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让低年级学生行走在“悦读”中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采取体验式阅读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能体现现代人才培养的改变,符合儿童好奇的心理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对体验式阅读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对学生体验式阅读的具体指导,学生的体验学习低效。那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把教师以串讲为主的形式改变为学生的体验式阅读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表演,在角色转换中体验
  喜欢模仿和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在低年级教学中,一些学习内容学生仅通过朗读很难感受其真正含义,教师就可以采取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增强阅读教学的活力。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来讽刺那些自己没有真本事,爱用别人的力量吓唬人的一些人。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特别适合学生表演,在学习“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狐狸摇了摇尾巴”“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张西望”这些句子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熟,仔细揣摩一下狐狸的表情与动作,然后再进行表演。将阅读教学与学生表演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中句子的理解,学生在入木三分的表演中,也真切地感受体验了狐狸狡猾的特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特点,将教师的讲用学生的表演来替代,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完成对语言的感悟体味,那么,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读为主动演、品、体验、感受,就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更加深刻。
  二、质疑,在求异思考中体验
  传统的阅读教学总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感受也不一定深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以期学生能够真正思考,获得对课文内容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如统编本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主要介绍了下雨前的种种天气现象,以教育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课文语言充满趣味,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就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在教师的鼓励与启发下,有学生问:“要下雨了,小燕子、小鱼儿、蚂蚁都在干什么?”有学生问:“要下雨了,小白兔在干什么?”有学生问:“要下雨了,所有的小鸟都会飞得很低吗?要下雨了,水里的鱼儿都会浮到水面上来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先不予作答,而是引导学生自己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生的探究阅读过程中,学生会真正明白要下雨时,小动物会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这些自然反应发生的原因。这样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小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能够真正提出问题的时候,表明学生已经真正深入了文本,有了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与思考,也真正开始了对自身体验的触发。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以使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获得对文本内容深刻的感悟与体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三、操作,在活动中找到体验
  操作即动手做,这种教学方法不只适用于数学课,同样适用于语文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爱动手的特点,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一做。这样教学,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统编本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理解的难点是瓶口太小与乌鸦喝不着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时,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呢?教师可以采取操作体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制作一个乌鸦的玩偶,用硬纸板做乌鸦的嘴巴,然后再准备一个瓶口很小的瓶子,通过手指的手动操作,乌鸦的嘴巴可以随意张开闭合。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当读到“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来演示,这样一来,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读“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地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一段。在他们熟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演示。这样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渐渐”一词的意思,还真正读懂了课文内容,突破了学习的难点。
  低年级学生大都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能够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取直观操作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可以有效降低难度,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四、补白,在激活想象中体验
  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些文学作品的描述上,作者常常会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这就为激发学生的想象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补白的形式鼓励学生去想象,去填补,去体验,丰富阅读课堂教学。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主要讲了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葫芦的主人没有管他,结果葫芦一个个都落了。文中,葫芦的主人没有听别人的劝告,没有处理叶子上的蚜虫,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么,葫芦主人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会有哪些想法呢?他是否会后悔没有听别人的劝告呢?关于叶子上蚜虫的看法他会改变吗?如果来年春天再种葫芦,他能收获葫芦吗?这些课文中都没有交代,正是作品中的“空白”,后来会怎样呢?这些作者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是学生却很想知道,这就留足了想象的空间。因此,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体验感受更加深刻。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想象,针对这种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想象结合起来。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补白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五、运用,在实践中升华体验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学习语言的启蒙时期,对于学生新学到的词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语,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文主要通过对葡萄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等特点的赞美。文中有这样的描写:“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句话中用“……的……的……”的句式把葡萄的颜色形象地描写了出来。在教学时,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美呢?在学生反复朗读品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活动,(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进行写话训练。这样教学,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运用,提升了语文能力。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语言、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迁移运用语言。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体验感受更加深刻,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体验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采取恰当的体验阅读形式,以期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从而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每天睡觉前的我都要和女儿一起说故事:“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动物,号讲完故事,女儿问:“妈妈,狐狸是不是很狡猾啊?”
2016年版苏教版教材,不管是从教材的尺寸大小、封面的装帧设计、内容的增加删减,都跟以往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教材采用了借助“两境”学拼音、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特点。新换课文约占1/3,课后练习注重板块设计,单元练习进行整体化改造,综合性学习有所增加,绘图也更加优化。  但不管教材如何改变,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没有改变,教材更加优化识字系统。如何进行低年级的汉字教学?在学习中我从国家督学成
字、词、句、段、篇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到了中高年级以后,教师就应把关注段落的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以使学生明白段落的特点、表达形式、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是如何构段的等,加强学生对段落的理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段落教学才更有效呢?  一、教给方法,学会概括  在段落教学中,教给学生概括段落的方法、了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文”合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个性人格和优良的创新品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提倡“读整本的书”,如今整本书阅读也正逐步成为各地教师研究的热点。由于课外阅读的地位和整本书阅读操作策略研究不够等原因,在教学中,整本书阅读还只是美丽的“空中楼阁”。笔者最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一篇文拓展到一本书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她围绕骆驼队描绘了童年生活的四个场景,表达了深深怀念童年的情感。这篇课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小说《城南旧事》的后记
《三顾茅庐》一文集中出现了不少四字词语,教材编者将理解“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的意思设计为课后习题。教学时,首先我出示这几个词语,让学生看看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这六个词语分布得并不零散,“三顾茅庐”是课题,而其他的则分别集中在两段文字之中。一段文字是描写隆中的美景,另一段文字是写诸葛亮与刘备见面后的交谈。之后,我指导学生学习这六个词语。  一
大山里雨一直下个不停。  动物也和人一样,下雨天不喜欢外出。  小刺猬已经在家里待了好多天了。  “哎呦,肚子好饿啊!”  小刺猬趁着雨点变小,准备出门找吃的了。  “下雨天应该会有蚯蚂出来活动吧!”虽然小刺猬是杂食动物,可他这时想吃点荤菜——蚯蚓饱饱肚子。可他一条蚯蚓也没找到。  “呦,讨厌的家伙,是你全吃了!”  原来挖地高手小鼹鼠在到处拱地,寻找蚯蚓。小刺猬生气了,他把身子蜷缩成一团,竖起刺
十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标多本”的教材编写、发行模式让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对此教育部组织了以温儒敏教授为总主编的专家团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进行重编,于是有了统编本教材(以下简称为“统编本”)。2016年新学年“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正式在一年级新生中使用,并将逐步替换旧教材,拟于2019新学年各年级统换。这就出现了一个新旧教材并用的过渡期。但是,新旧教材的区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怎样教学才能为他们高年级写好作文奠定基础呢?我以为,句群训练是个有效的抓手。我们所说的句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语言单位,它是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等五级语言单位中最大一级的单位。构成一个句群的条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在表意上前后衔接连贯,有一个明晰的表述中心。句群是构成文章段与篇的基础。一个相对完整的句群融合语法、修辞、表达以及逻辑思维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是一
现在许多的阅读教学,多是学生、文本和教师的对话,注重学生的朗读、思考和口语表达,而属于习作课上的书面表达练习,很少或几乎不出现在阅读课堂中。就这样,读和写被孤立起来进行教学。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习作练习,很明显给予学生练笔的次数也相对较少。如果教师在平时忽略写法指导,那就会导致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完全脱节。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有部分学生对习作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