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医药行业的蛋糕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主要想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会有多大的空间?第二,5-10年之后医药行业大概有多大的规模?第三,如何把医药行业的蛋糕做大?
  首先,按照“十八大”确立的目标,2020年,中国的GDP约为80万亿元。目前,我们与目标还有30万亿元的差距。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来缩小这样的差距,这是一个战略问题。以往,中国曾借助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房地产等来发展经济,但接下来,战略将向着创新转型,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将是下一个重点。国家也在积极努力,国务院最近出台了一个关于拉动消费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关于免费医疗和免费疫苗接种进一步扩大的意见。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生物产业的潜力。我认为,中国是世界上药品医疗消费潜力最大的国家。到2020年,中国醫药产业规模大约在10万亿元,其中药物占4万亿元,医疗占4万亿元,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各占到1万亿元。而且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日渐凸显,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这10万亿元的医疗产业在80万亿元的GDP所占到的比例与美国1990年时相当。
  如何做好这件事?全国有十余个省都建立了千亿元级别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但我看到,这些园区变相圈地的力度远大于做生物医药的力度。未来有多少企业能成功我不得而知,这对于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毫无益处。
  而当下面临的问题主要在四个方面。一,国内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弱。政府内部总结的一句话是“十一五”用了60个亿元——在国外基本上是做一个药物的费用——挥霍了一个民族做药的积极性。重大专项调动了中华民族做药的热情,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真正中国创新的药并不多。二,我们的企业规模比较小。三,医药行业的发展由几个部门同时管理,写好申请书都不知道送给谁,这个状态不利于发展。第四、流通领域很乱。
  我认为,未来中国医药产业将出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国内与国外使用新药的速度也能逐渐同步,标准化、科技化以及竞争的差异化将是国内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因此,创造一个公平的、没有成本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们的政府开着无限责任公司,即使知道调整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办法能够极大促进行业发展,也不愿有所作为的原因是:一旦出事,政府而非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这是不合道理的。
  同时,我们一直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打造千亿元的品牌。现在,国内制药企业已经减少且兼并重组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潮流。而创造国际一流的研发中心也十分重要。中国终于有一个临床实验基地拿到了国外的GCP认证,这个数字对于十三亿人口是远远不够的。
  人才问题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严重制约。我认为,国内的企业应该大胆的把国外退休的研发精英请回来,告诉他你还缺什么人,用他的人脉去给你找,这样慢慢才能好转。
  最后一个问题是审批一定要科学,重构我们的体系,不能有寻租。技术路线上肯定不能只做创新,对中国来说,要创新一批、仿制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最后还必须加上抢救一批,因为降价它死掉了。
其他文献
观察跨国制药企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并购与创新是主要途径,并购确实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被国际上接受的主要方式。但是并购之后又怎么办呢?并购之后还是要继续前进,创新才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永恒的出路。  中国医药产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当中,一些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医药产业在改革开放中期,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第二个是随着我们新医改的实施,政府
期刊
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里面不管是對工业还是商业,都倡导在未来提升产业集中度,这两三年将是行业格局重新构建的关键时期,资源整合将是行业并购重组的重要主题。从三年多的医改实践来看,医疗资源逐步向基层和农村下沉,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企业发展方向将呈现三种模式:一是同业务企业间的并购整合模式,二是跨区域涉立分支机构的模式,三是全产业链的模式。但不管哪一种模式,国家政策的定位明确了县级市场未来将会得到重点发
期刊
就目前来看,药企狂热投资医院的两大动力在于:一是获得医院这个强势终端市场;二是看中医院较好的获利能力。但是,在对投资医院的管理经验以及技巧上,药企并无代势可言。  58号文(《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下发、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措施逐步出台,这些积极的政策信号引得各路资本对医院投资垂涎三尺。表面上看,药企是最具产业链协同优势的投资者,这点很多投资医院的药企自身也表示认同。  然而
期刊
在复杂的中国医药市场中营销怎么进行?  大家都知道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庞大,人群的收入差别悬殊,医保待遇也不相同,而且整个市场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端的医疗技术和机构,但是中国大部分地方还是缺医少药,这两种完全不同需求的医疗市场在中国的占比均非常大。其实,可以把这些复杂性归类。国际上通常把医药市场分为两大类: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在中国也可以这样划分,一些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可视为成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制造席卷全球主流市场,唯独中国医药工业缺席。潜行多年,在2013年第五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国内药企掌门人聚焦制剂国际化,竞相展示进军国际主流市场的策略。然而现实中踏出国门的制剂产品在占全球制剂市场80%的欧美日主流市场折戟沉沙者多,斩获较丰者少。不过,毋庸置疑的是中国药企冲击主流市场的信心日渐增强。  2012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共同发布“中国医
期刊
“Made in China”是改革开放铸造的成绩,众多的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都有上佳表现,唯有药品制剂例外。纵观全球医药市场,2011年的市场规模是9555亿美元,而欧美日占比接近8成。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力市场,我们需要把制剂国际化提到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点。  数据显示,2012年全行业医药商品出口近1500千亿元,在各门类医药产品中药品出口占大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制剂在药品种占的份额仅有15%,
期刊
纵观全球市场,由制药企业发起的并购交易数量日渐攀升,所占比重愈来愈高。但是,通过并购整合真正使企业实现完善现有业务、新领域及新业务拓展的挑战性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  过去10年,麦肯锡对全球企业的大型并购交易进行跟踪分析,从财务表现中发现,一笔大交易2年后实现积极影响的为52%,这一比例在5年之后或许会稍高一些,但依然会有1/3的企业因大型交易而使股东总回报成为负值。调查发现,亚太国家的企业家
期刊
8年间,华源集团、双鹭药业、国药集团先后涉足新乡市中心医院东区医院的投资,前两任投资者皆败走于“难以盈利”,国药一掷千金的底气何在?它能否打破盈利难题?  时隔8年后,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东区医院(以下简称“东区医院”)终于开始破土动工了。  早在2004年,华源集团(以下简称“华源”)与新乡市政府合作组建“华源中原医院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华源中原”)时,华源就承诺投资建立东区医院,直到2007年
期刊
只有全产业链升级,中国制药工业才能得到整体的提升。然而,业界对于供应链的关注远远不够。2013年,《E药经理人》杂志在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奉上一本手册、一次论坛、一腔赤诚,旨在建起一座沟通优秀医药企业与优秀供应商的桥梁。  为什么关注供应链?  最首要的原因是,供应链對制药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去年,“毒胶囊”引发了全民对于药品质量的重视,这一事件提醒企业:对药物本身的质量控制并不足够,胶囊、
期刊
一束追光,全场寂暗。  把青春献给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企业家们轻轻地放下了心头眉尖的思绪,静静站在“《致青春》诗歌朗诵会”的舞台上,吟诵行业发展这些年来的荏苒,纪念一代人奋斗旅程的灿烂。  在今年,这样的宁静时刻显得尤为可贵。大部制改革带来的机会和挑戰、商业贿赂事件带来的不安全感、行业并购整合带来的纠结和犹豫、还有基药增补和各地招标带来的手忙脚乱,行业太需要跳出利益博弈的“迷人眼”,回到“健康所系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