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耐久跑单元设计的依据
笔者查阅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其在水平三的“体能目标”里有“提升心肺耐力”的相关表述,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里提到了“极点”的字眼。水平四中,除了心肺耐力在“体能”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领域的递进描述外,还在“运动技能”目标中“中长跑”“越野跑”等运动技术学习中有明确规定(表1)。实际上,分析耐久跑能承载什么,就是设计耐久跑单元教学的原因所在。《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意态度价值观3维目标都可以通过耐久跑教材得以承载,这为设计水平四耐久跑单元提供了理论基础。
就身体健康方面所规定的体能目标而言,不仅只有耐久跑教材才能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还可通过其他主题单元(如,活动单元,健身单元,体能单元等)达成。这既是运动项目多功能特性的表现,也是《课标》所倡导的“目标引领内容”“利用不同教材实现同一教学目标”指导思想的体现。
二、耐久跑单元教学内容的确认
就体育中考的耐久跑而言,其选拔与甄别的目的性决定了它采用“一刀切”式的竞技性评价标准,其弊端是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体育课堂的运动学习,不仅要完成诸多个体自身基础上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提升,更要关注到他们的运动兴趣。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思维,更多的是作为健身性的练习手段练习,不是形成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学习,教师只管教,不管会,即所谓的“教教材”。既然耐久跑在《课标》中作为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与运用,那么,耐久跑承载的教学价值(即“教内容”)需要进行追问。
从运动技术的角度来说,无论一个人的耐力如何,能否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的关键(之一)就是对速度的控制程度,如果过快或过慢都难以将自己的最好成绩发挥出来[2]。说明耐久跑教学的核心就是“速度控制”,而要做到有效控制速度,呼吸方法与跑步节奏的体验与学习、合理分配体能、极点出现时的应对方法、弯道跑的方法(环形田径场地)等都可以成为要学习的内容,而这些细化的内容为构建单元教学提供了可能。
“讨论耐久跑是作为独立的单元组织教学还是作为分散的课时穿插在其他的单元中,首先要明确是将耐久跑作为‘学习-认知型’实施教学,还是作为‘经验再现型’进行反复操练,前者是真正学习的发生,后者是不断重复操练,性质和意义不同,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如果是发展体能,只需要重复操练即可,自然可以穿插到不同单元的体能学练中。而如果组织教学,集中在一个单元进行学练更有利于形成身体认知,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本期研讨的这一观点,也恰恰证实了案例提供者设计“学习-认知型’这一耐久跑单元的初衷。
三、耐久跑单元的内容配置与组织
在构建单元计划时要考虑的要素较多,如,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内容配置、学习内容的内在关联性等,都会影响到单元计划实施的有效性。但只要对“教什么(内容)”予以了确认,接下来就要考虑内容在单元里面的分布与配置,即回答:我教谁(学生的信息)?我想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课程的要求)?我教什么(活动与素材)?如何教(学习活动、教学策略和组织)?[3]
笔者对本期案例进行分析与解答:
课时1:绝对速度与速度耐力的前测。有效计划的核心是,考虑学生先前的学习和经验,使学生了解作为主体的“我”的速度与耐力的基础,体验“我”的身体感受,同时也为教师后续安排小组或个体的学习提供依据。
课时2:匀速跑(中低强度)。单元初期低强度、中短距离的节奏控制。体验呼吸节奏与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并找到适合“我”的节奏,属于耐久跑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课时3:匀速跑(速度控制)。基于课前测得的分段计时跑、大强度短距离、中强度短距离的节奏控制,体验不同距离、不同强度的速度控制,属于耐久跑单元教学的核心技术学习。
课时4:变速跑(速度控制)。基于第3课时的分段计时跑,体验较长距离、不同强度的速度控制,属于耐久跑单元教学的核心技术。之所以采用分段计时,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使学习者在跑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距离、时间’的反馈信息,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步频或步长而得以实现[2]”。
课时5与课时6:同质分组的变速跑与匀速跑(不同道次)。基于学习兴趣与个体差异的编队跑,在互助的情境下,理解与体验长距离不同强度和距离在同一强度下的速度控制,学习的仍是耐久跑的核心内容。
课时7:分段计时评价。绝对的快慢不应成为运动学习评价的核心,这便使“教什么,评什么”的运动学习评价成为可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成为可能。
需要补充的是,单元计划虽然是课时计划制订的依据,但它只是一个支撑课时计划的大纲或者框架。就一个连续的运动学习单元来说,需要根据上1课时的评估适当调整下1课時的实施计划。试图不顾学生的反应和上1节课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强行推进单元实施是不切实际和无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齐.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苏珊·卡佩尔[英],玛格丽特·怀特黑德[英].体育教学法[M].黄菁,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笔者查阅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其在水平三的“体能目标”里有“提升心肺耐力”的相关表述,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里提到了“极点”的字眼。水平四中,除了心肺耐力在“体能”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领域的递进描述外,还在“运动技能”目标中“中长跑”“越野跑”等运动技术学习中有明确规定(表1)。实际上,分析耐久跑能承载什么,就是设计耐久跑单元教学的原因所在。《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意态度价值观3维目标都可以通过耐久跑教材得以承载,这为设计水平四耐久跑单元提供了理论基础。
就身体健康方面所规定的体能目标而言,不仅只有耐久跑教材才能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还可通过其他主题单元(如,活动单元,健身单元,体能单元等)达成。这既是运动项目多功能特性的表现,也是《课标》所倡导的“目标引领内容”“利用不同教材实现同一教学目标”指导思想的体现。
二、耐久跑单元教学内容的确认
就体育中考的耐久跑而言,其选拔与甄别的目的性决定了它采用“一刀切”式的竞技性评价标准,其弊端是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体育课堂的运动学习,不仅要完成诸多个体自身基础上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提升,更要关注到他们的运动兴趣。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思维,更多的是作为健身性的练习手段练习,不是形成教学单元进行系统学习,教师只管教,不管会,即所谓的“教教材”。既然耐久跑在《课标》中作为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与运用,那么,耐久跑承载的教学价值(即“教内容”)需要进行追问。
从运动技术的角度来说,无论一个人的耐力如何,能否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的关键(之一)就是对速度的控制程度,如果过快或过慢都难以将自己的最好成绩发挥出来[2]。说明耐久跑教学的核心就是“速度控制”,而要做到有效控制速度,呼吸方法与跑步节奏的体验与学习、合理分配体能、极点出现时的应对方法、弯道跑的方法(环形田径场地)等都可以成为要学习的内容,而这些细化的内容为构建单元教学提供了可能。
“讨论耐久跑是作为独立的单元组织教学还是作为分散的课时穿插在其他的单元中,首先要明确是将耐久跑作为‘学习-认知型’实施教学,还是作为‘经验再现型’进行反复操练,前者是真正学习的发生,后者是不断重复操练,性质和意义不同,方法自然也就不同。如果是发展体能,只需要重复操练即可,自然可以穿插到不同单元的体能学练中。而如果组织教学,集中在一个单元进行学练更有利于形成身体认知,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本期研讨的这一观点,也恰恰证实了案例提供者设计“学习-认知型’这一耐久跑单元的初衷。
三、耐久跑单元的内容配置与组织
在构建单元计划时要考虑的要素较多,如,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内容配置、学习内容的内在关联性等,都会影响到单元计划实施的有效性。但只要对“教什么(内容)”予以了确认,接下来就要考虑内容在单元里面的分布与配置,即回答:我教谁(学生的信息)?我想让学生达到什么目标(课程的要求)?我教什么(活动与素材)?如何教(学习活动、教学策略和组织)?[3]
笔者对本期案例进行分析与解答:
课时1:绝对速度与速度耐力的前测。有效计划的核心是,考虑学生先前的学习和经验,使学生了解作为主体的“我”的速度与耐力的基础,体验“我”的身体感受,同时也为教师后续安排小组或个体的学习提供依据。
课时2:匀速跑(中低强度)。单元初期低强度、中短距离的节奏控制。体验呼吸节奏与脚步动作的协调配合,并找到适合“我”的节奏,属于耐久跑要学习的内容之一。
课时3:匀速跑(速度控制)。基于课前测得的分段计时跑、大强度短距离、中强度短距离的节奏控制,体验不同距离、不同强度的速度控制,属于耐久跑单元教学的核心技术学习。
课时4:变速跑(速度控制)。基于第3课时的分段计时跑,体验较长距离、不同强度的速度控制,属于耐久跑单元教学的核心技术。之所以采用分段计时,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使学习者在跑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距离、时间’的反馈信息,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步频或步长而得以实现[2]”。
课时5与课时6:同质分组的变速跑与匀速跑(不同道次)。基于学习兴趣与个体差异的编队跑,在互助的情境下,理解与体验长距离不同强度和距离在同一强度下的速度控制,学习的仍是耐久跑的核心内容。
课时7:分段计时评价。绝对的快慢不应成为运动学习评价的核心,这便使“教什么,评什么”的运动学习评价成为可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成为可能。
需要补充的是,单元计划虽然是课时计划制订的依据,但它只是一个支撑课时计划的大纲或者框架。就一个连续的运动学习单元来说,需要根据上1课时的评估适当调整下1课時的实施计划。试图不顾学生的反应和上1节课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强行推进单元实施是不切实际和无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贾齐.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苏珊·卡佩尔[英],玛格丽特·怀特黑德[英].体育教学法[M].黄菁,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