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中学物理教学现状
目前课堂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虽然探究性教学的形式被广泛应用,但小组合作效率低,学生实际教学参与度低,无法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目标.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的学习知识都是老师直接传授的,而不是学生自身对知识感兴趣从而主动获取的;其次是初中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对主动建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让每一位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从而感受知识建构的过程,笔者选择“问题式”教学进行研究.
所谓“问题式”教学就是以物理问题为中心,将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打破现有教材的体系,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组合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学习成果呈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2理论依据
2.1发现式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和已有知识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
2.2建构主义课程观
建构主义课程观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并以此方式拓展学习的时空,增强学习的能力;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以支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成功;并充分利用媒体和文本,以方便各种类型信息的嵌入、引用与更新,从而提供真实世界的学习.
3设计思路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教学方法.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情境的问题之中,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概括起来,“问题式”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状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到实际的问题情境中;二是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主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充分讨论以及与教师积极沟通后,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方式,例如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或者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组织实地参观考查等各种方式获取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三是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将形成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4创新实践——形成“创设问题情境 自主解决问题 展示学习成果”的“问题式”教学模式
以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液体压强》为研究内容,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如何依据学生已有知识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并且研究如何结合课堂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课堂组织形式,借此切实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并反思问题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引导艺术以及如何借用问题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并探索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的一般规律.
4.1创设问题情境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关于液体压强的事例,在调查了解中提出学习与研讨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以将要学习的知识为载体,对新课充满好奇和疑惑,带着调查的信息资料、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有备而来地走进课堂,进入学习.学生可以利用PPT或者小实验展示自己调查的资料.
例如学生演示“用水压点亮LED电筒”实验:使用一只经过处理的LED手电,在电池负极与手电筒筒身之间装一软质弹簧,弹簧只要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LED灯泡就会发光.
现象描述:将手电筒底部朝下放入水中,开始手电筒并不亮,但是当手电筒下降到一定深度时,手电筒变亮.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兴奋的同时又存在很多疑惑.例如,手电被点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刚刚下到水里时没有发光呢?教师八年级下册P65页图9.2-5(图7).该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地磁场的空间分布情况,说明地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方向相反但并不重合.插图包含的信息量大,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上述物理知识,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这里,学生刚学过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根据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箭头的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从磁体北极指向磁体南极.在该图中,大部分磁感线都画上了箭头,惟独画圈的两个地方没画,这不但没有遵守磁感线的表示方法,也不能很好地说明上述物理知识;同一幅图中,没按统一的要求进行描述,让人不解.学生阅图后,会产生磁感线也可以不标箭头的错误想法.教学实践中屡次出现这样的现象.建议给圈内的磁感线标上由地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的箭头.
相对于教材的优点、取得的成绩来说,上述建议无疑是吹毛求疵.但若能把这些细节处理好,不但能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方便,更能体现尊重物理学科知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提出更有深度、广度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研究方向.
4.2解决问题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所形成的各种核心问题,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结合教材,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探究——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深度、方向、重力、质量、受力面积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压强计、两个大烧杯、刻度尺、水、浓食盐水.
要求各学习小组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通过收集的数据能够讨论分析液体压强规律.同伴间根据所获得的知识,交流并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4.3展示学习成果
问题解决后,还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将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以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展现形式多样化.具体展示的方法,要依据小组所选择的自主学习方式来确定.
4.3.1制作小模型
这种成果展示方式适合于以生活访谈为主题的学习小组.例如趵突泉模型、帕斯卡裂桶模型以及茶壶模型.对于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但是原理比较简单的事例,学生可以事先在网上调查资料,在实验室制作模型,通过实验演示,直观的理解事物的形成原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4.3.2创作科技小论文
这种成果展示方式适合以资料查找为主题的学习小组.例如《解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何救援难》、《管涌的形成、危害及抢险方法》以及《潜水艇的发展历史简介》等.对于研究内容难以接触,形成原因复杂的,可以采用学生上网查资料,视频学习了解,形成一定的成果.
4.3.3完成调查报告
这种成果展示方式适合于以综合实践为主题的学习小组.例如《自来水供水原理调查报告》、《污水的统一回收技术难点调查与分析》以及《珠海港深水码头施工难点访谈报告》等.让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的同学依据学习内容,有所侧重的向班级其他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5反思与展望
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也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提问,形成有效的问题链,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另外,“问题式”教学到底适合初中物理的哪些类型的教学内容,是物理教师的研究方向.
目前课堂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虽然探究性教学的形式被广泛应用,但小组合作效率低,学生实际教学参与度低,无法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目标.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的学习知识都是老师直接传授的,而不是学生自身对知识感兴趣从而主动获取的;其次是初中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对主动建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为了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让每一位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从而感受知识建构的过程,笔者选择“问题式”教学进行研究.
所谓“问题式”教学就是以物理问题为中心,将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打破现有教材的体系,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组合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学习成果呈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2理论依据
2.1发现式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和已有知识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
2.2建构主义课程观
建构主义课程观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并以此方式拓展学习的时空,增强学习的能力;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以支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成功;并充分利用媒体和文本,以方便各种类型信息的嵌入、引用与更新,从而提供真实世界的学习.
3设计思路
“问题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式教学方法.它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情境的问题之中,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身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概括起来,“问题式”教学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状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到实际的问题情境中;二是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自主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充分讨论以及与教师积极沟通后,学生自主选择活动方式,例如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或者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组织实地参观考查等各种方式获取知识,促进问题的解决;三是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将形成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4创新实践——形成“创设问题情境 自主解决问题 展示学习成果”的“问题式”教学模式
以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液体压强》为研究内容,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如何依据学生已有知识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问题,并且研究如何结合课堂教学规律,选择恰当的课堂组织形式,借此切实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并反思问题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引导艺术以及如何借用问题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并探索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的一般规律.
4.1创设问题情境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生活中关于液体压强的事例,在调查了解中提出学习与研讨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以将要学习的知识为载体,对新课充满好奇和疑惑,带着调查的信息资料、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有备而来地走进课堂,进入学习.学生可以利用PPT或者小实验展示自己调查的资料.
例如学生演示“用水压点亮LED电筒”实验:使用一只经过处理的LED手电,在电池负极与手电筒筒身之间装一软质弹簧,弹簧只要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LED灯泡就会发光.
现象描述:将手电筒底部朝下放入水中,开始手电筒并不亮,但是当手电筒下降到一定深度时,手电筒变亮.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兴奋的同时又存在很多疑惑.例如,手电被点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刚刚下到水里时没有发光呢?教师八年级下册P65页图9.2-5(图7).该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地磁场的空间分布情况,说明地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方向相反但并不重合.插图包含的信息量大,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上述物理知识,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这里,学生刚学过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根据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箭头的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从磁体北极指向磁体南极.在该图中,大部分磁感线都画上了箭头,惟独画圈的两个地方没画,这不但没有遵守磁感线的表示方法,也不能很好地说明上述物理知识;同一幅图中,没按统一的要求进行描述,让人不解.学生阅图后,会产生磁感线也可以不标箭头的错误想法.教学实践中屡次出现这样的现象.建议给圈内的磁感线标上由地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的箭头.
相对于教材的优点、取得的成绩来说,上述建议无疑是吹毛求疵.但若能把这些细节处理好,不但能给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带来方便,更能体现尊重物理学科知识、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提出更有深度、广度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研究方向.
4.2解决问题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所形成的各种核心问题,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结合教材,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探究——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深度、方向、重力、质量、受力面积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压强计、两个大烧杯、刻度尺、水、浓食盐水.
要求各学习小组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通过收集的数据能够讨论分析液体压强规律.同伴间根据所获得的知识,交流并讨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4.3展示学习成果
问题解决后,还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将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以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展现形式多样化.具体展示的方法,要依据小组所选择的自主学习方式来确定.
4.3.1制作小模型
这种成果展示方式适合于以生活访谈为主题的学习小组.例如趵突泉模型、帕斯卡裂桶模型以及茶壶模型.对于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但是原理比较简单的事例,学生可以事先在网上调查资料,在实验室制作模型,通过实验演示,直观的理解事物的形成原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4.3.2创作科技小论文
这种成果展示方式适合以资料查找为主题的学习小组.例如《解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为何救援难》、《管涌的形成、危害及抢险方法》以及《潜水艇的发展历史简介》等.对于研究内容难以接触,形成原因复杂的,可以采用学生上网查资料,视频学习了解,形成一定的成果.
4.3.3完成调查报告
这种成果展示方式适合于以综合实践为主题的学习小组.例如《自来水供水原理调查报告》、《污水的统一回收技术难点调查与分析》以及《珠海港深水码头施工难点访谈报告》等.让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的同学依据学习内容,有所侧重的向班级其他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5反思与展望
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也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提问,形成有效的问题链,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另外,“问题式”教学到底适合初中物理的哪些类型的教学内容,是物理教师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