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设计与使用的策略研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3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实验单能把科学探究学习中有用的、有价值的内容及时记录并保存下来,以备日后整理和归纳。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存在着设计不规范,缺乏指导性,缺少评价等缺点。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老师总结出实验记录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内容要精心设计,语言要精简,以图代文,把分散的记录单转化成科学笔记本,可作为科学能力的评价依据。通过有效使用实验记录单既能增加学习的高效性,又能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设计与使用
  法国《动手做》理念的研究发现记录纸有很强的作用,法国人认为孩子的科学记录是孩子最好的科学书,最真实的科学书。记录有着自身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应该成为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充分发挥好记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科学(3-6)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探究学习为基础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少不了实验记录,它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轨迹,也是学生表达实验探究成果的呈现方式,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科学探究的情况,是小学科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就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浅谈一些做法。
  一、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设计不规范
  有些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实验记录单的设计很少考虑学生怎样去填写,有的过于笼统、简单,让学生无从下笔。一再强调学生自主和主体的科学探究,却填写着一份完全设计不规范的实验记录单。学生对其中的某些栏目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茫然无措的。实验记录单设计不甚合理,使用时存在很多问题。
  如:三年级上册《观察一棵大树》的记录单,就是一张纸,里面什么内容都没有,过于简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接触科学课,根本不知道在里面应该记录什么,缺乏观察方法及使用工具的指导。
  (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缺乏指導性
  我们发现按照个别教材或外出听课时,常会发现有许多小组在科学实验时并没有按实验记录单子上的要求去完成,最后在交流时单子上还只是寥寥数语。记录单上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包括填写的要求、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没有提前做好考虑。
  如: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观察这些花的构造,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1中。
  学生往往看到以上的表格只是简单说出花各部分的颜色、大小、气味等等的不同,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对比出萼片、花瓣、雌蕊、雄蕊在数量上的差异,是否缺少了哪一部分等等。很明显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又如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为了让学生对比观察模拟实验中“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设计实验记录单,见表2。
  这样的实验记录单学生在记录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在里面记录什么。当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后,学生才恍然大悟。可以记录土地的颜色、形状、软硬、干湿等,雨水则可以记录它的颜色、清晰度、是否有沉积物等。但如果仅仅给学生提供这张记录单,学生显然不会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往往就简单地在里面写上“固体”“液体”。
  (三)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难以保存
  在以往或外出听课时,我们会发现实验记录单是一纸了事,完成记录后部分同学会把它夹在书中,时间一长,容易散落在地上。有个别同学是一下课就塞进抽屉里,打开一看,有许多内容还是空白的。甚至有个别同学是扔进垃圾桶里。这种怪现象值得我们科学老师去反思,让学生把这些实验记录单更好地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所用。
  (四)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缺少评价
  有部分科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舍得花时间让每一组学生都出来汇报实验记录,因此缺少了对学生记录的评价,所以导致部分学生课后把记录单不当回事,甚至随意丢弃,更没有在中期(单元小结时)评价,乃至长期(期末复习)有序整理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们会对记录兴趣不浓,主动性会大打折扣。
  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设计与使用的实施策略
  根据我们现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具体问题,我们课题组从优化设计,提高使用的有效性入手,制定了具体策略:
  (一)实验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不同,他们的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也有所不同,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实验记录单内容,应有螺旋式上升的呈现,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观察记录的不同需求。
  中年级学生年龄还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凭一时的兴趣来学习,很不稳定,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例如:笔者执教的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的实验记录单,如表3所示。
  表3中的“研究方法”一栏,笔者先是运用图片的方式,以图代文,具体形象地给学生感性认识到运用什么方法来完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紧接着的“水、空气和其他物体”的研究方法则由小组的同学自己想方法并用简图或文字填写在表格中,看看哪一小组是最棒的。这样的实验记录单能让学生在思维上不断地提升,而且指导性非常强,能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整个实验过程孩子们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记录内容时,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发现规律,获得结论。例如:笔者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实验记录单(一)是研究杠杆尺的不同状态,见表4。
  实验单(二):改变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发现其中的规律,见表5。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历观察、实验,记录等实践活动后,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推理、归纳、分析、判断等能力,最终得到一份有较高思维含量的记录,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和质疑精神。这样的实验记录单是有效的。
  (二)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内容要精心设计
  记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表达探究成果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要花时间对记录内容进行合理筛选,精心设计。例如:我们课题组老师所上的《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在清水中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实验记录表,见表6。
  实验内容是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从记录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求记录几平勺的盐或糖或味精这个数据及与对应的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就可以了。对于学生来说表格框架清晰,内容清楚。看上去这样简简单单的实验记录单,其实内有乾坤。通过这张表格,我们还可以清楚发现学生的实验过程,可以发现各小组最早是放几平勺的量开始,以及明确到放几平勺后沉浮情况有变化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任教老师是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记录表格,更好地发挥记录的有效性。
  (三)使用科学笔记本来保存科学实验记录单
  以往许多科学老师包括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是习惯于把实验记录单设计在一张纸上,一纸了事,但往往不利于保存,容易丢失。我们应采用把每次实验记录单转化成科学笔记本的方法,让每组或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科学笔记本。这样学生就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次研究记录,而且每次的实验记录单上附上双面胶,记录、汇报、评价等工作完毕以后,就把记录单粘贴在科学笔记本上,完成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收藏保存,有效避免遗失。当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遇到了与以前类似的问题或需要以前的证据时,也便于查找,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本子中找到所需资料,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地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地反思。
  (四)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应给予学习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学生记的热情才会大大地提高,同时记录速度较快,更好发挥记录单使用的高效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应将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的记录情况纳入学生的学习评价中,让有效的科学记录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依据。通过对记录单的内容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相互的评价以及师生间的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与帮助。除了课堂上及时评价,我们还会设立单元小结的中期评价,甚至期末总结的长期评价。这样,孩子们都有记录成功的体验,大大增强学生记录的自信心。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我们教师通过听学生实验记录单的汇报,能及时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所做的研究记录,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强化,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达到了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内容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是他们研究的经历,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科学记录也是学生科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证据。因此,我们教师应从实验记录单的优化设计,提高使用的有效性入手,不断探索更有效的科学实验记录单的实施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加以优化,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志毅.小学科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曾宝俊,王明昭.有效学业评价:小学科学练习与测试命题问题诊断与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萨玛·沃泽曼,喬治·伊芙妮.新小学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鲜明的“人文主题”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中得以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素养、创造能力、信心勇气、团结合作等诸方面发展相得益彰,“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为创新小学音乐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课堂  一、“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崭新理念  早在二十年代,我国现代儿童歌舞剧作家黎锦晖先生就创作了十三部儿童歌舞剧。其中《麻雀与小孩》《
【摘 要】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实现自我意识的创作,笔涂鸦的自发能力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无意识的点、线、面组合。在绘画创作中培养儿童的美感,不但能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收获到一张美丽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创造了美、并把美长留在心间,这才是培养儿童绘画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儿童画;审美情趣;创新与联想  一、构图的美感  在绘画过程中,起草稿确定基本的构图是绘画作品创作的第一步,构图
【摘 要】面对丰富多变的课堂,教师应具备“倾听”的素质。即便是学生无心之语,也应有意引导;即便是错误理解,也可以结出好果;让倾听助学生一臂之力;让他们在寻根问源中有收获;在倾听中关注“弱势”,促进教学共同发展。  【关键词】倾听;课堂调控  倾听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品质。可以说,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定具备一颗善于倾听的心灵,而一节高效的课必定是用心倾听的课堂。  一、倾听,“无心”亦应“有意”  在教
摘 要:以“最美人物”为代表的当代道德模范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学习宣传当代道德模范常态化体现了德育生活化理念,契合了终身德育思想,这是解决当前道德领域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设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学习宣传当代道德模范常态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从内化于“心”、外塑于“行”、保障于“制”和传播于“媒”等四个层面的路径加以推进,使榜样效应得以扩散,“最美现象”从“盆景”演化为“风景”,有力推动
【摘 要】新课程改革重视以人为本,重视创造性、开放性、互动性。教师作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我们更应该深入分析自身的发展问题,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其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新一轮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改革所提出的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讨论的要点。本文对教师专业发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及现代西方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为人本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而在转型期的现实中国社会,尤其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某种程度上对人本思想重视不够,由此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以增强。鉴于此,人们需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指导思想进行重新审视,而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人本理念则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以人为本;
【摘 要】巧妙的追问能够使小学数学课堂锦上添花,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小学生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追问;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也是一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摘 要】每个鲜明独特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与之相互适应,相互协调。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适当地运用表扬的方式,关爱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才能促进教学相长,才能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作为班主任,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帮助他们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表扬;以身作则;关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一名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
【摘 要】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需要构建多元的评价目标,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该多样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元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评价的理念”中关
【摘 要】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去帮助他们,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关键词】单亲孩子;班主任;关爱  家庭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环境,正常与完备的家庭是儿童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并不鲜见。一位心理学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