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指生态环境绿化,还指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和谐、人文、民主的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人才。为此,学校扎扎实实推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竭力让学校处处呈现着“绿色”,让“绿色”充盈师生的心灵,让师生逐步形成回归自然、文明和谐、开放包容的人格品质,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的质量。
建设绿色校园,以优美的环境熏染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绿化、美化、教育化的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声课堂,对师生思想的启迪、个性的陶冶、情感的升华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此,学校在移校搬迁的过程中始终将校园的绿化、美化、教育化作为建设理念和目标;坚持自然,营造和谐,在自然中展现独特,在和谐中体现包容成了南小人的不懈追求。
1.坚持自然,在自然中展现独特
我校地势坡度大,建校后校园北边剩下一块10000余平方米的不能建房的坡地。为了不让它闲置,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给他冠名为“植物园”,对里面原生植物加以保护,实施“原生态”开发,如:植物园内原有的鸡窝楠、狗尾草等杂草在绿化的过程中一律保持原样,植物园内的树木也保持它个性的长相。并筹资增种植物,修建健身路、葡萄架、亭子、林间小路等。在每年的“植树节”中,由少队部发出倡议“节约一天零花钱”为学校添新绿,几年来,学校多渠道筹资20多万元种植培育了100余种植物。
在绿化中,我们注重了“三绿”建设,即:平面、斜面、立面绿化。平面绿化,在校园内除运动场以外的平地上,合理布局,见缝插绿;斜面绿化,保持“植物园”原有的坡度不变,在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将植物园自然坡度的劣势转化为构建斜面绿化的优势;立面绿化,从几何角度讲,他是一种垂直面的绿化,从空间角度讲,他也是一种空中绿化。我校因地势的原因,校园中挡土墙多,而且高,它灰黑的颜色与校园的建设格格不入,通过研究,我们购买了几种适合攀爬的绿色植物,并在挡土墙上悬挂铁丝网帮助攀爬,现在我们的立面绿化从挡土墙已延伸到了教学楼墙面。
整个校园绿化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是校园建筑面积的2倍,生均达5平方米。现在校园四季有花开,天天闻花香,园内时时都能见到各种昆虫和小鸟的身影。走进校园让人感到犹如置身绿色的“深海”,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绿色”沁染。真正实现校园与大自然的融合,让师生走进校园犹如回归自然。同时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研究的好场所。
2.营造和谐,在和谐中体现包容
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为了克服“年年植树不见树,山绿水绿校难绿”的怪现象,学校将绿化区分划给各班管理,组织各个班级积极创建班级“绿化园”。同时倡导各班在自己的“绿化园”开展“认养树木、花卉,捐资种植纪念树”等活动,学校出资为师生悬挂“功德牌”。几年来“某某班管理区”“父子树”“母子树”“生日树”“爱校树…毕业树”“友谊树”等功德牌挂满所有绿地,每个同学都以自己管好了一片绿、一棵树而感到自豪。因为“功德牌”与老师、学生、学校建立一种情感的纽带,进而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爱校园、爱家园,爱身边一切可爱之人和事,对整个世界充满“包容”。
构建绿色课程,以人文的环境造就人
“人文”就是与人相关的文化现象,一所学校人文环境的内核是校园的精神文化,缺乏了这种精神文化,那么校园文化仅仅是形式上的价值。我校在构建绿色课程中始终坚持将校园绿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结合、与社区家庭结合,全方位建设人文绿色课程体系,逐步构建学校绿色文化。
1.“绿色课程”在教学中流淌
教师是“绿色德育”的辅导员、“绿色种子”的传播者、“绿色校园”的耕耘者。我校将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绿色教育的中心环节,在各学科教学中把教材中有关的绿色教育知识点作为渗透的切入点,融绿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的同时,依托学校“植物园”把教育向课外延伸,做到“渗于课内,寓于课外”,使传统学科教学泛出点点“绿意”。
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绿色教育贯穿于欣赏教学、绘画教学、创作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走进植物园,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环境的美。科学课是同学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机会。学科教师带着低年级学生深入学校“植物园”,认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了解身边的绿色;领着中年级学生观察动物标本,探究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和动物密不可分,如蜻蜓——直升机、蝙蝠——雷达、鱼漂——潜水艇……
2.“绿色课程”在教育中渗透
绿色行为的养成。创建绿色校园环境难,如何维护优美的校园环境,张扬绿色文化更是一门学问,也是学校绿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学校重点从两方面强化学生绿色行为的教育。一是在维护“绿色”中倡导节能意识,如:学生引用山泉水浇灌花木和冲洗厕所、利用下雨天清扫塑胶球场,此举直接为学校每年节约5万余元资金。二是在爱护“绿色”中培养文明习惯,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学生中征集“绿色”警示语,如:“你丢的是垃圾,我捡的是品质”“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它”“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美丽校园人人爱,依依小草您别踩”等温馨提示。
同时,在培养学生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我们非常注重,营造学校、家庭、社区整体育人氛围。如:在落实健康重庆、健康巫山的建设中,向社区开放塑胶球场,方便市民锻炼身体。为了让锻炼者养成主动爱护球场,保持清洁的习惯,学校在球场傍边设立“文明人垃圾入箱中,粗俗人垃圾随地扔”等提示语,开放期间还在广播中滚动播放“劝导词”,提醒锻炼者爱护环境。现在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锻炼身体的市民都能主动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此举真正实现爱护环境“小手大手相互牵”的氛围;真正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绿色语言的养成。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文明语言大家讲”“你最喜欢(讨厌)听别人说什么话”“校园文明语言大征集”等活动,推动学校师生文明语言的养成与规范。现在,师生关系越来越宽松、和谐了,一些同学表示,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爱护自己,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也特别放松,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更加足了。“绿色”“无公害”的语言已成为“绿色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绿色课程”在活动中彰显
“绿色课程”与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我校“绿色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为了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学校大队部根据国际或国内规定的一些环境保护方面 的纪念性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禁烟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学校还将定期开展“以我举手之劳,争我美丽家园”绿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走进社区,亲近生活”的过程中用保护环境的知识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如:2003年我校曾配合县里创建文明、卫生、环保城市的工作,特意策划了全体师生和家长近万人参加的“小手拉大手、共创新家园”文明承诺暨文艺演出活动。活动场面恢弘,震撼人心:万人“六不”承诺宣誓(不乱扔乱倒、不乱涂乱贴、不乱停乱放、不赌博迷信、不损坏花木、不违纪违法);万人合唱《巫山是我家》;万人齐呼“告别不良习惯,争做文明市民”等口号。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感染、教育、辐射作用,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促进一个社会,使绿色环保意识扎根在人们心中。
实施绿色管理,以愉悦的环境发展人
绿色管理就是能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是和谐的管理。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让师生身心愉快地步入课堂,体验教学的成功与快乐,享受教育的愉悦幸福,是我们绿色管理的着力点。
1.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成立“南园服务公司”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南园服务公司”,这是引入企业管理的做法。“公司”广设岗位,广招“贤才”,引领学生通过自荐或竞争上岗。“公司”面向全体学生公开招聘总经理、手拉手工作部部长、小主人加油站站长、播音员、小记者、知心姐姐等。“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和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如每年体育节期间,学生宣传队员们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有的拿着照相机抢拍同学们参赛的镜头,有的带着小笔记本四处奔走采访,有的认真观看每场比赛写现场报道,有的伏在主席台写完后马上到宣传报道组审稿、播报……
设立系列展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乐学。将学校运动场、红领巾广播站、教室走廊辟为学生演讲、唱歌、跳舞、演奏、表演、绘画等才艺展示的阵地。如:每周三中午分大队轮流开展“比酷”杯演讲赛;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每天一歌”栏目,每天都有一名小歌手一展歌喉;每两周分年级开展“比酷杯”才艺展示,学生轮流在学校才艺展示台上展示舞蹈、相声、小品、器乐等;走廊文化大多数班级每周一换,展示学生的手抄报、作业、作文、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特色作业等成果。展示活动都是由总队、大队、中队辅导员带领总队、大队、中队干部组织,这些展示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更加乐学。
2.创优争先,引导教师奋发向上
奋发向上、争取成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追求。我校教师总体素质较高,能取得突出成绩的人相对较多,但评校级以上先进总是有名额限制,因而使不少优秀教师享受不到获得先进的成功喜悦,为此,我校自1991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其特色是评校级先进不限名额,只讲条件,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人“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激励人人创优争先。如:在教师中开展人人争当“校五好教师”“校名教师”活动。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定了“校五好教师”“校名教师”评定办法。“校五好教师”每期评定一次,“校名教师”每学年评定一次。在年级(教研)组中开展组组争当校级先进年级(教研)组活动。学校每期评定一次校级先进年级(教研)组,先进年级(教研)组的组长同时被评定为先进年级(教研)组长。
3.和谐团队,激励师生团结奋进
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法”主张建立学生集体,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应当有一致的方向。因此,他把为了影响个别学生而影响集体的方法称为“平行影响教育法”。“平行影响教育法”不仅适用于学生教育,也适用于教师教育。
基于学生,我们在班级中提出“我是集体的一分子,班优我荣,班劣我耻”的口号。为了强化学生团结奋进的意识,我们在各班教室外面墙壁上设立“全家福”照片,并在照片上附“教师寄语”“学生寄语”,激励学生“集体因我而精彩”,如,教师寄语:“学习是泉水,欢笑是音符,只有快乐的学习才会有泉水丁冬的美丽。”“把真爱和智慧献给孩子是我最大的幸福。”“责任告诉我们——我很重要。”“荣誉告诉我们——我很能干,为了明天的梦想,加油。”学生寄语:“我们在快乐的日子里收获,在灿烂的笑容中成长。”“我的精彩我做主。”“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等等。现在调皮的学生少了,主动为班级争光的学生多了,相互帮助的同学也多了。
基于教师,近年来,为进一步打造“教师人际文化”,我校提出加强“和谐团队”建设。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以师生的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情况进行年级组的“和谐团队”达标评比,没有达到标准的年级组,全组教师都没有团队奖励。我们将全校教工分成7个团队(一至六年级组和学幼后勤组,教师任教哪个年级就归属哪个团队),设立7个团长(年级组长兼任)。提出了创建口号:团长——人人争当和谐团队的优秀团长,组员——人人争当和谐团队的优秀组员!通过“和谐团队”达标评比,促使教师间做到开放和沟通,包容和欣赏,豁达和乐观,诚信和多赢,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众志成城的合作局面,促使“融合共生”的团队形成。
我们一直在探寻美妙的绿色风景,这是一种绿意盎然的生命美景:这里有阳光,那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里有清泉,那是孩子们的明眸;这里有溪流,那是师生不断创新的思潮;这里有鸟鸣,那是孩子们的欢声和笑语。
建设绿色校园,以优美的环境熏染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绿化、美化、教育化的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声课堂,对师生思想的启迪、个性的陶冶、情感的升华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此,学校在移校搬迁的过程中始终将校园的绿化、美化、教育化作为建设理念和目标;坚持自然,营造和谐,在自然中展现独特,在和谐中体现包容成了南小人的不懈追求。
1.坚持自然,在自然中展现独特
我校地势坡度大,建校后校园北边剩下一块10000余平方米的不能建房的坡地。为了不让它闲置,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给他冠名为“植物园”,对里面原生植物加以保护,实施“原生态”开发,如:植物园内原有的鸡窝楠、狗尾草等杂草在绿化的过程中一律保持原样,植物园内的树木也保持它个性的长相。并筹资增种植物,修建健身路、葡萄架、亭子、林间小路等。在每年的“植树节”中,由少队部发出倡议“节约一天零花钱”为学校添新绿,几年来,学校多渠道筹资20多万元种植培育了100余种植物。
在绿化中,我们注重了“三绿”建设,即:平面、斜面、立面绿化。平面绿化,在校园内除运动场以外的平地上,合理布局,见缝插绿;斜面绿化,保持“植物园”原有的坡度不变,在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将植物园自然坡度的劣势转化为构建斜面绿化的优势;立面绿化,从几何角度讲,他是一种垂直面的绿化,从空间角度讲,他也是一种空中绿化。我校因地势的原因,校园中挡土墙多,而且高,它灰黑的颜色与校园的建设格格不入,通过研究,我们购买了几种适合攀爬的绿色植物,并在挡土墙上悬挂铁丝网帮助攀爬,现在我们的立面绿化从挡土墙已延伸到了教学楼墙面。
整个校园绿化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是校园建筑面积的2倍,生均达5平方米。现在校园四季有花开,天天闻花香,园内时时都能见到各种昆虫和小鸟的身影。走进校园让人感到犹如置身绿色的“深海”,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绿色”沁染。真正实现校园与大自然的融合,让师生走进校园犹如回归自然。同时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研究的好场所。
2.营造和谐,在和谐中体现包容
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为了克服“年年植树不见树,山绿水绿校难绿”的怪现象,学校将绿化区分划给各班管理,组织各个班级积极创建班级“绿化园”。同时倡导各班在自己的“绿化园”开展“认养树木、花卉,捐资种植纪念树”等活动,学校出资为师生悬挂“功德牌”。几年来“某某班管理区”“父子树”“母子树”“生日树”“爱校树…毕业树”“友谊树”等功德牌挂满所有绿地,每个同学都以自己管好了一片绿、一棵树而感到自豪。因为“功德牌”与老师、学生、学校建立一种情感的纽带,进而培养了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他人、爱校园、爱家园,爱身边一切可爱之人和事,对整个世界充满“包容”。
构建绿色课程,以人文的环境造就人
“人文”就是与人相关的文化现象,一所学校人文环境的内核是校园的精神文化,缺乏了这种精神文化,那么校园文化仅仅是形式上的价值。我校在构建绿色课程中始终坚持将校园绿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与少先队活动结合、与社区家庭结合,全方位建设人文绿色课程体系,逐步构建学校绿色文化。
1.“绿色课程”在教学中流淌
教师是“绿色德育”的辅导员、“绿色种子”的传播者、“绿色校园”的耕耘者。我校将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绿色教育的中心环节,在各学科教学中把教材中有关的绿色教育知识点作为渗透的切入点,融绿色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的同时,依托学校“植物园”把教育向课外延伸,做到“渗于课内,寓于课外”,使传统学科教学泛出点点“绿意”。
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把绿色教育贯穿于欣赏教学、绘画教学、创作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走进植物园,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环境的美。科学课是同学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机会。学科教师带着低年级学生深入学校“植物园”,认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了解身边的绿色;领着中年级学生观察动物标本,探究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和动物密不可分,如蜻蜓——直升机、蝙蝠——雷达、鱼漂——潜水艇……
2.“绿色课程”在教育中渗透
绿色行为的养成。创建绿色校园环境难,如何维护优美的校园环境,张扬绿色文化更是一门学问,也是学校绿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此,学校重点从两方面强化学生绿色行为的教育。一是在维护“绿色”中倡导节能意识,如:学生引用山泉水浇灌花木和冲洗厕所、利用下雨天清扫塑胶球场,此举直接为学校每年节约5万余元资金。二是在爱护“绿色”中培养文明习惯,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学生中征集“绿色”警示语,如:“你丢的是垃圾,我捡的是品质”“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它”“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美丽校园人人爱,依依小草您别踩”等温馨提示。
同时,在培养学生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我们非常注重,营造学校、家庭、社区整体育人氛围。如:在落实健康重庆、健康巫山的建设中,向社区开放塑胶球场,方便市民锻炼身体。为了让锻炼者养成主动爱护球场,保持清洁的习惯,学校在球场傍边设立“文明人垃圾入箱中,粗俗人垃圾随地扔”等提示语,开放期间还在广播中滚动播放“劝导词”,提醒锻炼者爱护环境。现在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锻炼身体的市民都能主动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此举真正实现爱护环境“小手大手相互牵”的氛围;真正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绿色语言的养成。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文明语言大家讲”“你最喜欢(讨厌)听别人说什么话”“校园文明语言大征集”等活动,推动学校师生文明语言的养成与规范。现在,师生关系越来越宽松、和谐了,一些同学表示,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爱护自己,同学们的学习情绪也特别放松,学习兴趣和动力也更加足了。“绿色”“无公害”的语言已成为“绿色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绿色课程”在活动中彰显
“绿色课程”与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我校“绿色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为了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学校大队部根据国际或国内规定的一些环境保护方面 的纪念性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禁烟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学校还将定期开展“以我举手之劳,争我美丽家园”绿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走进社区,亲近生活”的过程中用保护环境的知识教育自己、也教育他人。如:2003年我校曾配合县里创建文明、卫生、环保城市的工作,特意策划了全体师生和家长近万人参加的“小手拉大手、共创新家园”文明承诺暨文艺演出活动。活动场面恢弘,震撼人心:万人“六不”承诺宣誓(不乱扔乱倒、不乱涂乱贴、不乱停乱放、不赌博迷信、不损坏花木、不违纪违法);万人合唱《巫山是我家》;万人齐呼“告别不良习惯,争做文明市民”等口号。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感染、教育、辐射作用,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促进一个社会,使绿色环保意识扎根在人们心中。
实施绿色管理,以愉悦的环境发展人
绿色管理就是能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是和谐的管理。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让师生身心愉快地步入课堂,体验教学的成功与快乐,享受教育的愉悦幸福,是我们绿色管理的着力点。
1.自主管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成立“南园服务公司”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南园服务公司”,这是引入企业管理的做法。“公司”广设岗位,广招“贤才”,引领学生通过自荐或竞争上岗。“公司”面向全体学生公开招聘总经理、手拉手工作部部长、小主人加油站站长、播音员、小记者、知心姐姐等。“公司”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和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平台,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如每年体育节期间,学生宣传队员们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有的拿着照相机抢拍同学们参赛的镜头,有的带着小笔记本四处奔走采访,有的认真观看每场比赛写现场报道,有的伏在主席台写完后马上到宣传报道组审稿、播报……
设立系列展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乐学。将学校运动场、红领巾广播站、教室走廊辟为学生演讲、唱歌、跳舞、演奏、表演、绘画等才艺展示的阵地。如:每周三中午分大队轮流开展“比酷”杯演讲赛;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每天一歌”栏目,每天都有一名小歌手一展歌喉;每两周分年级开展“比酷杯”才艺展示,学生轮流在学校才艺展示台上展示舞蹈、相声、小品、器乐等;走廊文化大多数班级每周一换,展示学生的手抄报、作业、作文、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特色作业等成果。展示活动都是由总队、大队、中队辅导员带领总队、大队、中队干部组织,这些展示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更加乐学。
2.创优争先,引导教师奋发向上
奋发向上、争取成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追求。我校教师总体素质较高,能取得突出成绩的人相对较多,但评校级以上先进总是有名额限制,因而使不少优秀教师享受不到获得先进的成功喜悦,为此,我校自1991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其特色是评校级先进不限名额,只讲条件,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人“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激励人人创优争先。如:在教师中开展人人争当“校五好教师”“校名教师”活动。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定了“校五好教师”“校名教师”评定办法。“校五好教师”每期评定一次,“校名教师”每学年评定一次。在年级(教研)组中开展组组争当校级先进年级(教研)组活动。学校每期评定一次校级先进年级(教研)组,先进年级(教研)组的组长同时被评定为先进年级(教研)组长。
3.和谐团队,激励师生团结奋进
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法”主张建立学生集体,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应当有一致的方向。因此,他把为了影响个别学生而影响集体的方法称为“平行影响教育法”。“平行影响教育法”不仅适用于学生教育,也适用于教师教育。
基于学生,我们在班级中提出“我是集体的一分子,班优我荣,班劣我耻”的口号。为了强化学生团结奋进的意识,我们在各班教室外面墙壁上设立“全家福”照片,并在照片上附“教师寄语”“学生寄语”,激励学生“集体因我而精彩”,如,教师寄语:“学习是泉水,欢笑是音符,只有快乐的学习才会有泉水丁冬的美丽。”“把真爱和智慧献给孩子是我最大的幸福。”“责任告诉我们——我很重要。”“荣誉告诉我们——我很能干,为了明天的梦想,加油。”学生寄语:“我们在快乐的日子里收获,在灿烂的笑容中成长。”“我的精彩我做主。”“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说第一等话。”等等。现在调皮的学生少了,主动为班级争光的学生多了,相互帮助的同学也多了。
基于教师,近年来,为进一步打造“教师人际文化”,我校提出加强“和谐团队”建设。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以师生的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情况进行年级组的“和谐团队”达标评比,没有达到标准的年级组,全组教师都没有团队奖励。我们将全校教工分成7个团队(一至六年级组和学幼后勤组,教师任教哪个年级就归属哪个团队),设立7个团长(年级组长兼任)。提出了创建口号:团长——人人争当和谐团队的优秀团长,组员——人人争当和谐团队的优秀组员!通过“和谐团队”达标评比,促使教师间做到开放和沟通,包容和欣赏,豁达和乐观,诚信和多赢,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众志成城的合作局面,促使“融合共生”的团队形成。
我们一直在探寻美妙的绿色风景,这是一种绿意盎然的生命美景:这里有阳光,那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里有清泉,那是孩子们的明眸;这里有溪流,那是师生不断创新的思潮;这里有鸟鸣,那是孩子们的欢声和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