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相等概念推翻百年集论和几百年函数“常识”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lhong197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次函数y(x)=kx(k>1)是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函数,然而集A=B的含义表明世人几百年来一直搞错了此类y的值域——百年病态集论的症结.
  【关键词】中学数学重大错误;推翻百年集论;用而不知的“更无理”数;变数的变域
  “科学”共识:数学尤其是“非常成熟”的初等数学领域绝不可有颠覆性创新.中学几百年函数“常识”:定义域=[0,1]的y=2x的值域=[0,2].推翻此“常识”的“反科学”的神话般发现来自于太浅显的集合起码常识c:所谓集A=B是说A的元x与B的元y可一一对应相等即有xy=x.显然在未证有xy=x之前是不能断定A=B的.
  P各元n=0,1,2保序变为2n组成{0,2,4}各元2n与P各元n不可一一对应相等;各n=0,1,2只可与各2n=n n中的n=0,1,2一一对应相等.同样,如[1]所述各元x≥0均有对应数2x的无穷集A各元x≥0保序变为y=2x组成B各元2x与A各元x也不可一一对应相等:显然A各元x只可与各2x=x x∈B中的x一一对应相等而不可与各(x x)本身一一对应相等;将各(x x)中x都提取出来组成的集就是A,x x变为x 0.0001x≈x,B就≈A——说明A各x变为kx(k>0)组成B,当且仅当k→1时B与A趋于重合相等,这变化趋势说明k=1时才有B与A相等.
  h定理:无穷集A=B的必要条件之一:A各元x到0的距离|x|=|y|(B各元y到0的距离)即y=±x.
  证1:A(或B)各元x(或y)到0的距离是|x|(|y|),显然若A与B是同一集则|x|与|y|必是同一变量.
  证2:A(B)中任两异元x与x Δx之间(y与y Δy之间)的距离是变量|Δx|(|Δy|),显然若A与B是同一集则|Δx|与|Δy|必是同一变量即|Δy|=|Δx|,Δy=±Δx.而变量y=±x时才可有Δy=±△x.证毕.
  L=[0,2]=D∪(1,2]的一部分D=[0,1]各元x保序变为y=2x∈L组成Z~D,没人能证明Z各元2x与L 各元x可一一对应(配对),即如[2]所述没一配对法能使L各元x都可有“配偶”y=2x∈Z(注:Z各元y=2x的对应数x∈L的全体组成的集是DL而非L),从而更没人能证明Z各2x与L 各x可一一对应相等.凡能否定此事实者,作者酬谢万元/每人.注:Z各元2x都有配偶x∈DL后,(1,2]L各元x都不可有配偶∈Z而成“单身”,若y=2x=2∈Z改与单身2∈L配对则y=2 的原配偶y/2=1∈L就成新单身,若y0=2x0∈Z改与单身x=y0=2x0∈L配对(Z中有元y=2x=单身x′∈L)则y0=2x0 的原配偶x0∈L就成新单身……改配对法不能改变L总有单身元的性质.所以常识c表明Z≠L即定义域是D的y=2x的值域Z≠L.L 各元x≥0到0的距离x-0=x≥0与Z各元2x≥0到0的距离2x≥0不是同一关于x的距离函数,据h定理Z≠L.
  自有函数概念几百年来数学一直认定Z=L而将两异集误为同一集——使康脱误以为D~LD.真正建立在此重大错误之上的理论必是错上加错的更重大错误,不及时纠正会使人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以致无力自拔.
  顺便提一下:L内满足y=2x(x=y/2∈D)的元y的全体组成了Z.包含Z的L≠Z说明Z~D与D一样均是L的真子集——表明L内还有无穷多用而不知的不可纳入Z的“更无理”数x无对应数x/2∈D,详论见[4]; 否定无理数使数学自相矛盾,否定“更无理”数使初等数学出现违反常识c的重大自相矛盾.一部数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历史.
  (结束语)育人课本的重大错误能否及时纠正与每一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真正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人必能见前人所不能见.停留在“肉眼”阶段的数学认识就不能消除上述违反常识c的重大自相矛盾.学习前人知识是为了见前人所不能见以创造前所未有的知识(杰出人才的特征),而非为了简单重复前人认识和应付考试.应试教育摧残人的智力与学力使人“真理碰到鼻尖上了还是不能认识真理”.有过人科学洞察力的钱学森与众不同地清醒认为应试教育和有关科研方面的思想路线(例“外国科学家(名人)都未能有此发现,中国人(非名人以及没辉煌学历和文凭的人)就更不能有此发现”)、方针政策上的问题使中国总“冒”不出杰出人才,钱老对此十分焦虑,热切希望能尽早改变此现状.
  【参考文献】
  [1]黄小宁.发现最小正数推翻百年集论消除2500年芝诺悖论——中学重大错误:将无穷多各根本不同的点集误为同一集[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2]黄小宁.再论真正常识否定五千年“常识”:没最大自然数——数学课本极重大根本错误:将两异集误为同一集[J].科技视界,2012(4).
  [3]黄小宁.数学课本一系列重大错误使康脱误入百年歧途——让“深藏”五千年的最大自然数一下子暴露出来[J].科技视界,2013(31).
  [4]黄小宁.著名数学家朱梧槚的发现揭示课本有一系列重大错误——发现最小、大正数推翻百年集论破解2500年芝诺著名世界难题[J].科技视界,2014(10).
其他文献
【摘要】 数学思维是凭借数学语言进行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文在阐述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的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认为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以“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重点”的原则,做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
【摘要】教学“相遇”一课要突出模型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数量关系上搭建相遇问题的模型,同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搭建方程思想,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建模的过程,最终掌握了相遇问题的数学本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典型模型,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有效促进了学生建模思想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相遇问题;方程;模型思想  2013年在“特级教师研修班”的一次磨课活动中,
【摘要】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让学生学会体验、欣赏数学,以及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逐步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一种数学品格,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新视点,本文从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探讨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文化  一、引 言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
【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最好的方式,但现在大多数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而牺牲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得课堂提问基本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总结了当下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并提出了“好问成就好课”的理念.  【关键词】 有效提问;开放性提问;合理评价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考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思维的原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也是锻
【摘要】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整个高中知识体系中也具有一定的地位. 笔者从一道三明市质检题中,总结了几点思考,摸索出高考立体几何命题的几个热门趋势. 此外笔者发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双基”的掌握,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立体几何;创新;双基;知识点的交汇;存在性问题  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几大主干知识之一,是各省高考数学必考的一块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体系中
案例背景  课程改革后,估算受到普遍的重视,加强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估算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困惑,估算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自学校启动校本教研后,对估算教学我展开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我发现实际上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境和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估算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估
【摘要】 精妙的教学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好一节课和学生学好一个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其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广泛使用的信息载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  一、杜绝“模糊
估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一个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 但估算又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让学生在没有生活经验和数感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学习估算有很大难度,因此,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断一 (多媒体显示课本上的图)星期日,王雯杰(本班班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理解的过程,是评价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感知、联想和想象历练自己,久炼成钢. 要炼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  一、启迪:姜文教子阿克苏  今天在手机上看到一则微信:《姜文教子:带着孩子远离京城,去新疆阿克苏》.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儿子在家如龙似虎,出
【摘要】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在小学阶段渗透恒等变换的思想,从而更好地发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  【关键词】计算教学;数感;案例;反思  一、教学设想——教学目标  (一)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速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