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语言教学中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协调发展的探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推进和深化,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结果评价都提出了更高和更深刻的要求。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不再是个新鲜的词汇,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和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得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地发展。
  一、依据小学生思维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设计,体现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情感的融合。
  小学生学习心理以形象思维为主,知识体系比较基础,更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能够创设恰当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过程中适时为学生提供突破知识点的帮助和引导,在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及时地给与肯定和认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Logo语言教学过程中认知、技能、情感协调发展的对策
  认知是技能、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技能和情感又是认知的提升,如何的让学生认知、技能、情感协调地发展呢?本文就以小学信息技术选修部分第三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进行论述。
  小学信息技术选修部分第三课的内容《画虚线》。第三课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画虚线,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提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第二部分是通过三角形另种画法,让学生领会HOME命令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复位命令。第三部分是让学生学习擦除命令。这三个部分的知识点都很重要,在学生以后的绘图中起到很大作用,所以这节内容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是第二和第三部分。
  对于第一部分的内容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首先我创设一个情景复习旧知:小海龟想去游乐园玩,却迷了路,请同学们来帮小海龟指路。看见可爱而熟悉的小海龟,学生能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为小海龟指路的过程中复习了已经学习过的各种命令语言。并在情感上让学生体会到用自己的智慧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注意到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实现认知的任务中,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认知过程,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情感的培养。
  复习了旧知,下一步就是引出新知,这个环节还是继续利用第一环节创设的情景进一步拓展:小海龟在同学们的指引下顺利找到公园,玩得不亦乐乎,但是让它遗憾的事,公园里没有它最喜欢的小河。同学们看看这次我们还能帮小海龟顺利实现这个愿望吗?展示小河图片。小河是由三条虚线构成的,展示图片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这条小河是由什么构成的?利用我们学过的命令能不能画出来?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课的课题:画虚线。
  如果想很好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关联起来,就要通过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这个环节设计到情景和小河的图片都是学生熟悉而倍感亲切的,这样就做到了以学生情感为启动点,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旅程。
  虚线的绘制常规画法就是画一定长的线段和一定长的空线的适当次数的循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小海龟的绘图过程,分别制作了三个FLASH动画:小海龟绘制直线的动画、小海龟提笔空走的动画、小海龟画虚线的动画。动画的重点在于小海龟手中的笔的状态,第一个动画学生很容易理解,小海龟抱着一支画笔在画纸上绘制一条直线,第二个动画是让学生充分体会提笔命令发出后小海龟手中的笔发生什么状态变化,小海龟再前行画纸上出现什么不同的变化。看了两个动画,再结合学生在现实中绘制虚线的思维过程,学生就很清晰地明了小海龟画虚线的思维过程了。这两个动画目的在于解决提笔命令,还有落笔命令,这个在第三个动画里面解决。常规下,把第一和第二个动画中小海龟的动作有规律结合起来便是虚线的绘制过程。第三个动画在动画状态上也完成前两个动画的结合,但在语句上却有了一些变化,便是落笔命令的加入。在播放动画课件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命令语句和小海龟动作状态,特别提示学生观察小海龟手中的笔的变化。为了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小海龟手中的笔提、落的过程,我把动画的速度设置得比较慢。根据小海龟的动作变化,引出知识点二:落笔命令。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把PU和PD命令建构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两个命令的作用和功能,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这样也可以实现教学任务,完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是坚决不提倡的。所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注重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特点,精心设计三个动画,通过动画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在这个环节中认知是重点,在认知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现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并在自我尝试命令中培养学生自我操作的技能。
  “有了这两个命令帮忙,我想同学帮小海龟绘制出一条美丽的小河,一定不成问题了,现在就让我们来行动吧。”学生开始实践操作。教师巡视辅导。技能形成,要靠学生的实际操作,所以学生单独地、主动地利用对知识理解在实际中运用是必须的。要给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在这个环节中重点在于学生自我技能的形成,在形成过程体会到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对他人的帮助和承诺,情感上是愉悦的。即使在操作过程遇到困难,也要让学生明白只要你努力,寻求解决方法,一定会成功。
  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点。只有自己实际操作和体会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快和准确地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不断创作和感受创作成功的快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总结部分展示两幅更复杂的图形:冰箱和小帆船。激励学生,想帮助我们小海龟绘制更漂亮图形就要不断学习和领会每条命令,勤思考多练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就在动画的帮助下让学生清晰明了地理解了,在两次实践过程中顺利的建构到了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并在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注意到情感、态度的培养。
  Logo语言是计算机语言的一种,而它的特殊性在于这种语言的图形化和趣味性的操作界面,以及简单易学而又开阔思维的特性,使得它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每个有利因素设计教学流程,保证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三位一体的学习结果的习得。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经过工作实践,我得出的结论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期刊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或者超额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作好计划,善于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养成阅读习惯。  一、教师要转变课外阅读观念  尽管“新课标”中对课外阅读
期刊
一、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主观上的因素是导致学生后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
期刊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
期刊
本人浅见,目前语文课程改革是强调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培养高素质人才之举措。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明白什么才算是学好了语文,是对教师的言听计从,还是自己的理解感悟。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自动的探讨知识。其实归结起来也就是语文素养不知道如何提高?实践证明,良好的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素质高的重要外在表现。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无论在事业上或是在为人处事上均会取得成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期刊
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能掌握信息的一般过程,感受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及运用。  教学难点:了解生活中的信息过程。  序幕  人物:教师。  时间:上课前一天。  地点:办公室。  事件起因:新学期的第
期刊
“比较水的多少”是教科版科学教材《水和空气》单元的第四课,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解决比较水的多少这个问题,使学生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认识到液体的多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工具进行比较,但测量结果差异较大,为了方便测量信息的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工具——量筒。纵观教材整节课的活动设计,结构紧密,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经典的科学探究活动。  我第一次上这节课时基本上原样照搬了教材中的设计,结果超时了约8
期刊
情景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教学初始:设置情景,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它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果的
期刊
一、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思想上要重视,不要因为短期内未见成效就放弃努力,持之以恒,定有收获。其次,教师的工作要细致,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启发、引导、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然后,教师评价要及时,哪怕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去感受自己的变化与进步,从而增强信心。教师的良好习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