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an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赤壁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被历代文人视为千古绝唱之作,认为它是宋代文赋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人唐庚(与苏轼有生活交集,是小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说:“余作《南征赋》,或者称之,然仅与曹大家辈争衡耳。惟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①可见此文甫就,便名冠天下。
  关于该文的主题思想,我们常见的说法是:文章开篇展现了一幅逍遥游乐图,苏轼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②。这一观点过于标签化,是浅读甚至误读的表现。我们只要探究其中几处引文和典故,便能发现文章的思想比较复杂,有必要深入探讨。
  《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在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的第三年。诗人在贬黜黄州的困顿处境中,写下了震古烁今的“赤壁三篇”,本篇为其一。
  赋中“赤壁”是否为三国古战场,苏轼不以为意。他说:“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③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言,此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见作者不过是借题发挥,以此抒怀而已。
  文章开篇写景,东坡夜游赤壁,怀古的对象自然首选曹孟德和周郎。然而,关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句,课本注解说:“这两句是互文,指吟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窈窕’,《月出》中有‘舒窈纠兮’的句子。‘窈纠’同‘窈窕’。”④这种解释可谓莫名其妙,《月出》的主题是望月怀人,而《前赤壁赋》与此相去甚远。其实,这吟咏的应该是《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诗句,并且下文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与之照应。联系彼时彼地情境,苏轼一开篇描述朗诵的诗句应该是曹操的作品,而不是主题与此不相干的《月出》。至于“歌窈窕之章”,是吟咏美好的篇章之意。用了古诗文中常见的对称手法,与前面一句对称,并无实意。“古人有时采取以虚衬实法,‘歌窈窕之章’即为虚指,无关全文旨意。”⑤
  那么,苏轼引用《短歌行》的目的何在呢?《短歌行》是一曲“求贤歌”。曹操希望有大量贤才为己所用,曾先后三次下达过“求贤令”,分别是建安十五年(210)的《求贤令》、建安十九年(214)的《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建安二十三年(217)的《举贤勿拘品行令》。曹操曾受魏王之爵,加九锡之礼,不是君王却胜似君王。而此时的苏轼凭诗文早已名满天下,后来(1087年)更是成为帝王之师,是典型的贤才,可是被朝廷君王弃用直至贬谪。文中写曹操的求贤若渴,其实是苏轼内心对赵宋君王的不满。这也是儒家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在诗文中不平则鸣的体现。曹操欲求贤而不可得,只能慷慨悲歌;周瑜得孙权知遇而建功立业。苏轼的隐喻之意很明显。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摹拟楚辞体,句中多用“兮”字。宋人谢枋得说:“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非超然之才,绝伦之识,不能为也。”
  那么句中的“美人”指谁呢?《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屈原诗中的“美人”是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我遥望美人啊,天各一方。”苏轼与赵宋君王天各一方,朝野相隔,怀瑾握瑜而见弃,其中愤懑不言自明。只是他表达曲折委婉,有如“肚子里长牙”,看似平和地表达“怨” 和“怒”。曾受苏轼大力推举且一生都对他无比感怀的何去非,其子何薳所著的《春渚纪闻·卷六·东坡事实》中记载:“先生尝谓刘景文与先子曰,‘某(苏轼)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⑥好一个“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所谓“哀而不伤,怨而不诽”的中和精神,所谓温柔敦厚的审美原则,这些美学思想在《前赤壁赋》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句从描摹箫声的艺术效果看,这二句删去无妨。然而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二句用典大有深意,是文中含意最隐晦的句子。“潜蛟”和“嫠妇”都应是苏轼自喻。“潜蛟” 即“潜龙”,《说文解字·虫部》:“蛟,龙之属也。”《周易正义》疏云:“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圣人作法,言于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⑦后人常用“潜龙”喻指贤人隐而失时不遇。文中的“潜蛟”是作者对自己被贬谪后的托物寄意,含蓄表达贤才失时的愤慨。
  “嫠妇”也是用典,《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⑧成语“嫠不恤纬”即出于此,指孤居之妇不忧其纬织得少,而怕亡国之祸延及自身,喻忧国忘家。联系苏轼写作此文前后的时局,可谓内忧外患。“内忧”是当时变法派与保守派长期“斗法”,而变法派内部也倾轧不断,以致朝政混乱;许多投机者打着变法的幌子盘剥百姓,引起民怨。“外患”是神宗元丰四年(1081)八月,宋与西夏爆发灵州战役。据相关史料称“死者六十万人”,或说“灵州战役,宋军先后损失至四十万人”。尽管确切的数字备受史家争议,但边关战事之惨,足以震动朝野,贬居黄州的苏轼不可能置身事外。可见“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二句饱含苏轼怀才见弃的愤慨和对国家内忧外患的担忧。
  苏轼用意如此深微隐曲,他受“乌台诗案”文字狱的迫害,不禁感叹“平生文字为吾累”。作文以“快便”著称的苏轼,用典向来很不讲究,以至留下《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杜撰皋陶执法的故事。但“乌台诗案”后,苏轼的用典态度骤然发生巨大变化。“某(指秦少章,秦少游的弟弟)于钱塘从公学二年,未尝见公特观一书也。然每有赋咏及著撰,所用故实,虽目前烂熟事,必令秦与叔党(苏过)诸人检视而后出。”⑨。他不仅“所用故实”小心谨慎,与人文字往来也变得小心翼翼。朋友傅钦之遣人到黄州索求新稿,苏轼抄录《前赤壁赋》给他时,在文后题跋:“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易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明代书画家文征明见到这幅真迹时也说:“言曹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幸无轻出’,盖有所讳也。”
  然而苏轼终究不是自伤自悼、怵惕终生之人,他的博学,他的儒、道、佛等的思想,使他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文章后部分苏轼借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和物质是运动的观点,对“水”“月”的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议论,得出结论:人生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恒,不必哀叹于蜉蝣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苏轼以深刻的哲思,跳出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将个体生命置于整个宇宙思索,与万物同观,以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感悟到“人生短暂,功业永恒”的人与自然的真谛所在。
  苏轼说“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是经历“乌台诗案”的险恶之后对自己创作历程的集中表达。苏轼的思想并非仅仅是“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我们通过分析看到,苏轼的怨、怒、腹诽、愤慨与担忧,都在文中委婉含蓄但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他可以纵情于江水风月,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随缘自适,但绝不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逍遥游乐图”。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伊人已逝,青山永存。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令人常读常新。穿越时间与空间,我们的内心都为此文深邃的主题思想而激荡不已。
  参考文献
  ①[宋]唐庚 口述,[宋]强幼安 追记,唐子西文录,见《历代诗话》,何文焕 辑,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1981年版第445-446页。
  ②《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版,第185-186页。
  ③[宋]苏轼 著,刘文忠 评注,《东坡志林·赤壁洞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2页。
  ④《语文》必修一,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⑤陈小平:《高中语文语义探究(苏教版)》,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⑥⑨[宋]何薳:《春渚纪闻》,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⑦[魏]王弼 注,[唐]孔颖达 疏,《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⑧[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对独立和彼此分离的局面,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虽然有很大的改观,但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仍然呈现若即若离的关系。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结合正在执教的《外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的特点分析,认为把小说阅读与课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寻找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契合点。  《外国小说欣赏》教材的阅读部分所选小说以短篇为主,适当节选一些长篇中的精彩章节
诗歌是一种特别的文学体裁,高中语文加强诗歌教学正当其时——高中学生正处在谈理想的年龄阶段,而诗歌往往是能够畅述理想的。但现实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作用,诗歌教学往往成为一种解剖式的教学,诗歌所构建出来的整体意向往往被应试这把手术刀解剖得支离破碎,使得诗歌的美感不再,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教学的一种困境。诗是思维的结晶,故常有经由思、抵达诗的说法;诗是可以用来传唱的,故又有了诗歌的说法(当然当下诗歌的含义已
2014年9月中旬,我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接受为期两周的“跟岗研修培训基地指导教师”的培训,尽管课时安排又满又紧,但依然可以让身心放松,接受有内涵有计划的再教育,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每一次讲座给自己的感想。  培训内容深厚有序,从小学到中学,从老师到校长,从课堂教学到学校管理,从深度到广度挖掘教师的价值内涵,从多方面提示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了解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诸多专家的理论和案例等等。
语文教学中要准确到位地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距离,需要找准和抓住最佳切入点,这是被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教学策略。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三基目标的设立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其教学切入点,将教师、学生、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
3月8日上午,受我院邀请,来自省内的十余位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专家、特级教师等齐聚湖北大学文学院,就中学语文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会议由文学院院长刘川鄂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郭康松、《中学语文》杂志主编潘纪平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的史绍典、秦训刚,武汉市教科院朱长华、何永生,江汉大学韦志成、武汉中学萧兴国、华师一附中胡茂良、武昌实验中学董有建、黄石二中费新岸、武汉六中胡明道、水果湖
先来谈谈教学内容。“百度百科”这样解释道:“当下正值新课程改革,基于生成性教学思维理念,人们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内容,系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素材”常作写作术语,用于课堂教学,似乎以“(教学)资源”一词取代为好。“信息”实际上大于并包含“素材”,概念未免太宽泛,那么从学科认知的层面来看,除去“素材”(即资源),课堂上呈现的最吸引
重读《陌上桑》,发现了两种对话:同空间的潜对话、异空间的浅对话。  “对话与潜对话”是法国新小说作家和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在意识流小说理论、心理分析学说和复调小说理论的基础上建构的新小说理论。  “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它既可以是某一个人物想象中可能发生的对话,也可以是某一个人物回忆中已经发生过的对话,还可以是人物之间目前在内心中发生的并未发而为声,也不一定形之于色的
在实验稿基础上修订的语文新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一种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摒弃,伴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不断深入,以问题探究为
时下,文言文教学的“快捷通”令人扼腕。  在最近观摩的一节《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公开课上,我见到了这样的一幕——  教者精心制作了课件,围绕课件展开了课堂教学。一开始呈现了文章写作的背景,然后直接呈现本课要重点把握的文言现象:文言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接着教者引导学生围绕这个“纲”,开展自主学习,寻找文中分别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现这些文言现象。学生自主寻找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级层面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江西高考作文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各个学校也争相行动起来,语文这位曾经退到悬崖边跳舞的主角似乎又回到了舞台中央。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去外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拿着从网上下载来的各类资料,却不知道怎样用在“孤陋寡闻”的农村孩子身上,最后很多人又回到了原点。我大胆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尝试着对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