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ESP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界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同时也有一些偏见和误解。如果这种偏见和误解不消除,就不可能使我国大学的ESP教学有很好的发展。ESP就其价值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学科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应用价值 大学英语
ESP(专门用途英语)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将英语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课程作为连接教与学的一种中介形式,必须考虑到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考虑到该课程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所具有的功效。ESP就其价值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学科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
一、ESP的社会价值
课程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人才培养得以实现的,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模式又有赖于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课程设置得当与否、课程体系建设合理与否、知识结构优化与否,需要以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体现出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从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即从学习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所必需的条件,重视作为课程接受主体的学习者的需要,关注学习者学习课程之后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EGP(普通英语)课程和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用目的与专门用途目的,但在体现大纲的培养目标和贯彻大纲的教育思想方面是完全一致的。普通英语课程着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能力。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为学生将基础阶段已掌握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在应用提高阶段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技能,从而达到提高相关专业领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将语言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知识面,强化了语言和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平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竞争能力。
学习者的需求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所依赖的基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在应聘中普遍发现用人单位提高了对本科生的录用条件,更多的岗位要求复合型人才。比如,同样是英语专业,那些与其他专业结合更紧密的金融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等就大受欢迎……现在缺的就是复合型人才,“二合一”、“三合一”人才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时至今日,社会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所以,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这一大环境,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们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趋向。
二、ESP的学科价值
目前外语学界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加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意味着当前的外语教学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刘润清(1996)指出,ESP教学是2l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外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有非常具体的表述:“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过去常见的是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的结合。应该看到,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高校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 -- 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育改革意见中的分析论述不仅阐释了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概念的内涵,而且明确了英语专业的教学方向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对此,许多高校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要素和资源,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等,探索着适合本校本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ESP的学科价值更加得以显现。ESP课程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ESP课程中,英语这一载体为学科间的交汇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承载着符合学习者需求的相关专业内容,既与普通英语学习形成对照,又彼此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构成了复合型的课程结构模式。
三、ESP的个体价值
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的重要性,希望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做信息时代的多面手,成为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学校的各门课程中,教育的重心正日益转向学生本人,关注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学习方式和他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与理解。ESP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是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行哪些交际活动,以及这些交际活动需要他们具有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安排中,注重将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的ESP课程优化组合,不仅要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01.
[2]王艳.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J].中国外语,2011.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应用价值 大学英语
ESP(专门用途英语)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将英语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课程作为连接教与学的一种中介形式,必须考虑到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考虑到该课程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所具有的功效。ESP就其价值而言,主要体现在社会、学科和个人发展三个方面。
一、ESP的社会价值
课程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人才培养得以实现的,而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模式又有赖于课程的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知识结构的优化,课程设置得当与否、课程体系建设合理与否、知识结构优化与否,需要以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体现出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从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即从学习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所必需的条件,重视作为课程接受主体的学习者的需要,关注学习者学习课程之后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EGP(普通英语)课程和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用目的与专门用途目的,但在体现大纲的培养目标和贯彻大纲的教育思想方面是完全一致的。普通英语课程着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语言能力。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为学生将基础阶段已掌握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在应用提高阶段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熟悉和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技能,从而达到提高相关专业领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将语言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知识面,强化了语言和相关专业的基本技能,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平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竞争能力。
学习者的需求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所依赖的基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在应聘中普遍发现用人单位提高了对本科生的录用条件,更多的岗位要求复合型人才。比如,同样是英语专业,那些与其他专业结合更紧密的金融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等就大受欢迎……现在缺的就是复合型人才,“二合一”、“三合一”人才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时至今日,社会对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所以,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这一大环境,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们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趋向。
二、ESP的学科价值
目前外语学界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加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意味着当前的外语教学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刘润清(1996)指出,ESP教学是2l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对外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有非常具体的表述:“从根本上来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过去常见的是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的结合。应该看到,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高校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 -- 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复合型的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育改革意见中的分析论述不仅阐释了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概念的内涵,而且明确了英语专业的教学方向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对此,许多高校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要素和资源,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等,探索着适合本校本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ESP的学科价值更加得以显现。ESP课程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各类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不同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ESP课程中,英语这一载体为学科间的交汇融合提供了一个平台,承载着符合学习者需求的相关专业内容,既与普通英语学习形成对照,又彼此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构成了复合型的课程结构模式。
三、ESP的个体价值
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的重要性,希望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的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做信息时代的多面手,成为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学校的各门课程中,教育的重心正日益转向学生本人,关注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学习方式和他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与理解。ESP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是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行哪些交际活动,以及这些交际活动需要他们具有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安排中,注重将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的ESP课程优化组合,不仅要保证课程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同时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误解与偏见:阻碍我国大学ESP教学发展的关键[J].外语教学,2013.01.
[2]王艳.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J].中国外语,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