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感情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域,教师感情因素几乎很少受到关注。教师感情作为一种职业感情,是教师对教育世界人事的好恶感受和体验。教师感情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都应考虑教师感情的价值。教师感情影响教师信念和教师身份,与教师认知、教学效果、学生感情紧密相连,和教育改革、学校决策、教师人际、专业发展、幸福感等息息相关。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感情以及教师感情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三方面进行探讨,突出教师感情的重要性以及加强教师感情修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教师感情; 教师专业发展; 语言教师; 感情修养
  中图分类号:G6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48-002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师的感情研究极少被关注,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教师的认知、技能等理性模式,即便在如今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关注的也大多是教师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和专业自主权等问题,少有涉及教师的感情领域。而事实上,感情影响语言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我们不仅要从教学效能的需要看待感情的价值,或从职业人角度看待感情对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也要从人的发展需要,从语言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考虑感情的价值。
  一、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一个新时代,尤其是大学英语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将大学英语教师置于风口浪尖上,对教师给予了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的思考,其中,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几乎与大学英语改革同步受到政府、学校和学术界不同层面的关注。
  语言教师专业发展即语言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从教师教育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言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语言教师群体专业化到关注语言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由关注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对社会专业地位的认可转到关注“内部”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就“内部”专业素养提高的角度而言,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指推动教师认知和感情等方面的专业化。
  二、教师感情
  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习惯上将感情归于心理领域,使得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感情问题日渐被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所疏远或排斥,最终将其局限于“心理学”学科。即便在心理学领域,由于种种原因,感情研究仍滞后于其他心理研究领域,在教师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著作中,都没有专门章节介绍或研究教师感情。
  到底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教师感情呢?《心理学大辞典》将感情视为情绪、情感的总称。综合反映了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愿望、需要等的感受倾向。在日常用语中,既表示广义的情绪、情感状态,也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关切、喜好的心情(林崇德等,2003)。
  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丰富的感情意蕴。教师感情,是指个体在教育情境中,扮演教师角色时产生和体验的感情。因此,教师感情是相对个体普通感情(心理学上的感情)而言的特殊感情。普通感情是“情绪、情感的总称”,是人对事物(包括人本身)的好恶倾向(伍棠隶,1980),具有自然性、社会性、两极性、感染性、理解性等特征。作为普通感情在教育情境中的具体化,教师感情既有普通感情的共同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是教师对教育世界人事的好恶感受和体验。在这里,“教育世界特指正规的学校教育环境;教育人事是教育中人与事的统一体。好恶感受和体验是教师获得的肯定的或否定的感受”(熊川武,2009)。总之,教师感情是教师完全控制自我的感受和表达时的感情体验,他们以有助于遵循学校教育组织中感情规则和标准的方式行动,并具有职业性、教育性和表演性。
  三、教师感情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不能缺乏感情,语言教学需要真感情和激情。感情在教师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不单纯是信息与材料内容的机械传递,而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江绍伦,1985),感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人际交往和自身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英国学者沛西·能(P.Nunn)所说:“如此众多的教育努力的相对无效性,主要是由于忽视了作为人的能量的最近来源的情感,它是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行为方面。”(王承绪,1992)感情对语言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师感情影响语言教师信念与教师身份
  近年来,在教师感情理论领域,学者开始关注感情对信念的作用,研究指出,感情会影响个体信念的内容和强度,可以坚定信念。休谟认为,感情不仅影响信念,也能够将这些思想的表达运用到行动之中。虽然信念被认为是“个体行动的准备”,但如果缺乏感情和热情,行动将不会实现。因此,虽然信念是语言教师行动的先导并能引导行动,但仅仅是信念还无法引发行动,必须要有感情。Schutz等人借鉴皮亚杰的平衡和认知冲突理论,他们认为,感情同信念的改变是一致的,当语言教师个体的目标或信念与其对所发生事件的认识冲突时,就会引发多种感情。Williams等学者的教学研究也验证了感情影响信念的结论。(Schutz,P.A.2007)
  感情不仅影响信念,也影响语言教师的身份。身份同感情密切相关,语言教师可以通过感情传达表现教师的身份。换句话说,语言教师的感情体验与表达反映了他们对身份的认识。语言教师有意识地避免不合适的感情表达,或者注意避免导致自己失控的感情,主要是因为这些感情阻碍了他/她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教师(身份)。语言教师的身份也影响他们的感情,当教师表达失意或不适宜的感情时,这些感情不仅挑战他们已有的信念,也会威胁教师的身份。总之,在持续多向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语言教师的身份和感情彼此密切关联。对语言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情境是语言教师感情、信念和身份相互作用的场所。
  2.教师感情影响语言教师认知、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感情
  教师感情对语言教师的认知、工作效果均会产生影响。心情愉悦的教师比心情糟糕的教师可能会以更积极的方式研究学生。感情也会影响语言教师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感情通过影响语言教师的归因推理,最终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策略(Reyna,C.2001)。D.G.Ryans发现,有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并热心语言教学的教师,教学工作更成功,学生行为更具建设性。R.Scumck发现,当语言教师被看做有同情心时,学生间更能分享喜爱与热情。M.L.Cogan发现,语言教师的热情与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行为的有效性均有重要的关系。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语言教师具备良好情绪能力的重要性(皮连生,2002)。语言教师的情感对教学监控能力也有影响,焦虑对语言教师个体的行为控制有阻碍作用,当语言教师情绪低落时,他们对课堂反应的敏感性会降低,教学监控能力会下降,直至影响教学效果。
  学校是师生感情、理智等方面对话交流的场所,语言教师本身的感情展现会影响学生的感情发展。语言教师感情本身具有示范的作用,言传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影响也是久远的。学者指出,语言教师感情的支持可以增强学生学业成就和自主性,具有吸引、减低散漫、维持方向、提升重点特征、控制灰心和示范的作用(Debra, K.M.2007)。
  3.教师感情影响语言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感情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如同奥斯本指出的,教学感情(承诺、愉快、自豪感、喜爱、满意、失落和痛苦)对“教师工作和未来职业发展,可能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Osborn,M.1996)。正向的感情会起积极的作用,在语言教师教学生涯的各个阶段发挥促进作用,帮助语言教师顺利度过预备阶段和适应阶段,通过学习、反思、合作等方式,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负向的感情会削弱教师专业能力,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可以说,教师的感情不佳影响语言教师职业的质量,也影响语言教师职业的发展。长期痛苦、愤怒的体验会导致语言教师改变对职业投入的程度。在许多国家,语言教师的高离职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离职率与语言教师的感情劳动相关,生气、压力和焦虑等失意感情都是影响语言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这些失意的感情也是导致严重倦怠的关键因素。
  四、对教师感情因素的反思
  教师感情影响语言教师信念与教师身份、影响语言教师认知、教学效果与学生感情,进而影响语言教师职业发展。语言教师具备良好的感情素养或掌握感情调节策略,有助于预防某种突发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教师在激动失控的时候保持冷静,妥善处理好相应的教育问题,有助于教师应对日常课堂教学中的烦恼,增强洞察他人感情的能力,与学生、同事以及家长有效的沟通,从而促进语言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学会认识、管理和表达自身的感情、提升感情修养,既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语言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提升自身在教育中的健康和幸福,也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语言人才。
  教师感情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也具有实践价值。随着感情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被关注与运用,必将进一步提升语言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语言教师职前教育或教师继续教育项目中,教师感情也随之被提升到更突出的位置。在学校管理或课程规划制定过程中,也会考虑教师的感情因素。考虑教师感情因素的学校管理或课堂教学,才是完整与和谐的教育,也会更有利于语言教师和学生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安权.2007,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策略研究[A]周南照等主编,《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江绍伦.1985,《教与学的心理学》[M],邵瑞珍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3]林崇德等(编).2003《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皮连生.2002《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王承绪等.1992《战后英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6]伍棠棣等.1980,《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熊川武.2009,教育感情论[J]《教育研究》(12):55-60
其他文献
摘 要:正确对待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看准正确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式,巧妙地将错误融为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探求出“错”蕴含的真理,让学习的过程像呼吸一样自由,让出错的过程美好起来,让融错的经历温暖起来,让我们的英语课堂生动起来。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融错; 容错; 溶错; 荣错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5-001基于小学生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兴趣; 快乐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8-00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在班上和孩子们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要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要增加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能够
摘 要: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就能够自觉的排除各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因此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关键词:轻松; 快乐; 学英语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89-001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培养
摘 要:科技活动,形式多样,日常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项目,已成为常态环节。小组的合作程度不尽相同,效果也不会完全一样。关键词:科技活动; 有效合作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6-001如何巧施“粘合计”,使各小组有效合作,呈现有如“粘合剂”的效果,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构建令人羡慕的优秀团队?我们试加探讨:一、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汇报交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清、调整思路,掌握探究技能,最终得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小学科学; 有效交流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8-001我们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探究的结果、效果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等,都要靠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展示与检验。可见,交
摘 要:江苏的音乐基础深厚,各地山歌、民谣,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众多。笔者以苏南音乐为例,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本土音乐文化,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系统地了解家乡的本土音乐,更多地了解江苏的风土人情,感受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本土民间音乐的魅力。关键词:本土音乐; 苏南民歌; 小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4-001《音乐课程标准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我们倡导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尊重、准确、机智、幽默的特点。教师只有适时、灵活和有针对性地运用精湛的教学语言,才能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幼儿的心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关键词:教师; 语言; 魅力中图分类号:G6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7-001教育
摘 要:对于幼儿园该不该主张幼儿识字这一问题一直是饱受大家争议的话题,国内外早期教育专家研究认为:对幼儿提前进行识字和阅读教育是可能的。“分享阅读启蒙教育”就是紧紧围绕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兴趣培养为核心,以快速识字为载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游戏活动为手段,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训练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倾听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
摘 要:科学区活动是幼儿自主探索的一个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因此如何创设科学区,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科学区; 材料投放; 指导中图分类号:G6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16-001科学区是指为幼儿创设的、可以自由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索的空间。笔者认为,科学区的创设,应该突
摘 要: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办有文化有特色的幼儿园,才能赢得园所自身进步和发展的主动权?笔者围绕设计文化品位,为园所特色发展之本;提炼文化品味,为园所特色发展之魂;滋养文化品格,为园所特色发展之精展开阐述,通过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探究,带领广大教师躬身践行,谋求园所走内涵发展、文化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办有文化、有特色、有张力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