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探究的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beli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和批判性思维在知识建构中是紧密配合的。但目前对于一线的老师而言,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出解释、寻找原因、构建意义”,如何具体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有效探究,已成当务之急。
  一、建构在引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究上
  初中数学教材提供了许多丰富的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数量关系中隐含的规律;逐步建构数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于好胜争强心切的初中学生,这样的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基于探索规律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索“n 条直线相交 , 最多有几个交点”时,学生刚看到题目,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时候我就启发他们通过特例来解决,于是学生就开始探索,先画画两条直线有几个交点,然后三条、四条,当四条画完,答案基本也就探索出来了:直线的条数和交点的个数是有规律的,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n(n-1)/2个交点。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从没有头绪到豁然开朗,正是探究起到了作用。同样,在探究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等很多问题中,也可以用此种方法,教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这也是数学中的建模思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到了数学模型的魅力。
  二、建构在引导学生与生活的对接上
  数学知识因为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所以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穿、一思就能明白的,其中许多知识都要基于一定的情景,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创设具体的条件,特别是与生活现象的对接,让学生结合生活来进行数学思维,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
  在这里,我提供了明确的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尝试探究中得到进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凭经验,从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建构在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上
  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我先把一张矩形纸对折,再用剪刀随意剪一个图形,然后展开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要求学生仿照我的做法动手“做一做”。实践证明,尽管大家剪的图形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共同的对称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同学们对其抽象的概念和性质自然印象深刻了。又如,“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节课,学生在6人一组先个人再小组的动手摆放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三视图,而且总结出:“俯视图定位置,主视图、左视图定高度”的发现。如:《图案设计》一节中,学生在熟悉了尺规技能后,兴趣盎然地创新了许多有个性的美丽图案。
  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都不能代替,必须通过启发学生参与探索与发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假想,进行猜测、判断,然后加以证实,自己“再创造”出(或发现)有关的定律与结论。在“做中学”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使他们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其他文献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方法,都要考虑学生兴趣的起点、需求和延伸,只有满足各个思维层面的兴趣特点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激活。就初中数学的知识特点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第一、 情景导入,切入学生的心理。就数学知识或技能来教数学的话,会让学生对数学心生厌倦。有效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景,让数学问题从情景中延伸而来。
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十一月,石涛随师父旅庵本月来到宣城.之后,一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夏至,他基本上以宣城为中心,行踪遍及黄山、徽州、石梁、扬州、松江、泾县、苏州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课,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价值。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内容,才会展现一堂高质量的教学。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准备:第一,备教材。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备课,把握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部分,找到方法突破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解教材的重难点部分;第二,备
从情境主义的噪音行动到工业时代下的民俗艺术,林其蔚的兴趣看来很断裂,但其实都是现代艺术框架所无法理解的域外,这一直是林其蔚从1990年代至今始终存在的视野,也反映了1990年代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关注始终围绕听、说、读、写展开。听力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和考试的重要内容,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问题是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拿着试卷分析学生的得失时,总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听力部分失分较多。稍加调查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害怕听力,应付简单的听力对话已感吃力,更别提长段的对话和短文理解了。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
新课标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刚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由于家庭环境、学习能力、认知方式及个性等差异,他们在刚入学时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把他们的个体差异看成其学习上的长处,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突出自我的优势,不断地获得自信和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差异教学除了体现在课堂上,课后的作业和拓展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分析现有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在建立课堂良好师生关系方面存有一定的现实障碍。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风格上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学生个人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分层,照顾学优生,放弃差生,师生在感情上存在隔阂。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多媒体采用动画的方式,立体感强能够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活跃度。比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画辅助线时,传统教学方式中,在板书上画的比较乱没有立体感,造成学
以下资料出自位于英国的现代冲突资料库,其藏品包括一系列与忘却有关的照片、手稿和物件。部分资料也曾在资料库的杂志《AMC2》的第二期中出现。
兴趣是学习一门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积累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其知识在逐渐深入,理解难度在不断上升,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激趣”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设疑激趣,引发活力  设疑激趣,就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设置相应的疑问,让学生带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检验每位同学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手段,高考成绩是我国高中毕业生迈向理想的高校学习的门票.面对新的高考,做好第2轮复习,对各位同学至关重要.笔者就30多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