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学生为何不愿发表意见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rjo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方法去设疑,学生才会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才会风生水起。
  关键词 学生 发表意见 分析 对策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高年级课堂教学的状况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总是围着教师准备好的问题来学习,很少有人发表个人意见,使课堂成为个别学优生的场所。
  一、原因分析
  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所教这一课的成功与否。新课改下,我们始终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近几年,我在上课、听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对学生能否积极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进行了观察。我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敢于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的人数在递减。有时即使有人发言,也是平时胆子比较大,性格外向,或者学习拔尖的同学。按理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同一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那么,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自信心不足,怕说错了丢面子。在课堂上,学生只有认真听讲,仔细分析,才能得到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在问题刚一提出时,同学们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但却对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总怕自己说的和老师说的不一致,又怕说错了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这种心理,使他们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他们可能就没有什么观点,自然也说不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课堂上也就没什么话可说了。
  2.愿意“随大流”,不愿另辟蹊径。由于学生自信心不足,怕说错了丢面子,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学生人云亦云、跟随大流的现象。“随大流”的思想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增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强调标准答案,学生追求标准答案,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去做,也会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又有几个学生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想更多的观点呢?即使自己有想法,又不能确定其准确性,最后也是放弃,这使得我们的学生循规蹈矩,不愿另辟蹊径。
  3.等待观望,希望老师说出标准答案。“随大流”的思想使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根本不愿意去积极思考,不愿意与同学展开讨论,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当他们看到学优生都很少发言时,他们心里想这个问题肯定不好回答,老师也不会叫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何况自己确实也说不出什么来。这样,他们就干脆不动脑,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只等待老师说出标准答案,自己去听,去抄写所谓的标准答案就行。
  4.懒于思考,坐享其成。大部分学生的等待观望,势必造成学生懒于思考的心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足,课堂上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不愿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讨论时,他们漠不关心,该想的不去想,该说的不去说,该动笔的时候懒于动笔,回答问题时人云亦云,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坐享其成。
  二、对策研究
  思维活跃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面对有悖于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现象,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1.创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说。和谐的气氛有利于人们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思考问题,也便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尽情倾诉出来。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爱屋及乌。学生喜欢一个老师,自然会在自己喜欢的老师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另外,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拓宽自己,以对教育事业的一颗爱心、耐心温暖学生,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优雅的举止,微笑的脸庞,乐观的心态,饱满的精神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面对平和、宽容的老师,就会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3.教师应善于诱导,降低问题的难度。当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做出反应时,老师就要考虑问题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表述是否清楚。这时,教师就要改变提问的方式、方法,降低问题的难度,从学生熟悉的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启发诱导,使学生有话可说。
  4.多一份爱心,少一些指责。有谁会愿意在别人的指责下做事呢?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动作,都会使学生心情愉悦。在愉悦的心情下,自然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时,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然会用心思考,积极回答。
其他文献
童话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课文体裁。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感觉这样的课文太简单,学生一读就懂,没什么"教头"。因此,学生对于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反而觉得索然无味。其实,
一、教材分析rn《我的成长足迹》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课中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它是该单元的第一课,围绕学生毕业前的生活展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
摘 要:新课程模块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模块评价的目的、方式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如何评价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学生真实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新疆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模块评价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新疆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模块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4-0044-03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为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  在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阅读的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
今天一上课,孩子们都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神笔马良》的故事。我知道,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因为神话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满腔的正义感,唤醒他们与生俱来
近期,学校开展了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寓言两则》。教学流程由导入新课、学生自学并交流汇报、指导学习《揠苗助长》、总结学法、自学《鹬蚌相争
摘要 小数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情感得到充分体验,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高效课堂。打造活力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 活力 课堂 兴趣 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
摘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最根本原因是繁琐:目标泛化、内容随意、问题琐碎、方式繁杂。针对这一问题,从简化目标、简化内容、简化环节、简化问题、简化方法等诸多方面入手,倡导高效语文课堂“以简驭繁”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策略 简化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场,还应该是情感浓郁的家园。情感元素的成功开掘,有助于学生调动自身生命意识下的原始积累,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