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最终使学生体味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真谛与魅力。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驻马店开发区第一中学 解建华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的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教师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一、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好材料。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世界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战士朱自清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材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象也随处可见。如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浪花;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以及那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材料经过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再由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鉴赏,久而久之,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质,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教学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前,让学生先写一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报道及一篇纪念刘和珍的悼词,然后挑选两名同学上台朗读,营造悲愤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三、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情感因素。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前进的动力。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山川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美的熏陶。教师要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去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以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呼唤相互应答。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衣着庄重,表情悲痛,朗读时情感真挚,呼唤真切,字字吐悲,句句含泪,让学生体会人民深切怀念总理的感情。又如教学《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时,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去畅游“五岳之尊”泰山和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欣赏品味作品所体现的大气磅礴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教师要使学生在感受典型艺术形象和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的同时,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情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从而在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华,达到培养其健康情趣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常例
■荥阳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王隶茗
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一步,它是课堂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激情,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暖余温
抓住刚刚发生过的,但学生仍觉余味无穷的事情作为语文教学的导入点。这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
例如,教《祝福》一课时,由于刚过了新年,学生还在回味着热闹的新年,脸上洋溢的那份快乐难以掩饰。一上课我就祝福他们,虽然这是迟来的祝福,但他们依然很高兴。趁机我让他们讲述自己与家人团聚以及探亲访友的快乐。还沉浸在过年的余兴中的学生都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过新年时的乐趣,因而他们能放开来讲,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同时也为学生拿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进行对比做了铺垫。
二、及时雨
及时的大雨总能让人心生快意。我觉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及时雨。虽然巧合不是生活的常有之事,但偶尔遇之,恰当利用,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兰亭集序》这篇文章那天,刚好是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本地有对歌的习俗,甚是热闹,但学校不放假,学生虽然人在校园,心却飞到对歌的现场上了。大部分学生那天都有点情绪低落。我看到学生们无奈的表情和失望的眼神,立刻改变原来设想好的导入,跟他们谈起三月三。刚开始学生都抱怨今天不放假,错过了精彩的一天,慢慢地抱怨少了,大家都谈起了三月三,谈自己以往看到的热闹场面和有趣的活动。在我的鼓励下,胆子大一点的学生开始对歌,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全班同学都变得高兴起来,对新课有了兴趣,重要的是他们能抛开低落的情绪来听课,为上好这一课扫除了情绪障碍。
三、历史风
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借助历史做语文课堂的导入,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历史,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调动了课堂气氛。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战争的场面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枪声四起……上《荷花淀》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而后学习课文,让他们领略与想象不一样的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的导入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课文内容。
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课文。总之,不仅要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新意。
古诗文教学应该注重诵读训练
■禹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王 萌
学习、鉴赏古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很相似),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上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博采众家之长,下笔如有神。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中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其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和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重视范读
作为教师,要有范读的意识和习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激情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把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渗透到自己的范读之中。如果朗读不是自己的强项,也可以借助录音来达到范读的目的。这样,古诗文中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理想,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学生稚嫩的心田。这种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理解探究古诗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意境的创设
营造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接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和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可以先用图像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蒙蒙中,旅舍前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再配上一曲《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特定意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他们诵读的欲望。
三、采用多种激励学生诵读的手段
如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由领读员带领大家反复朗读书写在黑板一侧的诗词,直到任课教师到来。利用这短暂的课前两分钟,每周学生可熟记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便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再如利用课外时间,由学生自己制作诗词牌,一面抄写题目、作者,另一面抄写诗(词)文。学生四人一组玩诗词牌,每人依次摸牌,如看到题目、作者则背诵古诗文,看到古诗文则说出题目、作者,答不出的则让下一人回答,最后以得牌最多者为胜。还可以引入联赛机制,以免学生日久生厌。种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使古诗文的教学形式得到有益的扩展和延伸。
总之,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使其更好地在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等方面作出贡献,还需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息县教育体育局 刘文婷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使其将课内所学用于课外,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让学生树立终身阅读的观念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阅读,就是吸收、借鉴,就是汲取精神养料,为创新打基础。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无论是古人的阅读观,还是现代人的阅读要求,都启示我们:要立足社会,取得发展,做出一番事业,必须树立终身阅读的观念,增强阅读理性,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二、让学生爱读
学生课外阅读能否坚持下来,兴趣是关键。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组织好两个系列活动:编辑与竞说。编辑,即编辑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游记、给人启示的读后感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在限定时间内,每组编一本文集——要求所选文章尽可能达到内容新鲜有趣,编排合理,篇幅适度,并要有前言、后记,每篇还要有推荐人的推荐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评选“最佳文集”,并对获胜小组进行奖励。一般一学期完成2~3次活动。竞说,即比一比谁说得好。学生把自己从报纸杂志上所看到的认为有推荐价值的内容轮流限时概述出来,每周由学生评选若干条“最佳推荐”并给予奖励。同时,把“最佳推荐”编成文集供大家鉴赏。在这两组系列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老师只是当好组织者,把握好评选关,积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活动重在过程体验和感悟。“我们能编书了”“我的推荐入选了”,这种感觉十分美妙,从而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让学生善读
要使学生课外受益,必先“得法于课内”。学生爱上阅读课的同时,要注意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有“量”的保证,才能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善于阅读的目的。授“渔”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一是要学生学习和掌握浏览的技巧,二是要学生掌握一般阅读方法。浏览,主要用于扩大阅读面,搜集信息。
阅读教学方法多样,笔者总结的是“剥笋阅读法”,即每教学一篇课文,学生一般要读好几遍,读一遍解决一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归纳、感悟、欣赏和评价等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读
课外阅读,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这会影响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因而,教师要将课外阅读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制订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切实抓好。同时,应坚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学期按“读多——读深——读透”的步骤进行。
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完善自我的需求,精心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联网带语文教学走入新天地
■商丘市实验中学 杨典臻
新课标理念之一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一、资源共享,满足学生求知欲
语文教学需要的资源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或其他教育机构有意识用网络这种形式提供给学生的,它直接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网络空间。另一种资源可以称之为“社会信息”,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信息。它不是教师有意识提供给学生的,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空间,它是对网络原生态资源的利用。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形式呈现的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很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内容和分支,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图文声像,激发潜在创造力
文字不等于语言,特别是对于阅读经验和人生体验都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仅仅提供文字材料不能够完全地传达出语言所包含的信息,通过在网络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声音的语言文字,使文字、音乐、图像等有机结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逼真的图像,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这种声像结合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三、多元互动,自主学习大平台
在教室里上课,尽管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是有限的:它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局限在当面之时,局限在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而网络把这些局限都打破了,从空间上来讲,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都可以互动;从时间上来讲,可以即时互动,也可以稍后互动;从对象上来讲,可以面向教师和同学,也可以面向整个社会。而且这种互动是多元的,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学生将在这种多元的互动中获得多元视角。
四、网络实践,展示才华新天地
在网络上建立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的展示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品——一篇习作、一篇心得、一幅电脑绘画、一张电子贺卡等放于电脑的展示台上,既可与同学们分享,也可与同学们交流,更可以收集到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本栏责编 流 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最终使学生体味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真谛与魅力。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驻马店开发区第一中学 解建华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的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教师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一、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好材料。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世界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战士朱自清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材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象也随处可见。如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浪花;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以及那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材料经过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再由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鉴赏,久而久之,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质,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教学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前,让学生先写一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报道及一篇纪念刘和珍的悼词,然后挑选两名同学上台朗读,营造悲愤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三、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情感因素。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前进的动力。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山川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美的熏陶。教师要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去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以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呼唤相互应答。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衣着庄重,表情悲痛,朗读时情感真挚,呼唤真切,字字吐悲,句句含泪,让学生体会人民深切怀念总理的感情。又如教学《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时,教师要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去畅游“五岳之尊”泰山和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欣赏品味作品所体现的大气磅礴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教师要使学生在感受典型艺术形象和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的同时,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情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从而在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华,达到培养其健康情趣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常例
■荥阳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王隶茗
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一步,它是课堂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激情,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暖余温
抓住刚刚发生过的,但学生仍觉余味无穷的事情作为语文教学的导入点。这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
例如,教《祝福》一课时,由于刚过了新年,学生还在回味着热闹的新年,脸上洋溢的那份快乐难以掩饰。一上课我就祝福他们,虽然这是迟来的祝福,但他们依然很高兴。趁机我让他们讲述自己与家人团聚以及探亲访友的快乐。还沉浸在过年的余兴中的学生都乐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过新年时的乐趣,因而他们能放开来讲,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同时也为学生拿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文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进行对比做了铺垫。
二、及时雨
及时的大雨总能让人心生快意。我觉得生活中的巧合也是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及时雨。虽然巧合不是生活的常有之事,但偶尔遇之,恰当利用,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兰亭集序》这篇文章那天,刚好是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本地有对歌的习俗,甚是热闹,但学校不放假,学生虽然人在校园,心却飞到对歌的现场上了。大部分学生那天都有点情绪低落。我看到学生们无奈的表情和失望的眼神,立刻改变原来设想好的导入,跟他们谈起三月三。刚开始学生都抱怨今天不放假,错过了精彩的一天,慢慢地抱怨少了,大家都谈起了三月三,谈自己以往看到的热闹场面和有趣的活动。在我的鼓励下,胆子大一点的学生开始对歌,课堂气氛很活跃。这样,全班同学都变得高兴起来,对新课有了兴趣,重要的是他们能抛开低落的情绪来听课,为上好这一课扫除了情绪障碍。
三、历史风
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借助历史做语文课堂的导入,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历史,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调动了课堂气氛。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战争的场面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枪声四起……上《荷花淀》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而后学习课文,让他们领略与想象不一样的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的导入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课文内容。
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课文。总之,不仅要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新意。
古诗文教学应该注重诵读训练
■禹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王 萌
学习、鉴赏古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很相似),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无法取代的积极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上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博采众家之长,下笔如有神。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学之书,皆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中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其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和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重视范读
作为教师,要有范读的意识和习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激情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把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渗透到自己的范读之中。如果朗读不是自己的强项,也可以借助录音来达到范读的目的。这样,古诗文中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理想,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学生稚嫩的心田。这种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理解探究古诗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意境的创设
营造与所诵读古诗文相应的特定意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更能直接地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准确的第一印象。特定意境的营造往往具有暗示性和提示性,它是让学生直达作品核心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可以先用图像渲染离情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蒙蒙中,旅舍前的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再配上一曲《阳关三叠》沉郁的音乐,让学生从中慢慢品读,想象诗人的心境。特定意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他们诵读的欲望。
三、采用多种激励学生诵读的手段
如每节课预备铃响后,由领读员带领大家反复朗读书写在黑板一侧的诗词,直到任课教师到来。利用这短暂的课前两分钟,每周学生可熟记两三首诗词。日积月累,便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再如利用课外时间,由学生自己制作诗词牌,一面抄写题目、作者,另一面抄写诗(词)文。学生四人一组玩诗词牌,每人依次摸牌,如看到题目、作者则背诵古诗文,看到古诗文则说出题目、作者,答不出的则让下一人回答,最后以得牌最多者为胜。还可以引入联赛机制,以免学生日久生厌。种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使古诗文的教学形式得到有益的扩展和延伸。
总之,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使其更好地在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等方面作出贡献,还需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
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息县教育体育局 刘文婷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使其将课内所学用于课外,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让学生树立终身阅读的观念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阅读,就是吸收、借鉴,就是汲取精神养料,为创新打基础。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无论是古人的阅读观,还是现代人的阅读要求,都启示我们:要立足社会,取得发展,做出一番事业,必须树立终身阅读的观念,增强阅读理性,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二、让学生爱读
学生课外阅读能否坚持下来,兴趣是关键。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组织好两个系列活动:编辑与竞说。编辑,即编辑动人的故事、优美的散文游记、给人启示的读后感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在限定时间内,每组编一本文集——要求所选文章尽可能达到内容新鲜有趣,编排合理,篇幅适度,并要有前言、后记,每篇还要有推荐人的推荐理由。然后组织学生评选“最佳文集”,并对获胜小组进行奖励。一般一学期完成2~3次活动。竞说,即比一比谁说得好。学生把自己从报纸杂志上所看到的认为有推荐价值的内容轮流限时概述出来,每周由学生评选若干条“最佳推荐”并给予奖励。同时,把“最佳推荐”编成文集供大家鉴赏。在这两组系列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老师只是当好组织者,把握好评选关,积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活动重在过程体验和感悟。“我们能编书了”“我的推荐入选了”,这种感觉十分美妙,从而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三、让学生善读
要使学生课外受益,必先“得法于课内”。学生爱上阅读课的同时,要注意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有“量”的保证,才能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善于阅读的目的。授“渔”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一是要学生学习和掌握浏览的技巧,二是要学生掌握一般阅读方法。浏览,主要用于扩大阅读面,搜集信息。
阅读教学方法多样,笔者总结的是“剥笋阅读法”,即每教学一篇课文,学生一般要读好几遍,读一遍解决一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归纳、感悟、欣赏和评价等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读
课外阅读,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这会影响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因而,教师要将课外阅读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制订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切实抓好。同时,应坚持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学期按“读多——读深——读透”的步骤进行。
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完善自我的需求,精心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联网带语文教学走入新天地
■商丘市实验中学 杨典臻
新课标理念之一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
一、资源共享,满足学生求知欲
语文教学需要的资源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或其他教育机构有意识用网络这种形式提供给学生的,它直接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网络空间。另一种资源可以称之为“社会信息”,它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地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信息。它不是教师有意识提供给学生的,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空间,它是对网络原生态资源的利用。互联网以超文本链接形式呈现的材料,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很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内容和分支,充分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图文声像,激发潜在创造力
文字不等于语言,特别是对于阅读经验和人生体验都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仅仅提供文字材料不能够完全地传达出语言所包含的信息,通过在网络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有声音的语言文字,使文字、音乐、图像等有机结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逼真的图像,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这种声像结合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
三、多元互动,自主学习大平台
在教室里上课,尽管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是有限的:它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局限在当面之时,局限在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而网络把这些局限都打破了,从空间上来讲,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都可以互动;从时间上来讲,可以即时互动,也可以稍后互动;从对象上来讲,可以面向教师和同学,也可以面向整个社会。而且这种互动是多元的,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学生将在这种多元的互动中获得多元视角。
四、网络实践,展示才华新天地
在网络上建立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的展示台,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作品——一篇习作、一篇心得、一幅电脑绘画、一张电子贺卡等放于电脑的展示台上,既可与同学们分享,也可与同学们交流,更可以收集到不同的意见与建议。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进而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一种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人文环境。
(本栏责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