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珍《母教录》的素质教育思想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晚清“西南巨儒”郑珍的《母教录》是郑珍关于母亲生前言谈举止的回忆录,书中用通俗生动、性格化的语言摹拟母亲生前口吻,描绘其音容笑貌,读来如闻如视,亲切感人,从中既可领略到郑母所具有的中国妇女朴实勤劳、宽厚仁慈等传统美德,还能探寻到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
  关键词:郑珍 《母教录》 素质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早在一百多年前,“西南巨儒”郑珍所写的《母教录》中,就已体现出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
  郑珍的母亲黎氏,是遵义“沙滩文化”创始人黎安理先生的第三个女儿,自幼受父亲熏陶,能识文断字,长大后勤敏端懿,出嫁后相夫教子,尽心侍奉公婆,是一位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女性。道光二十年(1840),郑珍母亲病逝,次年安葬于子午山。郑珍悲痛欲绝,筑舍守墓,并在守墓期间写下《母教录》。该书是郑珍关于母亲生前言谈举止的回忆录,全书共六十八条。书中用通俗生动、性格化的语言摹拟母亲生前口吻,描绘其音容笑貌,读来如闻如视,亲切感人,从中既可领略到郑母所具有的中国妇女朴实勤劳、宽厚仁慈等传统美德,还能探寻到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
  一 《母教录》素质教育思想的内容
  1 道德素质的培养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德乃做人之首。郑母十分重视孩子的道德素质教育,她对孩子道德品质的要求很简单质朴,那就是要孩子做一个好人,而一个好人的标准首先体现在言谈举止上。《母教录》记载,母曰:“我观人,举动说话都举几分朴气,大半不失为好人,反此即不免薄相。”(以下引文凡引自《母教录》者,不再标注出处)
  除举动说话都举几分朴气外,郑母认为,好人的标准还在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时时严格要求,绝不做一次坏事。因为人没有做过坏事时,不但自己不会做,还会劝解别人也不能做;可是如果做过一次,那就觉得没有什么大碍,以后也就越做越有滋味了,而且还能有诸多狡辩的理由,所以坏事一次也不能尝试。俗话说:“一回是徒弟,二回是师傅。”而做了坏事能够回头的十个也不易见到一个啊!《母教录》首条即是对郑母这一训诫的记载。但郑母对于别人的小是小非却以最宽厚仁慈之心去谅解。《母教录》载:族人夜里偷了郑母所晒之酱,郑母却说,“是晒减,非人窃也。”郑母种的一架 曾被一未种 的邻居全部偷走,郑母在其家灶台上见到一棵时,邻居甚是忸怩,郑母却很自然地为其开脱说,你买的 比我种的大,色泽也好一些。结果族人与邻居都释然,而且继续与郑母交好,想来他们也不会再去偷第二次了。
  除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外,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好人还应是一个善良仁慈、不凌弱暴寡且乐于助人的人。《母教录》里记载了郑母乐于助人的两件事:一是其不畏传染病,看望并救治邻居父子之事;一是帮助老而无子的佃户家人照料并埋葬佃户之事。事后郑母还说,当时只想到他们的痛苦,并未想到疾病的可怕。这正是培养子孙良好道德品质最好的言传身教。即便是对乞丐,郑母仍不失其善良仁慈,不单“多少与之去”,还教育子孙不要做凌弱暴寡之事。
  总之,郑母就是教育子弟需做质朴诚恳的好人,处处与人为善,诚诚恳恳对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是而已,必能得人爱敬。
  2 智力素质的培养
  郑母十分重视对子弟智力素质的培养。为了他们能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郑母可谓想尽一切办法。郑家所居天旺里民风不正,郑母便举家搬迁至娘家所居的乐安里,一则民风淳朴,大环境对人的影响好;二则离博学多识的舅家近,郑珍可早晚就学。尽管家道艰难,她仍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变卖自己出嫁时的银饰支持郑珍读书,并以自己的劳苦鼓励郑珍发愤学习。郑母宁愿自己多吃些苦、受些累,也不愿耽误儿子的学习时间。《母教录》载:郑珍年幼时就知道体谅母亲,每天早上起来都先拾一捆柴放在家门口再去上学。郑母却及时制止了儿子的做法,因为早上空气清新,读书容易记得住,体悟道理也较容易,不能因此耽误早上读书的大好光阴。
  郑母很舍得智力投资,《母教录》载,有一次当郑珍因无钱购书而计无所施之时,她将自己的金耳环卖掉一只购书,还很风趣地称:“我不谓一小环,换得若干礼器。”此事足见她对儿子智力素质培养的重视,同时也可看出其开朗乐观的心态,这些对于郑珍都不无影响。
  除了尽其所能支持儿子读书,时时鼓励儿子发愤读书之外,郑母还教导儿子读书学习最需要的是有心,只要有心有时间哪里都可以读书,不一定非得窗明几净,一边劳动还可以一边读书。长此以往,学习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真正好学之人,舍书即觉心无安顿处。
  3 审美素质的培养
  除了对子弟进行道德素质、智力素质的培养外,郑母还不忘对其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郑母主要从三方面来对子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一是衣着。《母教录》载,郑母认为居家时衣着尽可随意,破烂些也无关系,但如果外出,可以穿得俭朴但绝不能不整洁;二是坐姿。郑母教导子弟不宜重膝坐,尤其是妇女;三是物品的摆放。居家过日子,即便是破坛破罐,也应该摆放整齐。对于美丑,郑母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人的美丑,不在于衣着华丽与长相,而在于整洁与端庄。家庭环境亦是以收拾干净、整洁为美。这些都体现出一种质朴的审美观。
  4 意志力及受挫力的培养
  郑母注意培养子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她常以自己及先辈的辛苦劳作为例,鼓励儿子从日常的“丁丁点点”小事做起,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母教录》里记载,郑母以自己种瓜的事教导子弟,只要付出辛勤劳动就一定会有收获。除了这类具体的事例之外,她还教导子弟,空有打算而不付诸行动终究不会有什么成果,但如果事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去做,即便不能大富大贵,总也能平安度日。
  对于生活的失败、挫折,郑母也有自己质朴的见解,懊恼怄气改变不了事情的结果,反而虚度了光阴,不如坦然面对挫折,重头再来。《母教录》记载:郑珍十四岁的时候,考秀才不中,回来以后十天不去上学。郑母就教导他,再懊恼十日也不能得一个秀才,但时间却已虚度十日了。这种对受挫力的培养,不仅让儿子很快走出当时的沮丧,还让他具有了平静承受以后生活中种种挫折的能力。郑珍在道光十七年考中举人之后屡试不中,却从未自怨自艾,始终潜心治学,终成大器,与其少时所受母亲教导不无关系。   5 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母教录》里所体现的素质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除了心智的培养之外,郑母还注重对子弟各种实际能力的培养。
  劳动技能。古人大多尊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郑母却很注重孩子劳动技能的培养,教导子弟除读书之外,尚需能劳动、会劳动,一则能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二则也能多一种生存技能。郑母认为衣食之事是本分之事,读书人也应该件件能做,不解得衣食事乃顽惰子弟之借口。《母教录》里记载:郑珍曾经帮助母亲纺线,郑母适时教导他说,读书人对于衣食之类的本分事应该都会做,危急之时总有用处。还举例说先大人以前一有空,就放一本书在膝上,一边看书一边纺线。线虽纺得较粗,但一天赢利可供一人饭食。读书人若不会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倘一朝落魄,还能做什么呢?素质教育强调增强受教育者的实际动手能力,郑母对子弟的教导已充分体现出这一思想内容。
  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方面,无论是与兄弟妯娌,还是与朋友、邻里之间的交往,郑母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对于兄弟妯娌,不要计较我做得多了,他做得少了,要想到有兄弟妯娌搭手,自己总能少做一些,能这样想来自能与之和睦相处了。与朋友相处则应诚恳待人,不沾惹是非。《母教录》载:郑珍外出读书,母亲教导他,出门在外,不要得罪了朋友。对于友善之人,诚恳相待,别人自然也会诚恳待你。对于不友善之人,也友善处之,凡事不去沾惹他们,他们自然也不会无故来沾惹你。在与亲友、邻居相处时,郑母认为如能委曲求全、吃亏忍让,自然会有和谐的关系。《母教录》里记载:郑母的理论是“吃得亏,住一堆”。郑母的理论对现在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对受教育者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导受教育者不斤斤计较、不争强好胜仍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居家理财能力。在居家理财方面,郑母认为勤俭节约是第一要务,但是“当用不须俭”。《母教录》记载:郑母说,无论贫富,该用的一件也不少用,但需谨食谨用,不能胡乱糟蹋了。另外,宁将缺衣少食忍耐过去,也不要轻易借贷。郑母还明确教导子孙,居家理财于己之收入支出、负债盈余均应清楚分明,但于亲戚朋友,则不必锱铢必较,在经济上过于分明。
  二 《母教录》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母教录》里这些丰富、优秀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以下的教育方法实施。
  1 循循善诱,寻机引导
  郑母对于子弟的教育总是循循善诱,引导、鼓励,均是娓娓道来。孩子学习,总有一定的惰性,郑母即以其所好相诱。《母教录》里记载:郑母曾见一孙儿读书总是不能成背,就悄悄对他说,你快背下来,我给你什么东西吃,或者说我带你去什么地方干什么。郑珍认为母亲这样做孩子更易分心。郑母却说,这是教育孩子的古法。后来郑珍读《大戴·保傅篇》云:“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乃恍然知母有所爱。
  2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常提的一种方法。在《母教录》中,已明确地使用了此种方法。郑母知道对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孩子使用他能懂得的语言和道理来教育他,这样他既易懂,又不容易厌烦。郑珍一次给儿子讲解苏东坡的诗句“不缘耕樵得,饱食殊少味”,郑母说给小孩子讲诗要用他所能理解的语言来告诉他,太宽泛既摸不着头脑又容易厌烦。然后就以孙子觉得自己亲手种的四季豆比别人种的好以及吃亲手剥的蚕豆更觉有滋味的事例,来引导孙子体会苏东坡的诗句,凡事亲手去做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花费过心力,任凭怎样说来终究是体会不到的。
  3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郑母自己与人为善、勤劳质朴、乐于助人,这些本身就是孩子很好的学习榜样。她自己不沾惹丁点恶习,恐小辈“用心于是”。《母教录》记载:郑珍曾经劝导母亲,年纪大了,就不要再劳碌了,可以叫人来下下棋消遣消遣。郑母却说,平生最不喜欢看人博弈,怎么能老了来做这个。关键是老人热心于此,小辈必定从旁观弄,久而久之必定用心于此。这哪里是找乐,乃是自找忧虑。
  4 严慈并施
  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郑母认为应该严慈并施。《母教录》载:母曰:“教子须父严,则母慈;父慈,则母严。”过分的严厉对孩子来说不易体会到亲情,且容易造成其叛逆的性格,但过分的慈爱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故而最好是严慈并施,该严格要求的绝不姑息迁就,该关心爱护的必是关怀备至。郑母对孩子总是慈爱有加、循循善诱,但是在对待子弟酗酒、赌博等恶习上,她却异常严厉。《母教录》载:郑母说,家里不宜有的东西很多,骰子、鸟笼尤其可恶;郑母还说,如果子弟有借酒发疯者,即终身可不用见我。
  郑母对于子女既慈爱有加又严格要求,既关注孩子的智力教育,又不忘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磨砺其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性。郑珍一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虽历尽挫折却不心灰意冷,坚持读书撰述,读书做学问已然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这一切显然都离不开郑母的教诲,母亲的教诲影响了郑珍一生,也成就了郑珍的一生,正如莫友芝所云:“珍学文励行,为通儒,重当世名宿,母教为多云。”
  注:本文系2009年遵义师范学院遵义文化研究中心“黔北沙滩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笑看无常:《素质教育》,百度百科,2012年4月13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7714.htm.
  [2] (清)郑珍:《母教录》,《郑珍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 (清)莫友芝:《郑母黎孺人墓志铭》,《莫友芝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廖颖,女,1975—,贵州湄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说《白孔雀》中,劳伦斯深刻描写了主人翁在婚姻上不同的选择与结局,否定了传统的讲究门第的婚恋伦理观,同时批判了不顾自我而一味追求名利的错误婚姻态度,进而提出重视个人本性的婚恋伦理观。本文认为,在人类道德观和价值观缺失的今天,重新认识劳伦斯的回归自然的婚恋伦理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婚恋伦理观 《白孔雀》 批判 个人本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从人类
期刊
摘要:《爱的发明》是英国作家斯托帕德作品中最晦涩却最具文学性的剧作。本文拟从该剧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中,看作品体现出的人类对理想追逐的自由与现实权威束缚的相互解构,从而打破其在西方传统观念中的对立。  关键词:解构 不确定性 汤姆·斯托帕德 权威 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汤姆·斯托帕德的《爱的发明》被西方评论家称为最难懂的作品,即便是最博学的观众读起
期刊
摘要:《威尼斯商人》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新兴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在经济利益上的尖锐矛盾以及宗教文化的激烈冲突,犹太人夏洛克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在威尼斯被视为“异教徒”、“异邦人”,备受贱视和欺凌,心理被严重扭曲。从这个意义来说,夏洛克是一个受歧视的民族的代表,其人生之不幸,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夏洛克 犹太人 基督教 悲剧意蕴  中图分类号:I106.3
期刊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是诗歌,而建安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三曹”是建安诗坛的领袖,他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梗概多气”的诗风基调,震慑当时,蔚为壮观,遗响后嗣,光照千古。本文就他们的创作风格加以阐述。  关键词:“三曹” 沉雄 清婉 纵逸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矛盾、
期刊
摘要:《宫之奇谏假道》是一篇以记言为主的文字精品,主要叙述了宫之奇面对晋国吞虢灭虞的阴谋,劝谏虞君、力阻假道而不得的史实,表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一些具有政治远见的能臣谏而不听的无奈和悲哀。其人物塑造、篇章布局和表现手法可圈可点,精彩绝伦。尤其是映像手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宫之奇谏假道》 人物 映像 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婚礼作为一项人生礼仪,究其根本而言,是一种社会标准的具体化。本文节选《红楼梦》与《简·爱》中婚礼场景的描述,希望透过它们不同的外部特征找到两者的共性,以发掘人们通过婚礼所要表达的共同理念与追求:宣布、避邪、求子、盟约。  关键词:婚礼 宣布 避邪 求子 盟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各项人生礼仪,就其根本而言,无非是一种“社会标准”的具体化。通过这些仪式,可以明确
期刊
摘要:沈从文与卡夫卡不约而同地选择后现代的角度进行创作,并通过截然不同的思考途径:一为诗化,一为异化,殊途同归地表达了他们共同的人性追求——自然、健康、和谐、美好的人性生态。  关键词:沈从文 卡夫卡 后现代 人性生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美国学者大卫·雷格里芬认为,所谓的“后现代精神”就是摆脱机械思想
期刊
摘要:《红楼梦》后四十回的内容与前八十回有重复之处,贾宝玉两游太虚幻境即是其中一例。本文从情节设计的角度,对贾宝玉两游太虚幻境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本文认为后四十回对贾宝玉重游太虚幻境的描写是失败的。  关键词:《红楼梦》 贾宝玉 太虚幻境 情节设计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两次游历太虚幻境。宝玉初游太虚幻境,因秦可卿入梦,由秦可卿出梦;重游太
期刊
摘要:通常认为,《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特征,人物形象概念化、抽象化、单一化。然细读文本发现,《三国演义》描写的人物形象性格具有多面性,其性格描写由“类型化”不自觉地向多样化发展,符合人物性格内在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三国演义》 人物性格 类型化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个千古不朽的艺术
期刊
摘要:王元化的《文心雕龙》研究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并由此奠定他在当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这缘于他独特的研究视阈和方法论,他立足于东方传统,却不囿于东方;有西方视阈,却不以西方为标准;他创立“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结合”的“综合研究法”,并贯穿于实践中,从而达成了“龙学”研究的新突破。  关键词:王元化 《文心雕龙》 西方视阈 东方立场 综合研究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