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言生动活泼,排版新颖别致,插图美观大方,内容充实丰富,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质。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中存在一些质疑,这给教与学造成一定的困惑和误导。笔者现将这些质疑总结出来,并阐述本人的看法或改进意见,仅供参考。
一、图示脱离实际或自相矛盾
1.化学必修1(人教版,2007年3月第3版)第3页彩图右下方,最左边液态物质不宜装在广口瓶内;第102页图3-34“试剂”中左瓶固体颗粒不宜装在细口瓶中;化学必修2第49页图2-18左后边固态物质不宜装在细口瓶里。这些都与药品的通常存放基本原则相违背,应当尽量避免,虽然实际生活生产中没有作过细的区分,但对于教学来说,教材中这种药品存放方法就成了一种误导。
2.化学必修1第9页图1-7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总体积与实验1-4(1)中提供的大约14mL(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与4mL的四氯化碳)明显不符,对比图1-8分液漏斗中液體的体积,误差实在太大。
3.化学必修1第23页彩图右下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确保实验安全和仪器不被损坏,应先在集气瓶内盛少许水或细沙,否则,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掉落瓶底,集气瓶极易爆裂。
4.化学选修4第40页《化学反应原理》,同是水合氢离子,图3-1中氢原子明显比氧原子半径要小,而图3-2中氢原子与氧原子半径大小几乎相同,前后自相矛盾。根据氢氧原子半径大小判断,图3-2中的水合氢离子结构是不合理的。
二、图示不符合实际变化
化学必修1第36页图2-11氯化钠形成示意图中,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为钠离子,原子核大小几乎不发生改变,表示两个实心圈大小没有变,查阅《原子(离子)半径(pm)周期表》知:钠原子半径约为154pm,钠离子半径约为95pm,其半径要减小,最后形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实心圈比原来的小了,这符合变化情况;同样,氯原子变成氯离子,原子核大小几乎不发生改变,表示的两个实心圈大小没有变,氯原子半径约为99pm,氯离子半径约为181pm,其半径要增大,但最后形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实心圈大小前后几乎相同,这不符合化学变化中氯离子半径的实际变化情况。所以建议:将最后代表整个氯离子的实心圈适当增大,至少比原来氯的原子核的实心圈明显要大。
三、化学反应条件错误或遗漏
1.化学必修1第50页《科学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从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反应用于加热的工具是酒精喷灯,图3-8实验装置图中使用的酒精灯火焰也罩有铁丝网,说明该反应的温度是高温。事实上,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温度为650℃~900℃,然而,第51页中化学方程式的条件却是加热符号“△”,建议改成“高温”。
2.化学必修1第92页《科学视野》中火箭使用的燃料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遗漏,建议写上“点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第12页、13页中也出现反应条件遗漏的类似情况。
四、图文交代不清或知识归纳遗漏
1.化学必修1第95页《实践活动》(2)中提到pH计,图4-26中却用的是酸度计。那么,pH计与酸度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参照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47页和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第49页的相应说明,知道酸度计也叫pH计,但仔细比较图片中的两种仪器,发现它们并不相同。必修课本中提到的是“笔式酸度计”,选修课本中提到的是“台式酸度计”,都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值,但精度还是有一定差别,在不同场合可以有不同选择。
2.化学必修1第97页根据图4-27可以清楚地看到:止水夹明显地夹在橡皮管上,烧瓶内又有水进入,而实验4-8操作步骤中却没提到止水夹是否打开,文字交代不清。建议在“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的前(或后)加上“打开止水夹”。细心对照,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教材彩图第2页和第64页图4-2“彩色喷泉”图片中的止水夹位置准确清楚,就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五、化学基本概念表述歧义
化学必修1第30页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若按这个定义理解,SO3属于电解质,因为它既是化合物,它的水溶液又能导电。其实SO3是非电解质,它的水溶液能导电是SO3和水化合生成的H2SO4在水中电离出离子,而不是它自身在水中电离出离子。教材中电解质的定义只强调了实验现象,而忽略了本质,容易产生歧义。如果将电解质的定义改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相对更准确更贴切。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应当特别重视知识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谨性、安全性、可读性、教育性,尽可能做到知识内容、定义表述、图片模型等准确无误,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用、丰富、创新和个性等特色,真正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 罗 艳)
一、图示脱离实际或自相矛盾
1.化学必修1(人教版,2007年3月第3版)第3页彩图右下方,最左边液态物质不宜装在广口瓶内;第102页图3-34“试剂”中左瓶固体颗粒不宜装在细口瓶中;化学必修2第49页图2-18左后边固态物质不宜装在细口瓶里。这些都与药品的通常存放基本原则相违背,应当尽量避免,虽然实际生活生产中没有作过细的区分,但对于教学来说,教材中这种药品存放方法就成了一种误导。
2.化学必修1第9页图1-7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总体积与实验1-4(1)中提供的大约14mL(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与4mL的四氯化碳)明显不符,对比图1-8分液漏斗中液體的体积,误差实在太大。
3.化学必修1第23页彩图右下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要确保实验安全和仪器不被损坏,应先在集气瓶内盛少许水或细沙,否则,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掉落瓶底,集气瓶极易爆裂。
4.化学选修4第40页《化学反应原理》,同是水合氢离子,图3-1中氢原子明显比氧原子半径要小,而图3-2中氢原子与氧原子半径大小几乎相同,前后自相矛盾。根据氢氧原子半径大小判断,图3-2中的水合氢离子结构是不合理的。
二、图示不符合实际变化
化学必修1第36页图2-11氯化钠形成示意图中,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变为钠离子,原子核大小几乎不发生改变,表示两个实心圈大小没有变,查阅《原子(离子)半径(pm)周期表》知:钠原子半径约为154pm,钠离子半径约为95pm,其半径要减小,最后形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实心圈比原来的小了,这符合变化情况;同样,氯原子变成氯离子,原子核大小几乎不发生改变,表示的两个实心圈大小没有变,氯原子半径约为99pm,氯离子半径约为181pm,其半径要增大,但最后形成氯化钠的氯离子实心圈大小前后几乎相同,这不符合化学变化中氯离子半径的实际变化情况。所以建议:将最后代表整个氯离子的实心圈适当增大,至少比原来氯的原子核的实心圈明显要大。
三、化学反应条件错误或遗漏
1.化学必修1第50页《科学探究》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从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反应用于加热的工具是酒精喷灯,图3-8实验装置图中使用的酒精灯火焰也罩有铁丝网,说明该反应的温度是高温。事实上,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温度为650℃~900℃,然而,第51页中化学方程式的条件却是加热符号“△”,建议改成“高温”。
2.化学必修1第92页《科学视野》中火箭使用的燃料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遗漏,建议写上“点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第12页、13页中也出现反应条件遗漏的类似情况。
四、图文交代不清或知识归纳遗漏
1.化学必修1第95页《实践活动》(2)中提到pH计,图4-26中却用的是酸度计。那么,pH计与酸度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参照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47页和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第49页的相应说明,知道酸度计也叫pH计,但仔细比较图片中的两种仪器,发现它们并不相同。必修课本中提到的是“笔式酸度计”,选修课本中提到的是“台式酸度计”,都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值,但精度还是有一定差别,在不同场合可以有不同选择。
2.化学必修1第97页根据图4-27可以清楚地看到:止水夹明显地夹在橡皮管上,烧瓶内又有水进入,而实验4-8操作步骤中却没提到止水夹是否打开,文字交代不清。建议在“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的前(或后)加上“打开止水夹”。细心对照,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教材彩图第2页和第64页图4-2“彩色喷泉”图片中的止水夹位置准确清楚,就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五、化学基本概念表述歧义
化学必修1第30页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若按这个定义理解,SO3属于电解质,因为它既是化合物,它的水溶液又能导电。其实SO3是非电解质,它的水溶液能导电是SO3和水化合生成的H2SO4在水中电离出离子,而不是它自身在水中电离出离子。教材中电解质的定义只强调了实验现象,而忽略了本质,容易产生歧义。如果将电解质的定义改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相对更准确更贴切。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应当特别重视知识的科学性、真实性、严谨性、安全性、可读性、教育性,尽可能做到知识内容、定义表述、图片模型等准确无误,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用、丰富、创新和个性等特色,真正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