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重返巴比伦》是菲茨杰拉德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小说叙述的是男主人公查理重返巴黎,向小姨子玛里恩争取要回女儿的抚养权却最终失败的故事。本文着重分析这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查理这个人物的特点,他和作者菲茨杰拉德在生活经历和个性等方面的相似性,导致他承载了作者本人的迷茫情绪;他经历了酗酒和戒酒的过程,但仍旧对酒有很强的心理依赖;他的过去和现在不断冲突,而他看待过去持有一种自相矛盾的态度;他精神上的自我矛盾和冲突,导致了行为上的前后不一致。总结这一切特点,可以看出,查理虽然一直在努力,却并未完全地走出过去的那个状态,仍旧是只陷入迷途的羔羊。
关键词: 小说《重返巴比伦》 男主人公查理 “迷惘的一代” 无意识
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虽然他最出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但他的短篇小说同样引人注目,它们布局精巧曲折,文字细腻华丽,风格机智诙谐,经常有欧·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结尾,读起来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既有很强的娱乐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性。《重返巴比伦》是其后期创作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作者的一部半自传式作品,体现了作者所惯有的“迷惘的一代”特有的迷惘性,而这一特性也自然地表现在了男主人公查理身上。
一、查理的酗酒、戒酒和对酒的依赖
小说以现在为视角叙述故事,但多处提到了查理曾经放荡的生活,譬如:酗酒。回到巴黎,他“没有因为发现巴黎竟是如此空荡而感到失望;然而,笼罩在里茨酒吧中的寂寥气息,却令他感到惊异、陌生”,因为他从心理上不能接受如此熟悉、昔日熙熙攘攘的地方的巨大变化。酒吧的服务员亚力斯都说:“记得您两三年前可是海量呢!”小姨子玛里恩对他喝酒的警觉也表明他曾经的好酒,查理自己也承认曾经酗酒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查理昔日酗酒的影子在文中随处可见,然而,现在的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他正极力克制着饮酒,并且据他所说,这样的状态已经坚持了超过一年半时间。他在小姨子玛丽恩面前不断地重申自己一直坚持每天只喝一杯酒,并且,正如读者所看到的,他数次拒绝酒吧服务员的劝酒,拒绝和旧日的酒友邓肯与罗兰狂欢,甚至在故事的最后,在自己想要要回女儿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之后,他也没有纵容自己多喝一杯,而是按照对自己的限制要求,坚定地只喝了一杯。
尽管查理一再强调每天只喝一杯酒,并且根据他在文中的表现,他的确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可以相信他对此已经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这每天一杯的饮酒量虽然不多,对于查理而言,却又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既然他每天都必须喝上一杯酒,那么他仍然没能做到完全戒酒。在里茨酒吧,他对服务员亚力斯说:“我可是下定决心要和这该死的酒精奋战到底的。”但仍然经不起亚力斯的劝诱,又点了一杯酒。查理向玛丽恩争取女儿奥诺丽亚的抚养权时说:“这一年多来,我一天从不超过一杯酒,而且我饮酒的时候一直十分谨慎,好让关于酒精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不会壮大。”“这是我为我自己设下的某种限制——将关于酒的欲望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之中。”他还说:“有时候,我会忘记,无法遵守它,但是我尽我所能,努力去达成它。”可见,戒酒工作,查理并未获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继续努力,否则,他可能会再次被酒精俘虏,重蹈覆辙。
在和女儿奥诺丽亚用餐的时候,查理刻意选择了“自己所知的唯一一家不会让他想起那些香槟晚宴,那些午餐时间可以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暮色黄昏的餐厅”,这样的选择,让读者看到了查理的自制,也看到了酒精对他依然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路过曾经消磨过无数时光与金钱的布里克托酒吧,他想:“你真是该破戒喝该死的一杯。”(当天下午他已经喝过一杯了)在和玛丽恩谈判、神经绷紧的时候,他“很想给自己来上一杯酒”;在玛丽恩家几乎已经确定了带走女儿奥诺丽亚的事情,却被旧日酒友邓肯和罗兰的突然来访给打断和搅和的时候,查理感觉情况急转直下,拿起了之前林肯倒给他的酒,又重重地将它放下,此时,他一定非常渴望喝下这杯酒,缓解紧张的情绪,只是碍于当时的情势而没有喝,但之后,他又去里茨酒吧,把这杯酒给补上了。通过这些细节,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酒对于查理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情绪紧张时,他会自然地想到要喝上一杯,这是一种典型的酒精依赖的表现。查理和酒精的角逐虽已持续了一年半,并且正如他自己认为的,由于坚持和努力,他一直处在掌控局面的地位,但是,读者不由得担心,他稍一松懈,可能就会让酒精占了上风,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二、查理的自我矛盾
作者菲茨杰拉德的自我意识具有双重性,可以把完全置身于事内的那种忘我投入和近乎科学精神的冷静观察结合了起来。他笔下的男主人公查理也具有这样的秉性,从前面的查理的第二、三部分的分析就可见一斑。对于荒唐的过去,他既惭愧,又无法将之否定,过去像个幽灵一样缠着现在的他,掠夺着眼前的幸福,他也不知道,过去对现在的侵略、过去和现在的征战何时才能彻底结束;对过去酗酒的悔恨及现在仍然对酒的心理依赖(后者,他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也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所适从。
查理对于钱的看法也自相矛盾。曾经的他因为投资股票市场就可以过上奢华的生活,辞去了工作,过上了一掷千金、享乐至上的生活,对于当时的奢靡,现在的他也觉得荒唐。他称当初“幸运”地投入股票市场为恐怖的“幸运”,说明他意识到是金钱腐蚀了他的心灵、吞没了他的思想,让他放纵和玩乐;他对林肯说:“钱财来得快,去得也快。”他还“想起那些为了请交响乐团演奏一曲而挥洒出去的千元法郎大钞,也想起了那些为了叫一辆出租车而塞给看门人的百元纸币”,“二十九号的雪不是真正的雪。假如你不想要它下雪,只要付一点钱就能办到了”。现在的他回想起从前的挥霍无度、以为金钱能买来一切的狂妄想法,也觉得可笑和可悲。他说:“在经济繁荣之中,我失去了一切我渴求的东西。”当时的他,当时的那个没有理想的有钱人,不过像海明威所嘲讽的那样,是“有钱的穷人”。
与此同时,查理仍然奉行金钱至上的意识。他向林肯夫妇夸耀:“我去年的收入比我过去最有钱的时候还要多。”当玛丽恩说很高兴现在走进商店购物,不会被假设为百万富翁了,查理觉得很糟糕,因为他很怀念过去作为有钱的美国人,在巴黎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一圈魔法的光环”,他仍旧很希望享受金钱带来的优越感;虽然他也希望自己吃过一顿便宜的晚餐,他如今出入的仍是高级餐厅;他把能让女儿奥诺丽亚享受到某些更好的生活条件,作为向玛里恩要回女儿的一个筹码;在玛里恩家感受到家的温暖时,他又可怜“他们被生活与境遇紧紧束缚着”,甚至要帮林肯换份工作,把他“从在银行里一成不变的工作中给解放出来”,他因为自己如今的“收入再一次比他们两人高了一倍多”而再一次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最后在要回女儿抚养权这件事遭到意外的失败时,他决定第二天送给女儿一大堆东西,因为除此之外,他无计可施。查理依然是有意无意地把金钱与成功甚至是幸福感画上了等号。
查理的归来就是为了要回女儿的抚养权,文中多处提到了如今女儿奥诺丽亚对他的重要性,他清醒地意识到,女儿需要他,而他更需要女儿作为心灵的慰藉和情感、责任与理性的回归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有女儿在身边或考虑到女儿的事情时,他的理性总能战胜和控制好自己,让自己在行为上没有什么错失。在和女儿进餐时,遇到了他之前寻找的旧日“好友”邓肯和罗兰时,他客气而冷漠,认为他们是“过去的幽灵”;虽然在帝国剧院和女儿看表演的幕间休息时间再次遇到这两人,并应邀喝了一杯,他的注意力却一直放在女儿身上;在觉得有望要回女儿抚养权的时候,他觉得“世界的大门似乎再次向他开启了”;对于如何地爱女儿、教育女儿,他也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规划;小说最后说:“现在,他心中只有他的孩子;除了这件事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感到美好了。”在他的眼里,女儿就是“光和温暖”,是希望、纯洁和爱的象征,只有女儿可以为内心仍部分处于黑暗深渊的查理指引一个光明的方向。
但是,在啤酒馆门前遇见一名妓女时,尽管查理回避了她勾人的眼神,对其并不嫌恶,却很温柔,“给她买了一些鸡蛋和咖啡”,“掏出了一张二十五法郎的钞票给她”;在餐厅偶遇邓肯和罗兰,他依然觉得罗兰“甜美”,“一如往常,他感受到罗兰德热情和诱人的魅力”;在玛里恩家要回女儿的事情即将获得顺理成章的成功时,邓肯和罗兰的突然来访让一切化为泡影,到最后,查理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是他自己酿成的,是他在故事开头,亲手把玛里恩家的地址写下,让里茨酒吧的服务员转交给邓肯·谢弗的。这些行为和之前分析的他无意间中对酒的渴望,与他所表现出的责任心、谨小慎微和自我克制是自相矛盾的,可查理本人自始至终都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不仅有意识,还有无意识。无意识成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或秘密的想法。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无意识是生物本能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但无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需要——忘记过去的创伤,继续生活下去。
查理让邓肯和罗兰得到玛里恩家的地址,有时希望喝上一杯来放松自己,感觉到罗兰的魅力,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但他在收到罗兰的来信时,回忆道,昨天“罗兰的影像似乎已经变得苍老、模糊了”,这显然不是他当时的感觉,因为这是他理智上的意识。他把自己当年犯的错误归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那一类,也刚好印证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因为他的确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所处的那个社会群体的影响。对于过去对海伦造成的伤害,他也把它掩藏在了无意识之中,这让他不会过分痛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恰恰是他于故事开头的那不经意间的无意识行为暴露了他潜在的弱点,并在现实中给他带来了致命的危机。事实并不像查理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他的过去入侵了现在,让他持续为过去赎罪,而是他现在的自相矛盾的自己,造成了过失和困境。他知道自己曾经迷失自我,却不知道,现在的自己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弱点,仍旧是只迷途的羔羊。
三、结语
《重返巴比伦》的男主人公查理在经历了颓废和重新振作之后,又回到了昔日的巴比伦——巴黎,争取要回女儿的抚养权,也找回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方向。他知道自己很努力,对自己很有信心,以为一切都可以成功,然而,最后,他所看到的是,他过去的堕落不仅毁了那时的生活,而且毁了他当下的幸福。事实是,不是过去,而是由于他自己的劣根性和自己没有意识到、无法控制的行为和意识上的双重性、矛盾性,由于他努力压抑却又不断跳出来的欲望,毁了他的幸福计划。他是只仍处于迷途上的羔羊,自我的救赎,只能依靠他自己,看清自己的弱点,再加以改进,才能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不断前进,否则他的努力和幸福的远景可能会变得像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样,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著.刘烨译.弗洛伊德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罗良功,李汝成.美国文学选读·20世纪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欧容.徘徊在过去与未来间的赎罪者:《重返巴比伦》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2006,(1).
[4][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著.柔之,郑天恩译.重返巴比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5]王宁.论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J].国外文学,1986,(1).
[6]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周佳,周昕.“美国梦破灭后的心灵回归”——《重访巴比伦》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关键词: 小说《重返巴比伦》 男主人公查理 “迷惘的一代” 无意识
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虽然他最出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但他的短篇小说同样引人注目,它们布局精巧曲折,文字细腻华丽,风格机智诙谐,经常有欧·亨利式的出人意料的结尾,读起来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既有很强的娱乐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性。《重返巴比伦》是其后期创作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也是作者的一部半自传式作品,体现了作者所惯有的“迷惘的一代”特有的迷惘性,而这一特性也自然地表现在了男主人公查理身上。
一、查理的酗酒、戒酒和对酒的依赖
小说以现在为视角叙述故事,但多处提到了查理曾经放荡的生活,譬如:酗酒。回到巴黎,他“没有因为发现巴黎竟是如此空荡而感到失望;然而,笼罩在里茨酒吧中的寂寥气息,却令他感到惊异、陌生”,因为他从心理上不能接受如此熟悉、昔日熙熙攘攘的地方的巨大变化。酒吧的服务员亚力斯都说:“记得您两三年前可是海量呢!”小姨子玛里恩对他喝酒的警觉也表明他曾经的好酒,查理自己也承认曾经酗酒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查理昔日酗酒的影子在文中随处可见,然而,现在的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他正极力克制着饮酒,并且据他所说,这样的状态已经坚持了超过一年半时间。他在小姨子玛丽恩面前不断地重申自己一直坚持每天只喝一杯酒,并且,正如读者所看到的,他数次拒绝酒吧服务员的劝酒,拒绝和旧日的酒友邓肯与罗兰狂欢,甚至在故事的最后,在自己想要要回女儿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之后,他也没有纵容自己多喝一杯,而是按照对自己的限制要求,坚定地只喝了一杯。
尽管查理一再强调每天只喝一杯酒,并且根据他在文中的表现,他的确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可以相信他对此已经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这每天一杯的饮酒量虽然不多,对于查理而言,却又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既然他每天都必须喝上一杯酒,那么他仍然没能做到完全戒酒。在里茨酒吧,他对服务员亚力斯说:“我可是下定决心要和这该死的酒精奋战到底的。”但仍然经不起亚力斯的劝诱,又点了一杯酒。查理向玛丽恩争取女儿奥诺丽亚的抚养权时说:“这一年多来,我一天从不超过一杯酒,而且我饮酒的时候一直十分谨慎,好让关于酒精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不会壮大。”“这是我为我自己设下的某种限制——将关于酒的欲望限制在一定的程度之中。”他还说:“有时候,我会忘记,无法遵守它,但是我尽我所能,努力去达成它。”可见,戒酒工作,查理并未获得最终的成功,还需要继续努力,否则,他可能会再次被酒精俘虏,重蹈覆辙。
在和女儿奥诺丽亚用餐的时候,查理刻意选择了“自己所知的唯一一家不会让他想起那些香槟晚宴,那些午餐时间可以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暮色黄昏的餐厅”,这样的选择,让读者看到了查理的自制,也看到了酒精对他依然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路过曾经消磨过无数时光与金钱的布里克托酒吧,他想:“你真是该破戒喝该死的一杯。”(当天下午他已经喝过一杯了)在和玛丽恩谈判、神经绷紧的时候,他“很想给自己来上一杯酒”;在玛丽恩家几乎已经确定了带走女儿奥诺丽亚的事情,却被旧日酒友邓肯和罗兰的突然来访给打断和搅和的时候,查理感觉情况急转直下,拿起了之前林肯倒给他的酒,又重重地将它放下,此时,他一定非常渴望喝下这杯酒,缓解紧张的情绪,只是碍于当时的情势而没有喝,但之后,他又去里茨酒吧,把这杯酒给补上了。通过这些细节,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酒对于查理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情绪紧张时,他会自然地想到要喝上一杯,这是一种典型的酒精依赖的表现。查理和酒精的角逐虽已持续了一年半,并且正如他自己认为的,由于坚持和努力,他一直处在掌控局面的地位,但是,读者不由得担心,他稍一松懈,可能就会让酒精占了上风,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二、查理的自我矛盾
作者菲茨杰拉德的自我意识具有双重性,可以把完全置身于事内的那种忘我投入和近乎科学精神的冷静观察结合了起来。他笔下的男主人公查理也具有这样的秉性,从前面的查理的第二、三部分的分析就可见一斑。对于荒唐的过去,他既惭愧,又无法将之否定,过去像个幽灵一样缠着现在的他,掠夺着眼前的幸福,他也不知道,过去对现在的侵略、过去和现在的征战何时才能彻底结束;对过去酗酒的悔恨及现在仍然对酒的心理依赖(后者,他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也交织在一起,让他无所适从。
查理对于钱的看法也自相矛盾。曾经的他因为投资股票市场就可以过上奢华的生活,辞去了工作,过上了一掷千金、享乐至上的生活,对于当时的奢靡,现在的他也觉得荒唐。他称当初“幸运”地投入股票市场为恐怖的“幸运”,说明他意识到是金钱腐蚀了他的心灵、吞没了他的思想,让他放纵和玩乐;他对林肯说:“钱财来得快,去得也快。”他还“想起那些为了请交响乐团演奏一曲而挥洒出去的千元法郎大钞,也想起了那些为了叫一辆出租车而塞给看门人的百元纸币”,“二十九号的雪不是真正的雪。假如你不想要它下雪,只要付一点钱就能办到了”。现在的他回想起从前的挥霍无度、以为金钱能买来一切的狂妄想法,也觉得可笑和可悲。他说:“在经济繁荣之中,我失去了一切我渴求的东西。”当时的他,当时的那个没有理想的有钱人,不过像海明威所嘲讽的那样,是“有钱的穷人”。
与此同时,查理仍然奉行金钱至上的意识。他向林肯夫妇夸耀:“我去年的收入比我过去最有钱的时候还要多。”当玛丽恩说很高兴现在走进商店购物,不会被假设为百万富翁了,查理觉得很糟糕,因为他很怀念过去作为有钱的美国人,在巴黎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一圈魔法的光环”,他仍旧很希望享受金钱带来的优越感;虽然他也希望自己吃过一顿便宜的晚餐,他如今出入的仍是高级餐厅;他把能让女儿奥诺丽亚享受到某些更好的生活条件,作为向玛里恩要回女儿的一个筹码;在玛里恩家感受到家的温暖时,他又可怜“他们被生活与境遇紧紧束缚着”,甚至要帮林肯换份工作,把他“从在银行里一成不变的工作中给解放出来”,他因为自己如今的“收入再一次比他们两人高了一倍多”而再一次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最后在要回女儿抚养权这件事遭到意外的失败时,他决定第二天送给女儿一大堆东西,因为除此之外,他无计可施。查理依然是有意无意地把金钱与成功甚至是幸福感画上了等号。
查理的归来就是为了要回女儿的抚养权,文中多处提到了如今女儿奥诺丽亚对他的重要性,他清醒地意识到,女儿需要他,而他更需要女儿作为心灵的慰藉和情感、责任与理性的回归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有女儿在身边或考虑到女儿的事情时,他的理性总能战胜和控制好自己,让自己在行为上没有什么错失。在和女儿进餐时,遇到了他之前寻找的旧日“好友”邓肯和罗兰时,他客气而冷漠,认为他们是“过去的幽灵”;虽然在帝国剧院和女儿看表演的幕间休息时间再次遇到这两人,并应邀喝了一杯,他的注意力却一直放在女儿身上;在觉得有望要回女儿抚养权的时候,他觉得“世界的大门似乎再次向他开启了”;对于如何地爱女儿、教育女儿,他也有着很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规划;小说最后说:“现在,他心中只有他的孩子;除了这件事以外,再也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感到美好了。”在他的眼里,女儿就是“光和温暖”,是希望、纯洁和爱的象征,只有女儿可以为内心仍部分处于黑暗深渊的查理指引一个光明的方向。
但是,在啤酒馆门前遇见一名妓女时,尽管查理回避了她勾人的眼神,对其并不嫌恶,却很温柔,“给她买了一些鸡蛋和咖啡”,“掏出了一张二十五法郎的钞票给她”;在餐厅偶遇邓肯和罗兰,他依然觉得罗兰“甜美”,“一如往常,他感受到罗兰德热情和诱人的魅力”;在玛里恩家要回女儿的事情即将获得顺理成章的成功时,邓肯和罗兰的突然来访让一切化为泡影,到最后,查理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是他自己酿成的,是他在故事开头,亲手把玛里恩家的地址写下,让里茨酒吧的服务员转交给邓肯·谢弗的。这些行为和之前分析的他无意间中对酒的渴望,与他所表现出的责任心、谨小慎微和自我克制是自相矛盾的,可查理本人自始至终都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意识不仅有意识,还有无意识。无意识成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或秘密的想法。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无意识是生物本能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但无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需要——忘记过去的创伤,继续生活下去。
查理让邓肯和罗兰得到玛里恩家的地址,有时希望喝上一杯来放松自己,感觉到罗兰的魅力,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但他在收到罗兰的来信时,回忆道,昨天“罗兰的影像似乎已经变得苍老、模糊了”,这显然不是他当时的感觉,因为这是他理智上的意识。他把自己当年犯的错误归因为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那一类,也刚好印证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因为他的确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所处的那个社会群体的影响。对于过去对海伦造成的伤害,他也把它掩藏在了无意识之中,这让他不会过分痛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恰恰是他于故事开头的那不经意间的无意识行为暴露了他潜在的弱点,并在现实中给他带来了致命的危机。事实并不像查理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他的过去入侵了现在,让他持续为过去赎罪,而是他现在的自相矛盾的自己,造成了过失和困境。他知道自己曾经迷失自我,却不知道,现在的自己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的弱点,仍旧是只迷途的羔羊。
三、结语
《重返巴比伦》的男主人公查理在经历了颓废和重新振作之后,又回到了昔日的巴比伦——巴黎,争取要回女儿的抚养权,也找回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方向。他知道自己很努力,对自己很有信心,以为一切都可以成功,然而,最后,他所看到的是,他过去的堕落不仅毁了那时的生活,而且毁了他当下的幸福。事实是,不是过去,而是由于他自己的劣根性和自己没有意识到、无法控制的行为和意识上的双重性、矛盾性,由于他努力压抑却又不断跳出来的欲望,毁了他的幸福计划。他是只仍处于迷途上的羔羊,自我的救赎,只能依靠他自己,看清自己的弱点,再加以改进,才能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并不断前进,否则他的努力和幸福的远景可能会变得像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样,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著.刘烨译.弗洛伊德的智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罗良功,李汝成.美国文学选读·20世纪卷[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欧容.徘徊在过去与未来间的赎罪者:《重返巴比伦》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2006,(1).
[4][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著.柔之,郑天恩译.重返巴比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5]王宁.论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创作[J].国外文学,1986,(1).
[6]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周佳,周昕.“美国梦破灭后的心灵回归”——《重访巴比伦》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