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制定了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对课程教学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模式以及考试改革等方面的改革思路,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从业能力,以满足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货代; 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便是贸易往来的增加,而贸易实现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国际物流,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物运输已成为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原有课程教学模式,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现以我院高职物流(国际物流)专业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在深入分析国际物流专业国际货运代理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探索《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作为高职院物流管理等专业的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长期以来课程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与企业工作岗位相脱节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具有联系面广、环节多、专业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生工作后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其主要原因一是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过于陈旧或理论性太强,跟实际企业的岗位要求存在差异,容易造成所学知识不实用的问题; 二是货代课程的讲授多以理论为主,技能实践训练少,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没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到岗后不能完全胜任货代岗位工作。
(二)教学方法不适用
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两大方面。一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是以讲授为主, 多媒体课件制作较为单调,不能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课程的学习。二是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货运代理课程实训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软件,即使有实训软件,其内容多是虚拟的货代业务,与实际业务仍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到真正的企业中去顶岗实习,致使所学知识实际操作性不强。
(三)教学考核方式不够创新
学校对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仍然是笔试考试,重视终结的考核结果,不重视过程性考核,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也不重视平时学习,只是在最终考核前临时突击学习,这就导致最终成绩无法显示出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际货代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将工作流程分解为各个项目,使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学会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化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未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有着极大的帮助。如,让学生学会制作海运空运报价表,不仅能让学生熟
练掌握运费知识的计算,也能让他们将航线,港口,运费等相关知识融会成实际业务需要。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高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学生的互动,很难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经验。通过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流程相似的项目,将课堂进行模拟化,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通过让学生在实训中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三、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国际货代课程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是要突显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为促使毕业生能更好的胜任所从事的货代岗位,教学内容必须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一致。因此,课程的设计要以货代企业的岗位为载体,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二是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采用“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實践操作能力。
学校应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首先分析岗位能力,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分析工作过程,并将工作任务细化。然后选取、序化、整合课程内容。最后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根据国际货运代理的职业岗位,开发设计项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或编写项目教材及实训指导书等,最后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等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货代企业的重要岗位主要包括国际货代业务员、国际货代操作员、国际货代单证员。其中,业务员主要负责揽货,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常规销售员的业务能力,还要非常熟悉国际货代行业的市场行情、相关法律法规及船务公司的航线、航期、价格等信息。操作员则需要非常熟悉货代的全部流程及注意事项,是货代企业的核心岗位。单证员主要负责运单、保单以及一整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流转,熟悉各种国际结算方式,能读懂信用证并根据信用证内容制作提单,审核来自客户以及操作部门传送过来的单证。课程围绕着这三类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设计课程,直接针对这三种类型岗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二)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要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相统一,就必须在国际货代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总结
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国际货运市场的基本情况、国际航线、国际货运港口、国际货代的基本规程;二是要学会对国际货代市场、国际货代企业服务产品进行分析,熟悉国际货代企业揽货的常用程序,并学会国际货代的运费计算,制作相应运价表;三是要了解国际货代托运订舱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流程,了解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应单据的基础知识,学会选择相应的船期或空运航班并具备填写订舱单证、提单等货运单证的填制。 四、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教学内容组织
国际货运代理业主要包括: 海运、空运和多式联运,其中海运分为: 散杂货货运和海运集装箱货运。在上述业务种类当中,海运集装箱货运业务量占据的比重最大,结合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内容。把课程分为认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海运操作业务、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操作、国际多式联运货物运输操作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分成若干模块;把每个模块分成若干任务和子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二国际海运操作业务,分成模块一 海运出口货运代理实务,工作任务分别是揽货与接受委托、订舱、货物装箱与装船、海运运费的计算、出口检验检疫关、出口报关关和提单的缮制与签发。模块二 海运进口货运代理实务,工作任务分别是集装箱进口货运代理实务、国际海运进口货运代理单证和进口保险索赔等。根据上述改革思路,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 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对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进出口流程,按照项目,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根据该门课的若干个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这些“任务”来学习,用“任务”驱动来进行项目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调和组织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等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选择一些企业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和讨论,在案例学习,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到提示、启发引导的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讨论,感受真实的工作情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加强课程实训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实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训项目的设置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货代职业能力为依据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有实训软件更好了,如果没有,而且安排学生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实训的机会也不多,那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和课堂,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技能操作,比如单证操作岗位,让学生填写一些与国际货运代理流程紧密联系的一些重要单证,如提单、场站收据、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等。 国际货代操作员,在完成一个任务租船订单的学习后可以安排租船订单的实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来完成具体的任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考核评价
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特别要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考核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运用,每个任务都要根据任务评估这个环节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操作过程评价打分,包括学生的岗位履行、工作内容、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终结性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将教、学、做与考核四方面融为一体进行考核评价。
总之,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案,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立娟. 梅媛.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福建茶景,2019(12)
[2]丁琳. 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2)
[3]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 教育与职业,2017( 13)
[4]伊馨.《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基于职业能力岗位需求[J]. 环渤海經济瞭望,2017( 11)
基金项目: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研究”(课题编号:QGHZW2019068)
作者简介:李海绯(1992-10-27) 女,河北,文学士,助理经济师,国电投(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于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研究。
袁晖(1964-3-16), 女,河北,教授,硕士,从事商务英语及国际贸易的研究,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 国际货代; 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便是贸易往来的增加,而贸易实现的最基本手段就是国际物流,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物运输已成为影响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原有课程教学模式,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现以我院高职物流(国际物流)专业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在深入分析国际物流专业国际货运代理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探索《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作为高职院物流管理等专业的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包含内容非常广泛、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长期以来课程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与企业工作岗位相脱节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具有联系面广、环节多、专业性强的特点,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生工作后所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其主要原因一是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过于陈旧或理论性太强,跟实际企业的岗位要求存在差异,容易造成所学知识不实用的问题; 二是货代课程的讲授多以理论为主,技能实践训练少,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没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识,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到岗后不能完全胜任货代岗位工作。
(二)教学方法不适用
主要表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两大方面。一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是以讲授为主, 多媒体课件制作较为单调,不能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课程的学习。二是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货运代理课程实训条件有限,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软件,即使有实训软件,其内容多是虚拟的货代业务,与实际业务仍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到真正的企业中去顶岗实习,致使所学知识实际操作性不强。
(三)教学考核方式不够创新
学校对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仍然是笔试考试,重视终结的考核结果,不重视过程性考核,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也不重视平时学习,只是在最终考核前临时突击学习,这就导致最终成绩无法显示出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际货代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将工作流程分解为各个项目,使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学会
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化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未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有着极大的帮助。如,让学生学会制作海运空运报价表,不仅能让学生熟
练掌握运费知识的计算,也能让他们将航线,港口,运费等相关知识融会成实际业务需要。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高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主。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学生的互动,很难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经验。通过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流程相似的项目,将课堂进行模拟化,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通过让学生在实训中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三、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国际货代课程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是要突显课程设计的职业性。为促使毕业生能更好的胜任所从事的货代岗位,教学内容必须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一致。因此,课程的设计要以货代企业的岗位为载体,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二是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采用“工作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實践操作能力。
学校应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首先分析岗位能力,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分析工作过程,并将工作任务细化。然后选取、序化、整合课程内容。最后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根据国际货运代理的职业岗位,开发设计项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或编写项目教材及实训指导书等,最后实施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等的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重点评价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货代企业的重要岗位主要包括国际货代业务员、国际货代操作员、国际货代单证员。其中,业务员主要负责揽货,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常规销售员的业务能力,还要非常熟悉国际货代行业的市场行情、相关法律法规及船务公司的航线、航期、价格等信息。操作员则需要非常熟悉货代的全部流程及注意事项,是货代企业的核心岗位。单证员主要负责运单、保单以及一整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流转,熟悉各种国际结算方式,能读懂信用证并根据信用证内容制作提单,审核来自客户以及操作部门传送过来的单证。课程围绕着这三类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设计课程,直接针对这三种类型岗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二)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要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相统一,就必须在国际货代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总结
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要了解国际货运市场的基本情况、国际航线、国际货运港口、国际货代的基本规程;二是要学会对国际货代市场、国际货代企业服务产品进行分析,熟悉国际货代企业揽货的常用程序,并学会国际货代的运费计算,制作相应运价表;三是要了解国际货代托运订舱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流程,了解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应单据的基础知识,学会选择相应的船期或空运航班并具备填写订舱单证、提单等货运单证的填制。 四、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教学内容组织
国际货运代理业主要包括: 海运、空运和多式联运,其中海运分为: 散杂货货运和海运集装箱货运。在上述业务种类当中,海运集装箱货运业务量占据的比重最大,结合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内容。把课程分为认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海运操作业务、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操作、国际多式联运货物运输操作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分成若干模块;把每个模块分成若干任务和子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二国际海运操作业务,分成模块一 海运出口货运代理实务,工作任务分别是揽货与接受委托、订舱、货物装箱与装船、海运运费的计算、出口检验检疫关、出口报关关和提单的缮制与签发。模块二 海运进口货运代理实务,工作任务分别是集装箱进口货运代理实务、国际海运进口货运代理单证和进口保险索赔等。根据上述改革思路,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 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对于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进出口流程,按照项目,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根据该门课的若干个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这些“任务”来学习,用“任务”驱动来进行项目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调和组织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等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选择一些企业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和讨论,在案例学习,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到提示、启发引导的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讨论,感受真实的工作情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加强课程实训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实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训项目的设置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货代职业能力为依据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有实训软件更好了,如果没有,而且安排学生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实训的机会也不多,那么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和课堂,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技能操作,比如单证操作岗位,让学生填写一些与国际货运代理流程紧密联系的一些重要单证,如提单、场站收据、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等。 国际货代操作员,在完成一个任务租船订单的学习后可以安排租船订单的实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来完成具体的任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考核评价
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特别要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考核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运用,每个任务都要根据任务评估这个环节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操作过程评价打分,包括学生的岗位履行、工作内容、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终结性考核注重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将教、学、做与考核四方面融为一体进行考核评价。
总之,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案,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立娟. 梅媛.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福建茶景,2019(12)
[2]丁琳. 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2)
[3]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 教育与职业,2017( 13)
[4]伊馨.《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基于职业能力岗位需求[J]. 环渤海經济瞭望,2017( 11)
基金项目: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研究”(课题编号:QGHZW2019068)
作者简介:李海绯(1992-10-27) 女,河北,文学士,助理经济师,国电投(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事于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研究。
袁晖(1964-3-16), 女,河北,教授,硕士,从事商务英语及国际贸易的研究,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