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包诗”教学实现华丽的转身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jiek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创新和特色。特别是低年段的“文包诗”,是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角度考虑的,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直接地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受到美的熏陶。
  “文包诗”的教学是应该重诗还是重文?有人认为,文包诗的教学应侧重文的学习。因为文为诗展现了广阔的时代背景,描绘了诗中蕴含的场景,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故事的叙述娓娓道来,学生初读课文后就可以理解诗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应该重诗,因为在教参设定教学目标里有一条:结合课文理解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就是说,文是为诗服务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意思,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更好地体会诗人在那时那刻的思想和感情。
  笔者认为, 文与诗不能简单割裂,学习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文是诗的学习桥梁,诗是对文的升华,其最终落脚点是诗。《咏华山》一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这种文体。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文与诗的相依相融,感受文包诗的美妙,从而产生喜欢之情。笔者近日听了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咏华山》后,感受颇深。
  一、扣诗学文——感受情境美
  《咏华山》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朴实,感情真挚自然。为了让学生能尽快走入情境,教师先从诗入手,将诗先推到学生眼前,把学生引入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诗的痕迹。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直接进入诗歌的情境中。接着,课件出示华山雄伟壮丽的景色,教师进行配乐朗诵。通过示范指导,学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出诗歌的节奏,初步了解诗意。这种直接出示古诗开门见山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领略古诗的魅力上。这样引导,学生将文诗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到诗人为什么要咏华山。在诵读中,学生体验到“文包诗”课文的精彩所在。
  二、诗文对照——体会意境美
  1.自品自悟,体会诗意的精当
  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蓝天”“远远近近”“自己的脚下”“山腰间”,并通过看画面,体会眼前景观的神奇壮丽;同时结合简笔画,让学生观察、想象、体验,进一步体会华山“高”的特点。当学生的激情被点燃时,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看到如此景象,你真想——”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顺势理解了“情不自禁”这个词的意思,突破了难点。有了以上情感的和知识的铺垫,接下来的理解诗句,就水到渠成,轻松简单了。
  2.诗文对照,享受诗意的醇美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雄伟壮丽的华山,寇准吟诗赞叹,非常切合此时、此景、此情。古诗中没有一个“高”字,却使人深深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
  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古诗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诗,整体感知诗意。因为有了前面教学的铺垫,诗意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这首诗的意思就藏在第二自然段中,让他们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在读中进一步感悟。学生很快找到诗句并理解了它的意思。接着,教师步步深入,让学生质疑诗中不易理解的词语,如:“举头”、“回首”、“齐”、“与”等。然后,再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诗文对照进行吟诵,体会诗的意境。这样教学层层推进,整个课堂变得鲜活而生动,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3.以演促情,演绎诗意的个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始。
  在吟诵古诗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寇准来吟诵古诗,摇头晃脑,用富有童趣的肢体语言演绎华山的壮美。教师适时的评价,可让学生吟诵的情绪高涨,增添课堂情趣,调动课堂气氛。教学先生称赞寇准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们带上表情、动作夸奖夸奖寇准。学生们表演的热情又被激发出来。他们有的笑眯眯的竖起了大拇指,有的捋起胡须,有的激动得连整个身子都摇晃起来,感受到先生对寇准才华的欣赏。整个过程学生兴味盎然。课堂成了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好诗品读——回味韵律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作为千古流传的诗作,教师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感受古诗词韵律的美。在对文章的意境美充分体验后,学生读这首《咏华山》更觉得琅琅上口,朴实自然。在每一次的朗读中,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一座雄伟的华山,先生和寇准两人登上山顶,一轮红日近在咫尺,白云在山腰间缭绕。在读中,他们体验到了华山的高而美,对这位才七岁的小诗人产生了敬佩之情。
  “文包诗”的教学,应是以诗为主,文诗对照,循文悟诗,相得益彰,这样才能让“文包诗”的教学实现华丽转身。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现状    在低段小学的字词教学中,由于新课程教材识字量较大,一篇课文要认识十多个生字。教学伊始,教师总是将本课的生字词一一出示出来,先引导学生朗读正音。这样的字音教学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接下来,教师的教学设计就颇令人费解了。在学生们基本上能正确地朗读生字词后,教师总爱引导学生仔细地分析一番。接下来,教师又总是千篇一律地引导学生怎样记住生字,虽然也用了多种方法记,如分析字形,编顺口溜,猜字谜,编故事
自主学习,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2011年9月起,我到某农村学校支教,接手一个语文基础差的毕业班,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此,我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制《自主预习卡》——我的预习,我做主  自主学习当从“预习”开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这三个动物,知道了它们是好朋友。那么它们分别是怎样过冬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二)全班交流  师:你记住了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给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交流中学习,教师只是在学生说不出、理解得不到位时才给予点拨、指导,并且总结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小燕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通过多元解读,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价值取向,感受文章的魅力。  一、品析对话,感受林肯演讲的智慧  1.坦诚相待,蓄势待发  在自学课文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林肯与议员的对话,感受林肯说的第一段话,抓住“一定”三个“永远”品词析句,体验林肯遭受议员侮辱时的心情,充分联系当时的
决定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真正优秀的语文课,首先必须以教学文本为凭借,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沉入语词,以“语文的方式”从感知而理解,从咀嚼而品味,从积累而运用……课堂的触角始终紧贴着文本的“地面”——语词,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摆脱不出“关于语文”“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的泥淖。其次,这些“语文的方式”绝不应以所谓“训练”的机械生硬的面孔呈现出来,而应采用引生入胜的方式铺展开来,使整个课堂以文本固
有幸现场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感觉她的课又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窦老师这节课简约却处处显丰厚,大气而不失精致,有章有法但愈见灵动。窦老师的课,总是给人耳目一新、横空出世之感,对一线老师而言,它起到一种教学方向的引领作用。  听课之余,笔者沉思默想,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表述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场”的营造  窦桂梅老师很“疯狂”,用她自己在讲座中的话来说,“我是一个不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准有效的整合
【读书课开设思路】  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据说,犹太民族有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习俗:当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就会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舔,为的是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一个难忘的信念——书是甜的。我们的老师应当成为斯蒂文森的《点灯的人》中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人,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把一本本有趣或耐人寻味的好书,带到孩子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很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字、词、句的落实上,始终采用“读-译-抄-背”这一死板传统而又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这种如同生产流水线一样过分技术化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厌烦;尤其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过多注重背诵的精准,更使学生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同时,对文言字句解释、翻译的过分看重,也容易让学生忽视文言文本身作为文学作品,其在整体构思、布局和行文手法上的独特美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