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一项新兴的教育实践和文化传承活动,在国家的倡导下,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进校园获得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开拓了一条新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渠道,并逐渐成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校园;板凳舞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241-01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之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汇集而成,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然而,在我们辽阔的疆土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发挥学校教育的传承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活动,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现今,我国选择以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方式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这种方法更能体现文化传承效果,从学理上来分析是文化变迁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等而引起。当环境发生变化,从文化变迁的原因来看,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进校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化和现代化导致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造成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流失,而我国为了防止民族民间文化的流失,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采取人为主动干预的手段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我国采取强制手段干预文化传承的一项明智之举,通过进校园使一大批民族民间文化获得创新和发展,从而使民族民间文化变得更容易被社会群众接受。从人开始干预文化传承开始,就标志着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开始发生变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直接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化已经发生变迁。民族民间文化在学校里的变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有利于文化传承,是一种有利的文化变迁。
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以板凳舞为例
新世纪的来临,学生的教育向着全面素质教育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舞蹈的重要性,并根据地区和学校的条件在慢慢地给学生提供与改善学习舞蹈的软硬件设施。让学生通过舞蹈这种方式去认识、感受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因为舞蹈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更是一种包含丰富内容的文化体系。所以,舞蹈教育的实施不但让学生了解与学习了舞蹈文化知识,在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上更能起到重要作用。
以我校开展的板凳舞为例。在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往往都是口耳相传的,板凳舞也不例外。板凳舞表演的每个动作,乐器的演奏,道具的制作,都是在传承人的记忆中提取并传承下去。如果我们不能积极主动的去挖掘、去创新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那么很多有着宝贵价值的民族文化将会逐渐的成为史书上的铅字。用文字、图片、影音来记录文化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板凳舞,我校成立了板凳舞队,成员大多来自于3~5年级学生。板凳舞因在本地流传广泛、表演娱乐性大和趣味性强,迅速引起广大学生们的喜爱。我校对其还进行了创新发展,让板凳舞更具有魅力。在保留主要舞蹈动作的基础上,把部分高难度的、复杂的舞蹈动作进行简化,增添下肢摆动动作,减少上肢重复动作,并把吹跳芦笙纳入到苗族板凳舞表演中,自编成一套融合吹跳芦笙的大型苗族板凳舞。苗族板凳舞通过创新发展,舞台效果刺激性强,较之以前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目前已成为学校进校园项目中发展最为成功和最受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苗族板凳舞经过创新发展后,不仅仅对当地学生产生了影响,通过在校园内对学生的传播,学生家长受其影响,也开始渐渐喜爱上苗族板凳舞,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可以说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是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主力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离不开教师,教师要具备一定专业能力。民间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学习艺术的背景知识,还必须要学会如何制作和操作。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外,教师还必须具备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转化能力和课程反思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更好地实施。
在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举办民俗教育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园外的一些专家讲座,促进教师对于民族民间文化更好的了解,加强教师教育观念。第二,积极鼓励教师阅读与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书籍,深入了解本地区的民歌、舞蹈、童谣等,将搜集到的民歌、舞蹈等素材进行整理,以便日后在编排民族舞蹈时作为素材的选取。第三,利用節假日组织教师去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民族舞蹈。
此外,还要注重民族舞蹈教材的开发。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学工作,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全面的民族民间文化教材,只有教材得到保障,才能实现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有序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材是教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理论教育的主要参考资料,有了教材学校才能有计划、有侧重点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郑雪松.回族文狮舞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教育功能探讨[Jl.回族研究,2017.
[2]王宜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与突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问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校园;板凳舞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241-01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之国,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汇集而成,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然而,在我们辽阔的疆土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和记忆。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发挥学校教育的传承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活动,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现今,我国选择以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方式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这种方法更能体现文化传承效果,从学理上来分析是文化变迁的结果。究其原因,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等而引起。当环境发生变化,从文化变迁的原因来看,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之所以进校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化和现代化导致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造成大量的民族民间文化流失,而我国为了防止民族民间文化的流失,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采取人为主动干预的手段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我国采取强制手段干预文化传承的一项明智之举,通过进校园使一大批民族民间文化获得创新和发展,从而使民族民间文化变得更容易被社会群众接受。从人开始干预文化传承开始,就标志着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开始发生变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直接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化已经发生变迁。民族民间文化在学校里的变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有利于文化传承,是一种有利的文化变迁。
二、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以板凳舞为例
新世纪的来临,学生的教育向着全面素质教育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舞蹈的重要性,并根据地区和学校的条件在慢慢地给学生提供与改善学习舞蹈的软硬件设施。让学生通过舞蹈这种方式去认识、感受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因为舞蹈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更是一种包含丰富内容的文化体系。所以,舞蹈教育的实施不但让学生了解与学习了舞蹈文化知识,在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上更能起到重要作用。
以我校开展的板凳舞为例。在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往往都是口耳相传的,板凳舞也不例外。板凳舞表演的每个动作,乐器的演奏,道具的制作,都是在传承人的记忆中提取并传承下去。如果我们不能积极主动的去挖掘、去创新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那么很多有着宝贵价值的民族文化将会逐渐的成为史书上的铅字。用文字、图片、影音来记录文化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板凳舞,我校成立了板凳舞队,成员大多来自于3~5年级学生。板凳舞因在本地流传广泛、表演娱乐性大和趣味性强,迅速引起广大学生们的喜爱。我校对其还进行了创新发展,让板凳舞更具有魅力。在保留主要舞蹈动作的基础上,把部分高难度的、复杂的舞蹈动作进行简化,增添下肢摆动动作,减少上肢重复动作,并把吹跳芦笙纳入到苗族板凳舞表演中,自编成一套融合吹跳芦笙的大型苗族板凳舞。苗族板凳舞通过创新发展,舞台效果刺激性强,较之以前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目前已成为学校进校园项目中发展最为成功和最受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项目。苗族板凳舞经过创新发展后,不仅仅对当地学生产生了影响,通过在校园内对学生的传播,学生家长受其影响,也开始渐渐喜爱上苗族板凳舞,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可以说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是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主力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离不开教师,教师要具备一定专业能力。民间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学习艺术的背景知识,还必须要学会如何制作和操作。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外,教师还必须具备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转化能力和课程反思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更好地实施。
在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举办民俗教育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园外的一些专家讲座,促进教师对于民族民间文化更好的了解,加强教师教育观念。第二,积极鼓励教师阅读与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书籍,深入了解本地区的民歌、舞蹈、童谣等,将搜集到的民歌、舞蹈等素材进行整理,以便日后在编排民族舞蹈时作为素材的选取。第三,利用節假日组织教师去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民族舞蹈。
此外,还要注重民族舞蹈教材的开发。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学工作,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全面的民族民间文化教材,只有教材得到保障,才能实现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有序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材是教师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理论教育的主要参考资料,有了教材学校才能有计划、有侧重点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郑雪松.回族文狮舞蕴含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教育功能探讨[Jl.回族研究,2017.
[2]王宜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与突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罗雄岩.中国民族民问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