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有利于症状缓解、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哮喘;临床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临床对于其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以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辅以系统的教育管理,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兴起的循证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慎重和准确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其与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完美结合,从而制定出最适合实际需要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护理学从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向科学护理模式转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关注[1]。因而,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哮喘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现将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间至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共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中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为4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将所有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分布、病情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以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循证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提出问题。根据临床观察,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护理问题主要包括雾化吸入、痰液的排出、药物服用时间、心理护理问题等。
1.2.2 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寻找适合患者的最佳证据,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1.2.3 护理措施。避免室内存在已知的过敏原,动态观察患者的呼吸困难、呼吸音、哮鸣音以及血气分析等的变化,谨防气胸以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哮喘发作严重时尽可能的让患者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感受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按照医嘱给患者正确用药的同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1.2.4 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巧,建立医患互动机制,让患者树立起信心;对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识别患者个案的激发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的回避;重点指导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重要性;协助患者建立起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锻炼的思想,帮助增强体质;动员患者及家属或朋友参与到对患者的管理,提供更全面的照顾与支持。
2 结果
研究的结果显示,以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性疾病之一。临床发作时以时间长、周期性和反复性发作以及常于夜间和清晨发作的特点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从而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2]。
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虽然有缓解期,但是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发作时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互为影响,且发作时的类似窒息时伴发的恐惧感以及疾病的迁延难愈,很容易造成患者抑郁和焦虑而不愿与人交流。目前为止,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仍以吸入药物以控制感染和平喘为主。虽然近年来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随之下降,归结起来[3],主要的原因在于患者对哮喘以及哮喘的防治相关的知识了解的不够,药物的使用不当等。
因而,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如何让患者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4]。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近年来兴起的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中的循证护理,是一种旨在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加强对患者进行支气管哮喘疾病及治疗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使得患者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长期的和正确的防治计划。例如:日常的防治中能够像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一样,使用峰值流速仪监测哮喘的病情变化;在疾病的治疗中正确的使用治疗药物,区分快速缓解药物和长期预防药物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的避开触发哮喘的因素,合理的使用预防治疗以及如何在疾病逆转的早期寻求医疗帮助,从而避免病情的恶化等。通过循证护理,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便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同时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药物的认识也在医护人员的宣教和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提高了患者对防治措施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少哮喘发作和维持病情长期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而可见,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病情的改善还是知晓率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循证护理模式,对哮喘缓解期预防发作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开阔了视野,并且通过在实践中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大大提高了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丰富了认识,对于提高自身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便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总之,循证护理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有利于症状缓解、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明珠.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发作预防中的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4): 120-122.
[2]赵继琴, 杨莉.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护理研究. 2006, 4(20): 1055-1056.
[3]李慧华, 彭丽萍.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吉林医学. 2009, 30(3): 283-284.
[4]厉雪琴, 毛伟君. 循证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12): 10-11.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哮喘;临床效果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临床对于其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为以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辅以系统的教育管理,以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综合治疗。近年来兴起的循证护理模式,在护理人员慎重和准确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其与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完美结合,从而制定出最适合实际需要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护理学从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向科学护理模式转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关注[1]。因而,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哮喘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现将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间至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共6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的年龄中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为4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将所有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分布、病情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以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循证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提出问题。根据临床观察,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护理问题主要包括雾化吸入、痰液的排出、药物服用时间、心理护理问题等。
1.2.2 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寻找适合患者的最佳证据,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1.2.3 护理措施。避免室内存在已知的过敏原,动态观察患者的呼吸困难、呼吸音、哮鸣音以及血气分析等的变化,谨防气胸以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哮喘发作严重时尽可能的让患者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感受和需求,及时提供帮助,按照医嘱给患者正确用药的同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1.2.4 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巧,建立医患互动机制,让患者树立起信心;对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识别患者个案的激发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可能的回避;重点指导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重要性;协助患者建立起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锻炼的思想,帮助增强体质;动员患者及家属或朋友参与到对患者的管理,提供更全面的照顾与支持。
2 结果
研究的结果显示,以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性疾病之一。临床发作时以时间长、周期性和反复性发作以及常于夜间和清晨发作的特点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从而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2]。
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虽然有缓解期,但是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发作时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互为影响,且发作时的类似窒息时伴发的恐惧感以及疾病的迁延难愈,很容易造成患者抑郁和焦虑而不愿与人交流。目前为止,临床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仍以吸入药物以控制感染和平喘为主。虽然近年来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并没有随之下降,归结起来[3],主要的原因在于患者对哮喘以及哮喘的防治相关的知识了解的不够,药物的使用不当等。
因而,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如何让患者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4]。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近年来兴起的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中的循证护理,是一种旨在提高护理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加强对患者进行支气管哮喘疾病及治疗药物相关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使得患者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长期的和正确的防治计划。例如:日常的防治中能够像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一样,使用峰值流速仪监测哮喘的病情变化;在疾病的治疗中正确的使用治疗药物,区分快速缓解药物和长期预防药物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的避开触发哮喘的因素,合理的使用预防治疗以及如何在疾病逆转的早期寻求医疗帮助,从而避免病情的恶化等。通过循证护理,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便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同时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药物的认识也在医护人员的宣教和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提高了患者对防治措施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少哮喘发作和维持病情长期的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而可见,观察组患者无论是病情的改善还是知晓率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同时,护理人员通过循证护理模式,对哮喘缓解期预防发作的必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开阔了视野,并且通过在实践中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大大提高了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丰富了认识,对于提高自身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便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总之,循证护理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有利于症状缓解、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明珠. 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发作预防中的应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4): 120-122.
[2]赵继琴, 杨莉.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护理研究. 2006, 4(20): 1055-1056.
[3]李慧华, 彭丽萍.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吉林医学. 2009, 30(3): 283-284.
[4]厉雪琴, 毛伟君. 循证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12):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