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手工活动,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手工制作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的一系列过程。这种活动多形式、多材料,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人人都有成就感,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下面谈谈我在手工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年龄小,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欲望和行为。幼儿手工制作,只有让他们体验到他们是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他们创造的兴趣。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若不苟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只能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意图,手工活动就会成为一种刻板的、苍白的模仿活动。这是手工活动的一大禁忌。因此,我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以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也就会不时闪现。
二、多种形式的教学,给幼儿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一)欣赏同伴的作品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为此,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是很有效的,我经常将幼儿有创意的作品放在“巧巧手”区,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构建起幼儿之间的相互启发的信息场,形成积极向上,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这种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的方式,突破了幼儿个人的冥思苦想的无奈状态。这种效应往往长于教师之“教”。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泡沫纸、挂历纸、花布、绒布以及各种树叶、羽毛、植物种子、旧纽扣、棉线、麻绳等。把它们投放到手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
(三)手工活动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因此,把手工制作活动寓于游戏之中,可以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比如,举办“化妆舞会”,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台表演有特色。在这种似是游戏却是一场创作比赛的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得以充分地调动,有的说:“我想做面具,来表演我最喜欢的奥特曼。”有的说:“我想用报纸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显而易见,各个兴趣盎然的跃跃欲试,其效果与单纯的手工活动是不可比拟的。
三、丰富幼儿的感知,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源泉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我们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们带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房屋、马路、树木、行人等环境,观察云彩的变化、人们的服饰、各种车辆等事物,以此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养成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例如,在深秋时节,我利用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树木的情况,有很多的落叶落在地面上,孩子们拾起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其中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把这个漂亮的落叶夹在书里,等叶子干了以后,我用它来拼成很多东西。”话一说完,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去寻找漂亮的树叶了。回到活动室,我们就开展了《树叶贴画》系列活动,栩栩如生的造型,成为环境布置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创造的信心
(一)正确评价每一幅作品
幼儿肌肉群不发达,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往往把直线剪成曲线,把曲线剪成直线,而且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中幼儿的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正确的评价对激发幼儿再创造的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手工活动保持兴趣。例如,在中班手工活动《贴小鸡》的评价中,对能力一般的涵涵作了肯定:“贴得真不错”。然后提出期望:“如果能贴出小鸡的不同形状,有正唱着歌儿的小鸡、低头吃米的小鸡、还有在草地上玩耍的小鸡等,那就更棒了。”
(二)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源源不断的创造愿望。在折纸“啄木鸟”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手工书、折好的啄木鸟成品、每个步骤的范例,由幼儿自己选择手工书、成品、或具体范例进行手工制作。这样,避免了教师一步一步教乏味过程,给幼儿提供随意折叠的空间。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的。有的幼儿借助手工书看符号标记折出了啄木鸟;有的是将成品拆开后还原从而把啄木鸟折出来的;有的是观察每个步骤的范例折出的;还有的是采用跟同伴学的方法折的啄木鸟。看着自己探索实践独立完成的作品,幼儿的脸上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制作当中,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密的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
让小制作活动成为幼儿手工创作的乐园。首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给幼儿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不断丰富幼儿的感知,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源泉;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创造的信心。
一、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年龄小,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欲望和行为。幼儿手工制作,只有让他们体验到他们是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他们创造的兴趣。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若不苟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只能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作意图,手工活动就会成为一种刻板的、苍白的模仿活动。这是手工活动的一大禁忌。因此,我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以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也就会不时闪现。
二、多种形式的教学,给幼儿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一)欣赏同伴的作品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为此,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是很有效的,我经常将幼儿有创意的作品放在“巧巧手”区,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构建起幼儿之间的相互启发的信息场,形成积极向上,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这种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的方式,突破了幼儿个人的冥思苦想的无奈状态。这种效应往往长于教师之“教”。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泡沫纸、挂历纸、花布、绒布以及各种树叶、羽毛、植物种子、旧纽扣、棉线、麻绳等。把它们投放到手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
(三)手工活动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因此,把手工制作活动寓于游戏之中,可以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比如,举办“化妆舞会”,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台表演有特色。在这种似是游戏却是一场创作比赛的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得以充分地调动,有的说:“我想做面具,来表演我最喜欢的奥特曼。”有的说:“我想用报纸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显而易见,各个兴趣盎然的跃跃欲试,其效果与单纯的手工活动是不可比拟的。
三、丰富幼儿的感知,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源泉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我们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天气晴好的日子,我们带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房屋、马路、树木、行人等环境,观察云彩的变化、人们的服饰、各种车辆等事物,以此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养成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例如,在深秋时节,我利用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的机会,让幼儿观察树木的情况,有很多的落叶落在地面上,孩子们拾起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其中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把这个漂亮的落叶夹在书里,等叶子干了以后,我用它来拼成很多东西。”话一说完,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去寻找漂亮的树叶了。回到活动室,我们就开展了《树叶贴画》系列活动,栩栩如生的造型,成为环境布置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创造的信心
(一)正确评价每一幅作品
幼儿肌肉群不发达,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往往把直线剪成曲线,把曲线剪成直线,而且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中幼儿的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正确的评价对激发幼儿再创造的自信心至关重要。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手工活动保持兴趣。例如,在中班手工活动《贴小鸡》的评价中,对能力一般的涵涵作了肯定:“贴得真不错”。然后提出期望:“如果能贴出小鸡的不同形状,有正唱着歌儿的小鸡、低头吃米的小鸡、还有在草地上玩耍的小鸡等,那就更棒了。”
(二)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源源不断的创造愿望。在折纸“啄木鸟”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手工书、折好的啄木鸟成品、每个步骤的范例,由幼儿自己选择手工书、成品、或具体范例进行手工制作。这样,避免了教师一步一步教乏味过程,给幼儿提供随意折叠的空间。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的。有的幼儿借助手工书看符号标记折出了啄木鸟;有的是将成品拆开后还原从而把啄木鸟折出来的;有的是观察每个步骤的范例折出的;还有的是采用跟同伴学的方法折的啄木鸟。看着自己探索实践独立完成的作品,幼儿的脸上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制作当中,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密的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
让小制作活动成为幼儿手工创作的乐园。首先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给幼儿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不断丰富幼儿的感知,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源泉;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创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