样能见到“以诚待人、以信做事、求真务实”的字句。同时,学校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行动中明事理、长见识。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开展调查,了解诚信对党政机关、公司企业、个人的重要性;开展“讲名人诚信故事”“没有诚信,我们的社会将如何”等等主题班队会。
总之,校园要以诚信为本,讲诚信、守信用、不欺不诈、不虚不假、说话算数、履行诺言,给师生营造一个“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良好氛围。
四、社会形成合力,架诚信“坚固之桥”
学校处在大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时时刻刻影响着学校教育。要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就要对当前的社会诚信环境进行改造,否则现实教育与学校教育总是处于一种矛盾和对立的状态。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打造诚信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为学校的诚信教育架起了“坚固之桥”。如2003年下半年出现的“毒火腿事件”,有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了严惩;2004年上半年,“大头娃娃”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公愤,各媒体纷纷进行报道,给予当事人施加强大的压力,有关部门也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并处以刑事惩罚……可见,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人人讲诚信,处处显真诚”,许多地方都在为打造一个“诚信社会”而努力。我想,如果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把诚实守信和良好信用观念培养成全社会都追求和向往的崇高社会美德,那么学校的诚信教育与社会的诚信教育必将水涨船高、互相促进、成效卓著,最终走向和谐统一。果真如此,一个稳定、和谐、诚实、守信的社会必将在中华大地展现。
我国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以之促自己成功,让家庭温馨,令事业发达,助社会安宁,增国家威望,使民族振兴。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时期学生正开始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并利用当前的社会形势,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诚信,加强诚信教育,那么,走出我们校园的将是一代“诚实守信”的新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诚信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然而近年来,无论是社会信用还是个人信用,失信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信用体系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就连汇集了具有较高文化、道德和教育素养的教育者群体,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的氛围,滋养着个体精神力量的生长并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学校也到处充斥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笔者认为,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还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所以,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师生良好品德也应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诚信“引路人”
“师者,人之楷模也。”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尊重、信任,甚至崇拜。因此,教师自身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朝一夕做起,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认错误,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引导、感染、熏陶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模范。比如:对学生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许诺,一旦答应就要做到;处理班级事务、评价人物事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做假;待人接物要真诚有礼,不阳奉阴违,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反映班级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要实事求是,不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总之,性格要靠性格来塑造,道德要以道德来完成。记得有一次,因孩子发高烧在医院打吊针,我匆匆忙忙赶回学校时,上课时间已过了五分钟,我像所有学生迟到一样,写了200字的迟到说明书,并向学生背诵当天的课文。教师应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诚信”形象;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信的种子。
二、学校建章立制,定诚信“严家规”
道德教育往往对意识较强和素质较好的人更有效,对那些自律意识薄弱和素质水平低的人来说,实行制度的硬约束比软约束更有效。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诚信记录评价体系,对老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展开诚信记录,评价其诚信度,并以之作为思想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评价的结果应该记入到老师和学生的行为评定中,作为档案进行归档。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呼吁“诚信”,学校更应建章立制,鼓励守信,保护诚实,对言而无信和虚假浮夸的现象坚决抵制,让学生和老师都充分感受制度的约束力,并严格执行,为学校的诚信教育保驾护航。
三、校园以真示人,当诚信“栖息地”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属于人们意识的深层结构。一个人懂得了道德的善恶,未必就能产生合于理利于人的道德行为。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时,每一方面都不可忽视。只有当这些基本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定的道德动机和一定的行为方式之间构成稳定的联系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的环境建设,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充分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使学生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获得熏陶和感染,并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例如:书画长廊里,同学们用稚嫩的双手书写着对诚信的渴望;黑板报、宣传栏上展示着社会上种种贩假、制假而使人致死致残的有关数字和恐怖照片,引起学生的内心震撼,激发学生对不诚实、不讲信用行为的深恶痛绝;走廊上、教室里,张贴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等名言警句。即使在学生笔记本、老师备课本的扉页上也同样能见到“以诚待人、以信做事、求真务实”的字句。同时,学校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行动中明事理、长见识。如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开展调查,了解诚信对党政机关、公司企业、个人的重要性;开展“讲名人诚信故事”“没有诚信,我们的社会将如何”等等主题班队会。
总之,校园要以诚信为本,讲诚信、守信用、不欺不诈、不虚不假、说话算数、履行诺言,给师生营造一个“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良好氛围。
四、社会形成合力,架诚信“坚固之桥”
学校处在大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时时刻刻影响着学校教育。要巩固学校的教育成果,就要对当前的社会诚信环境进行改造,否则现实教育与学校教育总是处于一种矛盾和对立的状态。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打造诚信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为学校的诚信教育架起了“坚固之桥”。如2003年下半年出现的“毒火腿事件”,有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了严惩;2004年上半年,“大头娃娃”事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公愤,各媒体纷纷进行报道,给予当事人施加强大的压力,有关部门也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并处以刑事惩罚……可见,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人人讲诚信,处处显真诚”,许多地方都在为打造一个“诚信社会”而努力。我想,如果每个公民都行动起来,把诚实守信和良好信用观念培养成全社会都追求和向往的崇高社会美德,那么学校的诚信教育与社会的诚信教育必将水涨船高、互相促进、成效卓著,最终走向和谐统一。果真如此,一个稳定、和谐、诚实、守信的社会必将在中华大地展现。
我国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历来重视诚实守信,以之促自己成功,让家庭温馨,令事业发达,助社会安宁,增国家威望,使民族振兴。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时期学生正开始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和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如果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并利用当前的社会形势,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诚信,加强诚信教育,那么,走出我们校园的将是一代“诚实守信”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