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20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肝功能损害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总结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肺结核病人使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害和外院转入的抗结核后肝损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2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药物性肝损害重在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发现肝功能损害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是保证抗结核治疗全部疗程顺利完成的保障。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观察;护理
药物性肝病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它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平时以抗结核药物最常见。本文总结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20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护理措施,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在临床中加强观察,减少抗结核药服药期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4-71岁,初治患者15例,复治患者5例,乙肝病史患者2例,治疗前肝功能检测均正常。治疗方案是强化治疗期使用HRZE三个月,初治患者继续使用HR六个月,复治患者使用HER九个月。在治疗前检测肝功能全部正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时间:9-60天,平均28天,1例大三阳患者抗结核第9天出现严重肝损害。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乏力9例,持续发热3例,4例轻度黄疸伴皮肤瘙痒,肝功能化验发现转氨酶升高无临床症状3例。
2.治疗方法(1)轻度肝损害患者一般不停药,只加强护肝治疗,并每周复查肝功能,若肝功能转氨酶持续升高,则应停药。
(2)肝功能异常且伴有皮疹发热等全身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以护肝、抗过敏及对症治疗。
(3)若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则应停药。静脉输液给予护肝和退黄药物。
(4)停药的患者在肝功能正常后根据药物毒性大小逐一试用抗结核药,最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结果
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恢复时间为14 ~ 40d,其中1例患者因经济条件差、年龄较大、反复出现肝功能损害而放弃继续治疗。
讨论
1.预防措施
抗结核治疗前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必要时查乙肝两对半,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各种毒副反应。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以及皮肤等的变化,定期监测血象、尿常规、胆红素、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及时发现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以确保能早发现早治疗。
2.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护理
(1)休息 出现肝功能损害后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减少活动,避免劳累,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修复。肝功能逐步恢复后,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加强日常生活护理,以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2)饮食的护理 患者饮食以高热量、适量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基本原则,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食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只有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才能增强抵抗力,加强对抗结核药毒性的能力,尽快康复。若患者伴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不宜强调“高营养”而强迫进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如进食太少,不能满足生理需求,可遵医嘱静脉补充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等。
(3)心理护理 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损害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烦躁、郁闷甚至恐惧的心理,害怕肝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担心停药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告知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舒畅的心情,一般情况下肝功能很快会恢复的,也不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为患者讲解抗结核药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了解相关知识,避免造成紧张心理。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皮肤护理 患者出现皮疹或黄疸者,经常感到皮肤瘙痒,应指导患者不要挠抓,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选择清洁、柔和的衣服和被子,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给予药膏涂擦患处减轻瘙痒。
(5)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教会他们呼吸道隔离的方法,痰培养阳性患者要独处,与家人接触时戴口罩,家属护理时亦戴口罩。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餐具分开,用后煮沸15分钟,衣物、被褥常曝晒不少于2小时,正确处理痰液。告知患者药物性肝病的早期症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尤其在服药后2个月内是药物性肝病的高发时段,更应严密观察,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未经医生同意擅自减少或增加药物。肝功能好转后根据医嘱逐一试用抗结核药,并告知患者试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用药方法、用药时间。最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直到完成整个化疗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也是结核病患者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何减轻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性肝损害,使化疗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针对结核病门诊治疗的独特性,如何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让结核病患者了解疾病治疗及掌握疾病护理,安全完成疗程,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医患应加强沟通,结核药化疗前的告知和知情同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安慧茹,吴雪琼.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10):729。
[2]张小兰.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76-77。
[3]马凌,杨芳玲,杨奇帅.抗结核药致肝损害8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92-2093。
关键词:抗结核药;肝损害;观察;护理
药物性肝病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它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平时以抗结核药物最常见。本文总结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20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护理措施,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在临床中加强观察,减少抗结核药服药期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4-71岁,初治患者15例,复治患者5例,乙肝病史患者2例,治疗前肝功能检测均正常。治疗方案是强化治疗期使用HRZE三个月,初治患者继续使用HR六个月,复治患者使用HER九个月。在治疗前检测肝功能全部正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时间:9-60天,平均28天,1例大三阳患者抗结核第9天出现严重肝损害。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乏力9例,持续发热3例,4例轻度黄疸伴皮肤瘙痒,肝功能化验发现转氨酶升高无临床症状3例。
2.治疗方法(1)轻度肝损害患者一般不停药,只加强护肝治疗,并每周复查肝功能,若肝功能转氨酶持续升高,则应停药。
(2)肝功能异常且伴有皮疹发热等全身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以护肝、抗过敏及对症治疗。
(3)若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则应停药。静脉输液给予护肝和退黄药物。
(4)停药的患者在肝功能正常后根据药物毒性大小逐一试用抗结核药,最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结果
20例患者中19例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恢复时间为14 ~ 40d,其中1例患者因经济条件差、年龄较大、反复出现肝功能损害而放弃继续治疗。
讨论
1.预防措施
抗结核治疗前检测血常规、肝功能,必要时查乙肝两对半,老年人和儿童是化疗期间药物性肝炎的高发年龄,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各种毒副反应。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以及皮肤等的变化,定期监测血象、尿常规、胆红素、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及时发现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以确保能早发现早治疗。
2.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护理
(1)休息 出现肝功能损害后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睡眠充足,减少活动,避免劳累,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修复。肝功能逐步恢复后,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度。加强日常生活护理,以满足患者生活所需。
(2)饮食的护理 患者饮食以高热量、适量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基本原则,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食辛、辣、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只有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才能增强抵抗力,加强对抗结核药毒性的能力,尽快康复。若患者伴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不宜强调“高营养”而强迫进食,宜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如进食太少,不能满足生理需求,可遵医嘱静脉补充葡萄糖、脂肪乳、维生素等。
(3)心理护理 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损害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烦躁、郁闷甚至恐惧的心理,害怕肝脏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担心停药影响结核病的治疗。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告知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舒畅的心情,一般情况下肝功能很快会恢复的,也不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为患者讲解抗结核药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其了解相关知识,避免造成紧张心理。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皮肤护理 患者出现皮疹或黄疸者,经常感到皮肤瘙痒,应指导患者不要挠抓,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选择清洁、柔和的衣服和被子,减少对皮肤的刺激。给予药膏涂擦患处减轻瘙痒。
(5)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肺结核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教会他们呼吸道隔离的方法,痰培养阳性患者要独处,与家人接触时戴口罩,家属护理时亦戴口罩。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通风良好,餐具分开,用后煮沸15分钟,衣物、被褥常曝晒不少于2小时,正确处理痰液。告知患者药物性肝病的早期症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尤其在服药后2个月内是药物性肝病的高发时段,更应严密观察,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未经医生同意擅自减少或增加药物。肝功能好转后根据医嘱逐一试用抗结核药,并告知患者试药期间的注意事项、用药方法、用药时间。最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直到完成整个化疗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也是结核病患者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何减轻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性肝损害,使化疗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针对结核病门诊治疗的独特性,如何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让结核病患者了解疾病治疗及掌握疾病护理,安全完成疗程,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医患应加强沟通,结核药化疗前的告知和知情同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安慧茹,吴雪琼.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10):729。
[2]张小兰.抗结核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76-77。
[3]马凌,杨芳玲,杨奇帅.抗结核药致肝损害8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92-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