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为本”是对教育最终的目的指向的两种不同的认识,中外教育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着重分析“以文化为本”的教育观,通过分析斯普朗格、陈寅恪、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观点,本文认为应当辩证看待“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文化为本 ; 教育目的 ;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以文化为本”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应当指向文化的发展,教育、社会、人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反作用于教育,人的发展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教育对于人的作用近乎思想启蒙作用,在教育的作用下,人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够发展自我,完成自我提升,从而创造新的文化。
  一、西方“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西方,“文化为本”的教育观念是在文化教育学产生的背景下提出的。文化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斯普朗格是其代表人物。
  文化教育学认为,一切文化都必须有价值,“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除了社会意识形态,还包括与文化价值相关的客观事实。社会历史财富的创造是通过文化实现的,文化的价值显现在其所创造的财富中。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观认为,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个人的存在,文化的发展、创新,是通过个体活动实现的,特别是精神、意识层面的创造活动。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活动,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使社会个体的人格精神得到发展,教育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而是有益的文化、优秀文化,是由社会的需要决定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培养个体意识,使其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追求,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创造新的文化,使得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中国近现代“以文化为本”教育理念
  近代以来,明确提出“文化本位论”的是陈寅恪,他认为教育应该围绕文化进行。陈寅恪把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作为教育发展的归宿,认为个人的发展是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
  中国现代教育家在教育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出了文化本位的教育改革,主要代表教育家有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具体体现在乡村教育改革中。梁漱溟把现代中国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归结于文化失调,具体体现在伦理本位与职业分类的社会破坏。中国的文化秩序遭到了破坏,文化问题的解决的关键途径在于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的途径在于乡村教育。解决当时社会的文化失调问题主要依赖教育,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学习现代西方先进文明,以他国之长补自己之短,从而寻求自身文明的进步与创新。
  晏阳初的观点与梁漱溟大同小异,他认为中国的乡村问题,从根本上是因為文化性和国民性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唯一途径是文化建设,即“文艺教育治其愚,生计教育治其穷,公民教育治其私,卫生教育治其弱”。相比社会变革,乡村教育学者更加认同文化改造观,即一个合适的、完备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只能依赖文化。
  三、辩证看待“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论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其要点不外乎人、教育、文化。将文化作为教育的目的,无异于把认识作为实践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化一方面。所以,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片面的,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德海认为:“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把文化传递到人的身上去的手段与工具。”教育是沟通人与文化之间的桥梁,教育通过其特有的功能将文化赋予人,从而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又会促使文化创新。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应当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在教育目的之下的教学活动也应从社会建设的需要出发。人是社会的根本构成,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所创造的。正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发展的生命个体,众多不同的个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正是由于人的需要,文化才得以产生发展。总之,历史发展已经证明,教育应当也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但是,“以文化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存在,其内部必然包含着合理的因素。之所以认为教育以文化为本,是因为人不是单纯的自然生命,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文化对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再从文化自身的角度来看,人是文化存在的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人的存在即是文化的存在。一方面,教育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教育具有交流、传承、创造文化的功能;另一方面,文化也在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涉及教育内容、教育发展水平等方方面面。
  总之,教育、文化、人三者互相联系,教育处在人与文化之间,并且最终指向人。从本质上讲,教育是把文化传递给人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存在既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把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社会个体,文化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德海.论教育的两个“为本”[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作者简介:王丽娟,女,1993年生,山西省朔州人,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7级在校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直至20世纪80年代国学热的兴起,才使广大教育相关人员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国学经典的教学重视度逐渐提高。为此,语文教材中有必要增加国学经典内容。本文在阐述国学经典与文言文的概念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国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中的渗透,其主要目的是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国学经典;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重要技术形式,在各个领域中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随着小学教育进入素质教改阶段,围绕小学生所开展的语文课堂在教学方式上也呈现出全新变化,趋于信息化教学方向发展。区别于传统板书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新时期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语文课堂上,从而构建现代化语文课堂模式,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能写会写之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则成了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中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见,习作评改是小学生习作指导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摘要】“立德树人”给我们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考的新维度,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高中语文材料作文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事件的解读,并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精神,而作为学生,在这样的事件型材料作文中树立“责任意识”是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深刻的前提。  【关键词】责任意识;积极姿态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的艺术瑰宝,是高考试题的必考内容。本文主要分析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诗歌题的命题特点,以此为导向不断反思日常的教学行为,使诗歌教学回归本色。  【关键词】命题突围;考查多维;能力多样;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高考浙江卷的古代诗歌鉴赏题以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两首《北来人》为测试材料。两首五言律诗内涵丰富,考试题型有特色,具张力。与前
【摘要】精细化课堂设计,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善于利用小组活动合作探究、質疑答疑,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有效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文言文教学;课堂实效性;绿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打造高效绿色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从教以来不断探索、追求的方向。研究之初,我就对学生比较排斥的
【摘要】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凸显学生主体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设计前置性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散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举措。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遵循“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进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前置性作业  【中图
【摘要】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遵照“以随文学习为主又各有年级侧重”的编写原则,在写作部分的呈现上较以往有了新的尝试。就写作知识系统的编排而言,单元内写作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呈现符合作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但单元间陈述性知识的呈现序列仍待探讨,对写作策略性知识的关注亦需进一步加强。此外,教材中各年级阶段的写作教学文体选择符合发展心理学规律,即七年级以记叙文为主,八、九年级逐步引入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议论
【摘要】语文老师,应当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己任。为此,我努力探索阅读的方法,并加以总结和概括,最后得出“三抓一揣摩三联系”法。“三抓”,即抓中心句,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一揣摩”,即揣摩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联系”,即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关键词】阅读方法;“三抓一揣摩三联系”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随着教育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诗歌走进了小学语文教材中。但在教学过程中,诗歌却并未得到足够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只是被反复背诵。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的教学原则及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原则;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这种类型的理解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