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肿瘤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主要细菌药敏。结果:2007年1月-2007年6月,96例下呼吸道感染肿瘤住院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共分离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5株(48.2%),革兰阳性球菌15株(13.2%),真菌33株(28.9%),革兰阴性球菌11株(9.65%)。检出居前四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3%,大肠埃希菌13.2%,卡他布兰汉菌9.65%,铜绿假单胞菌7.02%;18例同时合并2种菌感染,占15.8%;MRSA阳性率为33.3%。结论: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完善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证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感染 肿瘤患者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各种药物、医疗手段和先进诊疗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出现,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医院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2007年1月~2007年6月间96例下呼吸道感染肿瘤住院患者痰标本病原菌特点及药敏结果的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自2007年1月~2007年6月,吉林市肿瘤医院96例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住院肿瘤患者,其中男69例(71.9%),女27例(28.1%),平均年龄58岁。
  研究方法:①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均符合1997年中華医院感染委员会审定的“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1],为排除恶性肿瘤所致发热的干扰,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细菌学培养的阳性结果,依据临床表现、常规检验、细菌学培养、胸部X线片诊断确定肿瘤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②检验方法、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2]。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结 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96份痰标本,共检出病原菌114株,18份痰标本检出2种病原菌,全部是真菌合并细菌感染。11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检出菌总数的48.2%;其次为真菌,占28.9%;革兰阳性(G+)球菌占13.2%,其他检出的病原菌还有产碱杆菌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株、产气肠杆菌1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病原菌构成详见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33.3%。
  


  耐药性分析:本组资料中,革兰阴性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有先锋必/舒巴坦、菌必治、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1.4%、32.6%、34.1%、36.8%、47.5%。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有万古霉素,敏感率达99%,其他依次为阿齐霉素、菌必治、氧氟沙星、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3.6%、29.3%、30.1%、42.9%。卡他布兰汉菌敏感的有先锋必/舒巴坦、菌必治、阿齐霉素。真菌未作药敏实验。
  危险因素分析:96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58岁,其中53例进行化疗治疗,12例应用放疗治疗,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易感人群。
  
  讨 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社区和医院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研究认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内源性的[3]。张氏[4]研究认为,严重的基础疾病、高龄、长时间住院以及抗菌药物、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反复使用,是引起医院内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组资料均为肿瘤患者,年龄偏大,且住院时间较长,经过放化疗治疗,免疫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18例同时存在2种病原菌感染,都是伴随真菌发生。
  从结果分析来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13.2%和7.02%,革兰阴性球菌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增多,占9.65%。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占28.9%。在耐药性方面,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增高趋势,尤其是对头孢类抗生素。革兰阴性杆菌对先锋必/舒巴坦、菌必治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主要有万古霉素。在过去10年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稳定,但万古霉素消耗量却增加了10倍,可见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本次研究发现住院时间长,放、化疗治疗造成免疫力低下是造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强肿瘤患者的护理,并做好环境消毒,力争减少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翁新华,潘孝彰,王岱明,等.现代感染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179-1197.
  2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焕珍.82例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71.
  4 张海平.医院内下呼吸道双重感染64例报告.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152.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41例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12~24小时内,于我院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男35例,女6例,年龄34~80岁(平均58.5岁)。其中前壁心梗24例,下壁心梗16例,侧壁心梗1例,死亡4例,行冠脉搭桥手术1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应用抗凝剂治疗。  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冠心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发病至就诊的时间、发病至PCI开始的时
期刊
摘 要 目的:辛伐他汀对缺血再灌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蛋白的影響。方法: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治疗组(灌服辛伐他汀15mg/kg,每日1次,共7天)及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7天);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分钟后再灌注120分钟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模型;实验结束前取心脏标本,进行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以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中bcl-2、bax蛋白水平。结
期刊
内科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1~72岁,平均37岁;急性起病27例,亚急性起病3例。  神经电生理检查:每位病人均查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根据症状查最重肢体,每例病人查5条神经,均行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共查150条神经,发现141/150(94%)运动传导异常,106/150(70%)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其中70/150(47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将7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相匹配。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心绞痛缓解34例,有效率87.18%;对照组心绞痛缓解25例,有效率71.43%。治疗组患者4周内无1例发生急性心梗,而对照组4周内4例进展为急性心梗,发生率11%,P0.05。治疗组39例患者4周內无1例发生急性
期刊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脑肿瘤 肿瘤转移  颅脑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50%非小细胞肺癌会出现颅脑转移,其中位生存为3~6个月。单纯放疗在延长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率方面作用有限,而全身化疗配合局部放疗治疗肺癌近年来受到重视。我院对肺癌脑转移32例患者进行紫杉醇和顺铂并同步放疗,获得较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1年12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非小细胞肺癌脑
期刊
关键词 消痔灵注射 直肠脱垂  笔者自1989年以来使用北京广安门医院研制的新型硬化剂消痔灵治疗直肠脱垂,通过对22例病人的临床应用,发现该药具有安全无痛,无并发症及后遗症,恢复快,远期疗效巩固的作用特点,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共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在12岁以下18例,12~18岁1例,年龄在18岁以上3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2月;习惯性便秘12例,腹泻7例,久
期刊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2月采用PSE治疗脾功能亢进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2例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42.6±11.6岁。  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再手术的预防措施和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胆道结石再手术的首次手术时的诊断、术式、术后临床表现,造成再手术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胆道结石再手术的原因有就诊晚、手术迟、急诊手术、不正确的手术操作、胆囊管残留过长或过短、不恰当的内外引流、小切口操作困难等。结论:胆道结石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急诊手术,规范手术规程,正确手术操作及术后综合治疗。再手术时注
期刊
免疫性    (1)免疫机制:机体感染衣原体后,体内能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这种免疫力不强,因此易造成持续感染和反复感染。此外,机体也可能出现由Ⅳ型超敏反应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现象,如性病淋巴肉芽肿;再感染沙眼时也易发生Ⅳ型变态反应,而使沙眼病情更加严重。要消除细胞内的衣原体感染不能只靠体液免疫反应,而需要有效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当衣原体入侵机体时,首先受到黏膜屏障机械性的阻挡和黏液内
期刊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系指原发于胃肠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现结合我院1990年~2006年间经病理证实的22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男13例,女9例。年龄6~72岁,平均41.4岁。病变在胃部者15例,十二指肠1例,回肠2例,回盲部3例,降结肠1例。22例均符合Dawsont诊断标准,术后均病理证实。  临床症状:因部位不同而异。胃组15例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