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从这开始发声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会课上,当我在念到《方与圆》一书中32条成功人士应具备的品质第二条“要充分利用时间,不要消磨时间”的时候,正好一学生背过去和其他同学窃窃私语.我叫到“XX,你说说,你是怎样利用你的时间的?”
  XX——我们班一个在高一进来就在外面摆上几桌,想别人拥他做老大的个子瘦小的男生。
  沉默一会,他笑着说“我很会利用时间。”
  “嗯,是吗?那你说说看,你是怎样利用时间的呢?”
  “我利用睡觉的时间上网。”说完,他偷偷的看我的表情。
  我并没有马上指正并批评他:“一天七节课,你真正认真听讲,学到知识的有几节课?两节有吗?”
  他胆子也放大一些“一节也算好的了!”
  “哦,一节也很不错嘛!那你说说,其他六节课你干什么去了呢?”
  “我利用其他时间和同学们讨论做人之道!”他提高嗓子说道。
  “哦,多么具有研究性的问题!什么做人之道?说给我听听?”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很不错,一口气说了三个排比句,”我表扬他说“留得青山在……”其他同学叫到“不怕没柴烧!”
  “XX,你是从哪学到这样的道理的啊?”
  “就是YY,老师,你不知道,他跟我们平常讲话简直就像在上传销课”他指指坐在他后面的学生说道。
  YY——我们班头号爱采访别人的男生,拥有绝对的说话人气权。
  “哦,YY,原来每天晚自习你都在跟你旁边的同学上课啊,做什么传销啊?说来听听!"班上又是一阵大笑。
  他站起来,样子有点腼腆,“也没什么,跟他们什么都聊。比如说,做人的道理,做人,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很不错啊。”
  “ZZ,你也坐在YY旁边,你说说看,你从YY那上课学到了什么?”
  ZZ|——班上专业成绩很好,很听话,只是爱被YY说话吸引的男生。
  “我学到了做人的方法!”想了想后他说道。
  “什么做人的方法呢?”
  “《方与圆》的方。”
  “还挺会承上启下,联系密切呢!”(因为刚刚我正在讲的就是这个话题)“怎么个‘方’呢?”
  ZZ一时说不上来,我让他坐下,对YY说:“你下次别跟他上课了,他竟然连你给他上了什么内容都忘了,这个徒弟没出师。”大家大笑起来,YY也笑着,点点头。
  “AA,你坐在YY的侧面,你学到了什么?”
  AA——上学期转入的新生,不爱学习,有老师评价说是“纨绔子弟”
  AA站起来,笑笑,沉默一会说:“做人的经验,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不做坏事的人!”
  “哦,我知道了,你指的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架,自习不迟到,晚自习不说话,学习认真,对不对?”
  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点点头。
  “YY,不错嘛,你跟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做人的方法、做人的经验,你是老师,不过我记得你好像是个烟民吧?”
  YY笑笑说:“有一点。”
  “那你就不对了,跟他们上课,自已得先做好啊!”
  他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很多话题还在继续,比如“亲情、友情、爱情……”
  通过这次班会课,让我在班主任的教育上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要让学生发声,让学生开口说,然后说自己想说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里,多给一次他们解释的机会,就等于多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独特机会,同时让我们拥有了这把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让师生有更多机会和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从而能更好的学习。这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果从一开始因为学生讲小话而厉声制止,自然就错过了这道风景线了。
  其次,要学会和学生说“行话”。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老师必须细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用心来听你的说话,接受你的建议,最后达到你想要的结果。而且说话也要学会先扬后抑。平时不要吝啬你的掌声和你的叫好声,哪怕是学生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个眼神,一句关心或鼓励话语,这些都能转化为学生的无限能量。但是一味的迎合也会让学生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之后要抑制住,客观地给与点评和意见。好的心态和心情下,学生会更容易接受的。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可以转化的空间,给他们说话的权利,表现的机会,教师明白他们的想法,再以适当的方法给他们转变的时间。学生工作是一项伟大的长期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懈的探索好的方式和方法,也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真正长大。
  实践证明: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让他们“发声”,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的内因发挥作用,使之不断进步。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艳的花,相信只要给予阳光、用心浇灌一定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的!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成功人士这样的人生总结:“父亲教给了我顽强与坚韧,母亲教给了我勤劳与善良。”如果这些成功人士的父母听见,一定会感动得老泪纵横。他们也一定会想,我们多年的付出终于等到了结果。但当我们冷静的作理性思考时,一定会发现,教育需要“等待”。  这里我们就姑且称之为“教育等待”、“等待教育”。  “孩子,你快乐吗?”在一些城市的街头,记者随机向孩子们抛出这个问题。11月20日是“国际儿
期刊
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足以证明它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只注重教师的地图教学,而没有做好学生绘图的指导工作。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应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自己非常喜爱的画图本,画图本里面的白纸最好薄一点,这样对勾图有利。  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几下四步:  一、轮廓勾画  这是自绘图的基础,过程比较简单,教会学生准确地进行轮廓勾画,做法是:将复写纸放到所学大洲(区域或国家)的图
期刊
李政道先生说:“我想在这里重申一个基本的思想,即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的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呼唤每个人意识和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
期刊
物理是一门典型的以动手为主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师资力量和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初级中学,这种受限制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许多物理实验,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
期刊
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共八个模块,分别是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与生活(选修1)、化学与技术(选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实验化学(选修6)。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化学新课程与以往相比,新增了许
期刊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任务。那么,怎样让“枯燥”的思想品德课“鲜明”起来?怎样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开启智慧,突破原有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的发现都应当归于‘为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因此,学生敢于质疑是培养创新
期刊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以前,我国政府比较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也逐步在加深并适时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还是有很多制约因素。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因而它的实现也是需要很多条件支撑的,例如制度保障、历史条件、先进的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结构等等。但是,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他们既是执行者,又是受益者
期刊
一、发挥政府职能,夯实基础,为生命做好保障  校舍重建是灾后学校重建工作的开始,地震过后.临时性校舍的重建为师生的生活起居、饮食卫生、人身安全、入校学习,保证学校尽早恢复教学秩序等,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临时校舍在用于师生上课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便,并给师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因此,尽快为师生建立起永久性校舍就成为必要的工作。  痛定思痛:地震校舍悲剧根源何在?  2008年5月下旬,四川省建
期刊
随着工作的日益繁重和风险的不断升高,总会听到不少教师怨声载道:工作太辛苦、太无聊,付出太多,回报太少。作为教师,我并不否认我们工作的劳累和辛苦。但是,难道就只有我们在劳累、在付出吗?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以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职业,或许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从事的职业其实是幸福的。  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打理着一个染坊,小女儿张罗着一个雨伞店。大女儿需要
期刊
本人有幸参加了“2011年暑假国家中西部地区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以下简称“国培”)。学校安排了我作为品德与社会科的学员参加培训,本人通过参加“国培”计划启动仪式,亲耳聆听有关教育部门领导、行家专题报告,亲自上了几堂《品社》培训,感到这场培训很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能有力地指导教育教学。我不顾夏天暑热,便自告奋勇又参加了小学语文科的培训,一堂堂示范课、一个个教学片断、一次次专题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记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