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课堂目标。本文在相关教学理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0-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只有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改发展要求。下面,本文将结合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精心设计课堂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目标时,应注重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与可操作性等。可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案之后提出对照性的反问,即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反馈,看看是否达到了目标的实现意向。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但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和可实现性,还要注重目标是否前后连续,具体通过以下四个因素加以验证,即:“学生”在怎样的“活动情境”下,通过怎样的“行为”,达到了怎样的“学习程度”。例如,在教学“同类项”这一课时,可以进行如下设计: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多项式中是否含有可以合并的项,帮助学生建立同类项的基本概念;②在含有三项以上的同类项中,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同类项;③在变式练习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识别同类项来解决相关问题,求出相关字母的值等;④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分类思想,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鼓励学生讨论合作
对于某些问题或内容,应适时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群体的智慧,从而攻克难关,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获得提高与进步,同时也给每一位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x(x+2)=5(x+2)”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用因式分解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要领,并想一下怎样才能符合这一解题要求,之后再指导学生阅读例题,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与例题相对照。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当我们把例题改为3x(x+3)=5(x+2)后,能使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②如果将例题修改为3x(x+2)=5(x+2)+1能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问题本质,帮助他们牢牢掌握因式分解法使用的要领和条件。
三、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乐于探索求知,但传统教学严密性、纪律性的教学模式抑制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发散。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思维定势,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尝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我就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如果今年父亲年龄37岁,儿子13岁,那么几年以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呢?这个问题当然难不住学生,通过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很快就得出求解公式:(37 + x)=3(13+x),但在求解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求出的答案等于-1,这明显与实际情况相冲突,于是学生认为自己算错了反过头去再次求解,但发现依旧是-1,这时学生就开始迷茫了,于是跟我说:“老师,这个问题出错了”,我会问:“为什么啊?”“因为时间不可能是负数”,同学们立即答道,看到学生勇于质疑和积极思考的表现我首先会给予表扬,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其实不然,-1年可以理解为一年前啊,只是大家理解方式不同而已。”这时学生如梦初醒,对正负数的概念的理解会因为这个问题更加深刻,同时也时刻提醒着学生遇到问题要多角度考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做好数学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知识巩固和延伸的过程,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的课堂小结更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设计小结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小结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表格归纳的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在对“不等式性质”这部分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练习的形式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探究问题,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记忆;在对“圆与圆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类比归纳的方法,通过联系“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将两部分知识进行类比,总结归纳两者的异同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探究多种课堂教学途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奚定华编著.对数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设计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奠宙等人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0-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数学只有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改发展要求。下面,本文将结合农村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实际,提出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精心设计课堂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目标时,应注重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与可操作性等。可以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案之后提出对照性的反问,即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反馈,看看是否达到了目标的实现意向。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但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和可实现性,还要注重目标是否前后连续,具体通过以下四个因素加以验证,即:“学生”在怎样的“活动情境”下,通过怎样的“行为”,达到了怎样的“学习程度”。例如,在教学“同类项”这一课时,可以进行如下设计: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多项式中是否含有可以合并的项,帮助学生建立同类项的基本概念;②在含有三项以上的同类项中,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同类项;③在变式练习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识别同类项来解决相关问题,求出相关字母的值等;④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分类思想,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鼓励学生讨论合作
对于某些问题或内容,应适时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每一位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群体的智慧,从而攻克难关,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获得提高与进步,同时也给每一位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x(x+2)=5(x+2)”时,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用因式分解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要领,并想一下怎样才能符合这一解题要求,之后再指导学生阅读例题,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与例题相对照。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当我们把例题改为3x(x+3)=5(x+2)后,能使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②如果将例题修改为3x(x+2)=5(x+2)+1能用这种方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问题本质,帮助他们牢牢掌握因式分解法使用的要领和条件。
三、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理,乐于探索求知,但传统教学严密性、纪律性的教学模式抑制学生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发散。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思维定势,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尝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我就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如果今年父亲年龄37岁,儿子13岁,那么几年以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呢?这个问题当然难不住学生,通过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很快就得出求解公式:(37 + x)=3(13+x),但在求解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问题,求出的答案等于-1,这明显与实际情况相冲突,于是学生认为自己算错了反过头去再次求解,但发现依旧是-1,这时学生就开始迷茫了,于是跟我说:“老师,这个问题出错了”,我会问:“为什么啊?”“因为时间不可能是负数”,同学们立即答道,看到学生勇于质疑和积极思考的表现我首先会给予表扬,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其实不然,-1年可以理解为一年前啊,只是大家理解方式不同而已。”这时学生如梦初醒,对正负数的概念的理解会因为这个问题更加深刻,同时也时刻提醒着学生遇到问题要多角度考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做好数学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知识巩固和延伸的过程,同时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化的课堂小结更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设计小结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小结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表格归纳的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在对“不等式性质”这部分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练习的形式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探究问题,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记忆;在对“圆与圆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类比归纳的方法,通过联系“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将两部分知识进行类比,总结归纳两者的异同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就必须不断探究多种课堂教学途径,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奚定华编著.对数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设计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奠宙等人编著.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