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学校操场,一位小学生在众目睽睽下把母亲推倒在地,原因是母亲没能及时给自己送校服;超市门口,一个孩子边在地上打滚,边嚎啕大哭,只是因为大人买的东西不合自己的要求;游戏室里,一位少年与前来阻止自己玩游戏的家长扭打成一团。我们不禁要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尚德教育抓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孝典型一抓一大把?
究其原因, 我认为,一是以独生子女构成的学生群体缺少孝顺心和责任感,骄奢任性,孝道意识日益缺失,不懂得珍惜父母养育之恩,漠视师爱、父母之爱及社会关爱之情,自私冷漠,对自己对别人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二是由于教育制度及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重智育,轻德育;重功利,轻素质,学校忽视对学生情感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以上原因不仅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会给我们尚德教育埋下隐患。我认为以“孝心”培养为切入点, 将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精华融入尚德教育中,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认知层面——培养孝心意识
(一)了解“孝”字来历
東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孝心教育在尚德教育中的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孝心教育培养素质和谐的学生群体,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更是在构建完美人格。加强孝心教育,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孝道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对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言行一致、真实好善等理想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加强孝心教育,能使学生更加注重与父母沟通,吸取父母的人生经验,接受父母的指导,实践父母的期望。
三、实践层面——践行孝心特色活动
(一)利用书籍 “尽孝为荣”, 营造舆论导向。
小学生可塑性很强,老师应抓住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利用诵读以“孝”为主题的经典诗文,如《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古今孝亲故事》等,让学生知道“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等,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人的孝亲之情,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孝言孝举”。“孝言”有: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等。这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由良好的习惯、动机出发,反复实践,最终达到孝心观念的形成。
(二)利用习作,编写孝敬笔记
孝敬笔记就是将平时所做的有关“孝心”的事情加以记录,由于每个人所做的事不同,每个人的习作水平不同,所以倡导学生写真实的孝敬日记,不需要华丽的词藻,这既是教育学生诚实的一面,也是孝心的真实行为。在“孝敬笔记”中,还有学生自评、家长评定等栏目。让学生的努力归结自己所做的事,于是一篇篇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优秀文章就诞生了。
(三)设计亲情作业,强化孝心行为
1.为父母洗脚
一年级时,我布置了一项亲情作业,回家为爸爸妈妈洗脚,第二天全班小朋友都完成了,并且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后心里美滋滋的,家长的话更是让人感动,有个家长说:“女儿今天把洗脚水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很感动,不仅觉得一天的劳累消失了,还让我们有了零距离的交流。她能懂事,我们很欣慰!”
2.为父母送祝福
我让孩子亲手做贺卡,上面写一些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那一天,悄悄放在父母经常看的书里或者常用的物品下面,给父母一个惊喜。
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父亲节、母亲节……提醒孩子为父母送上一份祝福,哪怕就一句:“祝妈妈节日愉快!”
3.给父母一个拥抱,对父母说声“谢谢”
在父母接送孩子时,孩子都要真心地拥抱父母,并说一声谢谢,话语不多,但能让孩子心中有父母,时刻不要忘记父母的辛劳。
让孩子从小了解孝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四)利用家庭学校,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小学生年龄小,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我利用家长会,让家长明确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
四、效果层面——孝心教育在尚德教育中的效果
孝心教育活动从表面上看是协助家长做工作,其实是家校双赢,因为听家长话的孩子往往会听老师的话,而听老师话的孩子不一定会听家长的话,那么孩子在家接受家长学习上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了。实施“孝心教育”以来,家长对我们的孝心教育特色予以了高度评价,有孝心的学生撑起了和谐的家庭。
通过近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孝文化教育逐渐成为尚德教育的阵地,促进了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建设发展。新型“孝文化”体系的构建培养了学生感恩的人格及良好的孝行,能够做到孝心献父母,帮父母洗碗、拖地、扫地,会关心问候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并分担生活上的烦恼;诚心献老师,仔细听讲,认真做作业,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的要求,真诚接受老师的批评;爱心献社会,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孝道文化的建设,让孩子们收获了品德,让教师收获了感动,让家庭收获了幸福。
总之,培养孩子的孝心意识非常必要,它为尚德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和准确的切入点。通过实施孝心教育,学生的学习动力、行为习惯、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道德情感均有明显提高。但培养学生的孝心感恩意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懂得识恩、感恩和报恩。
学校操场,一位小学生在众目睽睽下把母亲推倒在地,原因是母亲没能及时给自己送校服;超市门口,一个孩子边在地上打滚,边嚎啕大哭,只是因为大人买的东西不合自己的要求;游戏室里,一位少年与前来阻止自己玩游戏的家长扭打成一团。我们不禁要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尚德教育抓了几十年,为什么不孝典型一抓一大把?
究其原因, 我认为,一是以独生子女构成的学生群体缺少孝顺心和责任感,骄奢任性,孝道意识日益缺失,不懂得珍惜父母养育之恩,漠视师爱、父母之爱及社会关爱之情,自私冷漠,对自己对别人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二是由于教育制度及评价体系的不健全,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重智育,轻德育;重功利,轻素质,学校忽视对学生情感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以上原因不仅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会给我们尚德教育埋下隐患。我认为以“孝心”培养为切入点, 将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精华融入尚德教育中,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认知层面——培养孝心意识
(一)了解“孝”字来历
東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孝心教育在尚德教育中的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孝心教育培养素质和谐的学生群体,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更是在构建完美人格。加强孝心教育,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孝道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对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言行一致、真实好善等理想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加强孝心教育,能使学生更加注重与父母沟通,吸取父母的人生经验,接受父母的指导,实践父母的期望。
三、实践层面——践行孝心特色活动
(一)利用书籍 “尽孝为荣”, 营造舆论导向。
小学生可塑性很强,老师应抓住点滴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利用诵读以“孝”为主题的经典诗文,如《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古今孝亲故事》等,让学生知道“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等,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人的孝亲之情,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孝言孝举”。“孝言”有: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等。这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由良好的习惯、动机出发,反复实践,最终达到孝心观念的形成。
(二)利用习作,编写孝敬笔记
孝敬笔记就是将平时所做的有关“孝心”的事情加以记录,由于每个人所做的事不同,每个人的习作水平不同,所以倡导学生写真实的孝敬日记,不需要华丽的词藻,这既是教育学生诚实的一面,也是孝心的真实行为。在“孝敬笔记”中,还有学生自评、家长评定等栏目。让学生的努力归结自己所做的事,于是一篇篇孝亲敬老为主题的优秀文章就诞生了。
(三)设计亲情作业,强化孝心行为
1.为父母洗脚
一年级时,我布置了一项亲情作业,回家为爸爸妈妈洗脚,第二天全班小朋友都完成了,并且得到了父母的表扬后心里美滋滋的,家长的话更是让人感动,有个家长说:“女儿今天把洗脚水端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很感动,不仅觉得一天的劳累消失了,还让我们有了零距离的交流。她能懂事,我们很欣慰!”
2.为父母送祝福
我让孩子亲手做贺卡,上面写一些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那一天,悄悄放在父母经常看的书里或者常用的物品下面,给父母一个惊喜。
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父亲节、母亲节……提醒孩子为父母送上一份祝福,哪怕就一句:“祝妈妈节日愉快!”
3.给父母一个拥抱,对父母说声“谢谢”
在父母接送孩子时,孩子都要真心地拥抱父母,并说一声谢谢,话语不多,但能让孩子心中有父母,时刻不要忘记父母的辛劳。
让孩子从小了解孝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四)利用家庭学校,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小学生年龄小,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我利用家长会,让家长明确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
四、效果层面——孝心教育在尚德教育中的效果
孝心教育活动从表面上看是协助家长做工作,其实是家校双赢,因为听家长话的孩子往往会听老师的话,而听老师话的孩子不一定会听家长的话,那么孩子在家接受家长学习上的监督也就无从谈起了。实施“孝心教育”以来,家长对我们的孝心教育特色予以了高度评价,有孝心的学生撑起了和谐的家庭。
通过近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孝文化教育逐渐成为尚德教育的阵地,促进了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建设发展。新型“孝文化”体系的构建培养了学生感恩的人格及良好的孝行,能够做到孝心献父母,帮父母洗碗、拖地、扫地,会关心问候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并分担生活上的烦恼;诚心献老师,仔细听讲,认真做作业,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的要求,真诚接受老师的批评;爱心献社会,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孝道文化的建设,让孩子们收获了品德,让教师收获了感动,让家庭收获了幸福。
总之,培养孩子的孝心意识非常必要,它为尚德教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和准确的切入点。通过实施孝心教育,学生的学习动力、行为习惯、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道德情感均有明显提高。但培养学生的孝心感恩意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懂得识恩、感恩和报恩。